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媒体时代的广播新闻编辑发展战略研究
2023-06-13纪麟
纪麟
【摘要】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对广播新闻编辑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新媒体时代的广播新闻传播特征,分析了当前广播电视编辑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并从编辑前置、受众意识树立、融合能力提高等多方面提出发展战略,希望能够提高编辑工作质量,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07.037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对广播新闻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广播新闻编辑仍坚持以往的工作方式,将会使其传播的效率大大降低,使其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使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削弱。为了适应我国传媒产业的转型发展需要,必须加强对我国广播媒体的发展策略的研究,以促进我国广播媒体的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
1.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特征
长期以来,电台新闻具有固定的播放方式,所传递的新闻内容简洁、清晰,保证了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到大量准确的信息。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它有很强的时效性,比如深圳的交通广播,会实时报道道路情况,并用连线的形式向公众提供重要的道路信息,为广大的驾驶员提供服务,所以这些听众对广播新闻的关注度很高。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海量的信息通过互联网进行“沉浸”传播,逐渐形成了以短视频、客户端等融媒体平台为媒介进行传播的融媒体。新媒体的冲击和媒体融合发展的推动,使广播新闻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传播特征。
⑴与以往的受众相比,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新闻资讯。在融媒体时代,受众拥有了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发言权,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为了增强与听众的交流,广播公司还增加了抽奖活动,并开通了微信、微博等平台,让听众了解到他们对新闻事件和热点的看法。随着受众的参与程度的提高,广播新闻的开放性、交互性、广泛性、广泛性的特点,使其能够持续地发挥其作用。
⑵随着新闻传播方式的改变,新闻编辑模式也逐渐走向多样化,新闻产品的分类逐渐细化,形成了“声音+图片”“文字+视频”“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可以划分为长图新闻、直播新闻、短视频新闻等多种类型,由受众根据自身阅读习惯和喜好选择。广播新闻要在网络上随时随地获取各类新闻资讯、材料,并针对受众的需要,将其制成不同的新闻产品,以确保新闻的顺利传递,使其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⑶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新闻,这就使得人们对新闻的深度和质量有了更高的需求。由于与以往信息传播相对缓慢的年代不同,融媒体时代的受众能够从多种媒介途径确认新闻内容,并自觉地关注自己所关心的事件。为了让新闻受众获得真正、高效的新闻信息,广播电视必须利用传媒技术对新闻事件、新闻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多个角度解读把握新闻重点,充分体现新闻内容的价值,有效增强新闻影响力。
2. 融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编辑工作的新形势
2.1 职务的定义日趋模糊
在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中,记者、编辑、策划等岗位分工清晰,编辑仅需依据收集到的新闻材料展开新闻内容组合、排版等工作。而在融媒体时代,由于受众对时效性的需求越来越大,新闻采编常常在同一时刻进行,即使是一般的观众,也能通过简单的融媒体平台,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进行新闻的编辑与发布。随着职位定义的日益模糊,广播新闻编辑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在网络上收集新闻材料,确定新闻话题,并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新闻,充分体现编辑的专业性。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自身的强大能力,在工作方式上进行创新,从而保证广播电台更有生命力和生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挑战。
2.2 多元化的受众需要
借助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等设备和软件,随时可以浏览新闻,让观众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从而推动了读者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与以往的觀众相比,年轻人几乎没有接触过传统的报纸媒介,对广播和其他媒介的了解也比较少。广播新闻的编辑,必须要满足年轻人的口味和习惯,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在内容、内容等方面及时进行调整,既要吸引年轻观众,又要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新闻传播中去,才能提高新闻的影响力。由于长期从事基层编辑工作,一些广播新闻编辑没有树立起为观众服务的观念,很难与观众进行有效的交流,致使他们所制作的新闻作品很容易出现与观众的需要脱节。而对于热点新闻,由于缺乏对受众的关注,很难在第一时间抓住新闻的要害和要害,从而影响到新闻的传播效果。
2.3 新闻材料种类繁多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对短期的阅读体验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催生了大量的娱乐新闻,从而导致了“泛娱乐化”。同时,融媒体所传递的资讯也是“泥沙俱下”,难以分辨真假,从而导致虚假新闻和反转新闻泛滥。在面对众多不能保证其真实性的新闻材料时,需要通过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等综合素质,择出有价值和真实的内容,以保证媒体社会教育功能可以有效发挥。然而,就现实而言,由于题材广泛,使广播新闻编辑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很容易被“娱乐至死”,从而失去政治敏感度,无法有效地完成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方针政策。而对于不同主题的新闻内容,在编辑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表述不准确、导向不正确等问题,从而引起读者的误会,从而对新闻报道产生负面的影响。
3. 融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编辑发展策略
3.1 前置编辑工作,做好前期策划
面对融媒体时代的新形势,新闻编辑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從前置编辑、做好前期策划、正确把握采编方向等方面获取有价值的新闻资讯。在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不仅要扮演新闻生产的角色,而且要扮演新闻报道的主导者和策划者,才能及时地提取、整理和发布珍贵的新闻资讯。因此,在采访过程中,编辑必须要提前介入,与记者进行深入的交流,以获取最完整的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安排一次新闻选题计划,由记者在新媒体平台上提出问题,编辑们从中挑选出主要内容,并根据不同媒体平台的播报需求编制发稿清单,明确新闻需要的素材范围和相关说明。以列表内容为中心,保证记者把握好报道的方向,在采访中获得所需的信息,为下一步的新闻编辑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增强受众意识,提高沟通技巧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要树立正确的受众观念,并运用多种媒介手段,增强与观众的沟通,使之成为大众所喜爱的新闻节目。在此基础上,要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与观众进行交流,鼓励听众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根据受众反馈调整新闻内容、形式。如果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问卷调查,可以根据受众的个性化需要,为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服务。把观众当作使用者,注重观众的感受,可以让新闻编辑工作更好地满足不同观众的情绪和审美需要,并能让观众主动参与到节目中来。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对观众的反馈进行实时的采集,并对其进行动态的分析,从而对听众的收听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过与相关资料的对比,可以实现对受众的偏好、新闻领域、类型等的判断,并在一定时间内调整新闻资讯,实现对受众的准确定位。
通过积极地利用多种通信技术来强化与观众的交流,也能提高观众对新闻节目的黏性。例如,在电视节目中,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热点新闻信息,与观众就有关的主题进行探讨,并鼓励观众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同时,观众还可以通过上传的照片和视频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利用语音转换器,将经过过滤、提纯的新闻信息转化为融媒体SRL信号、图文信号、视频信号等融媒体SDI信号,并可以在广播电台的语音、视频等节目中播放,并与融媒体APP用户进行可视化的交互。例如,中国之声就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进行有奖问答,把全频段的数字录音收音机作为奖品,在有效地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和宣传力度,更是吸引了大批观众的眼球。另外,电视转播室的无线网络覆盖,观众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向观众发送互动消息,并将其实时播放到演区的屏幕上,并根据观众的收视数据,随机采访现场观众。
3.3 保持思维敏捷,严格遵守职业操守
不论媒体的传播方式怎样改变,新闻编辑都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坚持自己的节目的底线,把正能量不断地传递给大众。面对网络媒介为了获取流量而盲目地进行消极报道的情况,电台新闻编辑应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审视问题,通过深入挖掘选题,抓住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资讯,以敏锐的洞察力,深入地解读社会事件,为听众作一个好榜样。对于共享单车被私人占用、毁坏等事件,电台新闻编辑可以从共享经济秩序建构的视角,发掘类似的资讯,如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等,透过寻找共性与个性问题吸引人们思考,如何抑制社会不文明行为出现,引领民众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可以从社会发展的视角,对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让人们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和便利,从而充分发挥新闻的社会价值。
广播新闻编辑肩负着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任,对舆论具有相当的敏感度,能够有效地抵制各种社会上的不良思想,积极主动地引导人们改变思想,在发表评论之前,首先要考虑和验证新闻的真实性。广播新闻编辑要做到恪尽职守,站在社会长治久安的立场上,从虚假新闻的内容中寻找漏洞,以正视问题,澄清事实,树立可信的传媒形象,引导公众冷静理性看待社会事件。因此,在掌握信息的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理性的思维,把好的信息传播关,运用好新闻语言,给受众传递真实、有效的信息,赢得良好的口碑。
3.4 促进产业转型,增强整合能力
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应立足全局,根据产业转型发展需要,提高媒体融合能力,在利用多种传播技术实现媒体融合的基础上,探寻业务融合途径,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新闻采编流程、打造新媒体矩阵,提高新闻传播力。目前,大部分广播站都有喜马拉雅融媒体FM和网易云音乐的网站,并设立了多个栏目,可以整合新闻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要加强与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协作,积极探索与广播新闻沟通相适应的平台,扩大广播性新闻的传播渠道,保证受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从不同的平台获取最新的信息。
在新闻编辑工作中,要掌握文字、音、视频、图片等多种材料的加工技术,学习融媒体AR、融媒体VR等技术,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加强线上线下平台联动,实现视频与广播同步直播,可以创新新闻传播形式,灵活开展新闻编辑工作,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更好融合。比如,央视新闻编辑在抗击疫情的新闻宣传中,采用了“中央厨房”的管理模式,打破了媒介之间的界限和资源壁垒,统筹运用H5、短视频、融媒体VR等元素产出一系列精品新闻产品,成功树立媒体品牌的同时,收获了较高的新闻点播量。以融媒体技术为依托,将新闻策划、编辑、审核、评论等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一次策划、收集、制作、再利用多种途径进行传播与反馈,使新闻编辑工作得到不断优化,从而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在产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的多层次特征,集中生产新闻产品,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收集、整合、加工能力,才能对广播新闻进行可视化的加工,从而产生多种类型的新闻产品。
4. 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的发展建议
4.1 以内容为尊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新媒体都必须遵循“内容为王”的基本理念,只有向公众提供真实的信息,才能激发公众的灵感。当前,网络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有些不法之徒将其作为传播不良思想的媒介,导致了社会的恐慌。在此背景下,广播新闻编辑要做到“内容为王”,将深度、温度和高度统一的新闻内容呈现给广大受众,才能使广播新闻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4.2 注重新闻报道的时间价值
从当前形势来看,许多广播新闻报道都有一定的滞后,因此,要使广播新闻获得更广泛的受众。长期以来,广播新闻的制作都是先安排记者、编辑、后期制作人员到现场进行采访,收集资料,从中找出与社会主流思想相抵触的东西,并将其整理出来,然后将其传播给公众,这个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一旦得到了消息,就会变得陈旧不堪。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获取途径多种多样,如果单纯依靠传统的运作模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融媒体的优势。新闻工作者要在接到突发新闻线索的情况下,立即赶往现场。用智能手机、录音笔等工具,收集到最好的信息,再通过网络,将最新的消息发到网络上,并标注出新闻的标题,说明后续会有更多的报道,让观众对广播新闻产生期待,了解后续。
4.3 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
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要有职业道德,尤其是广播记者。现在网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可以从网上了解到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也可以知道一些政治上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是不恰当的,比如一些过期的新闻和虚假的新闻,很容易让人产生混乱。这种情況继续发展下去,会对媒体行业的形象造成一定的冲击,让大众对他们所做的报道失去信心。在此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传媒要做到客观、真实、客观,确保受众的知情权和对媒体报道的信任。真实是广播新闻的灵魂,在报道过程中,要做到绝对的真实性,不能欺骗受众,不能造谣生事,不能夸大事实来博取眼球,否则就会损害新闻媒介的可信度。
5. 结束语
在融媒体时代,受众参与到新闻生产和传播中,促使报纸的分类工作变得越来越精细、越来越深入。作为广播报的编辑,面对着工作内容越来越复杂、受众的多样化、信息来源的多样化等诸多挑战,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保证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寻求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广播新闻编辑必须从观念上转变观念,从前期工作入手,搞好新闻策划,并利用各种传播技术为受众服务。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新闻主题时,必须深刻反思,挖掘其价值,坚守舆论高地,发挥整合能力,促进传媒产业转型。
参考文献:
[1]王晨.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8(2):166.
[2]缪庭香.简议融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培养[J].新闻研究导刊,2017,8(3):222.
[3]邱琨.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发展要求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24):228-229.
[4]许静.浅谈融媒体背景下如何培养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J].电视指南,2018(12):127.
[5]朱辉.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培养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8,2(9):124.
[6]张馥洁.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发展战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