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古树保护现状和对策
2023-06-09单小丹平江县林业局湖南岳阳410400
●单小丹(平江县林业局 湖南 岳阳 410400)
平江县作为“汨水之源”“将军之乡”“红色故里”,具有厚重的历史传承。前有屈原、杜甫魂归汩罗江,后有战功赫赫湘军劲旅“平江勇”,近代有“平江起义”“平江惨案”“三月扑城”重大历史事件。千百年来,平江人文荟萃,将军辈出。三市镇是晩清贵州布政使李元度、湘军猛将余虎恩的祖居地。 民国以来,又有钟期光上将等十余位军政要人从这里走出。那些生长于此的成百上千年的古树,见证了一段段历史传奇,古树是“绿色文物”。除历史文化价值以外,古树名木也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生物多样性。古树名木是比较稀有的名贵树种,对于研究树种分布、环境适应性、以及推广种植方面有重要意义;二是种质资源,对于物种保存、人工繁育、品种优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古树经过千百年生长,在当地形成了独特的微环境和小气侯,对于自然景观保护的整体性、地理特征延续的完整性、文化历史传承的连续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都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古树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基本数据
2020 年普查中,三市镇仅存古树名木63 株,多为银杏(图1)、圆柏(图2)、黄山松(图3)、槐树(图4)等,为2010 年登记数的87%,共计灭失古树5 株,平均每两年灭失1 株以上。灭失古树中,属自然死亡的2 株,受冰冻灾害影响死亡的2 株,人为原因死亡1 株。另有7 株保存状况较差,其中4 株系人为因素造成。因此,近年来,该镇古树损失比较严重,损毁速度惊人。此外,在此次普查中,全镇新增古树4 株。
图1 银杏
图2 圆柏
图3 黄山松
图4 槐树
2 古树损毁原因调查
造成古树损毁的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古树因自身树龄较大,各种生理机能老化,生命力减弱。外因则是多种多样的,可概括为天灾和人祸两种,尤其在人类活动密集的地方,人为因素更为明显。
2.1 树木自身衰老,生命力减弱
古树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生长,自身逐渐衰老,其树干生理机能、生命活力已逐渐老化,根系吸收营养成分和水分的能力越来越弱,导致地上部分的需求得不到充分补充,最终造成死亡。三市镇死亡的古树中,有2 株属衰老死亡。
2.2 营养面积小,光照不足
三市镇白尔村“余氏宗祠”原有2 株树龄150 年的木犀,但因栽植于祠堂天井内,历经百余年生长,土壤板结,通气不良,养分耗尽,加之光照不足,于2018 年先后死亡。
2.3 病虫害危害
由于古树的树龄高,机能减退,抗病能力大大减弱,染病率增加。西南村月形屋场有2株树龄300年的黄檀,其中1株遭受白蚁蛀蚀,处于濒死状态。
2.4 自然灾害影响
极端气温会危及古树的生命安全。近些年来各地雨雪冰冻等极端气候时有发生,平江县也不例外。冰雪、雷暴等气候灾害对古树也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害,如宦田村神鼎山海拔385 m,为三市镇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峰,山顶神庙附近有树龄100~300 年的古樟3 株,其主枝和大部横枝均遭冰冻折断。
2.5 人为破坏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人为因素对古树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人树争地,挤占古树的生存空间,甚至为追求眼前型益,非法移植乃至滥伐大树的现象都时有发生。如尧塘村的1 株树龄300 年的细叶稠,在引水工程中因移植管护不当死亡;联华村的1 株百余年的杨梅树,因村民建房占地,导致生长环境遭人为破坏濒临死亡;横槎村有2 株古樟也因保护不当,处于濒死状态。在保存状况较差的11 株古树中,有7 株系人为因素造成损害,其中2 株松树遭非法采脂,野蛮切枝(被切枝径达60 cm 左右)。由此可见,在古树损毁上,人祸甚于天灾。
3 对策
平江县现存古树不是生长在街道、院落,而是绝大多数生长于乡村野外等偏辟之处。因此,其保护管理措施不同于城市,除少量生长于景区景点的古树外,一般不需釆取打孔、换土、灌水、清洗叶面等管护措施,除特殊情况外,也不需要设立围栏保护。但仍需因地制宜釆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管护。
3.1 建立古树档案,摸清古树家底
古树普查建档的工作已先后进行了二次,大多数百年以上的古树已登记在册。但还存在一些遗漏之处。如位于瓮江镇的另一“平江勇”统领、官至福建按察使的张岳龄故居,有一株罗汉松未被登记,树龄应在130 年以上。平江县从民国至今,走出了很多军政要人,专家学者,更以“将军县”称誉全国,这些名人手植的树木,都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可以纳入古树名木范畴,实行建档管理。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村寨,通过走访当地知情老人,进行充分了解和挖据,尽量不漏登一株古树。与此同时,对一些珍稀和不知名的树种,要现场采样,报送专门机构进行鉴定,力争资料全面、完整、正确、彻底。
3.2 强化宣传教育,提升保护意识
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养护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做到宣传到位,家喻户晓,人人参与,古树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在这次普查中,也涌现了很多保护古树的先进事例。如天湖村对该村720 年古樟进行追肥、培土、加砌围栏,又自主设立了永久性保护标志牌;低坪村王家巷几位老人自发捐款,对位于该地的1 株360 年古樟培土、施肥,使前几年濒临死亡的古树又重现生机。我们要把开展好古树的保护、管理工作来作为两个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之列为社会文化、生态保护的发展规划,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务使人人皆知保护古树的重要性,加入到保护古树的行列中来。
3.3 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保护古树
曾经刮起的“大树进城”之风,导致很多古树在一夜之间被连根拔起。其中相当一部分在移植初期就因管护不当死亡。某乡数百株野生楠木,不到一年就大部分被移植,对平江县的文化沿革和自然景观造成了永久性的破坏。因此必须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盗挖滥伐、非法移栽等违法行为。
3.4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资金投入
保护古树既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必须依靠各级部门重视、强有力的资金投入、财政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来促进对古树的保护。如前述遭白蚁蛀蚀的黄檀,就因无专项保护资金,无人管护,只能任其自生自灭。相关部门可以开展古树认养活动。由具备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出资对一、二级以上古树挂牌认养。或者从财政、旅游收入中提取资金设立保护基金。同时要按照土地权属,与管护单位和责任人签订管护合同,落实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及时掌握古树发展变化的动态。对出现情况和问题的古树适时采取技术措施进行除虫、施肥、复壮。
3.5 利用传统方式,加强物理管护
对于立地条件较差、生长弱势的古树,有必要釆取一些物理措施进行管护,如清除竞争植物、松土培土、灌溉施肥。树身破损严重的还要进行堵洞、支撑、加固。对于遭受病虫害侵扰的古树,则要求釆用高效低毒无污染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3.6 釆用科学技术,改善古树生长环境条件
对一些经物理管护后仍不足以正常生长的古树,需要采取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复壮。如对确实衰败的珍稀古树实施嫁接;对衰老的古树用吊针输入生长激素,刺激生长,或施用生根粉促进根系萌发;对有环剥损伤的古树,利用调节的形式恢复树皮等。
3.7 培育后备资源,促进古树数量良性增长
当前平江县百年以上的古树在不断减少,而百年以下的仍在不断被移植。特别是罗汉松、银杏、桂花等树种,除树龄树径较小(一般树龄20年以下,胸径15 cm 以下)还有遗存外,树龄在数十上百年龄级的大树,全县所存已廖廖无几,珍稀品种古树贮备严重不足,已经造成古树青黄不接、即将断代的严重后果。必须立即禁止大树移植,借鉴一些年轻城市将30 年以上的大树列为普查内容的做法,可以划定一部分50 年以上的珍贵树种作为后备资源。平长公路两旁的行道树,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建议建档保护。
4 总结
古树名木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是活的文物、历史的见证,是一方生态良好的标志和绿色名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的科普价值。我们需要不断健全古树名木管护制度,加大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力度,凝聚共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让古树名木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