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交广台“广播+”的创新实践

2023-06-07陈欢胡晓娟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3年1期
关键词:听众安徽主持人

陈欢 胡晓娟

摘要

在媒体融合的语境下,众多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强烈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交通类广播作为传统媒体的典型代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找到发展极点、实现正向增长,成为交通类广播创新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安徽交通广播为例,尝试探索其“广播+”发展策略,进而反思交通类广播的创新发展路径。

关键词

广播+ 媒介融合 安徽交通广播

作者信息

陈欢,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胡晓娟,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部讲师,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人工智能时代记者的角色定位与价值重构研究”(18CXW008)的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引入

根据《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截至2021年底,全国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48%。[1]广播事业以声音为媒介多管齐下,正在形成融合发展的聚力,传统电台广播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也在积极地寻求破解之路。

安徽交通广播作为地方交通类广播的探索者,一直走在融合转型、创新实践的前列。央视市场研究(CTR)显示,安徽交通广播(FM90.8)是安徽移动人群中覆盖人群最广、影响力最强的电台。[2]过去几年安徽交通广播打通线上线下渠道,从内容生产到产业跨界,实现“广播+”融合发展。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新闻实践的多元化呈现,对交通类广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安徽交通广播的“广播+”策略探析

媒介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3]安徽交通广播作为交通类广播的代表,自身也在经历着从电子化到数字化的融合变革。

(一)广播+直播:重塑时间,做引领听众的先行者

广播本就是通过直播来呈现,在传统媒体时代,广播媒体主要以声音为媒介。融媒时代,视频、图画、文字与VR等配合着音频的新形式层出不穷,广播媒体直播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安徽交通广播以声音为出发点,使用新形式、新技术展开直播。

早在2015年,安徽交通广播就联合360水滴平台开通视频直播,不到一年,观看人数就迈过400万大关。之后其迅速推进“广播+直播”策略,同年在江淮汽车产品发布会尝试VR直播,不断延展受众的时间和空间,使得“真实”与“虚拟”的边界逐渐消弭,让受众产生共存感。

2020年3月,安徽交通广播携手浙江、贵州交通广播,推出“春暖复工路”大型融媒直播,共覆盖听众6000万,移动端收看人数超过220万。这是广播媒体首次在三地直播间进行跨地域的音、视频同步直播,是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又一次突破,充分彰显了应急突发事件中交通广播作为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重大活动直播也极大地推动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发展的速度。

直播的实时性与交互性改变着听众的真实感、沉浸感与时空感。电台广播不仅要会用直播,更要用好直播,“广播+直播”融合发展。安徽交通广播首届直播家居节邀请明星主播带着观众现场砍价;《快乐1+1》通过直播举办线上大型相亲会。与交警、城建、市场监督等部门形成融媒化实施联动机制,不同类型的直播既拓宽广播生产边界,丰富内容生产,又拉近观众参与感,提高用户黏性。

(二)广播+热点事件:立体呈现,做地方新闻的传播者

复旦大学朱春阳教授指出传播力是指传媒实现社会价值共享的能力。[4]2020年疫情爆发,安徽交通广播在新媒体宣传中,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在自创和合作中不断发力,成为广播新媒体的主力军。频率开辟了“重要速报”“权威发布”“一级响应进行时”“并肩战役”与“紧急插播”等多个新媒体话题,单元以整体设计及规模化发布成为传播新亮点,被社交圈、微信群广泛转载转发,确保第一时间传播安徽省疫情防控资讯;创意融媒节目《战“疫”者说》《战“疫”双声道》通过讲述温暖人心的战疫故事,展示抗击疫情安徽全景,传播战疫信息和力量。

2021年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陈乔年英勇赴死的剧情在全网引起轟动。安徽交通广播主动设置议题,下设的急先锋工作室率先在公众号发布《合肥有条延乔路,通往繁华大道》,通过图文介绍延乔路,并发布延乔路此刻春花绽放的图片,之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中央级媒体持续报道。7月1日安徽交通广播又来到延乔路,记录市民连续多日缅怀先烈的场景,形成全覆盖宣传声势与多维度立体传播格局。

为了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时事热点,坚持对社会的改革发展注入建设性意见。早在2013年开播的新闻评论栏目“908锐评”,改变以往单篇稿件广播评论形式,将热点事件与国家改革、当地发展以及社情民意衔接,通过固定节目集中呈现,主持人话题陈述与评论员权威点评相结合,极具原创色彩。

(三)广播+主持人IP化:转变身份,做有态度的陪伴者

主持人作为传播主体,通过声音向传播对象传递情感与讯息,不同主持风格会影响节目效果与质量。将“IP”与广播主持人相结合,可以发挥媒体与受众文化相融的贴地、亲民优势,打造广播的独立标签。

安徽交通广播打造一档适合青年人群收听的《青春集结号》,节目由全国新闻述评与其他栏目组成,针对不同时期的宣传要求、受众需求而不断推陈出新,例如K歌大赛、青春读书会等等,《青春集结号》目前是安徽地区晚间收听冠军。

传统电台主持人强调事实,用语措辞严谨规范,其自身的风格被隐藏至“后台”。而“主持人IP化”意味着打破“前台”与“后台”的壁垒,强化主持人的个性特征,以此提高主持人的可辨识度。《青春集结号》主持人张奥在节目中会使用具有“网感”的词语呈现出青春、接地气的人格化传播特征,同时在微博、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发布个人动态,以健身、阅读、话题分享等积极向上的内容为主。用户在微博的互动也会在节目中同步呈现,通过建立的各地粉丝群在与受众的交流中拉近听众与广播媒体的距离。

(四)广播+社群:互动伴随,做联结用户的践行者

传统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信息搜集往往通过“发生、发展、发现”的顺序。广播电台的线性报道模式也是记者在现场搜集采访事实,再通过编辑进行信息汇总,最后主持人将编辑好的信息通过电波传递给听众。受众是被动收听方,而技术升级更迭让更多的个体都可以有机会触网发声,从web1.0到2.0,再到元宇宙,受众主动性越来越强,而交通广播的定位意味着可以更好地发挥听众的能动性。

从大众传播跨越到群体传播,地域性与群体意识是社群存在的根基。安徽交通广播创新性地使用微信小程序中的圈子聊天室,用户可以直接聊天互动,实时更新路况信息。通过社群获取到的道路交通信息等也会通过直播以及微信后台的共享文档发送出去,第一时间触达更多的用户。

(五)广播+电商:紧跟变化,做商业新业态的建设者

传统广播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层,第一是政府的扶持,这得益于我国的传媒政策,政府都会对广播电视进行财政支持。第二是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通过售卖听众注意力,利用广告服务的形式盈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通过广告盈利占据了广播电台的大部分收入。

媒介融合时代,广播与电商开展合作构建商业变现的新模式,安徽交通广播打造“908商城”,通过日常的节目播报加大商城的曝光度,依托其受众基础,选择全球商品提供给消费者,同时商城还与安徽省各县相关部门合作,设置“一县一品”专区,选择安徽省各地商品供消费者选择,打通上下游的供应链。

针对不同节目的用户画像,“908商城”选取差异性产品,用户在收听节目的过程中获取相关口令,用户使用口令以更低的折扣买到心仪的产品。针对有较大流量的主持人,还会推出主播亲选以及主播推荐等形式为产品背书,提升用户信任,提高商品购买率。

随着居民收入增长,消费者的文化活动消费、生活服务型消费的占比也在持续上升,商品和服务质量逐渐成为消费者诉求重点,安徽交通广播又上线“908幸福汇”,作为“社群网络新平台”,通过汽车服务平台解决汽车购买、养护等问题,并将汽车生活和定制商城服务相结合,例如预约与下单年检服务送商城商品优惠券。

媒介融合是广播电台发展的新突破口,“广播+电商”的新模式实现了其产业价值链重构与盈利模式创新,有利于保证广播行业持续变革的经济基础和可持續发展。

三、媒体融合下“广播+”创新发展路径

在媒介融合的下半场,交通类广播的内容表达、内核坚守、传收关系等问题并无准确答案,但是广播的本质是具有高度伴随性的媒体,音频的无处不在体现其高附着性,从安徽交通广播的“广播+”策略中也为交通类广播提供发展方向。

(一)服务融媒:引领百姓出行需求,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拉什提出风险是一种心理认知的结果,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不同群体对于应对风险都有不同的的理想图景,因此风险凸显在当今时代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一种社会秩序。

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公众所处的环境越复杂,对媒体来说意味着被需求度更高。听众需要贴心的服务以及权威的讯息,交通类广播的优势在于通过专业能力去提供其他平台所无法提供的信息。交通广播的品牌效应形成后会受到听众进一步的关注和依赖。融媒体时代,交通广播可以通过提升服务质量重塑自身品牌。

交通类广播应当第一时间将相关路况信息,通过全媒体渠道,譬如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客户端等同步传播,采用短视频、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呈现,有效服务出行人群。交通广播应当按照融合传播的特点和全媒体思维,重塑应急报道机制和流程;适应线上节目与移动端同频共振的融合传播需求,做到应急报道主动出击,追踪报道,全景展示,深度挖掘;交通类广播还可以与各类部门形成融媒化实施联动机制,最终打造依托新闻的“大服务业平台”。

(二)人才兴媒:提升全媒体素养,完善机制孵化“网红”主持人

媒介融合时代召唤全能型媒介人才,交通类媒体由于功能定位的特殊性,要求电台主持人对于车辆性能、本省的交通道路、重大工程、交通知识等都应当有较强的知识储备。将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渗透在一举一动中,以鲜活的形象去呈现真相、打磨观点、陈述感受。同时从业人员也要立足个人的专业化发展,坚持学习新媒体方面的传播技术与报道手段,对所从事的报道领域,深入研修专业知识与理论,尽量做到对报道内容的专业理解与表达,让内容生产达到专业化水平。

主持人既可以是提升自身品牌形象的关键,也可以成为开启广播转型升级之门的钥匙,而“网红”主持人的本质是对媒体平台之下个人品牌价值的深度发掘。相比传统广播的严肃、高大形象,个人品牌更具感染力与亲和力,也更易被感知和接受。“网红”主持人的孵化要把握个性与专业性兼容,电台作为主阵地要勇于开拓,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完善IP生产的路径。当然,盘活人才要素的同时也要警惕主持人职业价值认同缺失以及新闻业“饭圈化”等问题。

(三)本土立媒:技术赋能建设性新闻生产,推动公共空间向善发展

从传媒业的职责来看,给受众提供第一手的信息是其安身立命的本领。大数据技术及智能算法为交通类广播动态把握听众需求提供操作空间,从而更好帮助其明确发展定位。广播频率覆盖整个省市,因为这些巨大用户群的存在,还可以通过微信后台等渠道了解关注用户的性别比例、地区分布等信息,从而辅助进行内容策划与挖掘。未来随着LBS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等的进一步应用,新闻的生产环境会进一步扩大,传收双方的身体空间置于多元化的社会空间中,形成身体与社会空间的双向融合,这也构建起更大的开放式网络传播空间,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新闻生产的创新提供更加深入的变革力量。

加大技术投入,发挥科技优势,完善个体到公众发声的传播路径。以广播频率为覆盖面,车载收音机与智能终端等全方位发力的“广播+”生态战略,激发听众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改善进程中,共同构建美好未来。

结 语

安徽交通广播通过“广播+”战略实现“全方位、深融合、入民心、强发展”的新广播传播格局。媒介融合时代,交通类广播既要保留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又要借鉴新媒体的经营模式,以服务听众为目的,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创优节目内容形态;重视人才挖掘与未来成长的一体化培养路径,加强与新媒体的进一步融合;立足本土,注重技术融合应用,推动公共空间向善发展。

参考文献:

[1] 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J]. 广播电视网络,(2022)29(5): 7-9.

[2]百度百科(2022).安徽交通广播百度百科[DB/OL]

.https://s.r.sn.cn/gd9FpA,20220930

[3] 央视网(2021).从相“加”到相“融”习近平绘就

媒体融合发展蓝图[EB/OL].https://s.r.sn.cn/VNbLwV,20

220815

[4]朱春阳.传播力 传媒价值竞争回归的原点[J]. 传媒, 2006(8): 52.

猜你喜欢

听众安徽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