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23-06-07梁加诚
梁 月,梁加诚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新疆 和田 848000)
近年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情况不断向好,但偏重实践性技能培训、忽视人文学习重要性的问题依然存在。此外,高职院校大学生受限于知识层次、学习背景等因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欠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精神资源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源泉;而高校育人工作则以其引导性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二者相互促进、密切契合。”[1]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动文化润疆工程顺利实施,完整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要进一步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探索有效融合路径,不仅可以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也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中华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散发着以文化人的思想光芒。”[2]高职院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不仅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有利于高职院校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3]。古老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汇聚了古代先贤们的智慧,拥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比如,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一统格局,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在共同缔造伟大祖国过程中涌现出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一代代中国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其所蕴含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拼搏奋斗精神,“天下大同”“和而不同”的包容和谐精神,“诚实守信”“亲仁善邻”的道德品质等,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范例,大大丰富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二)有利于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4]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交流交往交融中共同缔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独具特色是其显著特点,同时兼具共性和个性,其所包含的场面宏大、可歌可泣的历史文化和英雄事迹都是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案例,比如将“大运河”、长城文化、近现代的红色经典故事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学生在学习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能汲取更多的养分和知识,有利于拓展思维、开阔眼界,有利于深化认知、增进了解,进而增强文化认同。
(三)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在国际交流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多元文化的出现,对我们新一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缺失、责任意识淡漠等问题。当今时代,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加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上必须把握重点,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5],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以新疆和田地区三所高职院校师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采用结构型问卷调查与非结构型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形式,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为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向三所高职院校教师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7份,有效率达到97%;向三所高职院校的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300 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89 份,有效率95%。通过统计分析问卷数据,梳理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实践效果不佳
调查发现,近70%的教师表示,在实现所授专业知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教学实践效果不佳,如部分教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不和谐现象。在调查“教师在实现所授专业知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合过程中采取什么手段”的问题中,23%的教师选择欣赏教学法,36%的教师选择讨论法,59%的教师选择讲授法,由此可见在推动课堂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方法稍显单一。部分教师以“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忽视了大学生主体需要;部分教师拘于形式创新,过于强调学生的个人发挥,主导作用不足;有的教师则过度注重外在表现形式,忽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内涵。近60%的教师反映,在推动课堂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中,出现教学内容阐释不精准、表达缺乏感染力等问题,无法真正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职院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深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发现,大学生受限了成长背景、学习经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不足。由于文化底蕴不够、综合素养偏低等,学生有时难以理解教师所讲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不能完全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无法真正体会其魅力与价值,致使他们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意识薄弱。随着新媒介发展,部分大学生沉溺于低层次满足漩涡中,调查发现,有近63%的学生表示不愿意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再者,快节奏的生活以及急功近利等思想影响着大学生的心态,使其很难静下心来坚持长期学习。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不够
高职院校在顶层设计、项目规划、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高度重视课程思想政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但同时受发展建设水平、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等因素影响,融入力度仍然不够,比如,在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设置课程内容、建设校园软硬件设施、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仍需持续用心用力。让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获得全方位、立体式、全景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体验、情感体验,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思考和实践。因此,必须努力丰富、拓展、优化、创新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径,使其能够更好地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综合素养
新时代,教师们承担着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重任,要积极应对理论考验和实际困难,摈弃单一教学方法,走出教师为灌输主体的困境,注重师生交流互动,教师应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媒体式教学等;同时,为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调研、收集和听取学生意见等方式,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价值理念、人文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等,丰富和提升自身教育理念、人文素养和师德修养,达到咨政育人的目的。
(二)深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从而加深理解和信服。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忠信礼义等精神,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还能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满足他们不断提升的文化需求,带给学生更多的收获。同时,教师应积极推广使用信息网络技术,并通过各种不同的多媒体工具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能使学生更加轻松、有趣地参与课外活动,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成绩。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打卡学习、任务模式等方式,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探索、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索性。
(三)建立健全文化监管体系,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
为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师不仅要改变课程内容和方式,还要通过严格监督确保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念得到培养。建议高校建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素质监管机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学习和生活管理措施,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四)激发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教师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如,通过研究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研究中华民族语言文字文化遗产,让学生深刻认识并体会中华文明的灿烂与精髓,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凡此种种,均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激发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传承文化精髓,把中国声音传递给世界,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五)创设高职院校文化环境,发挥环境习染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6]为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课发展,要综合考虑校园氛围和社会环境,建立持久沟通渠道,如设置宣传栏,向学生讲述中国历史故事,节日期间向学生介绍传统习俗等,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开展向英雄人物学习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职院校也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等,通过录播和直播等方式,传递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途径。
四、结语
“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只有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才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2]为建立更加适合高职院校实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挖掘搜集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形式,力促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提质增效,促使二者之间形成更为直接有效的融合路径,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当代日常生活,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得到充分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