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邂逅节气之韵
2023-06-12陈晓煊
陈晓煊
【摘 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二十四节气即是一本蕴含着丰富教育资源的大书,从天气、物候到饮食、习俗,它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幼儿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东西。基于“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教师依据幼儿的兴趣以及现有经验,开展了一系列生活化、儿童化、游戏化的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课程活动。
【关键词】生活教育;节气教育;幼儿教育
一、教育源起,寻踪节气
每一时节对应着不同的节气,在开展节气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现在所对应的时节特点,从生活实际入手,以幼儿所见、所感、所思为基础,充分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开展相关节气教育活动。
(一)随机教育,问题激趣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的根本来源于生活,教育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是教学的基础,只有将生活实践与教育相结合,才能促进幼儿健全地发展。教师可通过户外观察、谈话活动、随机教育等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自然事物、人文事物的变化。
以本次主题活动为例,雨水时节,细雨纷纷,一次有关天气的谈话活动打开了节气主题课程的序章:“这几天老在下雨,都不能去外面玩了。”“这几天又下雨又冷。”“为什么最近老是下雨?”通过对这一时间段生活中天气变化的感知,幼儿纷纷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教师便拿出挂历向幼儿介绍雨水这一节气的特点。
(二)前期调查,了解经验
节气这一全新的概念引发幼儿思考:什么是节气?是季节吗?是天气吗?是节日吗?因此,为了了解幼儿对节气的前期经验认识,教师开展了一次节气知多少的大调查,通过调查表的形式了解幼儿对节气的认识,了解幼儿关于节气想要了解的内容,继而根据幼儿现有的认知经验生成接下来的节气主题课程,让幼儿节气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二、自然观察,感知节气
大自然是幼儿最好的老师,节气教育应该不局限于教室内、课堂中,而是应该在自然里、社会中的,就像陶行知先生曾说的那样:“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幼儿有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对大自然中的一切变化,他们是好奇的、是乐于观察的。然而怎样引导幼儿观察与探索呢?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辅助,如观察、触摸、记录等方法,让幼儿的
观察变成一个持续的、有方向性的、有思考的探究过程。
(一)走进自然,记录发现
雨水节气过后,春芽萌发,四周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教师带领幼儿走到户外,在幼儿园、在小区、在公园、在郊外田野上,共同寻找春天各种植物的幼芽,让幼儿沉浸在自然的怀抱里。幼儿通过眼睛看、手触摸、鼻子嗅、耳朵听,多感官感受春天的到来。教师还为幼儿提供了自然记录本,让幼儿记录自己的发现。在回到班级之后,教师让幼儿进行交流讨论,并把幼儿的记录与发现展示在主题墙上。
(二)深入观察,对比反思
植物的生长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持续观察,在捕捉到幼儿对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后,教师为幼儿建立学习支架,选取了生长特征明显的柳树作为观察对象,让幼儿选取一棵柳树,并且每周与同一棵柳树合影,在数周之后将照片进行观察、对比,让幼儿感受植物随着节气到来发生的变化以及春天人的衣着变化,进而感知节气与自然界动植物生长之间的联系。
三、劳动亲历,感受节气
节气与农耕息息相关,“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立夏麦苗节节高”“芒种雨少气温高”等一系列谚语都与耕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便可抓住节气与农耕密切相关的特點,开展系列种植活动。
(一)自主设计,规划耕地
教师该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呢?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集体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到思维和行动的力量,由此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
以本次主题活动为例,惊蛰刚过,正是春耕的好时节。本次种植活动,教师充分给予幼儿自主权,让幼儿自主设计班级种植园地。在种植前期,教师进行了“我们的小菜园”调查统计,让幼儿回家与家长共同商讨、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这个时节适宜种植的植物。而后,将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共同票选出幼儿最想种的、当下时节最适宜种植的植物。
班级种植园地面积并不大,如何合理规划呢?教师在带领幼儿了解种植物的习性之后,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在纸上绘制了种植规划图,经过大家的讨论、投票后,选出最为合理、美观的种植方式进行种植。
(二)劳动耕作,种植收获
经过前期的设计策划、后期的辛勤耕作,幼儿的种植园地已是一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在接下来的种植中,教师带领幼儿依据时节进行不同农作物的耕作,学习种植技巧、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育与生活不能分离,劳动与教育同样不能分离。就是在这样的教、学、做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让幼儿感受劳动的快乐与收获的喜悦。
四、习俗传承,玩转节气
在许多节气到来之时,人们会在特定的时间有特定的行为以及一些独特的生活方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这些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就逐渐演变成属于二十四节气特有的传统习俗。教师可以充分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在清明之时开展青团制作、在谷雨之时到田间“走谷雨”、在立夏之时组织“斗蛋”游戏……让幼儿在真学、真看、真感受中了解节气知识、学习生活常识、感受传统民俗的独特韵味。
(一)民俗体验,初步了解
以春分时节开展的活动为例:春分前后,草长莺飞,正是“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好时节。春分节气素来有放风筝的习俗,在这一时节里,晴空之上,常能看到一只只五彩的风筝,周末之时,许多家长也会带领幼儿到户外放风筝。基于幼儿对风筝的兴趣,教师生成了一堂美术活动课,让幼儿欣赏各式各样的风筝,初步感受风筝的艺术魅力。
(二)深入探索,实践感知
在不断深入了解后,幼儿对风筝的兴趣逐渐浓厚,教师便带领幼儿走进风筝博物馆,让幼儿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学习,设身处地地观察传统民间手艺人制作板鹞风筝的过程,进一步感受风筝文化的独特韵味。
随着幼儿对风筝兴趣的日益浓厚,教师便购置了一些制作风筝的材料,让幼儿尝试制作简易的风筝。幼儿在雪白的风筝布上画出图案,再拼装上风筝骨架、系上风筝线,一只只美丽的风筝制作完毕。幼儿欢笑着、奔跑着,五彩的风筝在幼儿园上空展翅高飞,渲染了浓浓的春意,承载着无限的欢乐。
“社会即学校”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在活动中,教师对“放风筝”这一传统习俗进行层层深入,从美术欣赏活动中的初识风筝到进入风筝博物馆感受风筝文化、了解制作过程,再到带领幼儿亲手制作并放飞风筝,不断充实教育的材料、扩充教育的方法、增加教育的工具、拓展教育的环境,让学习的过程并不浮于表面,不断挖掘,不断深入,让幼儿真学习、真感受。
五、文化思韵,品味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要充分捕捉节气中的教育点,拓宽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视野,深层次挖掘节气教育中的丰富文化内涵。在带領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体验、习俗感知的“行”之体验后,教师需要将其进行升华,以易于幼儿接受的方式,挖掘节气教育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核。
例如在清明之时,面对“生与死”这一话题,教师选择了一本温情的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让冷冰冰的死亡话题变得温暖而易于接受,在感人的故事中对孩子们进行生命教育,帮助幼儿理解死亡、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同时,为了让生命教育更加有深度、有厚度,让幼儿感知生命的意义,教师特地组织了一次“红色故事会”,带领幼儿聆听革命故事,感受当年抗日小英雄们的坚强与勇敢,用心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通过诗歌朗诵、绘本阅读、故事讲述等方式,教师将生与死这一宽泛而宏大的话题具象化,以更易于幼儿接受的方式将清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传递,让“行”中有“知”,“知”中有“行”,“知”与“行”两者相辅相成。
幼儿在观察、记录、探索、游戏、艺术、劳动中,亲身实践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结,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每一节气所对应的天气、物候、习俗都是与幼儿的生活密切关联的,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些生活中的教育点并将其延伸出去,让幼儿不再是“笼中的小鸟”,而是“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走进大自然、走进大社会,飞向更为广阔的蓝天。
【参考文献】
[1]徐莹晖,王文岭.陶行知论生活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1-64.
[2]周诗煜.陶行知思想指导下的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