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三力”校本课程
2023-06-07张香香
张香香
[摘 要]英语校本课程以英语知识为载体,通过提供个性化、多样性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的仅是《英语》教材的应用,很少会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英语学习需求。因此,为了改变当前现状,我们开展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三力’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打造包含“基础、拓展、探究”的三类课程,提高学生的语言力、思维力和文化力,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校本课程;语言力;思维力;文化力;核心素养
一、国内外英语校本课程研究现状
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是在独特的课程哲学的指引下,基于本学校,基于教师团队长期实践和教育研究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优质的实施效果和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课程体系。特色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个性化,即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原是“跑道”的意思,就是為不同的学生设计跑道。校本课程的思想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过程。国外在校本课程领域的研究有如下特点:重视课程开发的过程和实践性特点;注重校本课程与教学设计之间的联系,教学设计构成课程开发的组成部分;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针对需求评价的研究是课程开发的依据。这些研究特点对我国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成为英语教育教学领域的关键词,一线英语教师和教研员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开展了大量的实践研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正式颁布重新界定了英语课程的性质,提出了旨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设置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但不再使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而是采用了“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这一表述。自此,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课程体系建构、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要依据。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探索基于英语基础课程的拓展性、探究性的校本课程开发,涌现出体现地域特点、学校实际的特色校本课程。
通过“CNKI中国知网”以“英语校本课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718条结果,再以“核心素养和英语校本课程”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共检索到39条结果。通过梳理和分析,课题组了解到目前对于英语校本课程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
英语校本课程建设比较粗放,还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目前,虽然开发了部分英语校本课程,但更多仅仅是凭兴趣或某个需要而开发,缺乏对英语课程建设的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
英语校本课程建设与学科核心素养融合不深入,缺乏融通开放和螺旋递进性,核心素养的落地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保障。
大部分教师课程理念、教学观念思想老旧,教学方式传统,专业知识和能力体系不够完善,很难满足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急需实现从“语言知识和技能传授者”到“问题探究者、活动指导者、文化传播者和价值塑造者”的角色转变。
二、“三力”英语校本课程的研究思路及内容
(一)概念解读
“三力”指语言力、思维力、文化力。“语言力”指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思维力”指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培养思考辨析能力,学会分析、推理、判断和创新。“文化力”指理解各国文化内涵,尊重文化差异,增加不同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培育学生的语言力、思维力、文化力,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最终落实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课程问题
英语校本课程建设比较粗放,还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目前虽然开发了部分英语校本课程,但更多仅仅是凭兴趣或某个需要而开发,缺乏对英语课程建设的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同时对课程没有做合理专业地归类整合,导致课程间关联性和结构性不强,杂乱无序的“课程碎片”和随意拼凑的“课程拼盘”占据主体,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课程体系,难以发挥课程整体育人效果。
2.师生问题
教师方面,大部分教师课程理念、教学观念思想老旧,教学方式传统,专业知识和能力体系不够完善,很难满足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急需实现从“语言知识和技能传授者”到“问题探究者、活动指导者、文化传播者和价值塑造者”的角色转变。学生方面,学生对英语学习特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还存在一定偏差,英语学习多是停留在对表层意义理解的正确性上,难以有机整合和内化所学内容,实现迁移和创新。
(三)基本思路
1.课程研究目标
学校秉承“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坚持“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办学理念,把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点燃创新思维,展现创造能力,厚实人文底蕴,走向未来世界”的课程理念,构建形成了基础课程、校本课程深度融合的特色课程体系,使育人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从学校育人目标出发,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基于校情、学情、教情,构建出涵盖“基础、拓展、探究”三大课程群的“三力”特色英语校本课程体系,旨在英语浸润中唤醒学生,在综合活动中发展学生,在跨文化交往中成就学生,实现英语“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并最终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目标。
2.课程研究思路
英语校本课程的设计应遵循基本的课程设计理念,既体现螺旋递进、融合开放,又体现课程的适切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化选择,为促其终身学习创造必要条件。
基础类课程,指向基础语言习得,即基础“语言力”课程,强调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是由体现基础要求的国家课程和开发的初中英语教学资源系列课程组成,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
拓展类课程,指向深度语言习得,即拓展“语言力”课程,立足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强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延展及思维品质的培育,是体现不同于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差异化课程,是全体学生选修的课程。
探究类课程,分为主题实践课程和跨文化课程,即“思维力”和“文化力”课程。探究课程均以学生自主采用项目化、探究式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实施。主题实践课程,主要指向语言实践应用,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开发系列课程,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文化品格。跨文化课程,则指向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开发系列课程引领学生从语言内走到语言中,进而走出语言,走近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发展国际视野。
“三力”英语课程以基础类课程为基础,拓展类和探究类课程作为补充和拓展,三者相互融合,建构成一个丰富的课程体系。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给学生丰富而适性的课程,充实课程内容,拓展英语学习环境,丰富学习形式,有效满足学生语言与心智的同步发展,全面指向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提高学校个性化教育服务水平。
3.课程开发内容
基础类课程是国家课程,是每个学生的必修项。在此基础上,开发设计的拓展类课程和探究类课程是英语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拓展类课程开发了视听与简评、表达与交流、阅读与欣赏、写作与翻译四个课程内容,涵盖了听、说、读、看、写五种英语基本能力。探究类课程包括主题实践课程和跨文化课程两类。其中,主题实践课程涵盖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是对教材单元内容的拓展和整合,主要采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开展。跨文化课程分为流行和学院两个系列,其中,流行系列设计了欧亚视野和世界文化节日两个课程内容,学院系列设计了自然科学、英语话中国和模拟联合国三个课程内容。
三、“三力”英语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环境建设再升级
场馆方面,学校坚持高标准定位的原则,建成英语教学研究中心、学科名师工作室、微格语言教学实验室、录播教室、英语课程资源网站及英语阅读中心、学生社团活动中心、英语影音体验坊、英语沙龙聚会厅、模拟联合国、英语小剧场等硬件设施。各室均配备现代化多媒体互动设备,配备网络远程教学平台、平板电脑交互式教学设备,适合开展不同主题、不同情境的语言实践活动,实现有效人机互动,切实满足系列课程需要。课程资源方面,建立丰富学科资源库,实现教案集、导学案集和习题库、作业集的智慧众筹与共享;努力为学生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升级校园图书馆,增置英文报刊和书籍,丰富阅读资料,加大电子图书馆建设,扩大阅读范围,为学生搭建专业学习平台,开展全方位多维度学习,开阔视野。推进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建立多媒体视听说语言实验室,实现人机互动、强化语言体验与实践,促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升。
(二)课程建设再升级
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理念指导下,建设了“基础类、拓展类、探究类”课程体系2.0版(表1),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力和思维力,在文化力建设上发力不均衡。因此,在充分尊重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促进学生英语学科素养发展的系列课程,加强学科内、学科间的整合渗透,充分挖掘身边可利用资源,持续完善学校“三力”英语特色课程体系,升级课程体系至 2.0 版。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给学生丰富而适性的课程,充实课程内容,拓展英语学习环境,丰富学习形式,有效满足学生语言与心智的同步发展,全面指向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提高学校个性化教育服务水平。
学校通过创设各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贴近社会生活实际的英语学习,将情境、问题、文化结合,内容、语言、思维结合,教、学、评结合,促进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个性化学习过程与方法,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研究中心组织确定教学目标,分学期制订教学计划,以问题化教学为抓手,通过课堂观察、微格教学、行动研究积极构建完善“问题+活动”的双轮驱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交流与合作等创新技能,提高文化修养,促进综合素养提升,以更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三)教研机制再升级
坚持以教师的需求为导向,强调教师在教研中的主体地位,借助省级英语教研基地建设的契机,构建“2+X”校本教研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和区域两个层面教研力量,采取项目化运作方式,打造教研共同体,促进学科教育教学关键问题破解和教师教学育人能力提升,并将教师教研培训与名师工作室等有效结合,推动教研深度发展,构建出学科新型教研模式,打造形成学校教研特色。
(四)成长空间再升级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走出去、引进来”,以项目为引领,开展了“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学科课堂教学转型”等研究,依托专家的陪伴式指导,借助学校课程建设,有力带动了学科常规教学,成效显著。学校依托名师工作室建设,强化理论学习,突出实践引领,通过邀请各级专家入校讲座,参与教研,执教公开课,深入课堂诊断,采用面对面指导方式,帮助学科教師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为我校教师提升业务水平提供更多保障。突出英语学科问题情境导向,坚持“小改变大提升”,通过“开展项目式”小课题实践研究,带动教师全员研起来,在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培养出更多名师。
参考文献:
[1]程晓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砖关键问题解读[J].中小学外语教学,2022(7):1-8.
[2]何斌静.有关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究[J].校园英语,2021(27):120-121.
[3]刘雪芬.英语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J].新课程教学,2022(2):132-133.
[4]孙明.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英语教师,2022(8):141-144.
[5]燕甜甜.泉州海丝文化背景下初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实施[J].校园英语,2022(14):130-132.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