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共生:家国美学与课程文化取向研究
2023-06-07陈琦
陈 琦
(中国美术学院 专业基础教学部,浙江 杭州 310024)
家国情怀是以个人修身、尊老孝亲、经世致用、心怀天下为基本内涵的价值观念,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拥有德育和美育双重属性。艺术学专业课程“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1],这是国家在宏观层面上对课程文化的政策导向。在微观层面上,艺术学专业课程应当遵循美育规律,顺应艺术学科特点,以家国美学为理论依据和文化旨归,寓价值观念引导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全过程,鼓励学生从自身出发,立足时代,感知社会,观照世界,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使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作品。
一、家国情怀与课程文化
家国情怀是个体认同血缘家庭、民族国家等共同体,愿意自觉承担责任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以“忠孝仁义”为价值追求,以“经世致用”为实践模式,以“天下太平”为理想境界。家国情怀中的“家国”,分开是各自独立的社会形态——家与国,合在一起强调的是“家国同构”的传统文化根基。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以个人道德修养为起点,推及家庭、家族、家乡、邦国,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业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凝聚成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直至近代,梁启超等维新思想家“西学东渐”,借用“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的理念解释西方民主,从中引出现代国家观,以激励民众爱国图强。[2]家国情怀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完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华丽转身。
和爱国主义相比,家国情怀侧重情感诉求和审美意趣。情怀的“怀”,意为思之、念之、珍之、藏之也,凸显情感的深厚性,具有很强的美学意味。张法认为,“家国情怀,用现代汉语来讲,可以说就是中国美学”。中国美学讲究宇宙万物的内在联系,关注事物整体性。若以个人为基点,向外扩展为“身—家—国—天下”,向内扩展为“性—心—意—志—情”,有如太极一般构成交感和谐的整体。[3]在家国情怀中,“家国”是向外打开视野,“情怀”则是向内观照于心,两者协调,强调的是爱国如爱家的价值观念,彰显儒家美学的入世精神。儒家美学是中国美学的显性形态,以家国意识为基础,以“仁”为美,强调个体情感与社会伦理相统一。“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便成了“民胞物与”“天下大同”的观念、情感和境界,也称家国美学。
陈望衡认为“中国美学精神的核心是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属于本根意识”。家为人伦之本是人类共识,但“家国一体”却是中国人特有的认知。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国同构使中国人的审美经验由家庭延展到社会及天下。对中国人而言,家国情怀不仅是一种情感诉求,更是一种生命自觉。美学意义上的家国情怀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以“诗言志”“兴寄说”为代表,文人言说“家国之志”的美学传统。诗言志,始出《尚书·尧典》,《左传》《庄子》《荀子》皆有论述。近代朱自清称之为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4],周作人将诗言志的传统由诗扩展到整个文学,以揭示文学的本质特征。[5]“志”是志向、抱负和理想的意思,言说之志应避免使用浮华、空洞、堆砌之词,而是要展现风骨。“风骨”出自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经唐初陈子昂积极倡导,发展出新的美学范畴“兴寄”,意为比兴寄托,用比兴的手法写诗,寄托诗人的人生理想与报国之志。不仅中国文论,中国画论也关注“兴寄”。北宋《宣和画谱》提出“内有寓兴之意,外得寄物之形”的观点,“兴”是指画家对自然景物产生情感和兴趣,“寄”则是将其融入作品并通过画作传递给观众。“兴寄”成为中国山水画的境界之一,对后世的山水画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是将“江山”“河山”作为一种美学概念,指代国家、社稷,凸显壮美、崇高的审美意境。这一现象历代均有,尤以南宋诗词最为常见:“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文天祥《金陵驿二首》)既表达对祖国山河的无限赞美,也体现浓重的忧患意识和深厚的爱国之情。“江山”已然成为中国文艺的重要母题。[6]两宋之际涌现出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赵芾《江山万里图》等描绘锦绣河山的画作,画家们将国土沦丧的悲切和渴望统一的愿望诉诸笔端,以激励民众保家卫国。从《诗经》《楚辞》到辛弃疾、龚自珍,从自然山水到田园牧歌,从江山如画到天下情怀,两千多年的泱泱历史,将家国情怀的审美趣味体现得淋漓尽致。
英国课程论专家丹尼斯·劳顿在其代表作《教育、文化与国家课程》一书中明确提出课程是文化的缩影,是一种文化的选择,应该将文化中最有价值的方面传授给学生。[7]课程文化指按照一定社会发展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8]课程文化是课程对文化的选择,体现课程的价值取向、审美旨趣与理想追求,其核心是价值观问题。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格局,课程文化既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也要吸收外来文化和先进理念,在文化碰撞和交流中实现文化自我进化。就具体课程而言,又是一种文化再解读、再生产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能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与活力,也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促使其重新审视、思考和演绎文化的意义,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家国情怀,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化作深层次的文化基因,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品格。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责任担当,到“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的忧国忧民,再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的热血豪情,直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的人生理想,家国情怀是充满中国文化特色的话语表达,是中华美学的灵魂,是中国人的普遍共情。以家国美学为课程文化取向,旨在深入挖掘其内涵与价值,结合传统经验和全球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美育场域,让学生浸润其中,涵养德行,陶冶情操,温润心灵。通过家国情怀的渗透和课程文化的引导,整合审美、文化和价值观念,关注个人与社会、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成长,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家国美学文化取向的课程思政
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9],到2020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标志着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艺术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1]课程思政是国家在宏观层面上对课程文化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既体现了课程文化的本体性价值,也彰显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性价值。在微观层面上,艺术学专业课程应当遵循美育规律,顺应艺术学科特点,将主流价值与育人理念自然融入,不仅关注知识的传递,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培养,引导学生锤炼品格、增长见识、提高社会责任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育精神,营造充满文化自信的课程氛围与精神场域。
家国情怀是儒家美学和民族精神的核心,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拥有德育和美育双重属性,内涵丰富,意味深长。家国情怀从纵向维度看,上溯中国古代“仁者爱人”“以天下为己任”(《论语》)的仁爱精神,及至近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的大义担当,再到新时代以振兴中华为梦想的民族复兴,是跨越千年时光的文化绵延;从横向维度看,以血缘认同的伦理亲情为原点,以地缘认同的乡土情结为连线,交织成民族国家认同的爱国情愫,是遍布神州大地的精神传承。家国情怀是中华美学的灵魂,是中国人独有的情感表达与美学传统。从理论角度看,儒家所推崇的家国美学始终占据中国传统艺术和审美的主导地位,“家国同构”强调个体与社会、国家之间的有机统一;从情感角度看,家国情怀推崇“修—齐—治—平”的人生境界,将“恋家—思乡—爱国”层层推导、差序递进,凝聚成深情大爱。以家国美学主导的艺术学专业课程思政,为教学注入了丰富的内容、主流的价值和思政的因子,能起到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提高道德、人文和审美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增强文化自信等作用,并成为课程的理论依据和文化旨归。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紧抓课堂教学“主渠道”,将教学目标、思政元素与价值导向有机融合,对艺术学科来说,关键在于课程主题的确立。家国主题为课程思政找到了落脚点和主心骨,从专业教学角度看,与专业知识、能力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从自我出发,关注现实,观照世界,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挖掘,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从立德树人角度看,家国情怀作为一种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拥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符合当代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和价值追求,能展现中国精神和中国气度,增强文化自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现代艺术教育,再到当下的课程思政建设,家国情怀和美育精神始终贯穿其中,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纽带。于专业而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创作观;于做人而言,能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五观”皆正的专门人才。
三、家国主题引领专业教学的路径规划
对于艺术学专业课程而言,创作实践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主题则是其灵魂,也是课程文化取向的标志。鲜明的主题对奠定课程基调、统领教学全局、划定创作范围、指引创作方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构思立意、选题调研、创作实践等角度出发,旨在探讨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引领专业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并试图解决课程思政中存在的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从而促进两者融合共生。
(一)构思立意,明确主题与价值观念
意在笔先指创作之前先构思立意。首先,启发学生以个体经历、家庭背景、生活体验、社会感知、价值思考等为起点,围绕“家国情怀”主题,抓住“触动心弦的瞬间”作为创作构思的切入点。“动心瞬间”可能源自一张照片、一幅画、一则新闻,甚至是一句话所产生的突如其来的感动、顿悟,带来创造性思维的契机,激发想象和创意,完善“动心瞬间”背后的故事。家国叙事通常选择一个角度,或几个角度结合展开叙述,从亲情友情到为国奉献,从城市建设到乡村振兴,从非遗传承到科技发展……家国主题蕴含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容,给学生的专业创作留下充分空间,使学生得以施展才华。其次,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构思草图辅以文字说明等形式,初步确定构思方向。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和交流讨论,吸收意见和建议并加以改进。经过多轮反复修改和调整,基本确定个人或小组的构思和立意。在此阶段,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选择具有积极向上精神面貌和正能量的创作选题,将家国情怀的种子播撒于心。
(二)选题调研,收集素材与深化理解
调研为深化构思及后期创作奠定基础,涵盖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两个环节。文献调研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收集选题相关的文化背景、地域特色、生活方式等图文影像资料,展开有针对性的分析与整理,形成一条或多条线索,研究形式语言与表达方式等,为进一步调研做好准备。实地调研环节,鼓励学生深入现场,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直观感受等形式加深理解,通过速写、小稿、文字等形式把鲜活的感受记录下来,围绕主题选材,关联自我感受,进行归纳总结、素材积累等。在整个调研过程中,学生逐渐熟悉调研的方法和步骤,对创作素材进行反复分析、筛选与梳理,不断完善内容和形式,通过感性认知与理性分析体悟家国情怀的内涵。随着调研和讨论的深入,逐渐形成明确的观点和看法,整理成调研报告(图1)并宣讲。此举是一次重要的交流机会,学生不仅能获得来自同学的启发,也能强化主题认知,形成正向反馈,使家国情怀的种子破土而出。
图1 竹尖上的艺术——广宁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调研(1)本文图片均源自学生制作。
(三)创作实践,创设情境与主题升华
围绕家国主题进行专业创作,教师重点把控主题与方向,确保创作内容紧扣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同时强调将真情实感诉诸笔端,表达家国深情。在具体创作形式和创作手法上,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媒介、材料和表现方法丰富画面和质感,注重作品的内在逻辑和自我完整性,以实现美学自洽。为满足专业创作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尝试自主探讨、小组合作、项目协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以促进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实施阶段性创作汇报与逐案点评、全班统评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进行教学评价与反馈,以促进相互学习,提高班级整体创作水平。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展览、竞赛和活动,以赛代练,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意识、创意思维及艺术表现。在艺术熏陶和审美训练中自然而然、点滴渗透家国观念,寓“三观”教育于专业训练、创作实践的全过程,让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让家国情怀在学生心中深根固柢。
四、学生创作折射当代青年的家国情怀
面向课程思政的艺术学专业课程教学以“脚踏实地,学以致用;志存高远,学以报国”为目标,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结合年度时事热点,选择适合的话题,以叙事性短视频创作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关注现实,立足时代,深入生活,讲述感动人心的故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其社会参与度与责任感。
(一)基于社会现实的话题意识
话题意识指创作者重视作品的话题性,关注话题热度、情感浓度和传播速度的创作意识。围绕家国主题,鼓励学生从时事热点、公共事件、社会生活、焦点人物等多个角度选择适合的话题展开创作。通过积累话题、选择话题和切入话题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表达能力和创作水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关注国家,激发其爱国情感。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带来真切的社会感知,触发深切的同情与共情,“疫情故事”成为学生的创作热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反映脱贫攻坚、城乡巨变、中华复兴等内容的“中国故事”成为学生创作的主要方向。从选题角度看,学生作品大体涉及以下三大类:一是与自身相关,追溯家人与家族的过往,挖掘与自身相关的家国历史;二是与乡土地域相关,考察家乡的民风民俗、非遗文化、时代变迁、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三是与时事热点相关,重大赛事、突发事件、科技新闻、榜样人物等,选题呈现多元化、热点化的趋势。学生大多从自我认知和自我生活出发,关注社会现实,聚焦热点话题,以常人的视角讲述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故事,从亲情、友情到人间大爱,从地域风情、传统文化到家乡变化,都是学生乐于表达的家国主题。这些选题不仅反映了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也展示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从自身感受出发的审美移情
审美移情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心理过程,指审美主体将自我和情感投射于审美对象,使对象具备感情、思想等特质,从而引发共情和唤起美感的心理状态。在选择具体的创作角度时,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和自我感受出发,探寻家国主题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将个人情感与审美对象结合,使创作不仅具有审美特质,还能反向影响创作者的自我认知和情感感受。投射于创作之中的个人情感和家国意识能感染自身,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作品《竹里乡愁》(图2)讲述童年记忆引发对竹编非遗文化的关注和学习,在认识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后,义无反顾地投入非遗推广和专业应用之中的故事。作品《归》(图3)则着眼于当下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以一位彝族教师的视角记录了大凉山地区的时代变迁,表达对家乡和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参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期待。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回忆中的民族风情场景交相辉映,展现出绚丽的画面效果。作品《薪火》通过一家人的传承故事,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场景和人民的奋斗历程,强调了家风家训对后代成长的影响。这些作品具体描绘个人与家庭、家乡、民族、历史的关系,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文化传承和时代特色,表达当代青年对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启示意义。
图2 《竹里乡愁》
图3 《归》
(三)创作表现当代青年的家国情怀
表现主义是一种强调情感和个人体验的艺术哲学,其核心观点认为,艺术创作不应只局限于对客观世界的再现,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手段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艺术创作反映创作者对现实的沉思、对世界的看法,真实的历史和现实的生活为作品形象塑造、理念传达、意境呈现提供依据。从学生创作大多以大时代、大事件为背景,刻画身边默默付出的普通人的家国情怀,表现出当代大学生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而是选择脚踏实地。他们讨厌说教,喜欢真实、有魅力、充满感情的鲜活个体,如你我他影子一般的普通人最容易让他们产生共情。在学生的作品里,自然流露出内心独白:如我一般的普通人究竟能为社会做些什么?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更能激起他们的家国情怀。家国主题的创作表现可以加深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将自己的感性体验转化为能够被社会认可的文化形式,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还有助于促进其人格的发展。
作品《不负家国不负卿》(图4)的灵感源自疫情期间一张感人至深的新闻照片,一对年轻男女中的女孩是护士,他们隔着医院的玻璃亲吻。学生据此改编和创作了新闻背后的故事:一对即将结婚的年轻人,在新娘决定推迟婚礼前往一线抗疫时,新郎献吻以示支持;当新娘战斗在一线时,新郎在家乡给予默默支持;待到新娘返乡,有情人终成眷属,大家小家皆得圆满。作品《十六年》讲述的是孩子在家人感染SARS病毒成功获得治疗后,立下成为医生的志向,若干年后,孩子长大成为医生,继续救助新冠病毒感染者,完成爱的接力的故事。学生还创作了许多医护人员和普通人之间情感交织的故事,将自己对医护人员的感恩之心转化为剧中人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
图4 《不负家国不负卿》
学生的短视频创作通过剧情发展、角色塑造和情感描写等多种手段,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投射于作品之中,表现出对社会事件和个体命运的关注与思考、理解与感悟,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创新的角度和创意的构思,将现实事件和个人故事转化为艺术创作,反映出他们的思想深度和审美追求,展现出他们的艺术才华和创造能力。
从学生的创作成果看,当代大学生是拥有家国情怀的一代青年。他们拥有独立自主的个体意识和个性特征,拥有积极向上、担当有为的精神风貌,善于从小事着眼,联系自身经验与社会观察,认同血缘亲情、地域文化和民族国家,感动于世间真情与大爱无疆,以包容、共情、感恩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用温暖而有力度的创作展现心目中的家国情怀。这些作品不仅通过细致入微的叙事手法传达出普通人的“大情怀”,用具体而真实的情感描绘抽象而深刻的社会意义,而且通过温暖的故事触动人心,表现出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对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透过艺术创作表达感悟,传递真实情感的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水平,为当代青年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引。
五、结论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家国美学强调个体情感与社会伦理的和谐统一,倡导个人修身推及家庭、家乡、国家直至天下太平的差序格局。以家国美学为主导的课程文化融合课程思政理念,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引导学生发现美的意义,体悟美的价值,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旨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健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在艺术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构思立意、选题调研、创作实践等主要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与思考;通过讨论、宣讲、点评等互动教学形式,促进师生与生生交流,加深对家国情怀的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路;通过“构思—修改—深入—完善”的创作流程来反复强化学生的家国观念和社会责任,使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作品。
从学生的创作成果看,作为拥有家国情怀的一代青年,他们善于以小见大,通过鲜活的日常叙事来表现普通人的“大情怀”,以具象的叙事描摹抽象的情感,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以温暖的故事触动人心。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磨炼意志、提高修养、涵养人格,脚踏实地,孜孜以求。这种精神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育,为青年一代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益支持和指导,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