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年国内小麦市场展望

2023-06-12张春良赵佳

粮食问题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临储收购价主产区

张春良 赵佳

摘要:2022年国内小麦产量增质量好价格高,市场化氛围浓厚,饲用需求同比大幅下降,小麦供需格局趋于宽松,国家临储小麦库存量延续下降趋势。预计2023年国内麦价重心有望下降,主产区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难以启动。

关键词:麦强面弱 供需错位 疫情影响 地缘冲突 市场展望一、价高提振农户种麦积极性,小麦播种面积稳中增加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小麦播种面积为3.53亿亩,比上年减72.9万亩;小麦单产为390.4公斤/亩,比上年增3公斤/亩;总产量为2754.5亿斤,比上年增15.6亿斤。由于国内主产区2022年小麦产量高质量好以及价格高,种粮农户收益高。河南省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河南小麦相关数据显示,被调查户小麦每亩生产成本571.45元,较上年增加48.65元,主要包含物质费用、生产服务费用以及人工成本上涨;亩均生产收益为858.25元,较上年增加208.88元。据市场监测,截至2022年12月底,江苏徐州邳州地区面粉加工企业普通小麦净粮进厂价3260元/吨左右,安徽阜阳颍东地区面粉加工企业普通白小麦净粮进厂价3200元/吨左右,河南周口淮阳地区面粉加工企业普通小麦净粮进厂价3180元/吨左右,山东德州禹城地区面粉加工企业普通小麦净粮进厂价3240元/吨,河北石家庄藁城地区面粉加工企业普通小麦净粮进厂价3220元/吨左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表示,2022年国内小麦秋冬种重点是稳面积、攻单产、提质量,力争全国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35亿亩以上,力争产量稳中有增。据调度,2022年国内主产区山东、河北、安徽等地区小麦播种面积均比计划有所增加;其中河北、湖北地区预计各增加10万亩以上,其他主产区播种面积较常年持平或小幅增加。2022年12月9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召开2023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网络会商会,会议在综合分析冬前病虫基数和寄主作物、气象条件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预计2023年国内小麥赤霉病、蚜虫等重大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形势严峻。

二、202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难启动,国家临储麦库存量仍将下降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是重点提到的内容之一;继2013年之后,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及提高国内主产区稻谷以及小麦的最低收购价。2022年9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公布了2023年国内主产区小麦最低收购价,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23年国内主产区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1.17元/斤,较2022年提高0.02元/斤。近几年来国内主产区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数量明显下降,甚至未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导致国家政策性小麦库存数量呈现下降趋势。2022年国内主产区未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这是自2006年主产区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的第三次,上一次是2021年。据统计,2022年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数量为696.3587万吨,实际成交数量为695.2317万吨,周度成交均价为2618-3069元/吨;相比之下,2021年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数量为6892.1834万吨,实际成交数量为2849.4532万吨,周度成交均价为2345-2504元/吨。截至2022年12月底,主产区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为4200万吨左右,同比略有下降;其中江苏、安徽以及河南地区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为4000万吨左右,鲁冀地区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不足150万吨。预计2023年国内主产区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仍将难以启动,国家临储小麦库存数量仍将趋于下降,市场主体之间的购销博弈将较为激烈。

三、2023年制粉需求或稳中下降,小麦饲用替代需求有望好转

2022年由于国内麦价明显上涨且持续高位运行,加之2022年产小麦品质情况整体较好,小麦饲用替代数量同比大幅下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6.46亿亩,比上年减381.1万亩;玉米单产429.1公斤/亩,比上年增9.7公斤/亩;总产量5544.1亿斤,比上年增93亿斤。农业农村部2022年12月份供需报告预计2022/23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42950公顷,总产量为27531万吨,年度结余量为279万吨。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玉米进口量为2062万吨,同比下降27.3%,单价2266元/吨,同比上涨24.05%;2022年国内大麦进口量为576万吨,同比下降53.8%,单价2351元/吨,同比上涨27.69%;2022年国内高粱进口量为1014万吨,同比增加7.7%,单价2430元/吨,同比上涨17.05%。据市场监测,截至2022年12月底,锦州港地区2022年产15%水分玉米平舱价格为2840-2860元/吨,广东蛇口港地区15%水分玉米主流成交价格为2980-3000元/吨。预计2023年国内面企之间因规模以及产品结构等方面差异,经营分化态势仍较为明显,面粉整体消费需求难有明显改观,面企整体开工率仍将偏低,行业整合进程仍将持续。预计2023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将很大程度上支撑麦价底部,小麦市场价格则很大程度上制约玉米市场价格顶部,小麦与玉米之间的关联度将增强。

四、国际麦价重心有望下移  国内小麦进口量或增加

美国农业部2022年12月全球小麦供需报告将2022/23年度全球小麦供应预期下调210万吨,为10.569亿吨;将2022/23年度全球小麦消费预估下调160万吨,为7.895亿吨;将2022/23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下调50万吨,为2.673亿吨。展望未来,2023年全球冬小麦播种正在进行,关键农业投入的可负担性以及美国和俄罗斯的不利天气条件令人担忧,不过小麦价格上涨可能有助于全球范围内的播种面积高于历史平均水平。迄今为止,2022/23年度(6月至次年5月)美国小麦出口检验量1183.9979万吨,较上年下降3.0%。截至2022年12月30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3月合约期价报收于791美分/蒲式耳,较上年同期的771美分/蒲式耳,上涨20美分/蒲式耳,涨幅2.59%,期间最高价为1273.75美分/蒲式耳,最低价为723.5美分/蒲式耳。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小麦累计进口量为996万吨,同比增加1.9%;进口单价2568元/吨,同比上涨25.96%;其中自美国进口量为62.56万吨,同比大减77%;自加拿大进口量为179万吨,同比减少29.5%;自澳大利亚进口量为571.9万吨,同比增加109%;自法国进口量为169.8万吨,同比增加19.9%。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的通知显示,其中2023年国内小麦(包括其粉、粒)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963.6万吨,90%为国营贸易配额,与上年持平。美国农业部2022年12月全球小麦供需报告预计,中国2022/23年度小麦进口量为950万吨。

五、2023年国内麦价重心或下降,阶段性行情将频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指出,把安全发展贯穿扩大内需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2022年因国内麦价持续高位运行,小麦饲用替代数量同比大幅下降,加之2022年小麦产质量整体情况较好,小麦年度产量大于需求量,小麦结转库存数量呈现增加趋势,国内麦市供需格局趋于宽松。从整体上来看,国内小麦供给数量有保障,但品质间以及区域间结构性矛盾仍存,尤其是在市场化氛围浓厚等因素影响下,市场主体心理预期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流通市场阶段性供需格局。考虑到国内麦市整体供需格局以及政策导向,2023年国内麦价重心整体有望呈现下降趋势,饲用替代效应将很大程度上支撑麦价底部,市场主体之间的购销博弈仍将较为激烈,阶段性市场行情仍将频现。2023年国内政策“保供稳价”主基调不变,终端需求不足或成为市场关注点。2023年国内小麦产质量情况、疫情、政策、玉米市场行情以及国际市场等因素将很大程度上影响麦价阶段性走势。建议粮食经营主体进一步提高市场敏感度,密切关注政策动态以及突发因素,充分做好市场调研,从动态视角来看国内小麦市场阶段性供需变化,紧抓市场主要矛盾,提升市场把握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

(作者单位: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江苏华靖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临储收购价主产区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关于支持主产区发展专用粮食生产的建议
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公布 每50公斤112元
积极应对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的调整
小麦最低收购价再次下调
我国玉米临储收购量创新高库存压力凸显
临储政策改革元年,玉米市场变化明显
政策将成玉米市场“引路者”
2014年临储油菜子价格或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