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生产的转型与超越分析

2023-06-13刘畅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7期
关键词:新媒体视域新闻电视新闻

刘畅

【摘要】新媒体视域下,要求电视新闻生产必须要持续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从目标受众入手,不断地把新型科技手段融于电视新闻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以打造全新的新闻生产传播产业链,并整合多种新媒体终端,把创新焦点集中在对媒体信息内容的生产加工上,满足受众群体对电视新闻媒体的需求,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本文从介绍新媒体传播新闻的概念与特征出发,探讨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生产如何进行转型与超越。

【关键词】新媒体视域;电视新闻;新闻;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碼: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07.021

以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各种新兴传播媒体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浪潮正迅速变革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各类以无纸化、高质量、高效率、受众广泛等特点的新型媒体极大推动着传媒领域的变革。随着中国新媒体市场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以及观众市场的逐渐稳定,电视传媒也需要改革自身新闻生产方面,在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生产将得到长足发展。与此同时,各个电视台自身应作好准备,积极明确地建设与自己的新媒体运营模式、资产规模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以及现代化的新媒体经营理念。

1. 新媒体传播新闻的概念与特征

从广义上来说,新媒体也是一种新型媒介环境,它涵盖了各种数字化媒体形式,从早期的传统媒体数字化到后来的互联网媒体和移动终端媒体,乃至近年来广泛流行的数字化报纸期刊等,均属于新媒体的概念范围。因此,甚至可以认为新媒体开启了媒体传播发展的全新时期,把电视台新闻生产传播的一对多、一对一等方式广义化,建立了互联和资源共享的新媒体传播格局,内容不再固化,而且传播方式简单新颖、传播效率极佳等特点成为了新媒体传播发展的重要特征。新媒体的发展:①信息技术层面的革新,进而带动信息传播速度的革新,这其中涉及信息传输的革新、分段传播的革新和数据融合、信息整合方式的革新以及各种组合方式,其间也涉及新媒体形态的革新。所以唯有适应各种新型科学技术、新型传播方式,并且进一步拓宽视野,方可推动电视新闻生产在新媒体视域下进行转型与良性发展。②新媒体凸显了新闻价值的有效性,以满足受众的需求。所有的资讯都只能在被赋予了特定的有效性、价值性时,才可以在媒体上传播,这也就使新媒体形成了一定的受众群体、时间范围和应用空间,新媒介的有效价值性表现为资讯的效用性和资讯的传播价值,而这些价值性又为新媒体赢得更加广阔的受众群体和传播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作为一种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内容和受众群体上已经具有相当的基础,但是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还是严重冲击着电视媒体新闻生产、传播的发展趋势。媒体的变化促进了信息传播主体和新闻内容信息源结果的变化,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使电视新闻生产的主体、生产方式、生产结构等各方面均处于巨大的变革当中。

2. 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不同之处

2.1 受众群体不同

随着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也大大降低了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受众数量,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这个年龄段的大多数人都没有观看电视的习惯,更加青睐于移动互联网设备,更习惯于在相应的移动软件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与资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由于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相比,其内容差异化程度较差,而且信息堆叠现象较为严重,而新媒体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青少年的审美,并且由于新媒体的宣传内容带有时效性与趣味性,所以更能受到年轻一代的欢迎。而电视新闻媒体的目标受众大多为中老年人人群,但是其受众数量也在持续下降。

2.2 传播影响力不同

新媒体视域下,新闻的产生以及宣传主要是在互联网中,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以纸质媒介、视频广播、平面广告等为主的传播方式,而新型媒体宣传则具备了更加高效的特点,可以让资讯更迅速地传递和流动,并且能够提供更加清晰的听觉和视觉效果,可以用不同的宣传方法,从而在不同的数字化网络平台上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并且能够直接影响到全国的大多数群众。而新型媒体宣传主要是在包括了移动客户端的网络上,其中的宣传推广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有着更深刻、广泛的社会影响,对中国传统电视新闻的生产、传播方式也有着较深远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度发展,新媒体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人们对电视的兴趣也越来越低。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会选用通过视频转播或者互联网直播的方法生产、传播新闻。

2.3 经济效益不同

在中国传统电视新闻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凭借着立体化的传播方式,能够得到广告宣传商的青睐,并通过在新闻广播中穿插广告宣传,从而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从而运用这笔收益改善电视台经济效益,鼓励新闻记者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达到提升电视传播效果的作用。但是由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电视机端的观众在日益下降,而电视媒体接到的广告数量也在日益下降,从而严重影响到电视新闻媒体的经济效益。

3. 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生产如何转型

3.1 新闻生产流程的坚守与创新

过去的电视新闻生产方式只有单一的新闻来源,信息传播途径也非常单一,新闻报道的选题和策划权完全掌控在新闻生产者手里,而受众则只能被动接收。在新媒体时代,大量新闻信息资源唾手可得,观众也具有更丰富的新闻获取途径和交流手段,于是类似数字新闻等不同的新新闻形式不断涌现,越来越满足观众的需要。新闻报道的信息生产流程也从原有单线的新闻采编,变为采编资源整合、广播媒体合作、观众积极参与新闻评论等创新内容。而且对于突发性新闻报道,由于传统电视媒体的新闻制作时间过长,且信息传播过程受新闻发布时间影响,在及时性上明显滞后于新媒体视域下的网络传播。同时,由于新媒体对公众活动、社会话题等内容的群众实时讨论上,与互动性相对不足的电视传媒相比更加方便。因此观众对信息的反映以及对舆情的反应,都可以实时体现于新媒体视域下信息公开共享的网络空间。所以,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的生产流程上需要借鉴了新媒体的新闻采编播一体化特点,并坚持对新闻报道信息内容真实、客观的不懈追求。

3.2 技术升级推动新闻生产创新

便携的电子设备和互联网技术把每个人都变成了新闻记者和新闻评论家。科技发展是新媒体的主要推动力,同时也推动了新闻生产的剧烈变化。海量的互联网媒体信息源,使新闻记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天下事,并完成新媒体视域下的专题策划。而主流媒体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的识别、筛选显然更为重要。随着UGC新闻生产模式逐渐被大部分的电视广播媒体所认可,传统的电视媒体新闻生产者、记者的身份界限也越来越模糊。随着新媒体视域下自动化新闻生产机器人的诞生,代替了传统的、程式化的新闻生产制造工作,新媒体下的新闻编辑有了更多的精力,可以更加投入到对新闻资讯的深入发掘中。数据媒体技术生产的新闻逐渐使新闻生产者纷纷关注科技对新闻报道类型的革新,而电视新闻生产组织也在媒体融合中,纷纷主动适应现代化新闻生产手段,补足自身的科技短板,建立新闻信息资源数据库、全媒体新闻发布系统等,以更主动积极的姿态,推动科技对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生产的转型进度。

4. 新媒体视域下如何创新电视新闻生产

4.1 内容方面的新闻类型创新实践

电视新闻的生产过程中,选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选题需要工作人员在众多内容中选取观众关心的重要新闻,这种选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电视新闻节目的最终质量和收视率。在电视新闻内容方面的探索上,业内专家聚焦于公共新闻与民生新闻报道的探讨方面。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生产由过去简单的新闻类新闻报道逐渐走向民生视野,既要向公众揭示个别事物的来龙去脉,又要深究由新闻而产生的社会性问题。

4.2 技术方面的新闻类型创新实践

从科技方面进行新闻生产报道的创新,在近年来涌现出了机器人新闻、数据报道、联合新闻等,当中又以数据新闻影响较为明显。数据新闻并非简单的新闻报道形式,它包含着世界领先的大数据计算工具、新闻生产方式,而可视化则是其重要表现形式,数据新闻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从而在单调的数值背后获取全新的知识。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就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三维模型软件、后期合成软件,完成了三十二组大数据分析可视化视频,借此分析并发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近四十亿人之间存在的巨大联系。

4.3 组织方面的新闻生产创新实践

融媒体新闻生产过程其实就是构建了一个全媒体资源共享的新闻信息产出平台。所有的新闻素材都能够在现代化的数据库中实现资源共享,包括新老剪辑软件、大数据统计软件等也都能够资源共享。这样的新闻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可以做到一次性新闻采集,进而多渠道发行,采取高度集约化的内容制作,经过选择各种媒体逐级传递,同时兼顾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而这样的新闻生产工作团队的建立,也对新闻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了解互联网上受众关于新闻资讯的接收习性,同时对大数据分析和互联网舆情的发展趋势具有高度敏感的嗅觉。

4.4 在保證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当前已经有很多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在转型发展,新闻生产工作者需要充分运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及对新兴媒体的摸索,创建出符合自身的新媒体运营平台,从而充分发挥电视新闻媒体的资源,做到多途径传播。首先电视媒体必须优先调整自身新闻结构,并学习掌握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以有效地将电视新闻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融合,这样才能有效保持自己特有的特色,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发展,迎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时电视媒体在生产新闻时,建设自己的新型媒体平台前,必须结合自身情况制订清楚的市场定位与完善的服务能力。例如,随着微信等公共平台的建立,电视新闻需要在全面掌握目标群体的阅读习惯以后,根据本频道的新闻资源打造可读性高、实效性强的新规划。另外也需要充分学习与汲取新媒体的优点,如在融合新闻图片和文本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网络中新潮词语的运用,而这种貌似脱离了主流媒体严谨性的传播方式,却也恰恰提高了新媒体传播的亲民性,在增加了新闻传播效果的同时,也让新媒体的形象愈加深入民众心中。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生产需要不断丰富将电视新闻的内涵,更有效传递给社会群众,从而获取社会大众的认同与支持。

4.5 提高电视新闻生产工作者的工作能力

近年来兴起的媒介融合可以为电视新闻媒体的变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媒介融合不是简单的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领域开疆扩土,而是真正要求以电视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从思想观念上革新,一切以受众需求为出发点,制定出独具特色的新闻栏目,成为无可代替的新闻节目。但是目前许多电视新闻媒体的新闻生产人员还存在缺乏专业基础知识或知识不全面的问题。电视台必须对自身的内部工作人员进行资格评估,如达不成目标则必须对员工开展专门的专业能力训练,在训练中培养员工建立完善的创新性新闻生产思想,学习新型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同时,经过定期训练与学习,电视新闻生产工作人员需要形成科学的思维和系统的方法,达到以战略发展的眼光看待新闻生产工作的境界。另外,刚进入业界的人士也应该主动参与培训,尽早确立新闻传媒工作大局观,切实协助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向新兴传媒转型和发展。

5. 结束语

在新媒体视域下,新型新闻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要求我国电视新闻工作者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新闻生产方式,这些变革与创新不仅表现在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创新上,更是需要从思想观念上及时紧跟新媒体时代的脚步,从而生产出亲和力强且传播了正能量的新闻,以此赢得公众的青睐,增加广播电视传媒的收视率,并提升整体电视新闻节目的经济效益,担负起舆论监督与传播民主价值观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杨燕霞.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研究[J].记者观察.2021(09):66-67.

[2]强颖.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编辑记者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分析[J].传播力研究,2020,4(11):71-72.

[3]段忠俊.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2(1):103-105.

[4]王秀丽.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研究——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9(5):217-218.

[5]王红.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研究[J].新闻传播,2022(10):117-118.

[6]刘颖.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9,0(11):65-65.

[7]代小霞.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所受冲击和创新性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6):296.

[8]王瑜,赵浩然.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媒体的变革与发展出路[J].中国传媒科技,2022(3):30-32.

[9]周来.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9):66-68.

猜你喜欢

新媒体视域新闻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新媒体视域的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政府环保舆情应对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视域下艺术管理的创新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中建海峡品牌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