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

2023-06-08管曼迪

求知导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融合发展传统文化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艺术瑰宝,具有极高的学习价值。对此,幼儿教师应积极调整活动模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承氛围。文章对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活动的融合发展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丰富幼儿教育的文化底蕴,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园活动;融合发展

作者简介:管曼迪(1993—),女,江苏省南通如东县县级机关幼儿园。

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奠基阶段,幼儿教师应重视在此阶段中加强知识引导与文化渗透,培养儿童的文化传承精神。但纵观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现状,对于传统文化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教育质量不够理想。如何在幼儿园活动中有效应用传统文化,是教师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活动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璀璨、悠久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幼儿阶段是儿童观念、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儿童未来身心发展及学习具有积极意义。此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幼儿教育资源,契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征。中华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其中的民间传统游戏、节日风俗等内容能够满足幼儿对学习活动的需求,对儿童认知、情感及家乡归属感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地发展。

二、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现状

(一)过于重视知识传递

在现阶段幼儿园活动过程中,部分教师能有意识地应用传统文化展开教育,但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与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于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与文化精神的挖掘。如在幼儿园诵读活动中,教师会带领幼儿朗诵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在此活动中,一些教师仅重视让幼儿完整地朗读指定内容,却忽略了对内容的解读,未能使幼儿与之产生情感共鸣,使得教育质量大打折扣。

(二)教育形式较为单一

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单一也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教师通常使用语言讲解的教育方式,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导致幼儿难以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同时,儿童心理活动具有现实性的特点,而教育形式的单一化影响幼儿将所学、所掌握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对应,从而出现“教育分离”的情况,这也是需要改进的问题。

三、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一)重视传统节日,以氛围带动意识

幼儿年龄小,对新鲜事物具有极强的学习与探索兴趣。节日是非常好的教育资源,教师可利用传统节日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利用氛围带动幼儿的学习意识,在节日活动中有效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帮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风俗人情,提高教育质量,真正意义上做到“寓教于乐”[1]。

例如,教师可选择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主题,组织幼儿园活动。如在端午节时,教师可组织一些户外活动,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习俗的趣味性,在玩中强化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培养幼儿的学习意识。在清明节时,教师可带领幼儿踏青、放风筝、插柳。而在中秋节时,教师可为幼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并带领幼儿自己动手做月饼,让幼儿在实践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还可以让幼儿与家人一同赏月,深入了解中秋节的团圆内涵,并使幼儿在亲身经历与实践体验中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组织经典诵读,激发文化兴趣

经典诵读是幼儿园教育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活动之一。幼儿语言发展能力较快,记忆力较强,能较快地记住教师所讲述的故事及儿歌,但幼儿理解能力有限,难以自主理解诵读材料的内涵。因此,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教师要基于幼儿特性展开教育引导,既要让幼儿学会诵读经典,又要让其认识经典内涵,同时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有效融合传统文化。

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诵读《三字经》时,可将诵读内容进行拆解,并给幼儿详细讲解句子的含义,让幼儿真正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保证“教育相融”,提升教育质量。如在学习《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香九龄,能温习;融四岁,能让梨”时,教师可结合句中的典故展开讲解,让幼儿在诵读过程中了解到简单的人生智慧与生活常识,在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美德,突出其教育特点,以利用经典诵读强化幼儿的传统道德意识。

(三)挖掘乡土文化,拓展幼儿视野

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不仅体现在经典的文学作品中,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近些年来,“乡土文化”是较为热门的话题,教师应打破教育局限,发掘本地区的文化资源,选择幼儿较为熟悉的文化元素,构建教育活动。例如,教师可以深度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带领幼儿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自然风景,为幼儿讲解家乡的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内容,这既能满足幼儿积累现实经验的需求,也能开拓幼儿视野,对教育质量提升起着积极作用[2]。

具体而言,在江西地区,教师可选择“婺源徽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教学。婺源徽剧是江西特有的剧种,具有悠久的历史。教师可以此为教育话题,让幼儿全面地了解婺源徽剧的特点,如其穿着打扮、经典剧目、传统戏俗等内容,并选择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让幼儿认识到身边、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感受家乡文化遗产的魅力,促使其在实践活动中逐渐萌生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此外,景德镇手工制瓷也是江西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教师可带领幼儿走进景德镇瓷器制作厂,并为幼儿讲解中华瓷器的发展史,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引导与渗透。教师挖掘丰富的乡土文化,可以提高幼儿对家乡的归属感,达成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

(四)加強环境创设,渗透传统文化

环境对幼儿起着隐性教育的作用。幼儿年龄小,常常会被一些新奇的事物所吸引。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能更好地点燃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在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对环境的创设,可以在活动区域及公共空间投放传统文化教育元素,以更好地向幼儿传递传统文化知识。

在公共区域的环境创设中,教师可对走廊、楼梯间、大厅等进行装饰。如在大厅的阅读区中,教师可投放有关传统文化的绘本,并张贴一些经典的卡通人物海报,如哪吒、嫦娥、猪八戒、孙悟空等角色,立足于幼儿兴趣构建具有趣味性的活动空间。在班级中,教师可对室内吊饰、墙面装饰进行加工。如在春节前后,可以使用中国结、红灯笼等装饰班级空间,营造浓厚的新年氛围;而在墙面装饰上,教师可张贴花样剪纸、年画等;还可以在园内摆放一些民间手工艺品,在门上贴对联和“福”字……在环境中融入传统主题,可以让幼儿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其民族自尊心与文化自豪感也会愈发强烈,从而能自主地去学习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

(五)结合领域课程,明确教育方向

1.语言领域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幼儿园教育中,绘本故事独特的色彩画面与夸张的人物形象,能快速激活幼儿的学习兴趣[4]。在语言领域中融入传统文化时,教师可选择传统文化类的绘本故事,让幼儿在趣味故事的带动下了解更多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开阔幼儿的眼界,提升传统文化的教育质量。

教师可选择《漏》《米蒸糕和龙风筝》《龙牙齿不见了》《同一个月亮》《美丽的新年》《雷神的故事》等绘本故事进行教学,这些绘本故事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如“雷”“龙”等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信仰之一,将这些元素应用在教育活动中,能让幼儿了解到更加丰富的中华神话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一园青菜成了精》《你好灯塔》《荷花》《中国娃娃》等绘本,此类绘本以水墨画的形式呈现故事内容,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可以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效结合方式,达成文化教育目标。

2.艺术领域

艺术领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开放性,幼儿可以通过画面构建、造型设计、颜色搭配,在艺术作品中表达出自己内心所想。教师可从多个方面入手将传统文化融合其中,给予儿童自主动手、自主操作的机会,让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绘画类活动中,教师可使用水墨画开展教学,带领幼儿使用全新的方式构建画面,使幼儿能感受到水墨画的独特风采。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鉴赏我国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人的作品,让幼儿领略水墨画的独特魅力。在手工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剪纸、捏泥人、皮影戏等开展教学,让幼儿在动手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而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民族乐器,如鼓、二胡、葫芦丝、唢呐、竹笛等,让幼儿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还可以选择《读唐诗》《新式学堂歌》等歌曲开展教学,让幼儿在演唱中感受传统文化。教师构建新型艺术课堂,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能够促使幼儿能力得到稳定提升。

3.社会领域

幼儿的社会性能力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逐渐发展起来的[5]。在传统文化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社会性活动,让幼儿在实践探索中受到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产生民族认同感与家乡归属感。

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主题活动“各民族的特色”,为幼儿介绍我国的56个民族,并选取一些风格、特点较为突出的民族进行详细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服饰等内容,发现民族文化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此外,教师还可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社会实践的活动。如在重阳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敬老院,走进孤寡老人家中,为老人送温暖;或是带领儿童在立春吃春饼,冬至吃饺子,立秋“贴秋膘”……这些传统节日都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都是课程中可利用的资源。

结语

推进文化传承,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传承意识,是當前幼儿教育的重点工作。良好的传承意识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养成的,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效结合,构建并完善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活动体系,从而更好地让幼儿将文化知识运用在生活中。“儿童的进步不是取决于年龄,而是取决于能够自由地看周围的一切。”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历史的沉淀,教师应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抱着“去伪存真”的教育态度,发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文化传承意识。

[参考文献]

刘兰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研究[C]//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上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91-92.

池晓莉.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49):106-107.

朱莉.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107.

王莲莲.解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83):38,40.

朱思远.牵手传统,融合现代: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9(2):37.

猜你喜欢

幼儿园活动融合发展传统文化
略谈幼儿手工活动的指导策略
谈幼儿园晨练活动中的图标的运用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幼儿园活动中提高幼儿素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