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某国有粮食企业为例谈粮食仓储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思考

2023-06-12郑焱诚李玥赵金辉沈鑫蔡毅徐莹罗俊超李敏恒屈登辉

粮食问题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粮食现状

郑焱诚 李玥 赵金辉 沈鑫 蔡毅 徐莹 罗俊超 李敏恒 屈登辉

摘要:粮食仓储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高科技人才短缺、技术背景单一等问题。本文以某国有粮食企业为例,介绍了目前粮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注重源头培养、加强在职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建议。

关键词:粮食 人才队伍 现状 思考一、科技人才队伍現状

(一)人员基本情况

某国有粮食企业现有仓储技术人员12人;中级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1人,中级职称以上占比25%;中级保管员3人、高级保管员3人、高级检验员2人,中级工以上占比75%;本科学历8人,占比75%,多为河南工业大学毕业生。人员平均年龄37岁,40岁以上人员7人,30岁以下人员5人。该企业作为粮食行业标杆企业,一定程度代表了粮食企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从上述数据来看,企业平均年龄、本科学历等指标比例较大,人员总数少,高级职称比例较低,30-40岁之间人员断层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反映出粮食系统普遍存在此类现象。

(二)队伍建设情况

企业加强对外交流,定期选派技术人员外出参加技能培训、技能竞赛、技术交流和职称评定等活动,开阔员工视野,促进科技人才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加强内部培养,定期开展储粮技术、粮情管理、安全管理等基础业务培训,结合实际开展设施设备、质量管控等定向业务培训,夯实基本业务技能;创建科技创新工作室,以具体科技项目为抓手,对技术人员职责权限、任务内容等进行明确,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培养员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重点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

二、科技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

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方法,发现科技人才短缺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一是培养机制不健全。粮食行业就业形势一般,专业吸引力不够,国内拥有粮食仓储专业背景学校不多,开设粮食仓储专业学科的更是寥寥无几。现有涉粮高校在学生培养上和企业需求脱节,学生培养未对接企业需求,缺少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多学科背景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科技人才对未来职业工作内容缺少深入了解[1]。行业人才平台载体建设不够,人才培养没有发挥平台优势,开展深入学习交流。部分企业对科技人才重视不够,尚未发现科技人才在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上的重要作用,在人才管理和培养上没有制定长期发展规划,科技人才专项培训、在职教育、职业晋升、履职待遇等方面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导致技术人才缺乏。

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粮食储备企业改制后,受职工下岗因素影响,部分专业科技人才转岗待业,粮食市场放开后,为精简人员,企业新员工招收数量下降,导致行业科技人才总数不足。近几年招收高校应届毕业生学科背景单一,多为管理背景或粮食相关专业背景,缺少信息技术、机械设备、物流管理等跨学科背景人员,招聘人员以管理型为主,技能型人才招收不足。随着年限增加,技能型人才数量逐步减少,出现中青年科技人才断层现象,部分技能失传、断档的情况频频出现[2]。

三是人才流失严重。我国粮食仓储行业仍属于传统行业,粮食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盈利能力有限[3],导致大多数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低,科研条件较差,科技贡献率在行业内所占比重较低。粮食仓储企业随着退城进园区、退城进郊等政策影响,地理位置愈发偏远,加之行业本身的特点,粮食企业基层技术人员的福利待遇有限,工作环境相对比较艰苦[4],部分青年科技人才更倾向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工作条件、工作环境更舒适的单位,基层粮食仓储企业无法吸引高端科技人才。

三、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议

(一)注重源头培养

积极推动粮食仓储学科领域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推进国家重点室布局粮食仓储相关学科,拓宽人才培养基地。以粮食仓储行业科技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与涉粮院校开展合作,开设校企协同育人中心,从企业高质量发展角度考虑人才需求,促进学科优势与企业需求相结合,设置特色学科和专业方向,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和“3+1”定向人才培养模式[5],大学4年时间中,3年时间学习专业课知识、掌握理论基础,1年时间到企业定向实习,提前了解岗位需求、提升工作能力,确保人才培养适应新形势下粮食仓储企业发展的需求[6]。

(二)加强在职培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7]。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人才,全面提升在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个人素养。

1.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粮食科技人才的政治理论学习[8],提高政治站位,引导干部员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把握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深刻内涵,深入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系统学习粮食储备体制改革发展史,赓续“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储粮精神,增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担当,确保科技人才为国储粮、储粮报国。

2. 加强业务培训。打造高技能领军人才、技能拔尖人才和技能工匠相衔接的企业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继续教育、名师带徒、岗位练兵等方式,定期组织开展研修交流、创新讲堂等活动,提升技能知识水平,促进科技人才知识更新与技术创新、工艺改造、产业优化升级要求相适应。充分利用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平台,开展岗位练兵,苦练储粮本领,熟练掌握储粮技能;积极组织科技人才脱产学习或参加各种储粮科技交流会,邀请有关专家和实战经验丰富的同志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传授先进创新理念和经验,切实提高实战能力。

3. 加强开放合作。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产业前沿平台建设[9],搭建创新实验室、技能拔尖人才工作室,充分利用粮食仓储企业场地优势,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展仓储技术课题攻关,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征订《粮食问题研究》《粮食仓储》《粮油仓储科技通讯》等行业专业期刊杂志,了解行业前沿科技动态,最新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在开拓员工视野、打开创新思路的同时,积极应用最新科技成果提高企业科技水平。

(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设立科技人才专职岗位、符合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的考核体系和科技成果专项表彰机制[10],在薪酬福利、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最大限度的给予支持,通过待遇吸引、事业凝聚、感情陪伴吸引留住科技人才[11],特别是行业高层次和紧缺人才。聚焦粮食仓储企业面临的生产实际难题,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智能装备、大数据等多领域科技人才,在进一步拓宽行业学科背景,跨学科融合的同时,通过外部人才引进,建立起良性的竞争机制,确保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不衰弱,培养一批创造型技术型人才。

四、展望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粮食仓储行业在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广大粮食科技工作者的多年努力下,我国粮食仓储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安全储粮能力进一步增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科学技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强劲动力。在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发展的今天,科技人才愈发重要。只要新一代粮食仓储科技人才知重负重、敢于拼搏、敢于挑战,就一定会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继续书写我国粮食仓储行业的绚丽篇章。

参考文献:

[1]唐柏飞,赵广美,吕德中,邵珍美,吴刚.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形势下加强技能人才培養研究[J].中国粮食经济,2018(03):35-40.

[2]陈录仕.加快人才建设 推动粮食储备事业转型发展[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2,47(S1):110-113.

[3]袁康德.郴州市粮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思考[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02):119-120.

[4]邵金敏.粮食企业强化科技人才建设的对策研究[J].粮食与油脂,2020,33(08):1-3.

[5]包凡彪,黄宝山,熊南峰.基于协同育人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7):154-156.

[6]崔媛,高璞珍,李灵东.核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10):10-12.

[7].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N]. 光明日报,2022-10-20(001).

[8]陆德山.构建人才高地 夯实储粮基础——县域粮食收储企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5,31(04):8-9+32.

[9]王文月,陈杭君,李冬梅,张辉.现代海洋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食品科学,2020,41(05):338-344.

[10]肖佳怡.信息化视角下湖南省粮食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探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05):108-110.

[11]张书冬,曾位强.对培养新时代粮食人才的思考[J].粮食问题研究,2018(01):4-11.

(作者单位:中国储备粮集团管理有限公司、中储粮成都分公司、成都中储粮储备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粮食现状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我的粮食梦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