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减”要求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和策略探析

2023-06-08罗琴丽

求知导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道德与法治双减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出现了思维理念和实践模式两方面的变化。其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实践模式正在发生快速转变,这给学科教师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文章以此为切入点,从“双减”的现实要求入手,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重点围绕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的内容进行了研读,提出了个人的思考和见解。

关键词:“双减”;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知识能力;学科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双减’政策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与评价实践研究——以七年级上册为例”(立项编号:2022ZJY109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罗琴丽(1973—),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以课堂教学深化、作业改革、学生减负为代表的教学理念日益受到教师的关注,并对教学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运用单元化思维对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工作进行革新,切实展现单元作业的多重功能,已经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重要职责。基于此,教师要牢牢把握“双减”基本要求,细化单元作业的设计思路,使之更好地推动教学发展,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

一、单元作业设计内涵概述

具体来说,单元作业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课时作业集合,此类作业的编排遵循统整性、层次性和差异性原则,作业内容具有多结构、强联系、重实践的特征,与传统的书面作业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单元作业的立意是围绕单元主题、风格和目的进行设计,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同时与单元統整教学相契合,因此会对学生发展个性、积累知识、提升素养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单元作业的设计可以体现提质增效的特点,对于学科教学的深化具有显著价值。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的现实功能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学中心任务,而对于教师来说,作业设计的难度也有了显著提升。教师若能更好地发挥单元作业的功能和价值,将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产生多方面影响。

(一)实现整体性教学统筹

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往往以一堂课为单位,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相对零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需要考虑一堂课的内容和知识要求[1]。但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整体化、系统性思想成为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也使得作业设计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双减”背景下之所以要强调单元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因为将单元思维融入学科教学中,能够实现教学要素的整体归纳和统筹,能够帮助学生建构整体思维、集体意识,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兼顾全局,形成大局观念和整体认知。比如,教师从一个单元的视角设计预习任务,让学生对第2、3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统一自学,可以规避单节课对学生思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对教师来说,单元作业设计突出了整体性要求,可以更好地统筹教学要素,实现教学的深入推进。

(二)综合锻炼学生的学科知识能力

单元作业的设计体现了单元化特性,这对于学科知识能力的锻炼是大有好处的。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前,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的设计以传统的书面作业为主,涉及面广且作业量很大,这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课业压力,不利于学生兴趣与个性的发展。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单元作业日益受到重视,这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自由度。按照单元作业的设计要求,教师可以整合重要的单元知识点开展课堂作业的训练,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体会学科魅力,促进身心两方面的进步。在单元作业的带动下,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多维价值,形成良好的心理和情感认知,这远比题海战术式的传统作业更具意义和效能。所以,教师通过设计单元作业,能调动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学生更好地锻炼学科知识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体现减负增效的教学理念

“双减”背景下,进一步落实减负增效的理念,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而言是基本要求,也是推动教学创新迭代的重要举措。按照减负增效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改进作业设计模式,尤其是要引入大概念、大单元的思维,从单元化视角设计作业,尽可能减少书面作业量,提升随堂作业的设计水平和质量,让作业的“教学诊断器”功能真正得以发挥,这才是教学不断跃进的重要表现[2]。

借助单元作业的设计和应用,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有效培育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品格、文化素养、审美素养和知识能力,突破传统书面作业的桎梏,达到激活课堂、连接课外的良好效果。单元作业能够更好地统筹多元知识要点,这对于丰富学生的学科体验大有裨益。教师借助单元作业设计,能够从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进而及时捕捉、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对教学工作进行改进和优化。因此,单元作业的设计体现了提质增效的现实要求,能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的设计思路

以“双减”基本要求为出发点,教师要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进度和要求,合理设计单元作业,突出作业的导向功能,以此增强教学工作的全面性和渗透力,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渐进式成长。

(一)提取单元核心概念,优化随堂作业形式

“双减”政策的落地催生了全新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思维,同时给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尤其是单元作业的设计,具备统筹性、整体性特点,这与传统的作业设计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教师要对整本教材的内容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要从繁杂的知识点中提取出核心的概念,形成整体教学的思维图示,进而设计单元化的作业,以此推进教学发展。以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为例,教师要立体把握整本教材,对各个单元的主体内容形成认识,然后从单元统整的视角入手,提取核心概念,打造基于单元的作业项目。唯有如此,单元化理念才能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全过程,教师才能以单元思维设计作业,进而帮助学生摆脱海量书面作业的桎梏,让其真正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学科素养。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单元化思维设计作业,提取核心概念,对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构,并借助作业的形式增强学生的课堂知识体验。具体来说,第四单元共分为三课,分别是《探问生命》《珍视生命》《绽放生命之花》,这也是贯穿整个单元的核心概念。通过分析可知,三课内容层层递进,从生命的存在到生命的珍视,一直到如何展现生命的意义,这实际上也是单元编排的匠心独运之处。教师可以按照由浅到深的原则,设计随堂作业,比如让学生探寻“生命存在到生命闪闪發光”的内在逻辑,让学生结合个人体验,分析一下“敬畏生命”与“活出生命精彩”之间的联系。借助对核心概念的提取和解读,打造单元作业,可以提升作业思维性,帮助学生拾级而上,逐步增强学习动能,提高知识分析和把握能力。

(二)以作业驱动探究,锤炼学生的系统性能力

以单元思维设计作业,符合“双减”的现实要求,同时也能提升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教师借助单元作业来驱动学生开展针对性探索,其本质是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欲望和内在热情,让学生围绕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研究,不断生成全新的学科认知[3]。另外,单元作业能够对道德与法治整体知识内容进行重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重新理解单元内容和疑难点,从而完成思维的重新梳理。以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围绕单元知识进行作业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探究性议题,这样可摆脱单一知识点的限制,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加深印象,提高系统性认知能力。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单元化视角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分析,设计单元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形成系统性的理解和认识。比如:(1)师生之间的情谊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存在哪些不同,请结合个人体验分析一下。(2)老师与长辈都是我们敬重的人,他们对于“我”分别意味着什么?(3)亲情往往可以用“爱”来表达,而师生情谊则明显不同,请与小组成员共同探索,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上述三个探究议题,都是围绕本单元的内容设计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预留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分析、互动,也可以把探究议题留到课下,让学生结合个人记忆和体验,进行全方位的思考。通过探究性作业的引领,学生从系统角度分析知识内容,可以实现思考能力与问题解答能力的提升。

(三)实现跨单元作业设计,定向训练学生思维

随着“双减”政策的影响不断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跨单元作业的设计也引发了教师的关注。尤其是从教师的角度看,要想更好地落实单元统整理念,其就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编排,这样可以突破原有教材结构的限制,实现“自由化教学”。将不同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打造统整性的教学方案,有利于学生形成发散思维,在对比、反思中提升学习深度[4]。教师可以应用跨单元理念进行作业设计,以此提高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助力学生思维意识的训练。跨单元的作业设计,可以凸显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思维层次的分化,对教学功能的扩充具有支撑性作用。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与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细致分析这两个单元的知识内容,设计跨单元作业,将两部分内容整合起来,打造系统化作业。比如,第二单元里的《和朋友在一起》《深深浅浅话友谊》讲述了人应当有自己的朋友,同时要与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和进步;第三单元中的《走近老师》《师生交往》则重点强调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特殊关系,从师生情谊的角度指出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实际上,这两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重合性,即友谊、师生情谊都是一种非亲情的外部关系,都是需要学生用心经营和维持的。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提取两者的共同点,让学生完成跨单元作业——探析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友谊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分析“同学友谊”“师生情谊”“忘年之交”的异同点。通过跨单元的作业引领,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跨单元教学的效果也得以进一步彰显。

(四)强化作业评价与反思,推进教学双向优化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严格落实“双减”要求,也要突出人性化特点,重视提高学生的拓展性能力[5]。尤其是单元作业的设计和运用,教师要秉持全过程思维,从学生的需求入手,进行有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快速提高。在此过程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要符合“教学评一体化”要求,即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评”要实现有机融合,师生双方要同向发力,共同完成教学目标。而“教学评一体化”重点突出了单元作业的评价和反馈,实际上展现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全新要求,能够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学生调整学习思路提供帮助,有利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双向优化。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单元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本单元的主体内容进行作业规划,分别以“中学时代的新面貌”“中学里学习的新变化”“自己在中学阶段的新定位”为主题,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形成立体感知与认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观察、记录,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他评,形成综合作业认知。通过对单元作业的整体评价,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教学情况进行信息搜集,从而更好地调整后续教学方案。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学评价与反馈形成自我认知,从而不断优化学习思路和方法。因此,“教学评一体化”的运用,能够进一步展现单元作业的应用价值,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深化。

结语

综合而言,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理念和实践方法都在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单元作业的概念日益受到重视,并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教师要主动作为,吃透、摸准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的应用精髓,合理制订单元作业设计方案,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单元作业锤炼学生的学科技能、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实现单元作业功能最大化,为学生知识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全敏,王玲,陈朝晖.主题性作业设计: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听身边人讲述‘我与党的故事’”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1(24):9-14.

王健.精准设练:“双减”背景下单元作业的重构[J].教师博览,2022(33):95-96.

蒋华.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实践作业设计[J].教师,2021(14):41-42.

王亮.优化作业设计提高道德与法治作业效能漫谈[J].成才之路,2020(22):29-30.

何宁.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理解权利义务”单元为例[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1(S1):27-33.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道德与法治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