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23-06-11崔玉花

文教资料 2023年1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崔玉花

摘 要:新文科建设是提升我国社会科学高等教育质量、创新文科人才培养机制的战略举措,其根本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课程建设是高校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课程质量的提升是新文科建设的抓手之一。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类课程为例,以新文科建设思想为指导,拟从教学内容的一体化建设、教学方式的改进、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探讨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与措施。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语言类课程 教学改革

我国的“新文科”建设发端于2018年,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工作做出了整体部署。我国高校“新文科”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一是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二是跨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三是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四是人文精神的传承。所谓“新文科”就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新文科建设是提升我国社会科学高等教育质量、创新文科人才培养机制的战略举措,其根本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需要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兴专业。汉语国际推广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和文化品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肩负着培育语言的传授者、中华文化传播者的战略使命。作为一个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该专业本身就带有专业融合、学科交叉的“天然属性”,涉及语言、文学、文化、外语、教育、心理等多个学科,对学习者学习能力要求高,对知识掌握量要求繁多,课程体系比较复杂。其中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有着密切联系,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质,切合新文科建设的导向。语言类课程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知识掌握程度都直接相关。鉴于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新文科建设思想为指导,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类课程建设现状

目前,高校汉语国家教育专业的人才目标普遍定位于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文学素养,系统掌握汉语国际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1门以上外语,对中外文化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够满足漢语国际传播需要、胜任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1]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言类课程主要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必修课及语义学、语用学、文字学、社会语言学等选修课。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了解语言的基本性质与特征、语言的发展及变化规律,掌握现代汉语语音、语法、词汇、文字等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获得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基本能力。同时,通过语言类课程的学习,训练学习者的思维水平,提高他们的哲学思考水平和研究意识,并将其应用于第二语言教学及国内语文教学实践,发挥汉语教育的育人作用。

语言类课程教学旨在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论素养和语言能力,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教育技能的基础。目前,不少学者尝试对语言类课程进行改革,特别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曾丹以“语言学概论”“西方语言学史”等语言类课程的教改实践为基础,探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2]李卫中围绕“金课”建设的“两性一度”原则,探讨实施混合式语言教学较为有效的策略和方法。[3]张明辉立足高等师范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语言类课程建设,在《新文科建设宣言》背景下探讨语言类课程建设的措施和方案。[4]此外,也有专门针对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法及实践教学模式、语言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的研究。但是从现有研究来看,着眼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点,并将该专业的语言类课程与“新文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这点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

二、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措施

(一)“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创新教育”为一体的教学内容

基于新文科建设思想,语言类课程在其教学内容上不能只重视专业教育,还应该重视思政教育和创新教育,从而形成三者为一体的教学内容。[5]这里的专业教育是语言类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和语言学科有关的基础知识、理论与技能的培养和教育。下面我们重点探讨在专业教育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和创新教育。

1. 专业知识中融入思政元素

2017年教育部党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6]。思政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承,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当前思政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类课程又是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关键性课程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肩负着传播与交流中华文化、推广汉语的重任,在该专业的课程教育中融入思政元素,发挥语言类课程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养成的作用,对于提升学生的母语情感、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起着重要作用。

要在语言类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首先是要着眼于课堂教学。语言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不是把思政教育挑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环节,或者额外加大课程量,而是要做到专业基础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机融合和贯通,做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比如,通过“文字学”中的汉字教学,学生可以加强对汉字及其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通过“语言学概论”对当今世界四种不同结构类型语言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语言并没有高低之分,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并培育其人文意识的多样性。

其次是要着眼于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依据之一,在语言类统编教材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编辅助性教材。比如,“语言学概论”课程在学校选取的权威教材的基础上任课教师可以编写辅助性教材。在辅助性教材中,既可以载入语言学家在语言资源的保护和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事迹,也可以载入为国家、社会以及在学科领域上做出重大贡献的语言学家的重要成果。

通过语言类课程的学习,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尚道德情操具有重要作用。

2. 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教育

基于新文科的“跨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理念,语言类专业课的教学中应该增加跨学科、跨专业交叉的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语言学是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的分支学科,它与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物理学、计算机等现代技术都有密切的关联。语言学中的语音学与物理学关系密切,语义学和逻辑学关系密切,语法学跟哲学、符号学甚至数学的关系都很密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语言学与现代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促进了语言学与现代科技之间的交叉融合。比如,语言信息处理技术、语言翻译技术、电子词典编纂技术、语音合成技术等,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离不开语言,也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成果。我们今天都在利用语言学与信息科学的成果,如语音录入、语音转写、机器播报、自动翻译等。随着信息社会的逐渐成熟,语言学与信息科学的结合也会日臻成熟。

为实施语言类课程的创新教育,需要培育专业教师的跨学科思维,提升他们的跨学科素养,这样才能使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自觉融入相关学科的知识。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立足课程实际,融入多学科要素,培养有竞争力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新文科建设要求学生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汲取力量,在继承中发展,促进文科教育的更高质量发展。

(二)教学方式的改进

不同于以“教”为导向的传统语言类课程目标,新文科背景下的课程目标是以“学”为导向的,即以产出为导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改变传统教学仅局限于课堂和课内的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及课外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以混合式教学为抓手改进教学方式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文科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这一形势下,新文科建设应该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搞好新文科建设。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及信息的接收都出现了新的样态,教与学的理念和方式也在快速变化,互联网平台为知识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混合式教学是适应时代要求出现的新的教学方式,由线上与线下两种形式的教学同步开展。混合式教学能够同时发挥传统线下课堂和新型线上课堂的优点,革新传统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智慧学习环境,通过不同空间、不同教学环境、不同的课程方案实现教学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学习者的素养水平与创新能力。

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协调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对接和互动,从而有效实现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协同对接。课前可利用网络教育平臺发放学习任务单,共享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课前的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后利用教学平台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答疑,开展线上知识分享、讨论,帮助学生及时拓展知识。当前各类网络教学平台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各环节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超星学习通、QQ等平台的优化建设将进一步促进线上线下教育互联、课前课后互补,有效实现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大数据融合与统一管理。

2. 重视语言类课程的实践教学

语言类课程相较于文学、文化类课程,其特点是枯燥、理论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理论性强的课程更好地体现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对于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及语言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围绕语言类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丰富实践教学形式,设计好实践教学环节。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对语言现象的分析能力,在学生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调查自己所熟悉的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搜集语料,并分析这些语言与现代汉语之间的异同,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语言分析能力。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根本,该专业技能实践模块是以培养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语言分析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国际汉语教师的任务之一是教外国人学好汉语,因此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应该通过示范课教学观摩、试讲和给外国留学生授课等形式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7]另外,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还需要积极拓宽与外事交流相关的实践平台,开辟实践实习基地,以便培养具有较高的对外汉语教学能力及国际视野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8]

(三)开发语言类课程教学资源库

为实现“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创新教育”为一体的教学内容的创新,需要开发语言类课程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包括语言学本体资源库、语言习题资源库、课程思政素材库、多学科融合资源库等。梳理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的基础知识,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语言学本体语料。在搜集语料时,也可以利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优势,在给留学生授课或与外国留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搜集一手资料。比如,对于汉语中不存在的小舌音等语音,教师可以让法国或德国学生现场发音并利用录音软件采集音频,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中介语语料,这些语料有助于丰富和完善语言类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整理语言类课程的课后练习、期中模拟题等资源,建立语言学习题资料库,还可以根据课程性质及内容,进行思政教学素材的挖掘,整理成册,构建语言类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另外,还可以建立语言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资源库,如搜集社会传播能力较强的方言及少数民族文化有关的视频资料,形成语言传播资源库等。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适当选取视频、音频等材料融入教学设计,有利于实现“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创新教育”一体的教学模式创新。

三、结语

高等学校是新文科建设的主要阵营,根据《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建设的三个关键抓手是专业优化、课程提质和模式创新。本文从课程提质角度出发,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类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的一体化建设、教学方式的改进、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方面提出了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措施,希望本研究能为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的培养提供某些范式。

参考文献:

[1] [7]严伟剑. 新文科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索[J]. 教育观察,2021(17):1-4.

[2] 曾丹.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与创新[J]. 人文论谭,2015(7):424-429.

[3] 李卫中.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高校语言类课程建设的探索[J]. 科教论坛,2020(22):23-25.

[4] [5] 张明辉. 《新文科建设宣言》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课程建设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30-135.

[6] 胡华忠. “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理念内涵和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2(6):10-12

[8] 刘娟,李平,李婧. 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2):106-108.

基金项目:2022年度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课题“新文科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GJX2022C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