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础核心素养的教育机制研究*
2023-06-11张俊
张 俊
在当代艺术教育中,美术基础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培养艺术家和从事艺术工作人才的起步阶段也是关键阶段。而美术教育中所培养的优质生源不只是拥有优异的专科、专项成绩,更是一种具备核心素养的通达能力。新文科背景下的核心素养研究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有的艺术教育体制中,思考我们需要怎样的、面向未来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实践,通过课程体系和教育机制的持守和更新,我们将如何培养我们所设想、所推崇的未来型人才,这些都是当代创作者与教育者面前的真实问题。
一 新格局下的美术基础教育
(一)在传习中返本开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与科学文化不断进步,艺术也在传统中生发出更多的面向,而艺术院校作为精神文化事业的摇篮,也应该与时俱进展现出新时期的活力与文化张力,并将这种精神与内涵传递给一代代学子,使其在自发的热情与探索精神中成长。
从我国现阶段美术学院和艺术类大学美术学科的课程体系看,“美术基础”一般涵盖素描、速写、色彩等造型基础课程,课程培养的是学生具象造型基础的能力,即运用一定材料及相关表现技巧在二维平面内营造三维造型和三维空间视觉体验的能力。这些基础技能是日后进行更高级别创作和研究的基础。学生通过掌握这些技能,能够充分应对日后更为复杂的研究工作和创作挑战。
可见,“基础”是渐进的学习中不断发展的概念,更是日后学习、实践和创作的“体统”,而所谓“核心素养”则是某种结构性学习能力的启蒙。《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的举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五大核心素养成为新时期基础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必将给美术学科的教学形式带来深刻的变化。
(二)“核心素养”如何培养主体性的学习能力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为国立艺专确立了“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的宗旨,可见美术基础教育不仅是艺术技能训练,更是艺术素养的养成时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美术教育中应该发展和掌握的关键技能、能力和素质。这些素养包括但不限于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考、问题解决能力、观察力、表现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核心素养强调了学生在创作和欣赏艺术时所需的综合技能,这些技能有助于他们成为有创意、有批判性思维的艺术家和艺术观众。良好的美术基础教育,正是以美感教育、美术教育、创新教育为途径,抱持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激发青年的想象力、创造力,开启打开他们美好的艺术心灵。
这要求我们建立一种符合美术学科根本的学术观和切身的研究意识。在中等美术教育中,我们更注重美术基础和扎实的功底,深入探索绘画的本体经验,获得凝粹的元感知力。在中国美院附中,这种素养的基础表现为以素描探索理性的多样途径及可生成的研究要领;以色彩达成感性的协调,审美的气韵;以速写培养敏锐的眼力、精确的表达;以田野课堂铸就以手俱身、以手炼心的品格。学生们在长期作业中逐渐打磨、生成自我,在创作中投射、提炼自我。更为重要的,是拓展知识及技法的外延和路径,一种从艺术实践出发的具体的、有感觉的艺术知识。
通过艺术家们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学术研究启发心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问题意识,训练具有原创性的、创造性的案例研究思维。这不仅有利于梳理核心案例和经典解析,训练智识基础和学理板块,也极大地推进了美术教育中大人文素养的内涵建设。这种学术观和研究意识的培养不仅关注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艺术环境。
通过不断深化对美术学科根本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在美术领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推动美术教育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二 现阶段的机遇与挑战
近二十年来,技术的迭代、学习的革命,极大地颠覆了教与学、研究与创作的传统形态。这体现了21世纪教育界的重要发展指向——聚焦问题领域,重塑教学框架。纵观历史,美术基础教育的演变一直伴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化。从传统的技术教育,逐渐演变为创造性的现代教育。同时,核心素养的发展在美术教育中凸显出重要性,强调文化理解、跨学科学习,以及批判性思维。它反映出对学生更全面发展的关注,使之成为更具创造力的文化参与者、建设者。
因此,深入探究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运行方式显得至关重要。研究当前美术教育的教育机制,有助于我们理清改革思路。在美术教育机制中,涉及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以及艺术教育的独特性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既有宏观的考量及长远的战略眼光,又有细致入微的部分。因此,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同时,如何结合课程教学的有效调整来激发教育机制的优化结构和完善运作方式,从而更有效地深化和活化基础并实现通识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基础概念,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命题。
(一)探索未来的中等美术教育模式
教育机制中需要有规划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以满足教育目标。这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教育机制需要确保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获得综合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融合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以素描课程为中心,以高中阶段哲学素质培养为引领打通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教学边界。尤其以美学-艺术史、当代文化-视觉文化、科技与近现代科学技术史、世界史-当代社会与现代思想史为教学枢纽,贯通文化课、先修课等学科之间的内在理路。文化课方面,将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数学等课程中的知识模块相互打通、有机串联,同时,应与初中阶段、大学阶段的知识点相关联,为学生展开学科的整体视野,从根本上引导文化课教学向美育回归,接通各科与艺术审美领域的知识谱系;在先修课方面,进一步突出鉴赏水平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培养、突出选题意识,用工作坊和创作课等教学形式,呼应素描和绘画专业教学。
(二)组织体内涵建设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组织体的内涵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塑造组织文化、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团队建设等方式,提升基础教育的综合实力。
为教师的发展赋能。一方面,融合课程的一线教学,需要培养更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融合课程的梳理、研究、策划、开发过程,将启动更具活力的教师教育,促成教研活动的革新与深化。另一方面,互联网提供给我们日益扩大的资料库和不断更新的工具箱,每门课程都需要在这个庞杂的资料库和工具箱中进行自我重塑,夯实艺术基础与专业教学的智识基础,深化实践课程的学术内涵,完善美术教学的专业通识体系。学生在“实践、鉴赏、理论”等课程的相互交织中不断提升。应支持基础教育教师团队,支持和促进跨时空团队的形成和发展。构建鼓励教师参与的激励机制,完善青年教师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更充分关注艺术教育中,不同专业在思维方式、能力发展特征、培养模式上的差异,面向不同学科,展开艺术基础教育的深度研究,尤其注重艺术基础教育观念的再思考,提出更符合美育规律的基础教育方案。融合课程体系旨在帮助学生和教师破除文化课和专业课学习的思维桎梏,紧扣艺术、学术,以及创造力培养的规律和本质,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审美眼光,尤其帮助学生们提升高中阶段的学习效率。通过下乡实践、田野课堂,引导学生对艺术创作方法的认识,养成从文化内涵出发,凝聚时代精神的思考习惯。从而突破艺术实践中的“唯技术”观,提升感知与洞见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化解高考应试教育和艺术人才培养之间的内在矛盾。
构筑更完善的人才输送网络和输送体系。通过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讨论、研究、实践、展示,引进优质的高校资源和关注度,增强学校与毕业生输送的专业、学科、院系之间的联系。增强学校与省教育厅、教育部、文旅部,以及国内外相关艺术教育专业研究机构的交流与联系。通过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革新基础美术的教育理念,传播艺术教育的优质话语及影响力。对外文化交流。计划以教学成果、校史档案、杰出校友档案与艺术作品为主要内容,通过交流互访、举办展览,促进学校与国内外院校与机构的合作,扩大学校的品牌影响力;高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也将有助于学校进一步把握当代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脉搏,在交流中更新、完善学校的自我定位。
(三)数字教育新格局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领域,同时也对艺术教育的理念与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学校可以利用数字系统有效推动美术基础教育的变革,包括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的重构。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数字管理系统来整合校史资源库,将学校的专业发展历史、精神历史以及各种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梳理,从而方便学生了解校史、专业发展历史,为学校的内涵建设和影响力建设提供丰富的素材。同时,还可以通过开放全球范围内的艺术作品、教育资源和艺术史信息,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视野和丰富的创作灵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完成信息化建设,学校可以搭建起综合管理系统、线上互动授课平台、数字美术馆与数字图书馆平台等项目,不断提高新时代下学校教学、管理、文化输出的高质量发展。这些项目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学习途径,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同时也可以为学校管理层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管理数据和决策依据。学校应在数字教育新格局下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文化输出的高质量发展,严抓管理,在艺术教育发展的路径中更有效地为实现自身办学特色与治学理想服务。
三 中等美术教育的变与不变
尽管变革的年代给美术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但新文科背景下的美术教育的改革,也并不意味着对于以往美术教育的全盘否定,相反,一些值得坚守的传统反而在新时代中国美术教育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受到关注与扶持。美术教育并不能被科技教育所取代,美的创造才是美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围绕造型基础和专业特色,美术基础教育的整体教学结构和课程体系无论是从造型基础的深度还是广度,都是立足于艺术人才的培养。以中国美院附中为例,附中在基础教育中一直坚守“中西并重”的教学理念。附中秉承首任校长林风眠所倡导的 “调和中西”这一学术思想,对于基础的理解绝不仅限于西方造型基础,而是站在全球视野之下, 注重西方造型基础与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两个方面的共同驱进。在不同时期,附中都坚持将民族传统书画内容纳入课程设置中,坚守民族文化的传承。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在总结九十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全面、立体、多元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目前,附中的专业课程分为基础核心课程、素质提升课程、大学先修课程三个层次。其中,基础核心课程是根基,素质提升课程是拓展,大学先修课程则是升华。除此之外,附中改为四年学制后,也重新恢复了连环画创作课程,在延续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建出了具有时代精神和艺术特质的特色课程。在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在技术革命面前,美术院校切不可忽视传统艺术的教育价值,相反,应以动手能力为核心,扶植一批美术领域的冷门绝学。目前,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等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扶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的举措,相对而言,美术院校也应该主动承担民族美术、民间美术、工艺美术等冷门、绝学的传承教育责任。积极引导民族美术、民间美术、工艺美术表现时代题材、彰显时代价值。特别是在基础美术教育之中,更为重要的是在课程的设置中利用艺术审美活动及革命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内在情感、陶冶心灵,完善人格,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并以一种更为坚定而自信的文化内核素养贯通日常的艺术学习与未来的艺术创作实践。
然而,基础美术教育在中国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弊端。进入新世纪,许多中等美术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渐由过去的兼有职业教育与普及基础的双重目标转向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优质后备人才,在艺考的压力下,很多学校逐渐转变为以升学考试要求为导向的教学,为了技巧而技巧,要求高度模式化、单一化,这导致了教学中的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应试技巧上,而不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判断力上。许多美术学校为了保证能进一步适应高考的需要,不得不对一些与高考无关的美术基础素养课程进行删减,出现“只训练美术应试内容”的现象,过度强调美术技术的训练,缺乏对艺术理解的深度,忽略了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和情感意义。这导致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挖掘艺术作品背后的内涵。忽略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美术基础教育应该重视学生以更高的视角和更全面的美术基础架构意识贯通思考各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体会在实践中其互为基础的渐进成长过程。完成美术学习过程认知由“技术-艺术”向“艺术-技术”的思维转换,树立“大人文”概念,避免为艺术而艺术及功利主义倾向。在课程的教学机制设置上,低年级阶段应注重专业基础的奠定,关注学生艺术理想的培育,以及艺术技能和视野的拓宽。而高年级阶段则进行集中考试训练,以强化学生的应考应变能力。以往长期的学习积累,使得学生能够贯通看待长期与短期作业的联系,具备独立判断及画面核心要求的把控能力。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为目标,让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造力和批判精神的艺术家。
思考“美术基础核心素养的教育机制”不仅有助于不断培养和完善学生这一综合能力,同时也是他们在更高级阶段研习专业基础和专业通识的积极准备,是本硕博阶段学习的重要前提。与以往的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不同,其改革成果虽涵盖一定的“结构性”,但更多的是指向“动能性”的建设,因此作为机制,课程体系与教育制度的设立目标是激发学生在大人文和大基础关怀下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是激发教师团队打通文化和专业以及专业和专业之间壁垒后活化课程的研教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通观全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及时调整,从“内核意识”出发看待“阶段现象”,灵活应对,在抓重点、难点和痛点的同时不断进步。时代在进步,学生的特点和素质也在发生变化,体系与制度在不断演进,但机制背后的动能内核却始终是言传身教的学术、学养传承,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反思与实践实现的教育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