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喜铺,春花落处是乡愁
2023-06-08丁进兴
丁进兴
2176年前的冬天,中原下了一场大雪。
颍川郡阳翟县晁家庄被漫天飞舞的雪花包裹着,家住颍川郡晁家庄的晁公顶风冒雪赶赴长安执意要见到自己在朝中为官的儿子晁错。晁错此时在朝中红得发紫,是汉景帝身边的肱股大臣,任御史大夫。他因天资聪颖,在汉文帝执政期間,被选派到齐地跟符生学习遗失的《尚书》。先后任太子家令,教太子刘启读书,他的许多治国理政见解和言论,深得汉文帝赏识。被举荐为贤良文学,初为中大夫,景帝继位后担任御史大夫,经纶世务,施展抱负,为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书写了一页绚丽华章。
《汉书》记载:晁错,颍川人也。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生所,以文学为太常掌故。后受《尚书》伏生所,为太子家令。文帝嘉之,乃赐错墨书,宠。迁中大夫、御史大夫,向景帝提出“削藩”建议。明嘉靖《钧州志》载:铺舍南路三铺通襄城县:钧阳铺、黄吕店铺、晁喜铺。民国《禹县志》载:汉晁错故里,在县南晁喜里。晁错历任高官,其兄晁喜为人豁达,居官清廉,因节操高尚,后人以其名称村名。此地为郑州至南阳通道,设有店铺,人称晁喜铺,村民以人名和店铺称村名。唐宋属晋台乡;金元属黄村都晁喜里;明属黄村都晁喜里;清属礼临里九甲;民国设十二保属大吕镇;1948年解放属八区张清庄乡;1958年属八一人民公社;1961年设丁庄大队属张得区岗马公社;1968年属小吕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大队重名,以辖区古时称晁喜铺,故更名为晁喜铺村。
据《禹州地名志》载:唐宋实行乡里制,宋代称晋台乡;元明称晁喜里;元朝改乡为都,全县编为十三都七十五里,晁喜里列入其中。明初编为四都六十里,后废都存里。在清初裁并的四十里中,没有晁喜里的名字。清康熙时设十里百甲,晁喜铺归礼临里。村子南边住着人口最多的丁姓,据光绪六年所立丁氏石碑记载,系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村子最北居住的杨姓是第二大姓氏,据清代杨氏墓碑记载,系战国时小韩国骏马府人,初居罗汉寺(今范坡姚召寺),清初徙此。如果杨姓为韩国骏马府人,那就是说自战国韩国都城在阳翟起,这个姓氏就一直居住在此地。而现在居于村子正中的晁喜铺自然村的何姓就值得一探究竟。这里有两个流传在村民中的版本,一个是说当年晁错因提出削藩建议得罪权贵,汉景帝听信谗言,为了罢兵,做出错误决定,斩杀晁错并加灭九族。当官府前来追杀晁氏族人时,见到姓晁的就杀,他们看到门前流动的小河,急中生智地说:“我姓何。”于是逃过一劫。还有一个版本,出自村里老民办教师何天营,他对晁错生平颇有研究,当问及这个问题时,他说曾经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一个资料,说公元前230年秦始皇灭韩国时,秦国官兵俘虏了韩王安,并派兵追杀韩国贵族,此时的韩国贵族中的一队人刚好从都城阳翟往南跑,到了晁家庄,由于饥饿难耐,就在店铺里吃饭,此时秦军追到,他们躲闪不及,被团团包围,但是其中不乏睿智之人,他们看到铺子前面流过的河水,就瞒天过海谎称自己姓何,因此逃过一劫。这两个版本无论哪个真实,都足以说明,晁喜铺历史悠久,人口繁衍生息。
我的故居是爷爷住过的房子,建于清光绪六年。春花落了一地,离别几十年,我依然能叫出村里人的名字。过去,春节时候一家人回来团聚,村里人也会来串门嘘寒问暖,女人喜欢拉家常,男的就聚拢一起端起酒杯喝得酣畅淋漓。这一次回来已经是仲春了,我亲手栽种的那棵香椿树,正在发出嫩芽,也有两大把粗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祖父和父辈都居住在这里从没有离开过,到我这一代人,堂兄堂妹10多个都因参加工作来到城市,下一代就比我们有出息多了,多在北京、上海、郑州读书就业,晁喜铺遗传的基因慢慢向外浸透。我有幸出生在晁喜铺,靠此地的水土养育长大。村子位于禹州市区正南方向13公里处的郑平公路东沿,整个村子呈南北方向,有4个自然村,分别是晁喜铺、杨庄、竹园、丁庄。竹园之名因竹子不复存在而消失,村子之名一直以丁姓居多的丁庄名。20世纪80年代恢复为晁喜铺。
我站在故居前,思接千载。
公元前154年冬,中原的一场雪从古都长安一直漫卷到千里之外的颍川郡。刚刚挨过正月十五,家住颍川郡晁家庄的晁公就迫不及待地携带干粮,赶赴京都去见儿子晁错。
汉高祖十一年诏曰:“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这是中国出现最早的官吏录用制度。文帝继位后,正值天下初定,汉王朝要在大乱之后迅速建立起统辖全国各地的庞大的行政机构,迫切需要有才能有知识的官吏,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诏书天下举荐贤良方正,十五年又诏令诸侯公卿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晁错以贤良文学入官步入仕途,“言事辄听,幸倾九卿”,以至位列三公。晁错以其赤胆忠心和博学才华,走上了汉王朝初期的权力巅峰。
然而,晁公此行的目的,并不是到儿子那里安享富贵,而是关乎王室安危和晁氏家族命运。因为民间风传:吴王刘濞即将叛乱,而极力主张削藩的正是出身农家的晁错。父亲知道儿子忠君爱国的秉性和直谏峭直的个性,很多人替晁错捏一把汗,此时的晁公替儿子担忧。等他抵达御史大夫官邸时,父子俩有一段言辞激烈的对话。
“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父亲身披雪花,冒着凛冽寒风,进门说出的话既语重心长又不无责备。
踌躇满志的晁错向来有忠君爱国之志,他披肝沥胆,竭尽心力,一心辅佐汉室江山。听了父亲的话后,他沉默良久。他听到的闲言碎语够多的了,前段时间,吴王刘濞还派出军师前来游说劝诱,都被他严词拒绝。他认为,他与汉景帝主张的“削藩”是正确的,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当年,汉高祖打下江山,为了稳定局势,把刘姓子弟及功臣分封为诸侯王,如今,他们慢慢坐大,尾大不掉,已经危及汉室安危。想到这些,他斩钉截铁地回答父亲:“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晁公听了儿子的话,含泪顿足道:“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知子莫如父,父亲知道自己的儿子对皇室忠心耿耿,而又执拗,不好再说什么,顶着风雪回到颍川老家,服毒自尽。
晁错追出房门,看着风雪中怒走的父亲,心中顿生愧意。当年,自己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是父亲和乡亲们把他送出村外,他们翘首以盼,希望他学有所成,成为济世之才。如今,自己刚刚开始施展抱负,然而当头一击令他感到有点茫然。但是,他坚信自己并没有错,他力主的削藩顺应国家利益和历史潮流。
景帝三年(前154年)春正月,史书称之为“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吴王刘濞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把攻击目标集中在主张削藩的晁错一人身上,以借诛晁错的口号达到推翻景帝自立为皇帝的险恶目的,举兵50万向京都长安进发。
而此时,贤明的景帝忘记了恩师晁错传授给他的“术数”中“知所以听言受事则不受欺蔽矣”的教诲,最终错误地发出了“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的诏书,把晁错腰斩于市,并祸及父母妻子全家老少几十条性命。
晁错的鲜血并没有换取如小人袁盎等为汉景帝献出的计策中“退兵”那样的结果,吴王刘濞撺掇其他诸侯王举兵攻击梁王的驻地。景帝震怒之下,调兵遣将,进行围剿。两个月后,大将周亚夫力挽狂澜,平定了七王之乱,景帝利用平叛胜利的有利时机,遵循晁错生前提出的削藩主张,趁机做了一番政治上的改革,把王国封地收回中央,并颁布了有关诸侯国的新法令,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汉代史学家班固为此感慨叹息说:“晁错为国远虑,祸反及身。”司马迁如此评价晁错:“敢犯颜色以达主义,不顾其身,为国家树长画。”明代思想家李贽对晁错做了较为中肯确切的评价:“善谋国而不善谋身。”
如今,高冢耸立,芳草萋萋。位于今天河南省禹州市小吕乡晁喜铺村西南福胜岗上的高大坟丘,像一座历史的祭坛,时时昭示着忠臣良相灵魂的存在。福胜岗,是晁喜铺通往大吕街的必经之路,岗西吕梁河畔的大吕村,是秦相吕不韦的故里,岗东晁喜铺村是御史大夫晁错故里。此地有民谚:两岗夹一山,必定出高官,皇帝中间坐,良相出两边。两岗者福胜岗、父城岗也,一山为吕梁山,中间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开国皇帝夏启的出生成长之地,另一个便是传说中的秦始皇,据说他的亲生父亲就是司马迁《史记》中的“阳翟大贾”吕不韦丞相。20世纪90年代,由于修建平禹铁路,晁错墓被毁,数十米高的大冢不复存在。而他哥哥晁喜的坟墓在西南方向二里远,今天也只剩下一堆黄土。
然而,两千年的历史风雨不能摧垮人们心中对忠臣良相的追思和仰慕,一代又一代人在不断地讲述有关晁错的出生故事和民间传说。当有一天夏禹文化研究会的刘月霞到晁喜铺村讲解晁错的故事时,村部三间会议室挤得满满的,很多来得晚的村民站在窗外聆听,还有一些老年人听得竟至热泪盈眶,连周边县市晁姓族人也前来捧场助兴,村民们以脚下的土地曾经养育过忠君爱国的名臣良相而备感自豪。
室内的人讲得起兴,窗外的人顶着凛冽寒风在聆听。
在我的记忆里,晁喜铺除了西岗上的晁错衣冠冢外,还有几处历史的遗存值得珍惜。一个是20世纪位于村子中央的小学,是个四合院,坐北朝南,南面敞开是个大操场,总体建筑大概有六所房子,20间的样子。北边三所9间屋子连在一起,东边一所加一个老师办公室共4间,西边两所加一个老师办公室共7间。其二是庙西北角南北向的石桥,有两孔,中间过去是一个蓄水的大坑塘。现在河、坑塘、石桥都被淤积填平,不复存在。第三是石桥西1000米处路北的田地里,至今可以看到埋在地下的青石桩。听父亲说那里过去是双柏庙,庙前有两棵大柏树,他小时候一个人进到庙里,看见里面阴森森的,就赶紧跑了出来,这是他对双柏庙唯一的记忆。据禹州市原政协副主席郭水林考证,双柏庙就是晁错的故居。当他父亲从长安归来后,知道晁氏将大祸临头,就吩咐族人赶紧外出避难,于是,在家门口种植了两棵柏树,以做标志,让晁氏族人若干年后回归故里还能找到祖居之地。
而与此相距200公里的南阳,存在着同样的晁庄、晁坟村名,据说是晁姓最早的发源地,与周朝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关。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周悼王姬猛继位。周王室在继位问题上发生内战。庶长子王子朝攻击并杀害周悼王,占据王城洛阳数年,时人称为“西王”,姬匄(gài)避居泽邑。公元前516年秋冬之际,晋顷公出兵支持王子丐复位,王子朝遂携周王室典籍投奔楚国。王子朝,姬姓,名朝,黄帝后代,周景王姬贵庶长子,周悼王姬猛、周敬王姬匄之兄。为晁姓得姓始祖,距今2500年。
《史记·晁错传·索隐》记载:“晁氏出南阳,今西鄂晁氏之后也。”司马迁在此明确指出了晁姓起源于西鄂。据《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载,魏文帝曹丕时“(王子)朝冢在南阳西鄂县,今西鄂晁氏自谓子朝后也”。由此推断子朝奔楚之后定居在西鄂,并葬于此,其后代便以“晁”为姓。宋代黄庭坚在其诗作《送晁道夫叔侄》中称赞道:“晁氏出西鄂,世家多艺文。文庄和鼎实,尚书亦大门。”晁氏在西鄂今遗存“晁庄”“晁坟”等村名、地名。晁庄现属鸭河工区皇路店镇焦庄行政村。晁庄村南约300米一坡地被村民指认为晁坟。如今,晁坟已被推平,但仍有大冢迹象。可见,晁错是晁氏显姓开始,也是晁姓族人公认的远祖。
站在福胜岗上,我每每想到由此出发求学的少年晁错,会联想到他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姿容是何等豪迈。脚下的春雪消融,田野里拱出的嫩芽让他激动,到外面看世界,世界將以怎样的姿态回报他?7岁时,与知县下棋,输了棋局的县令对他跷起大拇指,夸他为神童;10多岁时,到济源张恢处求学,字斟句酌,满腹心得;20多岁时,被朝廷派往齐地向符生学习《尚书》,归来接受大任;30多岁即由太子家令推举为贤良文学,开创了农家子弟登上仕途的先例。
晁氏故居早已不复存在,然而,当年晁公栽植的双柏似乎发出新的枝条,昭示着春天来了。我看着空中飞舞的燕子,它们可带回了晁错的信息?吹一吹青青的柳笛,可曾有晁错《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的韵味?转瞬间,我看见晁错打马归来,他身披一身春雪,手捧诗书,看着曾经滋养他的田舍微笑。夏禹文化研究会的刘月霞正在村部讲晁错故事,村民们济济一堂,寒风之中,窗外集聚的那些迟到的村民,蓦然间转脸,看到中年的晁错,正大踏步朝他们走来。
而最让人欣慰的是,在晁喜铺村古庙址基础上,村民自发出资建起了一座庙宇,取名关公庙。里面敬奉的,中间是以义勇武安著称的平安之神关公,两厢便是西汉名士晁喜和晁错。这个村子命名晁喜铺的原因,一个是自古因袭,另一个便是晁喜不仗权势,虽在外做官,但时时惠及乡邻,具有很好的口碑。时人缅怀晁喜、晁错,便修建庙宇以作纪念,并把他们与武圣关公供奉在一起,供村民祭祀。2017年10月,西安晁家庄修编村史,特来此地搜集资料。2019年清明节,来自山东菏泽晁八寨的宗亲晁海带来了极为珍贵的家谱。据资料记载,晁氏后人在北宋创修宗谱,后有明嘉靖三十一年宗谱、乾隆四十年宗谱、乾隆五十年宗谱、嘉庆二十五年宗谱、光绪二十四年宗谱、民国二十三年宗谱等晁氏宗谱得以修缮传承。从宋元世系图中得知,三眷五世时多达30多支,现已归眷入谱4支(东眷五世补之,中眷五世说之、咏之,西眷五世载之)。后世居澶州清丰乡永泰里,曰忠臣,后改为三河里。晁氏世代显赫,至宋代晁佺,为大理寺丞,致仕居于京师,赐第昭德坊,于咸平元年十一月十二卒,年八十三,赠太师中书令。生子三,长子迪,任刑部侍郎,居巨野,为东眷;三子遘,任吏部侍郎,赠开府仪同三司,居嵩渑,为西眷。二子迥,为中眷,居澶渊,以进士起家,以太子太傅致仕。卒年八十四,谥文元,生子四,分别叫宗悫、宗谅、宗操、宗幹,皆登进士第。在晁海提供的珍贵的家谱资料中,我有幸读到了来自历代名家大儒对晁错及晁氏后人的高贵赞语,现辑录如下:汉代董仲舒对汉御史大夫错公像的题词:中州文献,遗绪可徵。稽古力学,进退持衡。五曹铨总,四司协寅。伊皋比德,周召堪伦。欧阳修对宋封南安郡公迥公的题词:整整其仪,浩浩其气。經纬之才,瑚琏之器。国祚之延,唯公是寄。范仲淹对宋吏部尚书遘公的题词:勋守昭德,量吸澶渊。官署风清,致泽仔肩。义方衍绪,瓜瓞绵绵。司马光对宋保德功臣宗悫公的题词:才本天授,德由性生。勇以成孝,义以辅仁。泽及闾里,化被士民。懿行道范,实禩典型。苏轼对宋金慈光禄大夫端友公的题词:龙跃凤鸣,经纬邦国。维孝维忠,其仪不武。黄庭坚对宋国史院编修补之公的题词:岩岩山岳,蔼蔼春风。经纶裕国,道德传宗。父曰其勤,帝称乃庸。宜公子孙,笃行精忠。朱熹对宋宫詹说之公的题词:天笃其生,岳降其灵。有学匡国,有泽被民。宏厥基绪,施提子孙。人文蔚起,甲第云蒸。千秋景仰,万载芳声。
虽然晁喜铺没有了晁姓,但居住在此地的人都感觉自己是晁姓之后。晁,取自朝字,既是周天子之名字,也是太阳升起之意。晁错之后,至魏晋名显者便有太史令晁崇,济州刺史晁晖,乐陵太守晁清,著作郎晁继等,唐朝则有左补阙晁杲等,他们秉承家风家训,政声俱佳,著作颇丰,以晁错“贤良文学”为楷模,为政端肃,为文方正,实乃晁喜铺地望之幸。从晁氏流传下来几千年的楹联“颍川世胄无双姓,昭德名门第一家”即可看出晁氏家族一直生息繁衍,繁荣昌盛的家族史。
笔者无意读到陈娜的一篇文章《古代颍川为何多名士》,她在文章中从颍川的历史起源、地理环境、风俗文化谈起,引用《史记》中的记载说,颍川为古代夏朝人居住地,夏人当政时期,崇尚忠诚朴实,颍川风俗大多向往当官,喜欢文章书法,喜欢与人探讨问题。如今,从晁喜铺走出的居官者,多耿介中直,朴实内敛;而务农的村民谨守村规,务实创新。青青柳色中,麦田一派生机,乡村在千年的守望里,散发着乡愁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