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3-06-12汪桂芳谢金涛张文静周雅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罗非班格瑞洛血小板

汪桂芳,谢金涛,张文静,周雅丽

(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病情发作急促、进展快,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病残率[1]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主要由冠状动脉血供受阻引起,导致局部缺氧、缺血,造成心肌坏死,因此,临床多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通过疏通闭塞血管,促进患处血流恢复,但PCI 术对心肌组织微循环改善无明显效果,易形成血栓,需加强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2]。替格瑞洛是一种二磷酸腺苷受体抑制剂,能够作用于二磷酸腺苷,防止其诱导血小板聚集,但单一用药不良反应较多,局限性较强,效果不佳[3]。替罗非班作为新型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抑制剂,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及特异性,能够有效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安全性较高[4]。本研究对84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探讨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8月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MI 患者84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 例。研究组,男23 例,女19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7.93±6.85)岁,发病至行PCI 术时间1~4h,平均病程(2.17±0.53)年,梗死部位:前壁17 例,下壁25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20 例,年龄50~76 岁,平均年龄(67.28±6.42)岁,发病至行PCI 术时间1~5 h,平均病程(2.29±0.57)年,梗死部位:前壁18 例,下壁24 例。2 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至PCI 术时间、平均病程、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5]中AMI 相关诊断标准;2)均行PCI 术,发病至行PCI 术时间在24 h 以内;3)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2)合并精神性疾病、认知功能异常者;3)合并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4)对本研究用药(替罗非班、替格洛瑞)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替格瑞洛治疗,术前阿司匹林(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荐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规格:100 mg)300 mg 口服,替格瑞洛(生产企业: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320,规格:90 mg)180 mg 口服;术后口服阿司匹林,每次100 mg,每天1 次,替格瑞洛每次90 mg 口服,每天2 次。研究组给予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手术前后替罗非班、阿司匹林等药物用量用法与对照组一致,术中向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生产企业: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328,规格:12.5 mg),10 μg·kg-1,注射在3 min 内完成,术后采用微量泵注方式持续输注替罗非班,0.1 μg·kg-1·min-1,时间为24 h。2 组均持续治疗1 个月。

1.4 观察指标

1)心功能:治疗前、治疗1 个月后分别采用超声诊断仪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进行测定。2)心肌酶水平:治疗前、治疗1 个月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各2 mL,离心处理后(速度3 000 r·min-1,时间10 min,半径10 cm),对上层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水平进行测定(全自动生化分析仪)。3)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统计2 组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例(%)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s ,n= 42)

表1 2 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s ,n= 4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时间LVEF/%LVEDD/mmLVPWD/mm研究组治疗前48.65±5.73 48.79±4.1268.83±3.71治疗后59.14±4.27#△41.85±3.47#△ 64.22±3.18#△对照组治疗前48.23±5.61 49.12±3.9569.16±3.54治疗后53.79±5.14# 45.62±3.53#67.65±3.34#

2.2 2 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水平比较(± s ,n = 42)U·L-1

表2 2 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水平比较(± s ,n = 42)U·L-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时间LDHCK-MBCK研究组治疗前342.39±11.65 51.36±6.75 247.19±10.36治疗后194.67±8.62#△27.15±4.29#△139.68±8.42#△对照组治疗前343.15±12.43 51.82±6.99 246.83±11.17治疗后236.38±9.24# 34.19±5.37# 176.24±8.98#

2.3 2 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42) 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方式、生活环境、饮食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生活、学习也发生巨大改变,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不断升高,并呈现出年轻化发展趋势,对居民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6-8]。目前,临床以PCI 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式,该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患者闭塞血管进行疏通,有效促进心绞痛等症状缓解,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9-11]。在治疗过程中,部分血栓难以被彻底溶解、清理,随着血液流动,破碎血栓会进入其他血管部位,造成血管堵塞,增加血栓发生风险[12]。在细胞水肿、微血管堵塞等因素影像下,引发无复流或慢复流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心肌受损程度,不仅影响手术治疗效果,还会使再次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13-14]。因此,通常给予患者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

替格瑞洛是新型抗血小板药物,药效发挥较快,在进入机体后,能够迅速作用于血小板团块,诱导其分散,发挥良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由于该药物不需要经肝代谢,不仅能够降低肝脏负荷,还可降低基因多态性对药效的影响[15-16]。但替格瑞洛存在一定的用药风险,长期大量使用该药物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影响患者预后[17-18]。替罗非班可通过对血小板聚集通路起到阻断作用,有效防止血小板聚集,将其注入冠状动脉中,能够使局部药物浓度增加,通过作用于相应受体结合点,达到改善局部微循环的效果,有效防止冠状动脉阻塞,促进心肌血流量增加,改善局部缺氧缺血状况[19-2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LVEF 提高,LVEDD、LVPWD 降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LVEF 更高,LVEDD、LVPWD 更低。究其原因,2 种药物联用可通过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有效防止血栓形成,减少血栓负荷,促进内皮细胞功能改善,有助于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局部或全身微循环及血流动力学,促进冠状动脉灌注增加,给予心肌组织充足的氧供应,进而改善心肌灌注,增强患者心功能[21-22]。血清心肌酶能够对心肌细胞电活动起到调节作用,有效催化心肌细胞代谢,LDH、CK-MB、CK 作为常见心肌酶,当心肌细胞受损坏死时,其在体内表达增强。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LDH、CK-MB、CK 水平降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水平更低。究其原因,2 种药物联用能够促进冠脉血管舒张,对血管收缩起到抑制作用,通过降低血小板稳定性,抑制血小板活化,防止血小板聚集,有效减少血栓负荷,有效调节冠状动脉血流量,减轻心肌受损程度,从而防止心肌细胞坏死,降低心肌酶水平[23-24]。此外,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究其原因,由于2 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可充分保留二者优势,发挥协同作用,在强化抗血小板聚集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降低药物用量,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 术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替罗非班与替格瑞洛,有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促进机体心肌酶水平改善,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罗非班格瑞洛血小板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分析
替罗非班桥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替罗非班治疗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