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经济林专业建设及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2023-06-08国靖汪贵斌郁万文

林草政策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思政建设培养目标专业课程

国靖 汪贵斌 郁万文

摘要:经济林作为我国林业产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优势特色,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加快本科教育供给侧改革,以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为抓手,积极推进经济林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专业建设成效,需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培养在经济林产业链各个环节都能够胜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产品营销等工作,具有强烈专业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文中对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经济林专业的建设目标、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内容进行有益探索,以期提升经济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经济林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326.2;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9546(2023)04-0021-06

DOI: 10.12344/lczcyj.2023.10.20.0001

国靖,汪贵斌,郁万文.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经济林专业建设及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林草政策研究,2023,3(4):21-26.

Exploration of Non-timber Forest Specialty Development and Its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New Agricultural Discipline

Guo Jing Wang Guibin Yu Wanwen

(College of Forestry and Grassland/Colleg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Jiangsu,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engine of economic growth for Chinas forestry industry, non-timber fores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aintaining national grain and oil security, and facilita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discipline, it is significant to accelerate the supply-side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major,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on-timber forest specialty. To ensure the effect of the non-timber forest specialty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pecialized curriculum, and cultivate the all-around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who have not only the competenc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echnology application, product marketing, etc. in all aspects of non-timber forest industry chain, but also a strong sense of professional mission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development objectives, curriculum schem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pecialized curriculum of non-timber forest specialty,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s and ensuring talents provision for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non-timber forest specialty; cultivation objective; specialized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隨着时代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传统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农林业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传统农林学科以生产分工来设置专业的模式也难以适应新业态的产生和未来农林业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发展态势也欠缺理解。在此背景下,2018年教育部提出实施“新农科”建设,面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幸福中国建设”等战略需求,着力探究现有涉农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以主动适应跨入信息时代后对农林专业人才需求的转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林业产业在规模、结构、林产品贸易及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生态林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经济林作为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产业的支柱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和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经济林作为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也是森林食物生产的主力军[2。目前,我国已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各类经济林基地7万多个、经济林产品加工企业1万多个,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的“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300多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74个、“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基地”100个、全国经济林种植/加工和经营的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638家。大量的经济林基地、加工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需要专业化的科技人才。早在1958年,我国开始设立经济林专业;但在1997年的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中,经济林专业被并入林学专业,经济林专业人才培养受到严重影响,难以满足经济林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019年,教育部专业目录新增经济林专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和河北农业大学4所高校增设经济林专业[3。截至目前,经济林专业人才仍远不能满足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本文旨在对经济林专业发展机遇、建设目标、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持续提升经济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 发展机遇

随着持续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相关精神和意见的落地,“新农科”建设的使命、实施目标和路径逐渐清晰,涉农高校对新时代农科教育发展达成广泛共识,即新时代农科教育需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对接第四次产业革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农林业发展的新型人才为使命,达成调整农林业产业结构、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保证人民群众营养健康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实施目标[4。“新农科”建设路径以传统学科改造和新专业设计为主,即改造传统农林业学科为适应农林业现代化发展的学科和建设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专业。改造传统学科主要是通过完善培养目标,更新专业课程体系,推进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课程建设,强化实践类课程建设,及时将农林科技发展前沿成果融入教学内容。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将生物育种技术等12个专业列为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双管齐下加快培养急需紧缺农林专业人才,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首次将“树立大食物观”纳入“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章节,是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具有标志性意义。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齐全、效益良好的经济林产业格局,但仍面临着质量不高、链条不全、要素活力不足等产业问题[5。为推动经济林产业链优化升级和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各涉林高校应注重经济林专业开设,而且要在新农科建设提质增效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课程体系改革和培养方案创新,以培养能够服务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紧缺专业人才。

2 建设目标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智能化时代正深刻影响并重塑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林业技术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即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主动将专业教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大局。因此,经济林专业建设目标和课程体系需要作出调整,并积极适应现代林业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6

经济林专业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绿色教育理念,围绕国家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林业现代化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立足所在区域、面向全国、对接国际,按照“厚基础、重特色、强能力、求创新”的理念,培养专业人才(图1)。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农林业发展的新型人才,首先要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再就是扎实掌握经济林育种、优质丰产栽培、病虫害防治与检疫、经济林产品精深加工利用、产品营销及产业规划等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并具有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以及国际视野、团队合作和创新创业精神;最后就是能够有机融合运用经济林资源培育、加工利用、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结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分析和解决经济林科研与产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让学生成为能够在经济林产业链中胜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開发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技术型、管理型和创新型高素质复合人才[7-8。在人才需求多样化的新时代,各涉林高校应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期更新教学大纲,适时修订专业教材,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3 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涉林高校教育创新发展,课程体系的更新需充分体现新时代经济林专业人才培养的主题思路和适当拓展专业知识领域的涵盖范围,也要凸显本专业区别于相近专业的特色内容。按照课程性质,可分为通识素养课程、学科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与特色课程、实践创新课程、拓展教育课程5个模块(图2)。

通识素养课程模块,强调政治修养培养、语言听说读写能力提升、身心健康保障、人文社科知识推广等基本内容。学科与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以奠定数理化功底、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科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专业核心与特色课程模块由主题上彼此关联、具有互补性的几门课程构成,涵盖现代经济林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核心知识,在经济林育种学、栽培学、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等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新增课程或改造原有课程,包括经济林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经济林产品贮藏加工、经济林机械与设备、经济林产品营销等特色课程,基于多学科有机融合的创新课程设置,有效整合学校资源,为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经济林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在实践创新课程模块中,通过各课程的课内实验、独立实验课、课外实践,提高学生计算、实操的能力,并鼓励多课程融合实习,引导学生将经济林学各课程的专业理论与技术融合共进[3。拓展教育课程模块将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林业政策法规、农业大数据应用等课程纳入,以提高培养目标的完善度和人才总体素质,同时向学生传递最新的国内外行业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针对经济林专业培养目标,构建教学目标、内容、方式与专业育人的协同体系。

4 专业课程思政

4.1 思政育人体系

高等教育中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载体。专业思政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梳理专业课程的思政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的课程重点、特点、思维方法等,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作为农林类专业,首先要强调生态文明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积极引导学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专业整体教学体系确定后,各课程在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中应注重思政内容的融入,进而在课堂授课、课外实践等环节加以实施[9-10。经济林专业首先要了解经济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贡献、经济效益方面取得的成就,掌握近年来产业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先进的经济林生产设施和技术,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此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通过了解国际和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先进技术,具备基于全球变化与国际差异的思维视角,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

4.2 思政建设实践

经济林专业思政建设要以经济林产业发展和专业课程书本为基础,深入挖掘课程内含的思政元素及融入途径等,建立经济林专业课程思政新模式(图3)。融合思政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使专业知识与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开拓专业视野,提高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提升专业培养效果[11。注重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价值认同,激发学生强烈的专业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每所大学都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优良传统、风格和显著特征,这是属于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气质和鲜明特质。经济林产业内容一直融于林学专业教学,几十年的深厚底蕴培育出一大批教学名师,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如何融合学校特色、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将自身特色和优良传统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中,是发挥好专业课程育人作用、实现课程思政示范全覆盖、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各学校要积极挖掘自身林科文化内涵,推进经济林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梁希精神”“水杉精神”“洋林精神”是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精神传统,是激励南林人不懈奋斗、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源泉。我国林业先驱梁希、郑万钧及马大浦、陈植、叶培忠、熊文愈、李传道等老一辈林学家的事迹是鼓励学生追求“严谨求真、团结协作”的力量之源。应以《经济林栽培学》等专业主干课程为典型示范,搭建思政教学平台,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通过挖掘和整合其中的思政元素,为国家培养具有“专业使命、职业操守、国家意识、理想信念、全球视野、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12。同时,要突出林科特色,强化实践育人实效,构建“专业技能”+“综合实践”+“科技创新”3个层次的课程实践育人体系,搭建“校内基地”+“科研平台”+“校外基地”3协同的课程实践育人平台。

经济林产业不断发展会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其中榜样的力量总是激励人前进的强大动力。如“赣南脐橙第一人”袁守根便是“专业使命、职业操守、工匠精神”最完美的诠释,他一直在赣南红土地上默默耕耘、挥洒汗水,长期致力于赣南脐橙的种植、推广、管理,把赣南脐橙发展成为老区人民的“摇钱树”。现如今“赣南脐橙”商标估值50亿元,品牌价值达到668亿元,“赣南脐橙”发展成为全国产业扶贫典范之一,累计带动赣南老区100万人脱贫增收[13。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曹福亮长期以来一直从事银杏、杨树、毛竹、枸杞等重要树种的研究,尤其是银杏培育和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为我国银杏产业发展和现代林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14。此外,还有李保国、吴耕民、束怀瑞、刘成明等著名果树学家,都能够引起经济林专业学生强烈的共鸣,使榜样的力量直抵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思政教育目标中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与时代精神教育,并实现道德教育目标[15-16

5 结语

在当前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通过积极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加强专业建设,发挥好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更好地支撑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经济林专业要紧密围绕林业产业的新业态,以大学生思想文化、创新精神、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等思政教育培养方法和方式创新为切入点,探索专业育人培养新模式,打造专业教育和立德树人双线并行育人体系。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专业人才培养结合,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效性,为我国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懂市场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为产业链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构建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李雪情,潘月游.“新农科”背景下涉农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3,44(9):29-33.

[2]孟冬.山东省农户经济林产品生产效率度量分析及其提升路径研究:以干果类为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20.

[3]栾好安,刘强,张珂宇,等.乡村振兴背景下经济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農业科学,2023,51(9):275-278,282.

[4]李艳梅,韩洁,王克勤,等.新农科视域下农林院校“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7(4):14-20.

[5]景慎好.山西省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河北林业科技,2022(4):54-55,60.

[6]孙中元,胡静宜,杨德顺,等.我国经济林资源管理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J].南方农业,2022,16(10):136-138.

[7]王枫,石红青,蒋秋敏.经济林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成效的政策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22,38(8):147-151.

[8]包文泉,德永军,斯钦毕力格,等.基于“参与式”教学法的《经济林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6):54-56.

[9]李捷,张君霞,何静.经济林栽培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及实施效果分析[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2,31(3):68-72.

[10]刘玉林,李龙.新时期高校《经济林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93-94.

[11]邵妍丽,任军辉,廖云飞.《经济林栽培技术》课程思政路径探索: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9):54-55.

[12]孙永江,苏淑钗,赛江涛.“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3,41(1):22-26.

[13]马小焕.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经济林栽培”课程为例[J].现代园艺,2022,45(20):175-177.

[14]蒋明睿.曹福亮院士:银杏树下,科研“根深叶茂”[N].新华日报,2021-10-13(12).

[15]赵玉辉,胡又厘,郭印山,等.荔枝、龙眼属间远缘杂种的获得及分子鉴定[J].果树学报,2008,25(6):950-952,971.

[16]李浩,赵艺璇.脆蜜十五年诞生记[N].农民日报,2022-12-09(8).

猜你喜欢

思政建设培养目标专业课程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煤矿生产区队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对农村商业银行职工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及提升策略的探讨
党校教育要发挥好主阵地的作用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浅谈电力工会加强企业思政建设的策略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