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路径探究

2023-06-13田随凤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路径乡村振兴

田随凤

摘 要: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至关重要。本文聚焦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和现实需求进行简要论述,并从实际出发,探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方向和路径,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路径

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夯实农村教育基础的重要工作。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在这一方面,大力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是前提,更是基础。以乡村振兴为导向,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至关重要。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强农村医疗、教育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着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积极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是提高农村年轻一代受教育水平、提升農村居民综合素质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完成扶贫先扶智任务的必然选择,更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必经之路。如今,教育在促进农村发展中的作用持续加大,不仅能够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还能够有效促进农村人口分流。做好农村教育工作可为乡村振兴反向输血。所以,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是必选项,只有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质效,才能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扎实基础。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目前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改革至关重要。结合实践不难发现,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尚且无法与城市齐平,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需要从根本上提质增效。为切实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必须聚焦现实,以解决现存问题为导向,找到正确的改革创新方向。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可以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一)留住学生

近年来,农村学生流失日益严重,生源大量流失导致农村学校“空巢化”,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十分不利。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定居,导致大量学龄人口外流;为了追求优质教学资源,即便父母并未外出打工,也会送孩子进城读书。由于生源减少,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逐渐向城区转移,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生源流失,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需要着力增加生源,吸引农村学生入读农村学校。

(二)留住教师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入尤为必要,尤其是优秀教师的合理配置,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从当前情况来看,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若这一问题无法妥善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提质增效进程必将放缓。因此,要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力度,留住教师,夯实义务教育发展基础。

(三)提质增效

教育是提升农村人口综合素质的关键,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行之有效的重要保障。教育扶贫目标的实现需要全面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提质增效。要基于政策、资金扶持,舆论引导与环境改善,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整体竞争力,让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真正成为高素质人才的诞生之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必须有更为明确清晰的目标定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充足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学习机会,让义务教育优势真正得以发挥,促使义务教育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新力量。

(四)优质均衡

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成果,但实现基本均衡只是初步解决了农村义务教育硬件不足问题,软件投入、养成教育等问题仍然亟待解决。所以,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要以实现优质均衡为目标,更为全面地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此外,还需要重点关注学校资源配置、学校班额、软硬件基础设施、养成教育、课堂教学、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投入不均衡问题等,尽量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整体水平,促进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

义务教育是我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教育,国家对此高度重视,不断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夯实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的保障基础。但从现实角度来看,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不同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也参差不齐。在总结实践经验后发现,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受阻大多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一)学校原因

农村人口众多,且人口分散,义务教育学校布局难度较大。同时,随着学龄人口外流、义务教育发展重心外移,政府对学校的资金投入不断减少,大量村级小学闲置、关停,义务教育学校数量持续缩减。这种情况下,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受阻、发展速度被迫放缓,导致学校无力支撑义务教育转型需求。学校在教务管理以及校园管理方面也存在缺陷,无法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二)师资原因

职业认同感低、发展受限、薪酬待遇不高等都是农村无法留住优秀青年教师的重要原因。虽然国家大力部署实施“三支一扶”“国培计划”,为农村教育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但师资不足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缺教师”依然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三)资金原因

政府财政资金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力度越大,越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但从当前情况来看,政府在分配教育资金时更偏重城镇学校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县城中小学获得的扶持更多,而村级中小学得到的资源资金十分有限,严重阻碍可持续发展。

(四)社会原因

相对于城市,农村普遍经济发展缓慢、居民认知有限,所以许多农村父母对子女教育问题不够重视,农村教育氛围并不浓郁。有些农村地区盛行“读书无用论”,随着新媒体兴起,出现了大量草根网红,他们虽未接受良好教育,但依然名利双收,这种现象让许多村民成为“读书无用论”的拥趸,甚至将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导致部分学生虽碍于义务教育的强制性要求无法辍学,但也无心向学。

(五)家庭原因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家庭教育缺位、越位问题一定程度存在,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成长,还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造成了干扰。部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较多,他们跟随亲戚或祖辈长大,大多成长在充满溺爱或压抑的环境中,没有形成健全人格和正确三观,甚至出现严重的叛逆或沉迷网络现象,对其接受义务教育造成阻碍。此外,长辈的不良示范也会对学生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加大农村义务教育难度。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势在必行。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总揽全局,统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各项影响因素,全面夯实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组织应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提质增效。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需要政府做好顶层设计,从宏观层面促进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府既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作用,优化乡村学校布局和教育资源配置,也要适度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资金投入力度。

一方面,解决农村学龄儿童上学远、上学难问题是关键。政府需着力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性,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平衡学校布局公平性和效益性。比如,强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与区域整体发展耦合,将学校布局规划纳入区域战略发展规划,基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思路调整学校布局;明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标准,实现精细化管理,保证学校布局调整有据可依;立足服务乡村振兴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促进村级学校改造,基于学生与家长诉求调整学校布局。

另一方面,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强化资金投入管理,让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实践中,既需要政府给予直接扶持,也需要利用迂回方式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所谓直接扶持,指的是政府要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扶持资金专款专用,保证资金充足、投入到位,提高资金扶持公平性,利用政策、资金扶持弥补城乡教育差距、夯实薄弱学校发展之基。投入教育经费时,政府必须从实际出发,强调个性化设计与规范化执行。所谓间接扶持,指的是政府需帮助乡村学校提升吸引力,吸纳更多本地生源。可以从留住年轻劳动力方面着手,助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比如,大力扶持当地产业发展,提高当地就业率,减缓年轻劳动力以及学龄儿童、少年外流速度,夯实义务教育发展的主体基础;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基于政府扶持提高村民收入、鼓励村民返乡就业创业,提高区域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加强学校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学校基础设施越完善,越有利于学生成长。所以,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必须加强学校建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一方面,要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以及核心竞争力。比如,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基于旧校改造、新校建设完善学校基础设施,配备功能齐全的硬件设施,改善校园环境;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快先进技术进校园进程,推动学校现代化转型;重视配套设施建设,科学设计教学楼、操场、宿舍,提高硬件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加强学校建设可以从强化管理以及深化教学改革方面着手。比如,优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流程与规章制度,实施精细化教务教学管理,提高学校内部控制水平;加强教学资源整合,推动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立足乡村振兴与教育创新打造课程体系;健全教学评价机制,打造更符合现实需求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个性化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三)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需要以优秀师资队伍为支撑。所以,必须夯实乡村师资基础,着力建设专业、优质的乡村教师队伍。为达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提高乡村教师的综合能力,还需要基于科学管理留住人才,降低乡村教师流动率。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骨干教师稀少、专业教师不足情况普遍存在。所以,必须科学调整教师结构,着力打造优质教师队伍。比如,充分利用政府扶持计划,加大招新力度,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增加年轻教师数量;吸引优秀教师来校任教,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增加音体美教师数量,确保各科教师专业性。

其次,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乡村教师是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执教能力与义务教育开展质量密切相关。所以,要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就必须提高乡村教师执教能力。比如,加强专业培训,基于定期培训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积极開展校内外教师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外出参观、实践、接受指导的机会,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师风师德建设,重视乡村教师思想教育,帮助他们增强职业认同感、提高职业道德,使乡村教师坚守育人初心。

最后,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乡村教师大多面临待遇不高、发展受限的问题,职业成长性不足是他们选择离开农村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比如,提高薪酬待遇,落实镇级补贴,做好物质资源供给,保障乡村教师生活质量;完善乡村教师职业规划,深化乡村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丰富激励手段。

(四)提高农村居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政府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着力整治农村地区不重视教育现象,引导农村居民提高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政府可以扩大宣传教育范围,树立正面典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转变一些农村居民的思想,使他们摒弃“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观点,提高对义务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一过程中,应立足全媒体宣传矩阵,基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发力,实现全覆盖式宣教,在农村地区营造向学、好学的社会氛围。

(五)推动家校合作

由于农村家庭教育缺失严重,所以学校教育的压力更大,教师往往需要承担额外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精力,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无益。为避免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家校合作。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深度参与孩子成长,着力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促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当然,这一环节需要强调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此外,家长还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打造平等、民主、亲密的亲子关系,关注孩子的身心发育状态,避免“唯分数论”的功利化教育思维。

五、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需要注重教育公平性,积极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受阻与该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教育投入不高、教育基础薄弱有直接关系,因此,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仅要从教育本身着手,还应该着重改善教育环境。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应该从多方面着手优化布局、统筹资源,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严仲连,花筝,李键江.教育扶贫、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互动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组的实证检验[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05):110-122+225.

[2]钟晓华,曹云亮,肖必楚.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农村教育帮扶政策的成效、问题与优化——基于粤北山区Y市的经验[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22(04):78-84+90+111.

[3]蔡宇璇,雷波,陈越.“校联体”: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模式——以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23个联合学校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08):63-66.

[4]秦玉友,张宗倩,裴珊珊.教育在促进农村发展中如何发力:2020年后教育扶贫对接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与路径选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68-75.

[5]金志峰,庞丽娟,杨小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现实问题与路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5-12.

[责任编辑:王芳玲]

猜你喜欢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路径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贵州农村各类型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