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民警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关系研究

2023-06-12杨金辉曹立明李洋

关键词:工作投入心理资本

杨金辉 曹立明 李洋

【摘   要】   探讨基层民警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的现状与关系。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23名A省基层民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和基本信息情况表调查其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情况。结果显示基层民警心理资本的得分和工作投入的得分分别为(4.13±0.72)分和(3.30±1.18)分。基层民警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667,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专注、活力、韧性三个维度能够有效预测工作投入。由此可知,基层民警心理资本可正向影响其工作投入,增强基层民警的心理资本有助于提升其工作投入水平。

【关键词】   基层民警;心理资本;工作投入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Work Input of Grassroots Police

Yang Jinhui, Cao Liming, Li Yang*

(China People′s Police University, Langfang 065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job involvement of grassroots police. A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223 grassroots police in A province.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work input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scale, work input scale and basic information. The result displayedthe scores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job involvement of grassroots police were (4.13±0.72) and (3.30±1.18)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work input of grassroots polic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0.667, P<0.01).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focus, vitality and resilience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work input, which showe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grassroots police can positively affect their work input; strengthening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grassroots police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ir work input level.

【Key words】     grassroots police; psychological capital; work input

〔中图分类号〕  B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 3229(2023)01- 0087 - 06

0     引言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长期成长过程中发展和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内心能量水平,包括自信、乐观、韧性和希望4个维度[1]。工作投入是指与日常工作有关的积极向上的、持久的完满情绪和认知状态,表现为活力、奉献和专注3个基本特征[2]。已有的研究中均表明,个体心理资本与其工作投入密切相关。一方面两者都存在积极心理学的色彩,从个体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出发进行描述,另一方面两者都是一种高能量水平的体现。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索基层民警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的关系,从提高其心理资本的角度提升基层民警的工作投入,减少基层民警工作倦怠情况,对基层公安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A省部分地区基层民警进行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实际得到有效问卷223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1%。)

1.2   方法

1.2.1   基本情況收集

采用自编的基本信息情况表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内容,包括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工龄、文化程度和警种类别等信息。

1.2.2   基层民警心理资本调查

采用卢森斯的心理资本量表对基层民警心理资本进行调查[3]。该量表共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各有6个条目,共24条[4]。采用6点评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计为1-6分。所有条目得分的平均值即为基层民警心理资本得分,各维度得分的平均值为基层民警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得分越高则表示心理资本水平越高。

1.2.3   基层民警工作投入调查

采用Sehaufeli等编制的Utrecht-17(UWES-17)工作投入量表对基层民警的工作投入情况进行调查[5]。量表共17个条目,包括活力、奉献和专注3个维度,采用的计分标准从低至高依次为:0=从来没有;1=几乎没有过;2=很少;3=有时;4=经常;5=十分频繁;6=总是[6]。量表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良好,适用于测量警察的工作投入。

1.2.4   质量控制

为了避免被试出现心理顾虑或者答题倾向,本次调查采取匿名方式进行。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开展自陈式回答,被试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方式进入调查界面,在确认详细阅读调查目的、内容和指导语的前提下进入正式问卷。力求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在数据收集完毕后,对所有数据进行质量核对,删除不完整答题、规律答题、前后问题矛盾的无效问卷后,保留剩余的数据。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对象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得分比较采用描述统计;两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检验采用LSD法。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工作投入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前进法)。检验水准α=0.05(双侧)。

2     研究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研究面向不同岗位的基层民警共发放调查问卷 245份,回收有效问卷22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91%。223名基层民警的年龄为21-57岁,其不同人口学特征分布的具体数据见表1。

2.2   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得分情况

基层民警心理资本总均分为4.13±0.72,自信维度均分为4.33±0.94,希望维度均分为4.18±1.01,韧性维度均分为4.12±0.75,乐观维度均分为3.89±0.5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基层民警心理资本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未发现大幅下降的情况。

从整体上看,基层民警工作投入得分为3.30±1.18,活力维度均分为3.16±1.18,奉献维度均分为3.60±1.27,专注维度均分为得分3.19±1.2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基层民警工作投入的空间还很大,尤其是离散值均大于1,说明基层民警工作投入的差异性还是很大,到底是由什么因素影响的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2.3   不同个体特征组基层民警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状况比较

分别使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基层民警在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总均分进行比较发现,无论是心理资本还是工作投入,两因素在性别、文化程度和职务三个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心理资本只在婚姻状况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检验显示离异>已婚>未婚。

工作投入在年龄、工龄和婚姻状况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事后检验显示40-45岁年龄段工作投入最高,26-30岁年龄段工作投入最低,与此同时警龄在11-15年的基层民警工作投入得分最高,其次是16-20年的,再次是21年以上的,得分最低的是警龄3-5年的新警察;警种类型的差异性的事后检验也显示,巡特警>户籍警>刑警>铁警。具体情况和数据见表1。

2.4   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相关性分析

基层民警心理资本得分及其4个维度得分与工作投入及其各维度得分在0.01显著性水平上存在正相关,具体情况见表2。两变量之间的紧密相关可能说明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两个变量及其维度相互影响,一个因素出现变化,另一个也会相应地产生同方向的变化。

2.5   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影响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两个相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工作投入总分为预测变量,以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为自变量纳入回归方程,最后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有三个(α=0.05):专注、活力、韧性,具体结果如表3。

可得到回归方程为:

工作投入=3.553-2.307×婚姻状况+3.810×职务+0.378×年龄+2.576×专注+1.661×活力+1.250×韧性。

说明回归方程解释了整个因变量变异程度的53.2%。对工作投入影响较大的依次为专注、活力、韧性。

3     讨论

3.1   基层民警心理资本分析

本研究中,男性基层民警共164名,女性基层民警共59名。年龄段集中在26-45岁。婚姻状况多为已婚(约62%),其次是未婚(约35%)。文化程度以大专和本科毕业为主,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较少。研究对象中有近三分之二的民警为社区或乡镇派出所民警。

基层民警心理资本总均分为4.13±0.72,按照6点记分的方式来看,超过了3分的平均值,整体上处于中上水平。这与李欧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他关于警察的一项研究中,心理资本得分为4.04±0.74[7]。这可能是因为基层民警对于公务员身份和警察职业本身的认同,或者是由于这些身份的影响而给自己心理上造成的优势反应,在测量结果上就表现出了心理资本的分数值较高。对基层民警心理资本各维度的详细分析可以发现,自信维度的得分最高为4.33±0.94,这可能是由于职业本身的光环效应所造成的,这使他们在开展工作时,能够从内心深处有信心完成相关工作,并不辜负赋予他们的权力。同时,自信维度的得分也反映出了基层民警在处理一般警务工作中的胜任能力。此外,在希望和韧性两个维度上,得分分别为4.18±1.01和4.12±0.75,均超过4分,体现出了警察面對压力时的恢复能力和对未来工作的积极期待。与其他维度相比,得分最低的是乐观维度为3.89±0.58,但是从分数上来看,也超过了平均值。产生这样的结果可能是组织和单位的支持和体制的运作能力造成的。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基层民警心理资本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3.2   基层民警工作投入分析

基层民警工作投入得分为3.30±1.18,活力维度均分为3.16±1.18、奉献维度均分为3.60±1.27、专注维度均分为得分3.19±1.26。工作投入的中位数也是3分,从整体上分析,各个维度和总、均分均超过了3分,但是并没有特别高。这与李欧、汤芙蓉有关藏区民警工作投入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他们的得分为4.4±1.0[8]。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样本选取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他的研究区域是藏区,其中存在少数民族人员。本次调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基层民警日常工作已经很繁忙,即使不需要工作投入上的心理能量支持,也需要在客观上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警务工作,这与张佳佳等人的研究一致[9]。其中,奉献维度均分得分相对最高,这也反映了警察职业本身的特性,要牺牲和奉献个人的一些利益来实现社会平安和良好治理的局面,这也符合普通人对于警察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3.3   基层民警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的差异性分析

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性别、文化程度和职务三个方面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些因素并不能够有效地影响基层民警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一种内在因素,可能更多地受到人本身成长和心态的影响。

基层民警的心理资本在婚姻状况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检验显示离异>已婚>未婚。心理资本作为在压力和逆境中起关键因素的积极心理成分,在婚姻状况层面上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对于未婚基层民警来说,他们所面对和处理的生活事件相对单一,并且更多的是从学校毕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一方面他们没有经历过复杂疑难案件的处理,另一方面,在生活中,他们也不需要面对已婚民警那样的复杂生活局面,因此,在事后检验中,未婚基层民警在心理资本上的得分最低,也就可以理解。此外,婚姻状况也许和工龄、警龄等参与警务工作的时间存在密切联系,所以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工作投入在年龄、工龄和婚姻状况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三个因素可能都和时间有关。事后检验显示40-45岁年龄段工作投入最高,恰好与警龄在16-20年的对象重合,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基层民警已经处于领导岗位,对于工作上的事情更加用心。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工作的时间和经验增加后,对于工作投入的比例也有所增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警龄3-5年的新警察工作投入最低。在警龄的事后分析上可以发现,存在着随着参加警务工作时间的延长,工作投入的得分不断提高的趨势,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对工作的熟悉和对工作的胜任影响投入。

工作投入警种类型的差异性的事后检验也显示,巡特警>户籍警>刑警>铁警。这个结果的出现并不具有代表性,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样本取样数量较少,没办法用几十个人的结果来推测某一类型警种的工作投入情况。但出现这样数据的可能性是因为不同类型警种的民警,他们所从事的警务工作所具备的特点所导致的。例如,铁警往往存在跟着列车长时间工作后又能够得到休假的特点,所以在工作投入的分值上相对最低。而巡特警的工作,不仅需要在白天的工作时间开展,而且还需要在其他人休息的时候进行夜间巡逻等工作,反映在工作投入的得分上相对较高也就可以理解。

3.4   基层民警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的关系

基层民警心理资本得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与工作投入及其各维度得分在0.01显著性水平上存在正相关。说明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两个变量及其维度相互影响,一个因素出现变化,另一个也会相应地产生同方向的变化,但是是否互为因果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与吴祥山、李辉的研究结果相似,他们认为警察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1]。这可能是两个因素及其维度都具有积极心理的意味,所以,在相关分析中才会表现出强相关的结果。这与李辉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他们认为青年警察心理资本越高,警察组织工作支持对青年警察工作满意度产生的促进作用越强[10]。

工作投入和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的回归分析发现,专注、活力、韧性三个维度能够有效预测工作投入。也就是说通过提高这三个维度就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投入的效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调查显示,基层民警心理资本与其工作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因此,应根据基层民警工作投入和心理资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组织和个体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提升基层民警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从而发挥基层公安坚强战斗力,促进公安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4.2   建议

(1)提高基层民警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工作能力。培育基层民警理想信念,增强其工作信心;训练基层民警突发案事件应对能力,提高其面对突发情况的心理承受力;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学习和掌握情绪管理和压力纾解技巧等。

(2)加大对公安英模等先进集体、个人的正面宣传。公安英模的优秀事迹对每一名基层民警都会起到振奋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一代代英模精神的传承也见证了不同时代里基层民警艰苦奋斗的背影和人民群众的真切关怀,发扬英模精神,加大基层民警的正面宣传,营造和谐警民关系,维护稳定繁荣的社会发展环境,对基层民警的心理资本起到重要的提升作用,进而正面影响基层民警的工作投入。

(3)完善基层心理健康服务机制。着重打造政工干部组织、心理工作者主导、家属或社区志愿者参与、基层民警为主要对象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并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同步进行,使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形成常态,使心理健康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形成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等工作的实效,提升基层民警心理资本的同时,维护基层民警心理健康,保持基层公安战斗力。

[参考文献]

[1] 吴祥山,李辉.本土视角下警察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理——兼论职业使命感的调节作用[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22(1):88-97.

[2] 贾春悦,金芳.幼儿教师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关系[J].中国职业医学,2022,49(1):67-70.

[3] Luthans F,Avolio B J,Avey J B,et al.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J]. Personnel Psychology, 2007, 60(3) : 541-572.

[4] 温磊,七十三,张玉柱.心理资本问卷的初步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2):148-150.

[5] Wilmar B,Schaufeli. The Measurement of Engagement and Burnout: A Two Sampl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02, 3(1) : 71-92.

[6] 张轶文,甘怡群.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UWES)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3):268-270+281.

[7] 李欧.警察职业倦怠与心理资本的现状及关系研究[J].职业与健康,2020,36(22):3040-3043.

[8] 李欧,汤芙蓉.四川藏区警察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关系[J].中国职业医学,2021,48(2):230-233.

[9] 张佳佳,陈昱伶,汤芙蓉.领悟社会支持对公安民警工作投入的影响: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30(8):1213-1216.

[10] 李辉,王冠男.青年警察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3):108-121.

猜你喜欢

工作投入心理资本
在职支教经历教师之专家引领、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提升策略研究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问题探析
城管执法人员工作压力及其影响的实证调查与启示
工作—家庭中心性与延迟退休态度的关系研究
社区匹配、工作投入与人才离职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