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力打造中国—中亚关系的新时代

2023-06-08任晶晶

党员干部之友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亚国家五国中亚

□ 任晶晶

初夏的关中大地,惠风和畅,花团锦簇。5 月18日至19 日,首届中国—中亚领导人峰会在中国古都西安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线下相聚,梳理合作成果,总结历史经验,擘画未来蓝图,为推动新时代中国—中亚关系行稳致远指明了方向,向世界昭示了中国和中亚各国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的坚定决心。本次峰会是2023 年中国主办的首场大型多边外交活动,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31 年来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也是中国—中亚机制建立3 年来举行的首次峰会,在中国—中亚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中国—中亚机制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中国—中亚关系发展硕果累累

中亚是亚欧大陆的地理中心,处在联通东西、贯穿南北的十字路口。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文明交融的灿烂历史。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以来,国家关系实现从睦邻友好到战略伙伴,再到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跨越。在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历史时刻,推动中国—中亚合作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符合中国和中亚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助于各国实现发展振兴梦想。

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31 年来,双方在经济上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中国连续多年位居中亚国家第一大或主要贸易伙伴地位。2022 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突破700 亿美元,比建交时增长超100 倍,同比增长40%,提前实现2030 年贸易目标。截至2023 年3 月底,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存量超150 亿美元,是五国重要的投资来源国。中方投资有效提升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促进了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亚各国积极响应,不但均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还纷纷将本国发展战略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10 年来,中国与中亚各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动基础设施、资源能源、农业等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亚国家切实感受到了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各种实惠和积极变化。中国同中亚国家开展共建物流合作基地、铁路国际运输走廊等交通运输合作,为跨境货物和服务贸易提供强大助力;深化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能源资源合作,积极拓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合作,不断丰富能源合作的内涵;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等多领域合作不断深入,并向数字化、绿色科技和创新等领域持续推进;在科技、文化、医疗、农业等领域的合作蓬勃开展。

2020 年初,中国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中亚各国第一时间向习近平主席表达慰问,并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持中国抗疫工作。在我国抗疫物资紧缺时,中亚五国及时伸出援手。此后,疫情席卷中亚,我国向中亚五国全力提供援助,共向其提供疫苗5710 万剂,有效纾解了各方疫情之困。

西安峰会完善中国—中亚机制合作框架

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首次完整、集中、系统地向国际社会阐述了中国的中亚外交政策,得到中亚各国元首的高度赞同和热烈响应,为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了包括《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等在内的7 份双多边文件,签署了100 余份各领域合作协议,成果之丰、内容之实、影响之大前所未有。

《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宣布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继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后,中国同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两国宣布在双边层面构建命运共同体,实现命运共同体建设在中亚的全覆盖。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在地区多边和双边层面全落地,为中国—中亚关系提质升级、换挡提速提供了战略引领和保障。各方商定,以此次峰会为契机,正式建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每两年举办一次,轮流在中国和中亚国家举办。各方已正式建立外交、经贸、海关等部长级会晤机制,设立实业家委员会、智库论坛、健康产业联盟等平台,商定加快成立产业与投资、交通、农业、应急管理、教育、政党等领域会晤和对话机制,并在中国设立秘书处。峰会期间,中国同乌兹别克斯坦在两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框架内增设减贫合作分委会,这是中国在政府层面对外建立的首个减贫合作分委会。中国同吉尔吉斯斯坦签署互设文化中心协议,这是中国同中亚国家签署的首份该类协议。这些新机制、新平台的建立必将为扩大中国—中亚各层级交往、深化全方位合作提供更为有效的制度性保障。

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宣布了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议,包括扩大双方经贸合作,升级双边投资协定,全面提升跨境运输过货量,支持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推进中吉乌铁路项目,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推进中亚鲁班工坊、传统医学中心建设,加快互设文化中心,推动开行面向中亚的人文旅游专列等,并宣布向中亚国家提供总额26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支持和援助。峰会期间,中国同哈萨克斯坦签署互免签证协定,哈萨克斯坦成为首个同中国互免签证的中亚国家。

中国—中亚峰会机制的建立,为中国—中亚合作打造了顶级平台。这一机制是中国同中亚国家相向而行的结果,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推动中国—中亚机制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推动将各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合作成果。中国—中亚合作将始终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促进世界和地区和平发展。

积极推动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是西安峰会达成的最重要政治成果。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指出,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原则,为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汇聚更大力量。

要构建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的有效机制。相互支持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的鲜明底色和政治保障。双方要在涉及国家主权、独立、民族尊严、长远发展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继续互予理解和支持。中方将始终坚定支持中亚国家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各国维护本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坚定支持各国追求民族振兴和团结自强,坚定支持各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始终做中亚国家值得信赖的真朋友和可以倚重的好伙伴。

要打造融合、互补、共赢的产业合作模式。当前,中国同中亚五国都处于国家建设、民族振兴的关键阶段。一个充满活力、蒸蒸日上的中亚,不仅有助于实现地区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方欢迎中亚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走在前列,推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持续提升经贸、能源、交通等领域合作水平,培育金融、绿色低碳、减贫、医疗卫生、数字创新等新合作增长点。

要共同应对来自传统与非传统领域的各种安全挑战。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中亚国家的主权、安全、独立、领土完整必须得到维护,中亚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必须得到尊重,中亚地区致力于和平、和睦、安宁的努力必须得到支持。中方将同中亚国家共同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坚决反对外部势力破坏中亚国家合法政权、策动新一轮“颜色革命”的图谋,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零容忍,合力打击毒品走私、跨国有组织犯罪,加强生物安全、网络安全和应急救灾合作,共同探索实现地区和谐、国家和睦、民族和解、人民和美的有效途径。

要建立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中方将同中亚国家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密切人员往来,赓续传统友谊。将继续同中亚国家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化教育、文化、旅游、青年、妇女、考古、体育、媒体、智库等领域合作,推动和促进各国地方间合作,不断夯实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世代友好的感情基础。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等严峻挑战,中国同中亚五国携手并肩,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提质升级,唱响团结互信、互利共赢主旋律,为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中国—中亚贡献,不但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各国共同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中亚国家五国中亚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中亚五国网络媒体对华关注度现状分析
"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пояс Шелкового пути" дает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шанс
中亚速览
МЦПС "Хоргос" дает много возможностей для развития бизнеса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ям из Китая и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及竞争力分析
上海合作组织促进中国对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出口的影响分析
民营油企的中亚并购潮
人民币区域化发展研究——以中亚五国为例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