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铁路工程建设中的突发事件和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2023-06-11刘峻余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3年10期
关键词:突出问题铁路工程突发事件

刘峻余

摘要 近年来,随着铁路行业的高速发展,铁路施工质量安全问题也随之频发,怎样避免铁路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这就要求铁路参建单位要针对铁路工程建设中已发生的突发事件和突出问题进行有效统计和分析,才能为后续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文章主要对铁路工程建设中的突发事件和突出问题进行统计,并进行了原因分析,希望通过该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效率。

关键词 铁路工程;突发事件;突出问题

中图分类号 U21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8949(2023)10-0177-03

0 引言

铁路参建单位想要有效杜绝铁路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就必须处理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及突出问题。为了能有效确保铁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该文将主要针对铁路工程建设中的突发事件和突出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

1 铁路工程建设中的突发事件与原因分析

1.1 隧道

(1)洞口浅埋段因抽水泵或引流井设备出现故障,无法及时抽排水,引起局部水流汇聚,渗入强风化砂土层岩体,造成岩体软化失稳,引发洞口岩体大面积垮塌或“关门事故”。

(2)洞口施工过程中,未对边坡实施监控或监控流于形式,未按设计进行支护或偷工减料,洞口段软弱地层注浆加固不彻底,导致洞口段发生坍塌。

(3)洞口临时弃渣场堆载过高,坡率过大,未施作防护措施或防护不到位,弃渣发生垮塌,造成过往人员、车辆出现安全事故。

(4)隧道施工未采用与设计对应的方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造成超前地质预报结果不准,未探明前方突泥涌水不良地质,施工过程中引发掌子面出现突泥涌水。

(5)洞身开挖过程中,因为找顶不彻底、循环进尺过大、初期支护不及时、未按设计进行支护、超挖过大、安全步距超标等导致隧道掌子面或初期支护段垮塌。

(6)洞内电缆出现破损和短路,引燃土工布和防水板等易燃物,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造成大量洞内人员中毒窒息。

(7)洞内作业时掌子面通风不足,检测人员未按规定检测,导致洞内机械设备产生的或掌子面溢出的有毒有害气体聚集,引发洞内施工人员出现大量的中毒窒息现象。

(8)大坡度隧道施工中,机械车辆出现制动设备失效,未设置防溜滑措施,导致车辆和机械溜车,冲向洞内作业区域,造成大量人员和设备出现安全事故。

(9)瓦斯隧道施工时,进洞人员违规携带电子产品,穿着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车辆进洞未进行防爆处理,违规使用汽油车辆,引发瓦斯爆炸。

(10)隧道内未使用完的雷管、炸药未按规定及时回收处理,随意堆放在隧道内用于其他爆破工序使用,存放过程中发生爆炸。

(11)隧道内施工人员对高地应力认识不足,出现高地应力表征后未及时撤离,隧道因高地应力发生垮塌、大变形等,造成大量作业人员伤亡。

(12)高地温隧道通风不足,施工前未探明热源,降温措施不到位,造成隧道内温度过高,施工人员出现严重脱水、呼吸衰竭等热射病症状。

1.2 桥梁

(1)桩基施工前,未先通风并检测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导致桩内施工人员发生中毒,救援人员发现中毒后未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即下井施救,造成大量人员出现伤亡。

(2)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未对挖孔桩上部岩土体进行监测和加固,不良天气后挖孔桩上部岩土体出现垮塌,造成大量人员被掩埋。

(3)桥梁施工过程中,架梁机驾驶员配合不到位、未经过专业培训,架梁机未经过承载力和平衡性验算,造成架梁机侧翻。

(4)墩柱或连续梁施工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标准即进行违规拆模作业,导致墩柱或连续梁因强度不足而发生垮塌。

(5)墩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次性灌注墩身高度未经过验算、浇筑速度过快、模板连接不牢固,引发模板发生倾覆,作业平台坠地,导致作业人员大量伤亡。

(6)深水桥梁钢围堰组装时底板与侧板连接不牢固,未设置可靠的防漏水措施,未放置救生物品,导致施工作业时河水涌入钢围堰内,造成施工人员淹溺。

(7)橋梁高墩柱施工期间,搭建的爬高梯笼基础不稳固,未严格控制梯笼上下人数,造成梯笼荷载过大,引发梯笼侧翻倒塌。

(8)桥梁支座高差过大,梁体架设后不平衡,施工人员继续在不平衡梁体上施工,造成梁体不平衡加大,导致梁体倾覆。

1.3 施工驻地

(1)驻地附近山体未进行有效评估和监测,极端天气下山体出现滑坡、泥石流和大面积山体垮塌,对驻地造成掩埋。

(2)驻地违规搭建、改建房屋,对搭建、改建的房屋未进行科学、详细地结构稳定性验算,人员入住后引发房屋垮塌。

(3)驻地冬期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私拉乱接电缆线,造成电路负荷过大或电路短路,引发驻地火灾,造成大量驻地人员伤亡。

(4)驻地厨房管理不合规,采购过期食品原材料、食品原材料存储或烹制不当、存放非食品类物品,食用后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1.4 施工机械、车辆

(1)运送工人的车辆行驶在施工便道上,因便道未硬化、山路陡峭、刹车失灵、临边防护设施未施作或失效、疲劳驾驶、车辆超载、车速过快、冬季路面暗冰以及恶劣天气等原因导致车辆侧翻或损毁。

(2)机械、车辆通过隧道内作业台车时因疲劳驾驶、操作失误、光线不足等原因造成与作业台车碰撞,导致作业台车倾覆垮塌。

(3)作业台车组装所使用的构件强度、刚度不合格,现场组装完毕后未进行验收调试即进行施工作业,导致施工过程中台车倾覆垮塌。

(4)起重吊装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在超过起重机械额定值、荷载不明和斜拉重物的情况下起吊,造成起重机械失稳侧翻。

1.5 其他

(1)高边仰坡支护施作过程中,脚手架构件材料不合格、未进场验收、未进行专项设计、杆件间距过大、未按设计设置剪力撑和斜撑、基础承载力不足、脚手架上施工人员人数过多、荷载过大等,导致脚手架发生坍塌。

(2)汛期洪水水位未及时预警,未提前规划逃生路线和避难点,未安排人员进行应急演练,造成人员未及时疏散,出现淹溺伤亡。

(3)施工人员在森林、草原等防火区域违规动火作业、违规吸烟、违规存放易燃易爆炸物品引发火灾,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人员伤亡。

2 铁路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与原因分析

2.1 铁路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1)隧道安全步距过大。该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隧道现场施工班组急于展开作业面抢进度,忽视现场安全,造成掌子面与仰拱、二衬间安全步距过大;为图施工方便同时开挖台阶或仰拱同一断面左右两侧,造成同断面两侧拱脚同时悬空;为增加掌子面处作业面空间,将开挖循环进尺加大,造成掌子面处支护措施不到位等。

(2)隧道支护措施施工不到位。该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钢拱架拱脚悬空或拱脚基础不牢固;钢拱架与背后初喷混凝土没有密贴;未施作锚杆、钢筋网片、复喷混凝土;钢拱架纵、横向连接不牢固;掌子面开挖后未及时进行初喷封闭围岩;初支背后存在空洞等。

(3)隧道施工通风不到位。该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隧道施工过程中未保障持续通风;现场通风设置不符合通风方案要求;通风管道弯折或破损造成工作面通风风速过低;通风管道出风口距离工作面太远等。

(4)临边作业安全防护不到位。该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隧道洞口临边作业平台、桥梁墩台施工模板作业平台、脚手架作业平台、排水泵站集水池等区域,主要表现为临边防护措施未施作;防护栏杆未按照标准搭设横杆、立杆、挡脚板;未挂设密目式安全立网;作业平台脚手板不满铺、绑扎不牢固;警示标语、警示牌缺失;夜间施工不悬挂警示灯等[1]。

(5)监控量测工作不到位。该突出问题主要为隧道地表下沉监测点布设不规范;未开展洞外观察、拱脚位移监测;隧道洞内监控量测测点未及时布设;隧道洞内监控量测测点未做好保护,损坏后未及时补设等。

(6)脚手架搭设、作业不规范。该突出问题主要出现在隧道洞口、路基桩板墙、桥梁墩台等区域,主要表现为脚手架构配件、钢管未进行进场验收;脚手架搭设未进行专项设计;脚手架搭设的地基不平整,脚手架底部未设置连续垫板;脚手架斜撑、剪力撑未设置或设置不全;未计算平台上施工限载等。

(7)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不规范。该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挖孔桩影响范围内不设置围挡;卷扬机机架安设不平稳、不牢固;未设置人员防坠落装置;挖孔桩孔内通风不足;非作业时段孔口不加盖;不设置滑坡变形观测标桩等。

(8)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质量安全卡控不到位。该突出问题表现在施工管理人员日常检查走过场、流于形式、自我降低标准、自我感觉良好;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不及时制止违章作业或习惯性违章作业;不及时排查、报告和消除安全隐患等。

(9)爆炸物品库管理不规范。该问题主要集中在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未建立出入库检查和登记制度;值班人员交接班记录不全,未填写交库数量及名称;未建立健全被盗(抢)、丢失等案件、事故登记和报告制度;值守人员未每小时对库区进行一次巡视等。

(10)极端恶劣天气应急准备工作不到位。该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各参建单位对极端恶劣天气应急准备工作不重视;极端恶劣天气应急预案未编制或编制的预案内容不全,无可操作性;未组织开展极端恶劣天气应急演练;未进行极端恶劣天气专项安全教育培训等。

(11)工程质量验收工作不规范。该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现场工程实体质量验收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不严格执行质量验收标准;检验批中项目检验数量不满足验标要求;检验批验收资料编制不规范,施工原始记录不齐全、不完整,试验检测原始数据无法有效溯源等。

(12)监理单位人员履职不到位。该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监理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在现场巡视时发现质量安全问题不及时处理或巡视时发现不了问题;现场监理人员不足、关鍵环节未有效实施旁站;未严格按验标要求开展验收;监理资料未进行有序管理,监理日记和日志编写内容不全;监理机构负责人未定期检查并在监理日志中留下签字和抽查评语等。

2.2 突出问题原因分析

(1)铁路参建单位及上级公司政治站位不高,对项目投入资源过少,对项目支持不够,对项目现场质量安全隐患问题排查力度不足,管理过于简单、脱节。项目主要负责人不重视项目质量安全体系建立与运行,对现场质量安全重视程度较差,忽视高风险工点危险性,岗位职责履行不到位,通常按照以前其他项目的惯性思维组织生产,未有效落实全员岗位责任制。管理人员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思想松懈,不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严格执行项目部制度,不能对现场做到有效管控,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发现问题或对现场隐患熟视无睹,对于各级单位检查提出的问题重视不足,对于整改往往抱着侥幸、应付了事、得过且过的心态。现场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安全质量意识较差,对现场检查力度不足、巡查不到位。

(2)项目施工组织不合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安全投入比偏差过大,没有深刻认识化解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安全之间的矛盾。各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进度往往较紧张,而项目进度产值与管理人员绩效挂钩,此情况必然造成施工现场尤其是隧道、桥梁等关键工程赶进度现象较为突出。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为完成建设单位、项目部下达的进度指标任务,从而牺牲现场安全,盲目追求施工进度,造成管理人员安全认识淡薄,将现场管理侧重点放在工程进度上,没有充分认识到质量安全是进度的保证,没有认清进度产值与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造成现场施工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导致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发生[2]。

(3)管理人员数量、业务能力水平与高质量、高标准施工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现场管理人员数量配备不足,无法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导致施工现场无人盯控,任由队伍随意施工;二是工区主要管理人员能力不足,责任心不强,缺乏铁路工程管理经验,施工组织安排不合理,现场一线管理人员大多数是铁路建设施工经验不足或未从事过铁路建设的年轻人员,不能主动发现问题,不能及时反映无法解决的问题,造成对劳务班组管控无力,班组权力大于现场一线管理人员;三是教育培训、技术交底等流于形式,一线管理人员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导致出现“躺平”或谋求调离等思想,最终导致现场存在较多的质量安全问题,且反复发生。

(4)项目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不到位。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虽然已建立,但往往照搬以前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非针对该项目特点编制,導致管理体系内编制的制度或办法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或者与实际有差距,无法实施。而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公司及项目主要管理人员不重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与衔接,对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内编制的制度或办法执行情况核查不严,导致项目各职能部门职责划分不清,各职能部门有关人员对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责任不清晰,现场管理人员对其质量安全岗位职责不明晰,造成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后各职能部门相互推诿,各职能部门人员不重视项目质量安全风险管控,现场管理人员质量安全管控水平低,对现场质量安全问题整改敷衍了事。

3 结语

目前铁路工程建设发展需求很大,发展速度也很快,但是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在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中,需要重视以往铁路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对铁路工程建设中已发生的突发事件和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后续铁路工程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对策措施,规范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强化铁路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确保铁路工程高标准、高质量、零事故建设。此外,还应该结合铁路工程发展中的实际需求和变化,对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进行不断改进和总结,促进铁路工程行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强, 张浩, 姜金凤, 等. 铁路工程工期影响因素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铁路, 2022(11): 16-22.

[2]李梦初. 铁路建设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D]. 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

猜你喜欢

突出问题铁路工程突发事件
大学生跨栏常见错误技术现象分析
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精准扶贫的几点思考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铁路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浅谈保险的理赔清算
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技术及应用研究
关于语文写作教学的研究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铁路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管理控制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