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实落地之我见

2023-06-07赵刚张纪东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4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案例监督

赵刚 张纪东

[摘    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发布,为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实落地提供了强力保障。本文列举分析了劳动教育落地难的案例,从案例分析出发,研究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地实施的意义及建立监督评价机制、监管记录平台和校内外实践基地等实施策略。

[关键词]劳动教育;落实落地;案例;监督;评价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让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推动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更好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关系我们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必须千方百计抓好,使之真正落实落地。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结合工作实际,就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实落地,谈几点看法。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第二部分“重点任务”中,把“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推进科学履行职责”作为第一条,从三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1.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2.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3.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这就给具体工作落实落地,开山辟路、遇河架桥,铺平了道路。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五个方面十八个分项,对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全面加强进行引领和规范。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迫使中小学推迟开学,本来紧张的课时,连正常的教学计划都无法完成,根本就无暇顾及劳动教育,中高考结束放假之后,少数学校探索劳动周,也遭遇尴尬。笔者近日从朋友那里了解到,2021年3月,他们组团前往深圳考察教学改革,把劳动教育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来关注,考察的结果有些遗憾,仅收获了点滴拘泥于校园内的“花草、蔬菜”,劳动教育实质性落实落地,任重而道远!

还是从半年来的调研和案例说起吧。

一、劳动教育落地难的案例分析

A学校,组织学生到乡下采摘园,参加采摘劳动,自费购买所采果实,学校只收取租车费用。就是这个租车费用不合规,遭到个别家长举报,学校遭遇尴尬,而作为校长来说,他也不是印钞机,而公用经费包水电暖、日常维修和办公用品,已经捉襟见肘,不收取租车费,总不能自己垫上吧。

B学校,组织学生到柳编工厂参加劳动,学生虽然乐在其中,但是产生了大量废品,厂长仁慈宽厚,没让学校拿钱。但是问题来了,厂长还能让第二拨儿学生来这个工厂动手柳编吗?

C学校,是新建学校,投入使用才半年时间,校园道路铺平及边角绿化还没有完成,暑假正是雨季绿化好时节,学校买了铁锹等工具,安排初二各班参加校园道路平整和植树劳动,遭到部分家长的反对。

A、B两校涉及经费问题,C校則涉及评价引导机制。《意见》第十四条虽然有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和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的要求,但是“最后一公里”的打通需要建章立制。《意见》第八条指出: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但是评价引导机制,“最后一公里”的操作标准制定和落实,亟待明确。

二、劳动教育落地实施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要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劳动,通过自己的劳动,收获到的成就感、快乐感、尊严感,让劳动最崇高的观念更加立体、交织、鲜活。要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崇高地位,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让中小学生感受劳动成就感,从而消除劳动意识边缘化、劳动认识表面化、劳动情感荒漠化及劳动价值模糊化。要让学生知道劳动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受目前的条件限制和家长的功利化意识影响,学生必要的体力劳动被形式化了,甚至最小化了。

那么如何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呢?

笔者认为,必须靠双向发力,监督评价给力来解决,一方面,学校按照规范,科学设计认真组织;另一方面,学校之外(学校本也是劳动场所的一部分)劳动场所,愿意接受,配合学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劳动课程。而解决“最后一公里”必须抓住它的基石,即夯实县级政府教育责任,设计并建设“积分银行”,形成可操作的机制。专门就劳动教育这个主题来说,县级政府的责任主要就是两条:一是宣传《意见》精神,营造氛围,让相关部门,如民政(涉及福利院)、工信(涉及工厂)、农林(涉及农庄果园)等部门积极配合教育部门,落实校外劳动实践项目;二是按照学生人数,校外劳动实践次数及耗材进行预算拨款。

实施策略,就是建立“积分银行”或叫监管记录平台,简单地说,一方面,对学校制订、落实劳动教育计划,进行监管记录,进而传导压力,促进每个班级、每个学生完成劳动课程,形成制约机制。打个比方,像移动手机充值一样,达到充值标准,正常使用(完成国家规定的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正常毕业升学),三个月欠费,给予停机处理(没有完成国家规定的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毕业升学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除学校自身能够实施劳动教育的场所外,给适合的劳动教育场所(如福利院、果园、工厂等)提供机会,促使其主动申报接受学生实施劳动。打个比方,就像给贫困村、贫困户捐赠产品免税一样,或者修路征地拆迁一样,给予补偿。这实际上是一个县级政府牵头,教育部门主导,多方参与监管的操作机制,有了这个监管机制,便有评价,有评价一定产生效能,这样一来,就打通了学校与劳动教育场所之间的通道,也把一些担心劳动会影响学习认识的家长,引导到正确的轨道。对学生来说,从积分制约,到积分自觉,逐步形成积极参加值日,打扫班级校园卫生,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好风尚,养成爱劳动讲卫生习惯。对福利院、工厂、农庄果园等单位来说,接受学校组织学生来劳动实践,根据“积分”领取政府拨付的耗材补助资金,形成良性互动。

从另一个角度说,劳动教育还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基地是劳动教育实践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德育应当不断向社会延伸,充分发挥社会德育力量,特别是发挥学校周边的社会资源和教育基地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政府应该创造条件给学校应有支持。对学生来说,根据学段情况,完成家庭劳动、校园劳动和校外劳动任务,劳动过程和劳动体验本来就是劳动教育。从最新部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2课“干点家务活”中,可以清楚看到家庭在劳动教育落實方面的重要性。校园是学生接受劳动教育、获得成长的主阵地。部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等7课“我是班级值日生”的教学目标就是,关注学生的值日情况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重要方面。初中生则需要每年安排累计一周课时的校外实践劳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上高办事处利用訾家小学的旧校舍,改造成小井小学综合实践基地。这个基地,集学生安全教育、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劳动教育、团队意识培养于一身,功能就是负责学科整合,重点践行学科知识。比如,基地中有百草园,学生观察各种药草,践行科学课中的植物部分知识。学生对百草园进行田间管理,践行劳动知识,学生画百草园,给美术课提供素材,学生将过程写成文字,践行语文所学知识。在学生给百草园制作栅栏时,真切感受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多变性。基地除了有百草园,还有百禾园、百果园、百蔬园。虽然院子不大,但是种类很多。小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一期是两天,学生在基地入住一晚上。学生要做好个人卫生护理,负责被褥整理、寝室内务卫生清扫,还在老师的带领下,亲自缝衣钉扣、蒸馒头、包水饺等,学会了家务劳动基本知识和技巧,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实践基地还根据时令特点,种植了多种农作物,饲养了鸡、鸭、鹅、山羊等。学生锄地、拔草,喂养牲畜,经历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体会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通过两天一夜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培育积极劳动态度,锻炼家务劳动技能,涵养高尚劳动品德,培养良好劳动习惯。小井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到基地中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孩子们每学期最向往的事情。

劳动教育还要关注时代背景,这在当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020年汹涌而来的疫情,给粮食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既是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面对持续不断的疫情,每一个中国人要对粮食安全常怀危机意识,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既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又绷紧粮食节约这根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有些学校食堂是餐饮浪费的主要场所,基于此,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养成勤俭持家,珍惜一箪食、一瓢饮的勤俭美德。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劳动的目的和价值,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高尚”“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崇高理念,理解和形成科学的劳动观,热爱劳动,感受劳动的幸福;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劳动能力,尊重社会上的普通劳动大众。教师应该深度挖掘劳动教育课程中隐藏的育人因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课程特点,将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具体划分为不同的更精细的教育目标。例如,对小学生而言,教师应该重点关注他们的卫生习惯和劳动习惯,让他们感受到从事劳动的乐趣和获得感;对初中生而言,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要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崇高的劳动品质,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针对普通高中生,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之外,还应该设法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感受到劳动可以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家国情怀;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提升劳动技能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本,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劳动品质和精益求精的劳动态度;针对高等学校学生,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以及实习实训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而科学的择业观,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以及崇高的奉献精神。

三、劳动教育落地的监管和评价策略

劳动教育落实落地,需要监督和评价,A、B、C等案例反映出来的问题和阻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交织、犬牙交错的,它的管理主体是县级政府及所属的教育局。由于劳动教育本身在时间和空间上“显性”占据语、数、英这些升学考试科目的份额,而劳动教育又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对它的监督和评价,需要特别监管,因此要对县级政府履行职责进行评价。评价主导当然是上级党委政府,可以是市级对县级一年或两年一次督导评估,可以是省级政府四年一次抽查评估,当然,还有国务院教育督导委的随机抽查评估。这些评估机制早已定型,评估的导学调节确需关注,这一点特别重要,笔者感同身受,因为多次参加各级督导活动,领导人看的是总分,看的是排名,如果仅仅把劳动教育作为一个子项目,它的赋值分数永远不会超过升学统考学科,评价的杠杆作用几乎被其他分数掩盖。因此,强化初期,对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不能简单地用分数来赋值相加,而应该和当年强力猛抓计划生育时,采取一票否决(比如,“超生”不得入党、提干、转正等硬杠杠)来操作,持续几年后,再进入常态评价。

另外,学校还要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将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成果纳入评价之中。定期组织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以展示促提高。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树立劳动典型。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分学段制定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开展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实践情况全面真实客观记入档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或参考。改革考试命题,加强试题与社会实践和学生劳动生活的联系,加强对劳动价值观念和劳动实践能力的考查。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把“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推进科学履行职责”列为工作重点的第一条,给各级教育管理评价者指明了方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实落地,只要抓住牛鼻子,夯实县级政府责任,必能取得满意成效。

参考文献:

[1]王玉明.劳动教育关系民族发展长远大计[N].中国教育报,2021-04-08.

(责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案例监督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