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融入生活化理念的有效策略

2023-06-10杨璐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生活化理念语文教学

杨璐

摘  要:生活中的事物包罗万象,在生活中能够学习和积累很多知识,让人不断提升、增长见识、拓展知识视野。阅读有助于培养写作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生活引入语文课堂,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的写作思路,使之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灵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培养能写、敢写、会写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写作素材,不断积累文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有助于他们把控作文的布局,计划自己的写作顺序,进而提高语文写作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理念;语文教学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述

(一)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生活化教学的内涵相当明显,就是将生活中的实际状况和与教学相关的活动联系起来,进而对学生进行引导。利用生活中存在的实际事物,对学生进行引导。新鲜的事物本身对学生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吸引力,将从对实际事物的观察中获取的问题或者存在的疑问,带到小学语文的课堂习作实践活动中去,以激发学生基于生活的学习写作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形成观察事物的意识,及时发现生活的细节性问题,以便运用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对自身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或者新奇的事物进行记录。

(二)应用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与传统教学模式之下的习作教学相比,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有其明显优势。首先其非常自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以及风格。其次,这种应用还有助于将学生对事物的注意点转移到课堂中去,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习作教学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和活跃课堂氛围。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是很高,他们本身有爱玩的天性。基于这种情况,在进行课堂习作教学时,就可以充分把握这一点,引导学生去积极发现生活中的一些有趣味的事情。将生活中的一些趣事融入习作教学,为小学生的习作积累良好的素材,从而提升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生活中存在很多可以用于写作的素材,这些素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对书本知识的限制。人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每天都会出现大量新鲜的事物,学生积累素材的范围是相当大的。有了这些鲜活的素材,教师就可以在生活中常见事件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将在写作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充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提升学生洞察事物的能力和主动思考的能力。对写作来说,不仅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和见识广,还要求学生自身有足够的理解能力。

二、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时间不足

目前,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取决于应试教育背景下考试的内容。小学语文试卷包括基础知识、阅读以及作文三大板块,阅读中包含大量的基础知识,阅读和基础知识占据考试的大量篇幅,教师在教学中通过PPT、视频等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还要认真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担心哪个知识点没有讲到,会影响学生的理解。似乎在教师眼里,每个知识点都是考点,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教学基础知识,而作文教学的时间却被挤占了。此外,作文教学资源不足,即便教师在网上找到一些资料,也大多是写作技巧的教学。教师普遍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留给作文教学的时间不足。

(二)教学理念落后

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想要推进教学改革必须解放思想。改革至今,仍然有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新课改提倡让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但是很多教师表示,小学生的年纪小,其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掌握的基础知识不足,如果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也会在主观上放弃这种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必须坚持全新的教学理念,勇于创新,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但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会在公开课上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一旦回到常规课堂,又开始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学校对作文教学监管不到位,导致作文教学的发展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固定,大多展示完例文就让学生模仿写作,写完之后交给教师,教师进行讲评,都是固定的流程,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学生写作基础薄弱

學生不能写好文章,是因为他们的写作基础薄弱。事实上,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再加上他们每天忙于学习,在学校和家之间奔波,生活琐事一般都交由家长负责,所以很难深入了解生活,缺少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唯有积累丰富的素材才能写出好作品。如果脱离生活写作,语言往往会变得空洞乏味。学生没有深入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导致写作时没有写作灵感,写出的作文质量较差。除此之外,目前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家庭作业多,课外活动时间少。即使有时间阅读,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很少能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情感。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写作只是为了获得高分,作文内容虚假空洞,不能用语言表达真实感受,掌握的写作技巧较少,导致文章内容不能反映真实的生活。

(四)缺乏写作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点大多放在较为新奇的事物上,对写作这种需要磨炼心性的活动并不感兴趣。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不足,这就导致小学生在开展写作活动时被动应付,写作活动的学习效果自然得不到提升。而且,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在教学期间的惰性依然存在,对写作教学现状缺乏主动作为的动力,开展教学活动不主动寻找可以刺激学生兴趣的事物和手段,这也就使得教学活动陷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活动不够吸引人的怪圈。小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认为写作是一件非常枯燥无趣的事情,写不出来就直接放弃。有时借助参考教材写出的内容空洞乏味、千篇一律,使小学生在写作中越来越没有兴趣,甚至会产生排斥感和恐惧感。

三、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融入生活化理念的策略

(一)生活元素引入课堂,掌握方法、提高水平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因势利导,学生爱玩,那么教师就要创造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可以举办小型的游戏,如拔河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如植物的成长过程、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等。教师在开展活动后需要趁热打铁,用文字描述出游戏的经过及自己的感触,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创造更多的生活经历,还能使其不断积累素材,拥有更多的思路,提高写作水平,在课上获得轻松愉悦的感受,激发写作兴趣。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分析事物,将写作内容融入生活、融入想象,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明白生活中一些事给自己带来的启示,通过细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亮点,注重品味生活中的细节。细节决定一切,在细节中找到线索,提高思维应变能力。写作有很多练习的手法,如仿写、扩写、缩写、续写等。写作文的前提是必须要读,以读促写。这样的写作方式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一个层次,对文章内容进行扩写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保证学习效率。

(二)提高语文习作素材积累的能力

学生应当学会从家庭生活中积累习作能用的素材,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接触事物的范围是比较狭窄的,家庭是他们建立对事物的认识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可以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且从认识事物中形成自身的认知。同时,父母在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素材积累时,还要提升学生对素材的正确分辨和认知能力,以便其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除家长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家庭的不同状况对习作教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设计和规划,以提升家庭和课堂习作教学的结合度。比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有关于国宝熊猫的习作训练,这个习作训练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还需要家长的配合。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着学生去实地观察,然后获得更加真实可靠的习作素材。对教师来讲,可以在进行习作教学活动时,积极地利用当前的多媒体技术,在课下的备课中积极收集关于大熊猫的各种资料和相关视频,在课堂上進行播放。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学生能够仔细地观察大熊猫,并且能够了解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等。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习作训练,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事物的描写和刻画能力,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并且通过这个过程,也丰富了学生写作的素材,有利于小学生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以及写作水平的提升。

(三)掌握观察生活的方法

在作文生活化教学中,为了提高观察能力,要教授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一般情况下,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具有随意性,这导致对生活的感受不鲜明、不具体。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带着目的观察,捕捉生活中事物的美妙瞬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站在不同人的立场上观察,品味不同人的生活情感,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教授学生观察方法时,可以指导学生描写身边的事物、人物、动植物,只有熟悉的、亲近的事物,学生才能对其抒发真情实感。比如描写父母,可以让学生先连续观察一周,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本来父母就是最亲近的人,在一周的观察时间内随时记录,学生累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能用饱满的情感描写父母,一篇情感真挚、内容充实的亲情作文就诞生了。

(四)感受生活,丰富写作情感

学生的课余生活比较单调,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上网、玩游戏上,情绪波动与游戏密切相关,对生活的感受不深。教师应指导学生感受生活,细细品味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批判生活中的丑,只有融入真情实感的作文才能触动人的心灵。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把参与活动的感受记录下来;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意义的电影、阅读好书、观看比赛,丰富他们的情感,使其体会生活中的喜悦、失败、骄傲、孤独,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比如重阳节过后,可要求学生写与“敬老”主题相关的作文,要求学生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分享自己对重阳节的认识,说出自己想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说的话。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想爷爷的眼神好不好?什么时候需要你的帮助?你有没有帮他取过东西?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小事,培养他们的丰富情感。想想你第一次帮助妈妈买东西,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顺利完成任务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妈妈说了哪些话?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用文字记录真实的感受。这些生活中的经历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其在作文中畅所欲言,让作文饱含真切的情感,有感染力。很多学生的作文如流水账,主要是因为缺少深切的感受,学生的感受与作文主题相符就能写出有感情、有内容的作文。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细心观察和感受生活,思考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自己的成长经历,回想在某一时刻的心情,只有融入情感,才能写出感人的作文。

四、结语

小学阶段是进行语文写作和积累的最好时期,这时将生活化习作教学应用到其中,能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掌握习作的技巧以及提升实际的习作能力。因此,对生活化教学进行灵活运用是很重要的,教师要掌握其中的应用策略,如提升小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能力、积累语文习作素材的能力、注重课外阅读的丰富性、转变语文习作的教学方式以及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应用等,以此促使小学生写作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蔡秋艺.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课堂中的应用[J]. 新课程导学,2021(08):91-92.

[2]徐晓婷. 基于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分析[J]. 中国教师,2020(S2):75.

[3]杨芮雯. 生活化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分析[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1):44.

(责任编辑:淳  洁)

猜你喜欢

生活化理念语文教学
生活化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优化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探究
生活化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生活化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