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探析
2023-06-09蔡丽南
摘 要:小学低年级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在“双减”背景下,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这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何创新作业内容和形式,打破以“写”为主的传统作业模式,优化小学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是广大教育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文章分析了低年級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意义,并从生活性、直观性、趣味性、开放性、融合性等五个方面提出切实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双减”;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04-0038-03
引 言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纸质书面家庭作业。好的作业设计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还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新政策对数学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年级教师需要设计更有趣、有效的实践性作业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双减”背景下如何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学科特点,合理设计数学实践性作业,实现减负增效,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接轨
“双减”背景下,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就是为了促进知识与生活的接轨。一份科学又合理的实践性作业设计能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并不只是书本上枯燥的理论,而是真真切切有用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和亲身实践,能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不断丰富与积累生活经验。
(二)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经验
“双减”背景下,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对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丰富有较大的影响。教师需要潜下心来仔细观察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加以分析,与此同时还要探知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对这些方面有充分的了解后,才能将数学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进行设计,形成一份合理的实践性作业。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指导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探索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并将其作为经验与方法运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中。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漠视学生情感和能力的提升,而且格式化日益严重,这不仅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还限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应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经历自主观察、操作、思考、总结归纳的过程,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最终学会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培养动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2]。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策略
小学数学的学习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数学学科的独特性,遵循学生的学情及心理发展规律,帮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进一步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双减”背景下,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设计低年级数学实践作业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生活性
教育融合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有基于现实生活的教育,才能让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教师应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在设计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时,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元素融入其中,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数学就是掌握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一课为例,本节课主要帮助学生学会估算或者借助尺子准确测量生活中某种物体的长度。为了帮助低年级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亲身体会,实际动手测量物体的长度,同时还可以放手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选取多种物体,并多次实践测量,提升测量技能。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在家测量茶几、筷子、床等物品长度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一边测量一边说出测量的方法。在学生掌握常规测量法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断尺”进行测量,使学生在掌握常规方法的同时了解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测量方法。测量的过程可以用视频、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做进一步交流。这样,学生就在常规测量、创新测量两种难度不一的实践作业中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提升了测量技能,同时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这样把课堂、作业与生活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数学即生活的道理。学生不仅没有完成作业的负担,还能在生活中加强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注重直观性
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将其分成四个阶段,对应年龄的低年级小学生处在前运算阶段期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思维活动比较单一,对数学中的抽象概念难以理解,往往需要借助具体的物体、事物或过程[3]。鉴于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应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改变抽象描述,运用简单、具体的事物作为依托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以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花生”一课为例,本节课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1至100之间的数,同时让学生感受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1至100这样的数比较抽象,而花生在生活中又是比较常见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数花生的个数,这样的操作既安全可行,又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数。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的实践性作业:(1)能数出100个花生吗?动手试试看。(2)除了刚才的方法,还能用其他方法数出100个花生吗?(3)仔细观察,100个花生大约有多少?(4)除了数出100个花生,还能数出100个其他的物品吗?学生在经历了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等等的过程中,慢慢加深了对1至100之间数的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数数过程中对花生进行分组,为二年级学习“乘法和除法”这一单元的知识做好铺垫。
(三)注重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自制能力较弱,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当低年级学生对数学具备浓厚兴趣时,他们才会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中[4]。因此,教师要潜心钻研,依托课本与生活实际,设计一些类似游戏的数学作业来增强趣味性,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巩固知识。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表内加减法”和二年级“表内乘法”这两个单元时,许多教师只是让学生反复背诵计算口诀,这样做显得非常机械与枯燥。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呢?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和家长“玩扑克牌”的游戏作业,先准备一副扑克牌,去掉10、J、Q、K、大王、小王,扑克牌中A代表数字1。在游戏中,家长持牌,学生每次抽2张牌,并迅速说出这2张牌的和、差或积,答对给予奖励,答错则重来。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和学生每天至少玩3轮这样的亲子游戏,对连续多天全对的学生可予以适当的奖励。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加减法及乘法口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在其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注重开放性
每个学生受环境、遗传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这决定了他们面临和发展的任务也不尽相同[5]。低年级学生年龄相仿,想象力和探究精神豐富,思维也比较发散。“双减”背景下,教师应改变只注重作业对错和学生成绩高低的评价观念,根据实践性作业的特点予以评价。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应兼顾每个学生智能发展的差异性,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注重开放性。教师应赋予实践性数学作业答案一定的灵活性,鼓励学生一题多解。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使其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小主人”。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有趣的图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利用七巧板拼摆出自己喜欢的图案;也可以让学生争当一名小小设计师,为长方形的橡皮擦、三角形的蛋糕、圆形的月饼等设计包装,并向大家说说设计的理由等。这些作业都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或者“唯一答案”,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可以充分发挥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只要是合理的,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五)注重融合性
教师在给低年级学生设计实践性作业时,可以适当结合学生的喜好及学科特点,加强实践性作业的多元融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实现多学科“双赢”的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
1.数学学科可以与语文学科相结合
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初步认识数字时,为帮助学生将对数字的认识与语文知识相结合,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同学们调查一下,在学过的诗句和成语中有哪些是认识的数,记录下来。这时学生就会查找出许多成语和诗句:一心二用、三心二意、五光十色、七上八下、千军万马;“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时教师再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充分挖掘语文和数学的学科魅力,使学生发现原来在语文中也蕴含着数学。
2.数学学科可以与美术学科相结合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图形的变化”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剪刀和卡纸,利用“对称”的数学特征,剪出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拼接,设计成美丽的图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素养在动手创作的过程中得到无形的提高。
3.数学学科可以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相结合
教书先育人,育人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要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对一些是非的判断往往不够明确。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挖掘正能量的素材,设计实践性作业,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质。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回收废品”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调查家里或小区中回收废品的情况。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可通过上网、查阅报纸等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垃圾分类的规则。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形成资源回收利用、爱护环境的意识。
4.数学学科可以与信息技术学科相结合
借助计算机在图像与文字、声音处理等方面的强大优势,教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有了丰富的创新,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极大提高。教师可以将数学与信息技术结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小明的一天”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实践作业:请同学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借助电脑的表格功能设计自己一天的作息安排。这样的实践作业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兴趣。如此不仅可以将课本知识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完美结合,还能促进家长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增进亲子关系。
结 语
“双减”大背景下如何既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的实践性作业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注重对实践性作业的探究,处理好量与质的辩证关系,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处理好“活”与“难”的关系,不断去思考、揣摩、完善,使其更具科学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林秀云.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名师在线,2018(31):3-4.
潘志海.高效课堂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分层与实施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5(33):33.
让·皮亚杰.亚杰教育论著选[M].卢濬,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李艳.“双减”政策下如何优化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J].新课程,2022(03):224.
丽芬.浅议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重要性[J].内蒙古教育,2018(14):90-91,97.
作者简介:蔡丽南(1978.4-),女,福建泉州人,
任教于福建省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教研组长,一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