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2.0支持下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3-06-10唐超

求知导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初中英语信息技术

摘 要: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深刻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学习和娱乐的方式。信息素养已是人类求生存、谋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学校是信息技术运用的主阵地之一,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传统教学的劣势日渐凸显,而在信息技术2.0支持下开展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对初中英语传统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信息技术2.0支持下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2.0;初中英语;课外阅读

作者简介:唐超(1989—),男,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第二实验学校。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重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英语课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英语课程教与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教师要合理利用、创新使用数字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提供支撑[1]。当前,教育信息化迈入2.0时代,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对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定位[2]。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比,信息素养有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内涵,是信息社会师生的基本素质。教师不仅要能娴熟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情境,还要能搭建互动互联的学习平台,以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个性化展示评价,构建教育新生态,促进教育的发展。

课外阅读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兴趣和需求,结合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引入教材以外的报刊、书籍来引导学生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英语课程标准内的阅读文本内容含量较小,而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需要通过广泛的阅读来获取语言知识,学会阅读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环境、资源和方法,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因此,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技术2.0为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推动力。教师应在信息技术2.0的支持下进行大任务引领话题,层层递进,关注学生的观点生成和阅读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同时,落实信息技术2.0,能突破阅读课堂的“教师-学生”单向评价模式,让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合作创新成为课堂主流,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目的。

一、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课外阅读信息资源缺乏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内容多为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基础所挑选的课外读本,教师通常在《英语周报》或《二十一世纪英语报》等报刊上节选内容,并整合为校本课程;也有成套的课外读本资源供学生选择,如新概念英语、剑桥英语、大猫英语等。但一些课外读本的教学信息资源相对较少,需要教师自主开发。而部分教师忙于教学,所用的教学课件多从校内或校外资源共享平台下载并修改,很少有精力原创优质教学资源,且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愿主动接受新事物,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更不愿思考如何让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有趣,这使得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发展缓慢。

(二)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率低下

由于英语课外阅读已有的课程信息资源非常有限,加之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不少教师开展的阅读课堂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补充,但不少教师的阅读教学内容仍然停留在词汇、语法和浅层阅读等方面,难以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内驱力,也难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高阶阅读思维,使得学生在阅读中不懂如何分析文本体裁和结构,不懂如何提炼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阅读时速度缓慢,效率低下。此外,在单一的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懂得利用整体语境和阅读策略去攻克阅读时遇到的障碍,从而产生阅读挫败感。

(三)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许多一线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外阅读的选材上仍以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为目标,其会选择一些阅读专训的书籍用于课外阅读教学,最终课外阅读课变成了中考阅读培优课,学生在学习中提升的是做题技巧而不是阅读素养。也有一些一线英语教师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学情耐心地选择阅读材料,并整合阅读内容。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受限于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导致教学又回归到逐句翻译以及讲解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等方面,在此过程中,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在英语课外阅读中,更关注单词和短语本身,而不是从整体去把握文章的思想,这种思维模式导致学生只能找到细节,但对文章的主旨大意、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章的内涵一无所知,对文章理解不透彻,进而影响自身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英语课外阅读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在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若教师按照中考的要求对课外阅读文本进行“一刀切”式的讲解,让所有学生按教师的讲解来理解知识,会出现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尽管一些教师会有意识地布置分层作业,但存在以机械性的书面作业为主,作业类型单一,缺少灵活性、趣味性和创造性等问题。此外,英语课外阅读的评价模式單一,教师的评价标准以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和课后作业质量的高低为主,以粗泛的课堂评价语言、作业等级或分数来作为评价结果也是一大问题。长此以往,学困生的学习信心会受到打击,对英语学科产生排斥和厌恶心理。

二、信息技术2.0支持下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2.0,扩充阅读容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速度加快,仅凭课本中的知识已经难以满足其学习需求[3]。由于一节课能够传授的知识有限,英语教师通常会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拓展。通过信息技术2.0,教师可以根据课外阅读的材料自行开发课程资源,如剪辑小视频和插入网络链接等,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或通过制作微课并配音,让学生理解相关的语言知识及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例如,“大猫英语”系列十级The Sneezles这本书以灾难为话题,以灾难发生的时间为主线,讲述灾难的起因、灾难导致的后果以及社会不同阶层对灾难源头的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基于对文本的研究,通过录音、制作视频等方式导入各种关于灾难的内容,让学生对“natural disaster” 和“man-made disaster”有初步的了解,并让学生通过希沃白板的游戏功能对灾难进行分类,学会区分某种灾难是天灾还是人祸。同时,教师可利用蒙层和放大镜功能让学生对读本中的关键插图进行预测,然后运用希沃白板的思维导图功能和遮罩功能,按“灾难前—灾难中—灾难后”这一时间顺序梳理阅读文本的关键信息。之后,教师再延伸到生活实例,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教师积极利用信息技术2.0扩充阅读容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有所获。

(二)利用信息技术2.0,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外阅读教学的评价包括课堂评价和作业评价,也可以称为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师要通过任务设计实施阅读教学,并按照设计思路层层推进,其间还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沉浸式阅读思考的时间。以往的信息化教学注重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呈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而信息技术2.0的基础和根本是人,它更注重师生信息素养的共同提高以及师生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效率。例如,在教授“大猫英语”系列十级Buzz and Bingo in the starry sky这本书时,教师在要求学生对整个太空之旅的故事情节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时,在信息技术2.0支持下,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功能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这不仅能节省逐个提问的时间,还能让所有学生同时参与相应的环节。而且,对于内向的学生,这也有助于其克服当众回答问题的恐惧,变被动的倾听为主动的参与,提高学习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2.0,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爱好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驱力,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状态[4]。传统的课外阅读课堂缺少情境,教师通过口头讲述让学生发挥想象,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在信息技术2.0背景下,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教师可以通过剪辑师软件、会声会影软件、美绘软件等引入阅读内容的背景信息,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功能及抢答功能设计趣味小游戏,使课堂教学的形式多样化。例如,在教学“大猫英语”系列十级Cinderella时,教师可提问学生:“Do you like fairy tales? Can you name some of them?”以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对学生学情进行诊断。教师还可用剪辑师软件混剪格林童话影视片段,让学生观看,并提问:“What fairy tales do you see in the video?”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任务驱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功能设置“选词填空”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在平板上进行操作并提交答案,以帮助学生回顾整个童话故事。教师可以使用互评功能,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这会使得原本枯燥的答案核对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在汇报阅读作业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演出,并对阅读作业汇报优秀小组给予嘉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也会得到提高。

(四)利用信息技术2.0,满足学习需求

信息技术打破了学生课外阅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后复习,学生都可以在线上完成。教师可以提前设置线上预习任务,以了解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的认识。例如,在教学“大猫英语”系列Antarctic Land of the penguins前,教师可以利用希沃易课堂教师空间的预习检测功能,通过数据分析,快速掌握学生的预习效果,并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调整课堂设计,从而实現精准教学。在课堂中,教师可运用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思维导图、放大镜、遮罩、蒙层等基本功能概括文章主旨,还可利用剪辑师软件自制微课,对阅读内容进行延伸,讲解南极和北极的环境差异并引导学生发出保护企鹅的倡议,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分层作业方面,教师要少布置机械性的抄写类作业,多布置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创造性实践作业。例如,教师可设计这样的作业:Level A——Work out a mind-map of the passage from several aspects through group work. Level B——Design a poster of appeal to call on more people to protect animals on Antarctic Land. 这样的作业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结语

英语课外阅读作为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重要途径,一直是师生关注的重点[5]。阅读教学作为教师英语教学和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答题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在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扩充阅读容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搭建师生双向互动平台,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此外,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2.0对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雷朝滋.教育信息化:从1.0走向2.0——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走向与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1):98-103,164.

陈丽芳.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59):74-75.

甘李凤.基于信息技术2.0提升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J].校园英语,2020(11):118.

钟柠卉.信息技术2.0对提升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应用探讨[J].中学生英语,2021(40):153.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初中英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