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 强化农村青年社会责任感的有效对策

2023-06-13赵松赵双军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有效对策乡村振兴

赵松 赵双军

摘 要:农村青年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推动力量,发挥主动作用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对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要提高农村青年社会责任感,亟须通过自我价值认同、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政策引导扶持、健全机制体系、做好舆论宣传等有效对策,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履职尽责,为乡村振兴赋能。

关键词:乡村振兴;青年社会责任感;有效对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青年是重点。如何带动广大农村青年主动参与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增强农村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是目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部分农村青年社会责任感不强,既有他们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这些因素的相互叠加,直接影响到农村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多措并举、内外因相结合,增强农村青年的社会责任感。

一、增强自我价值认同,培养农村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意识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它是第一位的,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因此,要提升广大青年参与社会的责任感,必须增强广大农村青年自我价值认同,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自觉地参与到乡村振兴实践中来,并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有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耀感。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增强农村青年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引导广大农村青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去,为乡村振兴大业贡献智慧。一方面,理论层面,通过家庭培育、学校教育、社会引导等,培育农村青年勤劳勇敢、尽心尽责、勇于担当的品质;让农村青年认识到自己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优势,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的前途命运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培养一批能留下来、守得住的新时代农村青年队伍。另一方面,实践层面,要尊重农村青年的个人意愿,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帮助他们挖掘自身内在潜能,自觉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主动加强学习,提升综合素养。农村青年要抓住每一次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机会,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开阔视野、淬炼心智、增强责任和担当意识。此外,还要注重针对不同的青年人才匹配合适的激励政策,为优秀人才建立档案,为农村青年人才精准定位创业项目、制定发展规划,逐步让他们在学思践悟行中培养责任感,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

二、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深化农村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农村青年作为乡村建设的生力军,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团组织都号召广大农村青年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将个人的理想与乡村振兴的社会理想有机结合。

首先,各級党团组织要重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各级党团组织要强化对广大农村青年的日常思想教育,切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要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强化对农村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勉励他们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敢于担当、勇于担责。其次,各级党团组织对农村青年的教育要持之以恒。切实引导广大农村青年投入乡村振兴建功立业,要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依据不同农村青年群体的文化程度、年龄阶段、接受教育水平,开展理论教育和特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好思想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及服务育人的工作优势,引导农村青年从内心深处愿意在乡村振兴中履责献青春。最后,各级党团组织要善于吸纳农村青年人才,为乡村振兴群策群力。在日常工作开展中要不定期关注青年的思想动态,对身边工作能力强、履职担责表现好的农村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要及时吸纳进来,推荐他们参加党团组织,以乡村振兴系列实践为抓手,继续强化他们深入乡村、了解乡村、热爱农业、热爱农民,增强乡村振兴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以实际行动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去,争做新时代的农村新青年。

三、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强化农村青年的社会责任感认知

农村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离不开政策上的宣传和引导。要注重对广大农村青年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强化农村青年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充分调动农村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首先,出台的政策要适应现阶段城乡发展格局的新趋势,只有制定和宣传的政策对广大农村青年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够引进来、留得住,使他们不再是远离家乡的“离家雁”、短暂停留的“淘金客”,而是真正倾心家乡发展、致力乡村振兴的“自家人”。其次,要不断完善“三农”的扶持政策,让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出台的相关“三农”政策,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要精确掌握各地农村青年人才储备和回乡发展的主观意愿,有针对性地做好组织和动员工作,重点宣传好如《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全面落实落细农村青年在返乡创业过程中的资金、税收等方面惠农扶持政策,定期组织返乡农村青年参加各类展销会、博览会、交易会等,吸引更多青年扎根农村,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中坚力量。最后,出台的各项政策要及时发布,让更多的农村青年知晓并积极参与进来。要充分利用自媒体、传统宣传平台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手机App、电视新闻、微信、QQ等自媒体平台推送最新惠农政策,让广大农村青年知晓并增强感召力;利用文艺活动、文化墙、公示栏、宣传标语、农家书屋、广播等传统宣传平台拓宽惠农政策宣传渠道,提升广大青年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的意识。政策的宣传、引导能够让农村青年全面认识到国家对乡村振兴的重视程度,鼓励更多有意愿投入家乡事业发展、热衷乡村产业发展的有志青年,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去。

四、建立健全法治体系,保障农村青年履行社会责任

当前一些农村青年社会责任感不强,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法治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履行社会责任缺少必要的规范。要增强农村青年社会责任感,就必须对农村原有体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尤其是法治体系,要为农村青年履行社会责任建立稳固的法律屏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重点解决好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首先,要持续推进农村的相关立法,保障农民履行社会责任。受历史原因和现实综合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村地区依然存在法律盲区,广大农民群体的合法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部分青年群体不愿意留在农村或者从事与乡村振兴有关的工作,更不会谈及履行社会责任。这就需要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确保农村社會稳定发展,为农村青年履行社会责任营造好的氛围。其次,要持续健全农村的法律法规,督促农民履行法律责任。尽管目前有些农村地区已经有普遍适用的法律条款,但与依法治国的总要求、与乡村振兴相匹配的法律法规体系相比较,仍然显得有些滞后和薄弱。具体表现为:法律主体与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定义不明确,享受的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的不对等,从而造成农民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缺乏明确的依据。鉴于此,在宏观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要有统筹规划和全局观念,既要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又要引导农民积极承担和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做到权责相统一、相协调。最后,要不断完善监管制度,确保履行社会责任的渠道畅通无阻。要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尽职尽责,就必须及时解决好管理制度缺失、管理措施不到位的问题,确保各项责任落实到人,从而为农村青年投身乡村振兴营造一种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五、深入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农村青年承担社会责任

为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振兴,除具体的政策引导扶持外,还离不开舆论宣传引导。各级农村基层组织要善于运用媒介平台、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对农村先进青年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从而引导更多青年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踏实上进的优秀品质,能够在具体的乡村振兴实践中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新思路、新道路、新出路,尽责于乡村振兴大业。

首先,要树立典型人物,发挥表率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培养和树立一批投身于乡村振兴并干出业绩的农村青年典型人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能人”,鼓励他们以身说法,用自己亲身经历、真实故事去感动身边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为家乡发展、农村振兴赋能。同时,还要重视和爱护这些典型人物,要对这些典型人物不定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教育,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自豪感、成就感,更好地将自己的个人事迹,参与乡村振兴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介绍给身边更多的青年群体,并为这些新的青年群体教方法、传经验、转观念,从而带动更多的青年群体参与乡村振兴。其次,宣传好新时代乡村新风貌和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新机遇,改变已往“回农村无用武之地”“回农村丢面子”等不合时宜的落伍观念和农村缺少发展机会、发展滞后的刻板印象。加强对农村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绵延传承的乡土文化、包含记忆的乡情乡愁等元素的宣传,充分挖掘广大农村青年在精准扶贫、乡村治理、带头致富、文化传承、志愿服务等领域方面的典型事迹,展现他们的责任担当与价值发挥,让更多青年看到乡村振兴的前景一片光明。“逆城市化”趋势将日益凸显出来,让更多有志青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开出绚烂之花。最后,注重对农村乡土情怀的宣传,增强农村青年的归属感。各级农村基层组织在日常工作中还要打造美好乡土乡情牌,利用乡村浓浓的人情味以及自然环境适宜等有利因素吸引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灌输到农村青年的脑海中,不断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结语

当前,积极培育和不断提升农村青年社会责任感已经衍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要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激发广大农村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切实为实现乡村振兴履行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不但要重视从农村青年自身发力,还要多措并举、全方位形成合力助推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1.

[2]杨铭,宋帮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探析[J].学理论,2022(11):9.

[3]谭德礼,易刚明.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青年社会责任感探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02):46.

[4]刘小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青年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与培育[J].邢台学院学报,2021,36(01):67.

[5]张瀚元,周鹏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青年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培养路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5):278.

[责任编辑:潘慧琳]

猜你喜欢

有效对策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读解问题剖析
高校英语语境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房地产土地拓展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