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三性”倾向及解决对策
2023-06-08顾林菊
摘 要:从现阶段来看,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整体理解该单元的重点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即教学内容与已学知识的联系较少,缺乏细化分解的过程,各板块的联系性不够强。针对以上问题,文章从教学内容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分析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小学英语;“三性”;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简介:顾林菊(1997—),女,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城中校区。
一、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三性”倾向描述
笔者以三个教学案例,具体说明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的“三性”倾向。
案例一:教学内容具有局限性
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5 Our new home为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用“Where is/are...”等句型谈论物品所在的位置。在某次授课过程中,一教师在导入环节引入单词“where”,对此,许多学生都能准确、大声地读出这个单词,而该教师却不顾学生基本已掌握该单词的这一实际情况,仍将其作为新授单词,用各种方式进行朗读教学:拆分音节读、个人读、小组读。接着,教师由“where”一词引出句型“Where is...”,运用相关图片,利用多种方式与学生开展对话交流。接着,教师从句型“Where is...”的教学转换到对句型“Where are...”的教学,并让学生反复学习该句型,之后才进入课文教学。其实,学生在三年级下册Unit 4 Wheres the bird? 的单元学习中,已经学习了“Wheres...”句型。在句型处理这一环节中,课堂气氛看似活跃,学生看似积极,但是该环节局限于本课的句型,教师不顾学生已学的知识,将所有的内容当成新授知识,导致学生在已掌握相关句型的情况下进行重复的练习,课堂效率并不高。该教师在教授本课时,没有很好地联系相关知识,将主题范围限定在了本课的内容上。
案例二:教学内容抽象性明显
在四年级上册Unit 3 How many? (Story time)的公开课上,一教师利用Magic eye作为导入环节,让学生一起大声说出屏幕上闪现的单词与词组,在课堂初始,这一环节能较好地活跃氛围。在这一环节的最后,屏幕定格在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上,学生不能很快地做出反应,该教师就点名让学生单独读出该句。刚开始的两个学生读得不通顺,发音也不准,教师就请他们坐下,不给予任何的反馈,并直接请第三个学生来读。当第三个学生读准读音后,该教师只是带读了一遍,便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当时操练的方式是,教师给出相应的物品,让学生直接利用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来提问物品的数量,教师进行回答,引出句型“I have...”。随后,教师给出相关图片,要求学生通过两人对话的形式对这两个句型进行再次练习。但当学生以两人合作的方式进行对话时,他们在准确朗读、运用句型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句型新授这一环节中,该教师并未将这有一定难度的句型进行拆分讲解,而是以高度概括的方式呈现该句型,中间没有其他与该主题相关的已学句型的过渡。
案例三:单元板块之间无联系性
单元板块之间的无联系性这一现象则是笔者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笔者在参加教学工作的第一个学期,着重于了解每个单元的重点及各板块的内容,没有仔细考虑各板块之间的联系性。比如,四年级上册Unit 5 Our new home的第一课时是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第二课时是Fun time与Cartoon time板块的教学。在第二课时,笔者采用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朗读、填空,复习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认为这可以帮助学生回忆相关的句型,而后直接进入Fun time板块的教学,呈现该板块具体的学习要求与做法,举例说明后,让学生两人合作交流训练。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兴趣并不高,这样单纯的课前回忆,并不能将各个板块有效联系起来。
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三性”倾向的问题诊断
(一)部分教师未在新课上联系学生已学的知识
当前,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其特定的主题,但是,当教师按照单元主题进行教学时,容易局限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只按照教材划分好的板块完成教学任务,忽视将学生已经学过的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在上述第一个教学案例中,大部分学生在三年级就基本掌握了句型“Wheres...Its...”,但教师在教授四年级上册的Unit 5 Our new home时,仍將其当作新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学情,没有将新授课与学生已学的知识联系起来。
(二)部分教师缺失细化分解的过程
在中低年级的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的重难点句型不多,因此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在第一课时就呈现全部的重难点句型,不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细化梳理,也不注重教学重难点之间的过渡。在上述第二个案例中,教师在导入环节中就呈现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并在无其他句型铺垫的情况下直接要求学生交流训练。虽然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习过“How many...?”句型,但是该课的重点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是对“How many...”句型的扩展。教师在不回顾复习环节、无其他句型铺垫的情况下直接要求学生学习该句型,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该句型。
(三)教师未能将单元各板块联系起来
在工作初期,笔者在备课过程中过于注重对教材重难点的解读,在教授四年级上册Unit 5 Our new home的Fun time板块时,用了自认为有效的方式带领学生回忆、复习所学的句型,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导致整节课缺乏趣味性。此外,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未注意各板块之间的联系,导致一个完整的单元被零散分割,单元的主题未能明显突出。其实,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各个板块整体构成了这一单元的主题,每个板块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若不能很好地整体把握各个板块,使其互相联系,便会导致单元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不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三、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三性”倾向的解决对策
(一)重新梳理教学内容,变局限为广域
教师可以通过单元主题,重新梳理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回顾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已学知识,重新构建教学结构,明确教学主题与该语言领域之间的密切关系。关于重新梳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整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为了更好地整合教学内容,教师应全面、深入地研读教材,弄清楚每个课时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的,把握知识的呈现线索,明确学生应学习的内容[1]。教师只有把教材研读清楚,才能将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Unit 5 Our new home的Story time板块时,其中,“Wheres...? Its...”句型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的Unit 4 Wheres the bird? 中就已学习过的句型。对此,教师可以用学生已学的“Wheres the bird?”作为引入,唤起学生的记忆并活跃课堂气氛,利用学生已学的句型“Wheres the bird? Its in the tree.”“Where are her friends? Theyre in the tree.”引出本单元的重点句型“Where is/are...”,这样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猜一猜,鸟从树上飞走后,飞去了哪里,从而带领学生复习三年级下册所学的与该单元主题相关的地点方位的介词,如in、on、under、behind等。教师将学生在三年级所学的知识与新课内容整合,既能带领学生复习旧知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新课主题。
2.去繁避简,突出学习内容的重难点
课堂时间有限,而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此,教师需要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认知水平,对现有教材中的语言内容进行优化。教师要做到去繁避简。所谓去繁就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去除重复无效的学习;避简就是对于重点的内容,应更注重练习与关注学生的实际运用情况[2]。
以四年级上册Unit 5 Our new home的Story time板块为例。关于“Where's...?”句型,由于学生已经在三年级的时候学过,因此,教师不应再花大量时间去给学生练习。在课堂导入部分,教师可通过提问学生小鸟飞去了哪里,引导学生回答出小鸟飞到了Su Hai的新家,从而过渡到新课的内容——Our new home。接着,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新家”中各个房间的名称,并通过看图猜测小鸟在哪个房间,将新学的房间名称单词和句型相结合,达到教学新知的目的。由于这个环节涉及新学的单词,学生需要用新单词回答教师的问题,因此,教师应放慢教学节奏,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二)细化教学目标与内容,变框架为支架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细化教学目标和内容,清晰具体地展示单元的重要信息以及语言材料,使学生了解所学的内容,并能够准确把握单元重点知识。
1.细化教学目标
细化教学目标是指通过分解课程整体目标和分段目标,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清晰、完整,以更好地发挥其引导和评价的功能[3]。以四年级上册Unit 3 How many?的教学为例,该课的课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表示数字的英文,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如何询问物品数量。这样的目标描述比较笼统,教师可以将其细化为如下内容。
(1)使学生能初步听懂、会读、会拼写thirteen、fourteen、fifteen、sixteen、seventeen、 eighteen、nineteen等单词。
(2)使学生能初步听懂、会读、会运用本单元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What do you have?”来询问对方拥有的物品及其数量,并尝试回答。
(3)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品德。
细化过后的教学目标更清晰,有助于学生清楚该课的学习方向,了解到达何种程度才算完成学习目标[4],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2.细化教学内容
为了使学生学得更扎实,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分、精炼,提高学生对新知的接受度。例如,在四年级上册Unit 3 How many?一课中,教师在教授重点句型的时候,应该先带领学生复习已学句型,如“Do you have any...”“What do you have?”“How many...”等,将这些句型作为新句型的支架,再带领学生学习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教师这样将重点新句型进行分解,有利于学生轻松地掌握新句型,并对重点句型与本单元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有具体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再进行学习任务的递进,要求学生利用本单元的重点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I have...”作为句型框架进行对话创编。对此,教师应告知学生不能只复述课文中的相关事物的数量,而要学会利用相关的句型谈论自己身边的事物及其数量,如文具、玩具、食品等,使得表达更加具象化,也更加贴近现实。
(三)构建单元主题意义,变脱节为衔接
教师在开展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时,应该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理念,有效衔接单元各个板块的知识[5],这样才能创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加自主地投入英语学习中。
1.教学设计呈整体性
教学设计的整体性不能仅体现在一个课时中,而应体现在整个单元内的四个课时中,即教师要有单元意识,突出课时之间的联系性、衔接性[6]。例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Unit 5 Our new home的Fun time和Cartoon time板块时,教师可以从带领学生复习Story time板块的知识开始,以Story time板块中的小鸟为主线,让学生猜测小鸟飞去了哪个房间,从而带领学生复习“Where is/are...”等相关句型。最后,小鸟飞进另一个新家,那是一座空房子。教师让学生想一想房间里有什么,从而引出Fun time板块。Fun time主要是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在该环节,学生的主体性比较明显,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引导与示范。在结束Fun time板块的教学后,教师仍旧可以小鸟为线索,过渡到下一板块Cartoon time的教学,询问学生小鸟又去了哪里,碰到了谁,从而引出Bobby和Sam两个角色,并展开Cartoon time板块的教学。这样,教师以小鸟为主线,将各个板块串联起来,能使各板块衔接得更自然、联系得更紧密。
2.教学内容呈递进性
教学内容的递进性主要指的是单元教学内容的难度呈递进性。无论是一节课还是一个完整的单元,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层层递进,逐渐增加难度。在每个课时,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应从了解课文中一些单词过渡到能运用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对话、写作、演讲等。这样难度层层递进的任务能将整个单元的课时更紧密地衔接起来。例如,在四年级上册Unit 5 Our new home这一课,教师可将第一课时的任务设计为让学生了解一些家具与房间的名称,并能说出家具所在的位置;将第二课时的任务设计为让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对话,谈论自己物品的位置;将最后一课时的任务设计为让学生借助图片、视频等媒介,讲述自己家的结构与布置。
总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小学英语课堂学习中,促进学生综合语言思维能力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劉闻绚.如何基于单元视角整合小学英语教学内容[J].知识文库,2021(1):165-166.
彭春花.去繁 避简 细化:小学英语文本资源二度开发例谈[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11):69.
姚春香.指向目标细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18.
刘芳.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递进式主题活动设计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0.
李旋,张玮.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J].教学与管理,2019(11):50-52.
赵璐雯.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整合的途径和方法[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6,39(8):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