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场域之下《左传》中的女性审美分析
2023-06-09张梦瑶刘二永
张梦瑶 刘二永
【摘要】 《左传》一书展示了多位优秀聪颖的女性,展现出了自己的独特风貌,她们或展现出了自己的个体生命之美,或展现出了自己的社会生命之美,表现出了女性自身的美。《左传》所记录的女性,对于个体生命自由之美和社会生命之美的追求较之外在美来说要更突出一些。形成这样的女性审美,与春秋时期时代的动荡、儒家思想的影响、朝廷的特殊场域及女性自身所处位置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朝廷;《左传》;女性审美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9-000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9.001
《左传》一书,向人们描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大部分事件都与朝廷相关,展现了春秋时期各个国家的独特风貌。在朝廷的背后,众多的女性也是隐含在朝廷之下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左传》向人们展示了一群有才有德的女性。女性与美历来联系紧密,中国美学崇尚的“阴柔美”,就与女性分不开。在审美活动之中,女性也常常作为审美对象而出现,体现出女性与美联系紧密。《左传》大约记载了一百四十多位女性,大部分的女性身份地位都比较高,大多为王侯之女或妻妾,她们处在朝廷场域之下,同时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审美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关于《左传》的研究,学界早就对其间的女性有所关注,对于《左传》女性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其女性形象的研究,或者是对于女性叙事方面的研究,关于《左传》中的女性审美分析则较为少见。与同时期重视女性外在美的《诗经》相比,《左传》中的女性在朝廷场域之下体现出了自己较为特殊的一面。
一、朝廷场域下《左传》的女性审美现象分析
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而又复杂的时代。自西周以来,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逐渐注意到了自身的存在。发展到春秋时期,人们对于自身的存在更加关注,迫切地想要改变原有的观念和信条,而向往新的规则和秩序。神地位下降,人地位上升,使得人们在思想和精神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自由。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女性也展现出了自己的独特魅力,她们或追求自己的个体生命自由,或追求个体对社会的价值,从不同方面展现出了自己的美。
(一)《左传》中女性个体生命自由之美
《左传》中,一些女性展现了她们与世俗仿佛“格格不入”的一面,但却体现出了她们的独特个性,她们具有强烈的抗争意识,在婚姻以及与他人的交往中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呈现出她们的个体生命自由之美。在生产力低下而又动荡的年代,这些女性能够展现出来个体生命自由之美,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左传》中的女性在行动和反抗中表现出了自己的自由精神,体现出了自身的个体生命自由之美。这些女性有强烈的抗争意识,她们不满足于现实的生活状态,而表现出了自己的抗争精神,这是她们自由精神的体现,如《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提到的骊姬,她有自己的思想,遇事果断作出自己的判断,表现出了不择手段而又心狠手辣的个性。骊姬受晋献公的宠爱,不满足于现存的位置,欲立己子为太子,却又受立嫡礼法所限,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为自身谋取利益。骊姬贿赂晋献公宠臣向献公提建议,顺利将己子留在国都,而将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派往蒲邑和二屈。骊姬自私自利,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但在其间展现出了自己的抗争精神,这是她追求生命个体自由之美而做的努力。再如《左传·桓公十六年》的夷姜,是卫宣公兄长的妻子,却被卫宣公占有并育有一子,而后卫宣公又占有了本应做自己儿媳的齐女。夷姜忍无可忍,自缢而亡,她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对卫宣公的行为表示自己的不满,表现出了自身的抗争精神,绽放出自身的个体生命自由之美。
《左传》中有许多女性在追求爱情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立自主,表现出了自身的个体生命自由之美。在追求爱情之时,这些女性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将婚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表现出自身的个体生命自由之美。比如《左传·昭公元年》中的郑大夫徐吾犯之妹,她与公孙楚有婚约,但公孙黑又想让她做自己的妻子,徐吾犯为了解决此事向子产求助,子产认为应该让他妹妹自己选择夫婿。公孙黑身着华丽的衣裳,携聘礼而来,公孙楚则身披戎装前来。徐吾犯之妹经过自己思考后回答道:“子皙信美矣,抑子南,夫也。夫夫妇妇,所谓顺也。”[1]1212可见她对于婚姻的追求更关注其人品而不在意其家境如何。又如《左传·隐公二年》提到向姜,莒子在向国娶妻,向姜“不安莒而归”[1]22,向姜嫁给了莒子,却不快乐,便自己回到了向国。从中可以得见向姜的自我意识,她为了追寻自身的婚姻自由而做出了努力,虽然结果并不如人意:“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1]22但她所做的努力是非常值得赞扬的。再如《左传·昭公十一年》提到“泉丘人有女梦以其帷幕孟氏之庙,遂奔僖子,其僚从之。”[1]1324表现了此女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展现了自身的独立意识,表现出了个体生命自由之美。在与他人交往中,这些女性也展现出了自己独立的人格,体现了她们生命自由之美。比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提到,秦穆公赠予重耳五女子,怀赢也在其中,某次怀赢伺候重耳梳洗,重耳不用手巾擦掉水渍,而将手上的水渍甩掉,怀嬴气道:“秦晋匹也,何以卑我?”[1]410怀赢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托出,使得重耳不敢轻视她,她也因此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展现出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彰显出了自己的个体生命自由之美。
《左传》中的女性大胆追求自我,在抗争中表现自己的自由精神,在追求爱情以及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自己的独立自主,彰显出自己的生命的价值,体现出自身的个体生命自由之美。
(二)《左传》中女性社會生命之美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繁荣发展,人逐渐得到关注,人的生命问题亦被人注意。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群”,表现的是对生命社会价值的关注,尤其对生命的伦理道德价值更为重视,主张人的个人价值要在群体贡献中得到表现。社会生命是个人“对社会造成影响所引起的社会记忆”[2]131,“原则上来说,每个人都可能有社会生命,却不一定有社会生命之美。一个人的社会生命之美的高低与他对人类创造的正价值成正比。”[2]238《左传》中记载的一些女性,不仅展现出了她们自我的价值,还展现出了她们对于社会价值的追求。春秋时期正处于大动荡时期,一方面女性思想展现出了追求自我的一面;另一方面受儒家思想影响,女性思想展现出了守礼注重德行的一面。受传统思想影响,这些女性身上展现出了德行守礼的一面,迎合了当时的社会,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大有裨益。同时,这些女性在政治上展现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国家的繁荣,社会的安定产生了一定影响。身为女性,她们身上展现出了不一样的女性社会生命之美。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春秋时期女性追求的仍旧是德的价值取向,她们希望通过对德的实践而获得社会的认同,从而在社会中展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左传》中虽有一部分女性展现出了个体自由的一面,但仍旧有很多女性表现出了传统的对于德的追求。比如《左传·隐公三年》中的庄姜,她是齐庄公之女,后嫁与卫庄公为夫人。庄姜无子,卫庄公与戴妫生下了一个儿子,“庄姜以为己子”[1]31,可以看出庄姜的仁爱之心,这是她身上德的体现。庄姜身为国君夫人,在礼崩乐坏的大环境中,仍旧展现出了自身对于德的遵守,在社会上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表率作用,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左传·庄公十四年》中的息妫,也是德的代表。息妫原是息侯的妻子,有人在楚王面前强烈赞美息妫,楚王听信谗言杀了息侯,将息妫占为己有。息妫从未主动开口说话,楚王问其缘由,息妫答道:“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1]199息妫展现出了对于德的自觉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些女性的追求。这些女性通过自身对于德的追求,一方面丰富了自己的生命内涵,另一方面对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社会中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左传》中的女性,面对动荡的社会现实,在政治方面为自己的丈夫、亲人出谋划策,展现出了自己的智慧和政治眼光,为了国家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彰显出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比如《左传·桓公十三年》中提到的邓曼,时楚国进攻罗国,斗伯比劝说楚王,须增派军队,楚王向夫人邓曼诉说了此事。邓曼提出君王须“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1]137,劝楚王增兵。邓曼站在国家的角度来劝说楚王,可见其家国情怀,她的劝说影响了楚王的决策,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展现出了她的社会生命价值。再如《左传·成公十四年》提到卫定公不喜孙林父,于是孙林父逃到晋国。鲁成公十四年春,晋厉公提出让卫定公会见孙林父,卫定公不欲见,定姜权衡利弊之后劝说:“不可。是先君宗卿之嗣也,大国又以为请。不许,将亡。虽恶之,不犹愈于亡乎?君其忍之!安民而宥宗卿,不亦可乎?”[1]868-869定姜劝说卫定公应有全局观念,不可以因为个人喜恶影响国家发展。为了国家的存亡和发展,定姜展现出了自己的智慧,为国家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展现出自己的社会生命之美。
这些女性具有强烈的家国责任感,她们追逐的不只是个人的利益,而是站在了国家和社会的角度之上,努力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在为国家社会的贡献中彰显出了自己的社会生命之美。
除了以上审美追求之外,《左传》中还表现出一些关于女性外在美的追求,在桓公元年中,宋华父对孔父之妻就有“美而艳”[1]83的评价。《左传》中偶有提起女性的外貌美,常是直言美,而未描述美,说到莒女“登城见之,美,自为娶之”[1]562,说到棠姜“美之,使偃取之”[1]1095,说到弃“长而美”[1]1117,说明在春秋时代对于外貌美的追求是存在的。相对比之下,《左传》中体现出来的女性外在美较不明显,而《诗经》中体现的则较为显著,对女性外貌美描写得非常细致,比如《诗经·硕人》中描述卫夫人时提到:“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3]55对其外貌进行了极为细致的描述。
二、朝廷场域之下《左传》的女性审美成因
《左传》记录的主要内容是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一段历史,其间的女性大多地位较高,主要作为政治事务的辅助而出现。在朝廷的视域之下,女性所参与的不仅仅是后宫日常,还和政治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政治事务的出现淡化了女性对于外貌美的追求,而增添了对于个体生命自由之美和社会生命之美的追求。
(一)受春秋时期社会背景的影响
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力衰微,各个诸侯国之间互相发动战争,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迫切地想要改变原有的束缚,而追求新的礼制规范。春秋时期被称为是“礼崩乐坏”的时代,政治发生动乱,礼仪规范受到忽视,周礼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很大一部分人不按照礼制规范自己的行为。《左传》中的女性审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时代政治的影响。春秋时期是文化大发展时期,由原始巫卜文化向以人为中心的方向转变,人的意识得到了觉醒,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存在。在人的思想发生变革的时代,受政治变革、经济解放以及文化发展的影响女性审美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女性更加关注到自身的生存。
(二)《左传》的记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左传》一书,展现出了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字里行间体现出来的是对于等级秩序和宗法伦理的重视,这些对女性审美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儒家展现出来的思想是一种传统的以男性为主导的文化,体现出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礼记》将女性的规范确定了下来,对女性起了很大的制约作用,对于女性审美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左传》中描述的女性,大多都展现出了对于等级秩序以及宗法制度的重视。比如在《襄公十九年》中,仲子是一位优秀的女性。戎子和仲子同为齐侯的姬妾,戎子受到齐侯的宠爱,仲子将自己的儿子牙托付给了戎子,戎子就想让齐侯废掉原来的太子光,仲子认为:“不可。废常,不祥,间诸侯,难。光之立也,列于诸侯矣。今无故而废之,是专黜诸侯,而以难犯不祥也。君必悔之。”[1]1048通过这番话,可以看出仲子对于政治以及礼制的看法,也表现出当时对于宗法礼制的重视。
(三)女性本身受自己特殊身份的影响
在《中国美学史》中,张法先生说道:“朝廷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整體中的核心,为大一统等级秩序的美学外显,威仪和繁复是其要点。”[4]535在朝廷这个场域之内,有天子、诸侯、大夫、士人,这些人背后的女性生活,也不可避免的带上了朝廷的烙印。骊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奔波,姜氏在公子重耳的政治道路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这些都是在朝廷的场域之中形成的。朝廷是“礼”的代表,先秦时期,礼乐文化已经成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的一种政治秩序,客观上促成了女性对于德行的追求。除此之外,朝廷之下女性的特殊身份也促进了她们对于自身社会价值的追求。朝廷之下的女性,身为王侯女儿或其妻妾,她所代表是母国或夫国的利益,身上的社会责任更多。更由于宫廷女子的贵族身份,为这些女性参政建立了非常大的便利,她们往往在极为平常的环境中或隐或显的参与政事。女性往往在与其丈夫的日常聊天中干预相关的政治决策,从而间接影响朝廷政事,影响国家社会发展。这些女性利用自己的身份,或为了自己,或为了国家,显示出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和智慧,在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中展现出了自己的价值。
三、结语
春秋时期处于礼崩乐坏之时,动荡的大背景对女性审美产生了影响,在一系列社会制度尚未形成之时,女性的自主意识空前活跃,但仍未能摆脱旧礼教的束缚。一方面,她们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家政事,在政治方面表现自己的机智聪颖,表现出了自身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她们恪守礼教,对德行美的追求,体现的是对于旧礼教的遵循。波伏娃认为决定女性成为女性的是社会的干预,是整个社会文明作用的结果[5]309。因此在女性受到较少的社会干预之时,她们就会忘却自己的性别,展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左传》中的女性在春秋时代的大动荡之下,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在朝廷的场域之中,因自己的特殊的身份,在政治方面、外交方面、生活方面等都展现出了智慧和德行,彰显出了自身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些女性勇于抗争,追求爱情自主,主动参政,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体现出了自身的个体生命自由之美和社会生命之美。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封孝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3]陈淑玲,陈晓清译注.诗经[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4]张法.中国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
[5](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