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写本《刘萨诃和尚因缘记》词语考释两则

2023-06-09齐嘉锐屈玉丽

今古文创 2023年19期

齐嘉锐 屈玉丽

【摘要】 在《刘萨诃和尚因缘记》的相关写本中,“擎舆”一词,四本中有三本抄写有误;“奯然”一词写法、词义存疑,且于写本中仅出现一次,故而二词均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考证。本文通过考释各词具体含义及相关用法,并联系文本得知,“擎舆”之义为“抬轿子”;“奯然”之义为“觉悟的样子”。

【关键词】敦煌写本;词语考释;擎舆;奯然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9-00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9.01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敦煌写本所见东西方文学交流研究》(19CZW031)阶段性成果。

《刘萨诃和尚因缘记》(以下皆省称为《因缘记》)形成于归义军时期,现存四本,分别为P.2680本、P.3570本、P.3727本与羽698R本,多位学者都曾对其进行过校录,但对于其中字词的考释仍有部分不足。本文今选释其中二词,此二词前人少有关注,且部分内容未曾收录于《汉语大词典》中,希望在探求词义的同时,也能够对《因缘记》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亦冀望有补于辞书编撰与修订。

一、擎舆

P.2680:驚譽之■人,若有信心之士,一二人勝可 ①,若無信心,雖百數,中 ②不  (能)舉。

P.3570:驚轝(輿)之人,若有信心■之士,一二人可勝,若無信心,雖百數,终不  舉。

P.3727:驚轝之人,若有信心之士,一二人可勝。若無信心,雖百數,終不能舉。

羽698R:擎轝之人,若有信心之士,二人可勝;若無信,百數人终不能舉。

“擎轝”一词,《因缘记》中共有三种写法,一作“驚誉”,一作“驚轝”,实皆误也,当以“擎轝”为正。王国良《〈刘萨诃和尚因缘记〉探究》一文以为:“轝,同‘舆,即轿子。本文当以‘擎舆为是。” ③笔者以为然也。但关于“擎轝”一词为何在P.2680本中作“驚誉”,为何在P.3570本与P.3727本中作“驚轝”,王国良并未深究。

清陈启源在《毛诗稽古编》卷一《序例》中有云:“字体讹陋,于今极矣。有俗体之讹,有借用之讹,有妄减之讹,有妄增之讹,有分一字为二字而讹者,有合数字为一字而讹者,有因形近而讹者,有因音近而讹者。”④而这一现象亦造成《因缘记》中同一字存在多种写法。

首先,关于“擎”与“驚”。“擎”,《康熙字典》:“《唐韵》 《集韵》 《韵会》 《正韵》并渠京切,音鲸。举也,拓也,持高也。”“又《广韵》 《集韵》 《韵会》:渠映切。《正韵》:具映切,并音竞。义同。”⑤《经籍籑诂》归“擎”字为下平声,八庚部。⑥《古今字音对照手册》:“渠京切,梗开三平庚群。”⑦《王力古汉语字典》:“渠京切,平,庚韵,群。耕部。” ⑧“驚”,《说文解字》:“马骇也。从马敬声。举卿切。” ⑨《注》:“举卿切。十一部。” ⑩《康熙字典》:“《唐韵》 《集韵》:举卿切。《正韵》:居卿切,音京。《说文》:马骇也。《玉篇》:骇也。” ?《经籍籑诂》亦归“驚”为下平声,八庚部。?《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举卿切,梗开三平庚见。” ?《王力古汉语字典》:“举卿切,平,庚部,见。耕部。” ?由此可见,“擎”“驚”二字声符相同,古音大抵相近,且字形相近,故而“驚”与“擎”之间产生了音近而讹及形近而讹的现象。

其次,“轝”与“譽”。“轝”,《康熙字典》:“同舆。” ?《王力古汉语字典》:“《集韵》:羊茹切,音预,去,御韵,喻四。鱼部。” ?“舆”,《说文解字》:“车舆也。从车舁声。以诸切。”?《注》:“以诸切。五部。”?《康熙字典》:“《广韵》:以诸切。《集韵》《韵会》:羊诸切。《等韵》:云诸切,并音余。”?《经籍籑诂》归为上平声,六鱼部。?《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以诸切,遇合三平鱼以。”?《王力古汉语字典》:“以诸切,平,鱼韵,喻四。鱼部。”?“譽”,《说文解字》:“称也。从言与声。羊茹切。” ?《注》:“羊茹切。五部。” ?《康熙字典》:“《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羊茹切,余去声。”?《古今字音对照手册》:“羊洳切,遇合三去御以。”?《王力古汉语字典》:“羊洳切,去,御韵,喻四。鱼部。”?故而可知“轝”“譽”均为羊茹切,韵部相同,古音亦大抵相同,又字形相近,从而易于产生“轝—譽”讹陋的现象。因此,无论是从字形、读音的角度来看,在文化水平较低的敦煌讲唱人与抄写者手中“擎轝”一词与“驚轝”“驚誉”之间均易形成错讹。

此外,纪应昕校《因缘记》中作“擎举”。按:“举”,《说文解字》:“对举也。从手与声。居许切。” ?《注》:“居许切。五部。” ?《康熙字典》释“举”:“《唐韵》:居许切。《集韵》:苟许切,并音莒。举本字。《说文》:对举也。又《广韵》:以诸切,音余。与舁同。共举也。《集韵》:作。”?《古今字音对照手册》:“居许切,遇合三上语见。”?《王力古汉语字典》:“居许切,上,语韵,见。鱼部。” ?综上,在多部韵书中“举”之韵部皆与“轝”“誉”之韵部相近或相同,因此“举”“轝”“誉”三字读音相近或相同。所以,《因缘记》中亦有作“擎举”之可能。

至于为何当以“擎舆”为准,笔者以为,当代入《因缘记》原文语境进行探究。《因缘记》曰:“于是驴耳王焚香敬礼千拜,和尚以水洒之,遂复人耳。王乃报恩,造和尚形像,欲送定阳。擎轝之人……”?此与当时造像及行像之风密不可分。《法苑珠林》与《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中载:“每年正月舆巡村落,去住自在,不惟人功,欲往彼村,两人可举……”?描绘的即是当时各地以舆载刘萨诃像巡村之风俗,其言“舆巡村落”,便直接说明了轿子与刘萨诃形象的关联。又《佛本行经·叹无为品第三十》载:“于是七宝挍,为(象)牙之辇舆。诸力士舆佛,擎置宝辇上……诸力士擎舆,携至城中安(央)。天人恭敬礼,追慕而啼哭。”?可知,佛教中确有力士擎舆之事。

而“驚”本义指马受惊,并无托举之意,与《因缘记》中送和尚像之事并不相符,当以“擎”为准。而“誉”本义指称扬美名,与“驚”不可搭配。与“擎”搭配,作颂扬美名亦不当。而“举”字虽然可以反映抬像之动作,但其忽略了刘萨诃传说及佛教故事中的相关文化背景,且与《因缘记》原文有所出入,当以“轝”为准。

综上所述,《因缘记》各本应以“擎舆”为准,而“擎舆”之含意,当如王国良所释,为抬轿子也,即驴耳王将和尚像置于轿上,役使信仰刘萨诃之人抬送定阳。《汉语大词典》中未载此词条,当于“擎”字下加以补充。

二、奯然

P.2680:訖而堕髙山,割(豁)然醒悟。

P.3570:言訖而堕髙山,割(豁)然醒悟。

P.3727:言訖而堕髙山,奯忽(然)惺(醒)悟。

羽698R:言訖而堕髙山,  (壑)然醒悟。

“奯忽”一词,现仅存于《因缘记》P.3727一卷中,P.2680本、P.3570本并作“割(豁)然”,羽698R本作“    (壑)然”。“奯”,《说文解字》:“空大也。从大歲声,读若《诗》:施罟。呼括切。” ?《注》:“此谓空中之大,与‘豁义略同。《篇》 《韵》云:大目也。” ?《康熙字典》:“《广韵》《集韵》并呼括切,音豁。空大也。又目动也。”?《汉语大词典》:“张目动睛。” ?《王力古汉语字典》:“呼括切,入,末韵,晓。月部。” ?又P.2717 《字宝碎金》:“奯眼明,户末反。” ?P.3906《字宝碎金》:“奯眼:豁。” ?综上,“奯”本义当为空阔,后又引申为睁大眼睛。“忽”,《说文解字》:“忘也。从心勿声。呼骨切。”?《康熙字典》:“《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呼骨切,音笏。《说文》:忘也。忽忽不省事也。”“又《广韵》:倏忽也。《尔雅·释诂》:尽也。《注》:忽然尽貌。”?可知“忽”之本义当为忽视、忘记,又有突然之义。由此可知,“奯忽”有突然开阔或突然睁大眼之义,可作觉悟之貌。但查“奯”“忽”二字,除《因缘记》外并无其他的成词记录,再结合写本中有抄写错讹的情况,故笔者以为“奯忽”一词当有抄错嫌疑,应当对比其他写本再行分析。

又P.2680本、P.3570本作“割然”一词。多位学者于校录过程中均认为此系形似而产生的抄写错误,本当作“豁”字。而查“豁”字,《说文解字》:“通谷也。从谷害声。呼括切。”?《注》:“引申为凡疏达之偁。”?《康熙字典》:“《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呼括切,欢入声。《说文》:通谷也。《六书故》:谷敞也。又《博雅》:空也。又《正韵》:疏通也。《前汉·扬雄传》:洒沈蔷于豁渎。《师古注》:豁,开也。又《玉篇》:大度量也。《史记·高祖纪》:意豁如也。《师古注》:豁然,开大之貌。” ?《古今字音对照手册》:“呼括切,山合一入末晓。” ?《王力古汉语字典》:“呼括切,入,末韵,晓。月部。” ?由此可知,“豁”本义指通敞的山谷,后引申为开阔、通畅之意。“然”,《康熙字典》:“〔古文〕 。《唐韵》 《集韵》 《类篇》 《韵会》 《正韵》并如延切,音?。《说文》:烧也。《注》:徐铉曰:俗作燃。盖后人增加。”“又《广韵》:如也。《诗·邶风》:惠然肯来。《礼·檀弓》:贸贸然来。” ?可知然字有“如……样”之义,则“豁然”一词当有“开阔的样子”之义,后来又用于与思维活动相关的动词之前,引申为“觉悟的样子”之义,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积年凝滞,豁然雾解。”51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 52 《因缘记》中“豁然醒悟”之“豁然”亦当此义也。至于羽698R本“    (壑)然”一词,其与P.2680本、P.3570本问题相似,当是由于字形相似而产生了错写,亦当作“豁然”。

综上可知,“奯”“豁”二字音同义通,均有空大开阔之意,但“奯”字又含有“張目动睛”之义,非“豁”字所有。由此再来看“奯忽”与“豁然”二词,若“奯”“豁”相通,作“空大开阔”之义,则“奯忽”或为“豁忽”,当作突然开阔之解释,亦可引申为突然开悟之义,与“醒悟”一词相搭配亦可。但“豁忽”一词亦不存,仍存疑。

又查《因缘记》原文,作“豁然醒悟”或“奯忽醒悟”,“醒悟”一词为动词,“豁然”作副词。若“奯忽”其词性、用法与“豁然”相同,并不包含抄写者的个人理解与改动,则仍作副词。前查“然”字,有作副词词尾,表示状态“……的样子”之用法。而“忽”字作副词的用法仅有“突然”之义,则“奯忽”仍作突然睁大眼睛之义,为动词,与“豁然”词性相抵牾。而“忽”“乎”音近,则“忽”字又有“乎”字之误的可能。由此,“奯忽”一词或作“奯乎”,“乎”为副词词尾,“奯乎”为副词,其义当作睁大眼的样子或开阔的样子,可引申为觉悟貌。而“忽”与“然”之异体字亦有形似,故而不排除“奯忽”为“奯然”之形讹的可能,《敦煌小说合集》中便持此观点。53若作“奯然”之解,则其义为睁大眼的样子或开阔的样子,均可引申为觉悟的样子,作副词,从而与“醒悟”搭配。

综上所述,对于《因缘记》所载“奯忽(然)”一词,当有多种可能的含义。其一,“忽”作突然之义时,若“奯”“豁”相通,则“奯”作开阔之义,“奯忽”为突然开阔;若“奯”从张目动睛之义,则“奯忽”有突然睁大眼睛的含义,而二者皆可引申为突然觉悟之义。其二,若“忽”字为“乎”之误时,“奯乎”义为睁大眼的样子或开阔的样子,可引申为觉悟貌。其三,“忽”字为“然”之误时,其义与“奯乎”同。而此三种可能的解释与“醒悟”一词相搭配皆无意义上的冲突,故皆陈列于此,以供学界参考。

三、结语

敦煌写本内容丰富,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异文、俗字俗词,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内涵,了解其词汇构成及相关含义,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当时广阔的社会文化面貌。本文从语言学、词汇学的角度出发,对敦煌写本《刘萨诃和尚因缘记》中的“擎舆”“奯然”二词进行了考释,以期为敦煌写本相关内容的解读提供帮助,也冀望有补于辞书编撰与修订。

注释:

①当为“可勝”之误。

②当为“終”之音讹。

③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587页。

④(清)陈启源撰:《毛诗稽古编》卷一,《四库全书·经部三·诗类》,浙江大学藏文澜阁四库全书本。

⑤?????????(清)张玉书、陈廷敬等编撰:《康熙字典》,康熙五十五年武英殿刻本。

⑥??(清)阮元等撰:《经籍籑诂》,扬州阮氏琅嬛仙馆刊本。

⑦?????丁声树编录:《古今字音对照手册》,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99页,第197页,第80页,第81页,第77页,第26页。

⑧???????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98页,第1692页,第1411页,第1407页,第1301页,第1024页,第185页,第1308页。

⑨??????(汉)许慎撰,(宋)徐铉等校定:《说文解字》,明末汲古阁刻本。

⑩?????(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清嘉庆十三年经韵楼刊本。

?53窦怀永、张涌泉汇辑:《敦煌小说合集》,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421页,第423页。

?(唐)释道世撰:《法苑珠林》卷四十一,《潜遁篇》,上海涵芬楼藏明万历刊本;(唐)释道宣撰:《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大正藏》第52册,第434页。

?(南朝宋)释宝云译:《佛本行经》卷七,《叹无为品第三十》,赵城金藏本。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第2卷下,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64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1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44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29》,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51 (北齐)颜之推著,(宋)赵敬夫注,颜敏翔校点:《颜氏家训》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95頁。

52(宋)苏洵著,曾枣庄、金成礼笺注:《嘉祐集笺注》卷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29页。

参考文献:

[1]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 1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 2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 2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 29[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窦怀永,张涌泉汇辑.敦煌小说合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齐嘉锐, 第一作者,男,汉族,河南叶县人,文学学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

屈玉丽,通讯作者,女,汉族,山东泰安人,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