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来国外绿色生活方式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3-06-07王晓楠
王晓楠
[摘 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绿色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全球学者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国外学者基于不同学科视角对绿色生活方式进行研究,涵盖内容丰富,但因学科分散而难以达成共识。文章以1973—2022年在WOS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关于绿色生活方式研究的1702篇论文为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聚类、突现词等分析,纵向回顾绿色生活方式研究的发展历程,横向比较研究热点的迁移。研究发现:近50年来国外绿色生活方式研究呈现雏形期、突破期、转型期和发展期四个阶段,并在理论发展与整合、内涵与范畴拓展、热点转移以及方法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当前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研究刚刚起步,在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存在不足,既需要借鉴和吸收国外优秀研究成果,又需要立足于中国实践,运用多学科视角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社会学话语体系。
[关键词]国外绿色生活方式研究;CiteSpace;生态文明
绿色生活方式是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一种生活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参与的一场系统性社会变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方针,①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在碳达峰碳中和框架下,逐步和有序实现我国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低碳转型”。②近些年来,中国在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实践中取得了积极进展,如开展衣物回收、实行“光盘行动”、推广绿色建筑、实施垃圾分类和倡导绿色出行等。绿色生活方式包括吃、穿、住、行、用、游等各领域,兼顾消费与生产、流通、回收、再利用各环节,③涵盖范围非常广泛。生活方式绿色化是指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④近年来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研究刚刚起步,相关的理论研究还较匮乏,因此有必要掌握国外的研究动态、热点和趋势,吸纳、借鉴国外绿色生活方式研究成果。
本研究以1973—2022年在WOS(Web of Science)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关于绿色生活方式研究的1702篇论文为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聚类、突现词等分析,全面梳理绿色生活方式研究的热点和主题,回顾该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研究中存在的难点和瓶颈,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WOS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绿色生活方式”为检索词,分别采用“篇名”“主题”“关键词”三种检索方式进行检索,检索日期为2022年3月1日,检索时间区域为1973—2022年,共收集1978篇文献。由于国外对“绿色生活方式”理解存在较大差异,与此相关的名词较多,如极简生活方式(Voluntary simplicity)、绿色生活方式(Green lifestyle)、绿色消费生活方式(Green consumers lifestyle)、可持续生活方式(Sustainable lifestyle)、可持续消费(Sustainable consumption)、负责任消费(Responsible consumption)、反消费行为(Anti-consumption lifestyle)、谨慎消费(Mindful consumption)、适度消费(Sufficient Consumption)、生态消费行为(Ecological consumer behavior)、负责任环境行为(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s)和亲环境行为(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s)等,为了保证论文检索的权威性和准确性,笔者对文献进行了筛选,删除会议论文、书籍章节等类型,并剔除工程、建筑、艺术、交通等不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章,最终确定样本量为1702篇文章。
(二)国外绿色生活方式研究文献概况
如图1所示,国外绿色生活方式研究论文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1973—2000年属于初创期,发文量较少;2001—2010年处于起步期,发文量稳步上升;2011—2021年进入发展阶段,发文量激增。下文将通过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和梳理,展现国外绿色生活方式研究前沿、历史脉络及发展趋势。
(三)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该方法有助于跟踪研究热点,揭示热点之间的关联及发展趋势。具体而言,就是对国外绿色生活方式研究文献的发表时间、关键词频次、中间中心性、点度中心性、关键词聚类、突现词等进行分析,呈现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在CiteSpace界面中,时间区间选择1973—2022年,时间切片1年,Node Type选择“Keyword”,阈值设置为Top N=50,选择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算法精简网络进行分析。
二、国外绿色生活方式研究热点
(一)研究热点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绿色生活方式研究高频关键词频次、点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进行分析,探讨该领域研究热点。文献关键词是指从文章中抽取出来能高度概括文章主题的核心词汇。关键词频次(frequency)是指出现的次数,表明研究热点的热度。点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是指网络分析中刻画节点中心性的最直接度量指标,表明关键词的相对重要性。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是指在共现网络中具有较大影响力或较大中介作用的关键节点,强调在其他点之间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指数,表明其在众多关键词中的地位。①
研究发现:关键词频次由高到低为“态度”(303)、“价值观”(189)、“计划行为”(164)、“意向”(158)、“消费者”(157)、“决定性”(147)、“行为”(145)、“綠色”(141)、“气候变化”(133)、“模型”(126)、“影响”(116)、“消费”(77)、“感知”(73)、“保护”(72)、“管理”(72)、“信仰”(69)、“政策”(69)、“知识”(67)、“可持续”(60)、“消费行为”(56);关键词点度中心性由高到低为“行为”(23)、“计划行为”(19)、“信仰”(18)、“消费”(17)、“价值观”(14)、“继承”(13)、“协同”(13)、“消费者”(12)、“模式”(12)、“政策”(12)、“治理”(12);“承诺”(12)、“环境关心”(12)、“互惠交易”(12),关键词中介中心性由高到低为“行为”(0.40)、“政策”(0.18)、“信仰”(0.17)、“计划行为”(0.16)、“模型”(0.15)、“动机”(0.13)、“价值观”(0.12)、“消费者”(0.12)、“继承”(0.11)、“参与”(0.11)、“治理”(0.11)。
图2为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清晰地呈现了环境行为研究热点之间的关系。关键词之间的聚类线代表两个关键词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连线越粗说明关键词共现频次越高。十字节点和关键词字体越大,说明关键词频次越高,研究热度高。共现知识图谱可以呈现以绿色生活方式为核心内容和主题的研究热点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度,共呈现545个节点、994条连接线,网络密度为0.0067,表明绿色生活方式研究主题关键词共现性较高,研究热点和重点较多,关键词之间相关性强。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1)绿色生活方式研究领域中呈现了以“态度”“价值观”“计划行为”“意向”“消费者”“决定性行为”等关键词为中心的研究热点。(2)研究的重要程度体现为“行为”“计划行为”“信仰”“消费”“价值观”等关键词。(3)“行为”“政策”“信仰”“计划行为”“模型”等关键词周围连线较多,说明它们与其他关键词关系紧密,构成较为封闭的研究体系。(4)“行为”“计划行为”“信仰”“政策”“价值观”五个关键词不仅具有较高的频次,而且有较高的点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说明这五个关键词不仅代表研究热点、研究重点,而且在众多关键词中具有桥梁作用。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是指根据关键词在研究领域中的强度进行分类,关键词共现的频次越高,表明关键词之间关联度越高,进而聚合呈现为某一研究主题。如下页表1所示,本研究提取其中关联程度较高的关键词作为聚类名称,呈现19个聚类标签(研究主题),分别为“信仰”“环境绩效”“沟通”“计划行为理论”“意向”“食品”“幸福感”“体质指数”“能源消耗”“行为”“政治”“极简消费”“可持续旅游”“组织认同”“自然暴露”“组织公民行为”“本地居民”“社会网络”“可回收产业”。通过分析国外绿色生活方式研究的聚类组成,发现绿色生活方式研究热点不仅较为分散,而且呈现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态势。“组织认同”“可回收产业”“体质指数”“社会网络”等研究主题相对较为独立,与其他研究主题关联性不强,有较独特的研究范式。
学者们基于不同学科视角界定绿色生活方式的概念,但是由于学科间存在差异,绿色生活方式内涵又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因而很难作出一般意义上的界定。学者们尝试从不同学科视角厘清绿色生活方式的各种影响因素及相互之间的关联性。由于已有研究认为绿色生活方式包括“亲环境行为、绿色出行模式选择”、①“垃圾分类行为”、②“节能产品的购买、回收物品、水资源的再利用、环保肉类消费”③等等,因此较难从单一维度阐释其影响因素。下文将结合具体文献重点对前十二个聚类进行分析。
第一个聚类(#0信仰)涉及的关键词包括“信仰”“可持续”“消费者”“价值观取向”“中介效应”。20世纪70年代末至80 年代初,绿色生活方式研究开始引入价值观相关理论。④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生活和行动的持久信念,是消费者行为、亲环境行为的深层次决定因素。⑤价值观被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相對稳定,并主要通过信念、态度或规范间接影响亲环境行为。①保罗·史特恩(Paul C. Stern)等人的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BN)将价值观理论与规范激活理论联系起来,以此区分价值观类型,并将它描述为自我超越、亲社会的价值观,认为它可以激活不同类型的行为意愿。②还有学者认为,生物圈和利他主义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各种亲环境行为,产生中介效应。③
第二个聚类(#1环境绩效)涉及的关键词包括“环境绩效”“时间效应”“消费者偏好”“手机APP”“全球变暖”“媒体使用”。“时间折现”是指消费者更看重当前利益,忽视长期可持续利益,在短期和长期利益的取舍中往往选择前者。①尽管较高价格的绿色产品将产生长期收益,在使用中会产生财务绩效或效用绩效,比如节约、抑制过度消费等对消费者具有激励作用,但由于“时间折现”效应,消费者倾向于满足个人需求。此外,“信息获取”“提高生活质量”“媒体使用”等是可持续消费的关键性影响因素。消费者不仅有自利偏好,还存在互惠和利他等社会偏好。偏好可以强烈影响个体的体验效用并对行为选择产生可持续影响。具有低碳偏好的消费者更愿意支持绿色消费政策,更有可能接受环保产品的溢价,②为改善环境而改变消费行为。③
第三个聚类(#2沟通)涉及的关键词包括“沟通”“规范”“承诺”“认知”“失调”。根据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绿色生活方式的倡导者或者决策者通过社交媒体与社会成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促进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产品的选择。④已有研究验证了社交媒体传播是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关键因素,其中社会互动在社交媒体和引导绿色生活方式的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社会互动包括社会化主体和其他社区成员的互动,通过社会互动可增加个体绿色生活方式选择的可能性。⑤
第四个聚类(#3计划行为理论)涉及的关键词包括“计划行为理论”“回收行为”“主观规范”“亲环境认同”“行为意向”。绿色生活方式的早期研究起源于心理学范式,大量研究依据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⑥探讨了影响绿色生活方式的内在机制。其中,消费者的主观规范、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对其购买绿色产品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构成内在影响机制。
第五个聚类(#4意向)涉及的关键词包括“意向”“决定性”“价值观”“社会认同”“社会认知理论”。理查德·瑞安(Richard M. Ryan)和爱德华·德西(Edward L. Deci)首次提出自我决定理论,该理论有别于其他动机理论,将个体动机进行系统划分。⑦环境动机由人类的认知系统和环境污染的外部刺激驱动,个体通过有意识地减少或抵制环境有害因素,强化其绿色生活方式的意向。⑧绿色生活方式的选择往往受个人的价值观、知识和认知影响。动机的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基于环境评估产生环境行为的期望,在环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共同干预下进行判断,进而作出绿色生活方式的选择。①
第六个聚类(#5食品)涉及关键词包括“食品”“亲环境行为”“亚洲”“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缩减”。艾里斯·弗迈尔(Iris Vermeir)研究发现,通过制订公共政策和进行绿色营销,可激发年轻人的可持续食品消费。年轻人是未来可持续食品消费市场的主力,根据该群体价值观的差异,可采用不同的策略引导其绿色消费。例如,态度的亲和度可以促进高成就导向的年轻人选择绿色食品。②丹尼尔·费希尔(Daniel Fischer)等在研究反食物浪费的助推政策时发现,年轻的受访者和家庭成员数量多的受访者更愿意改变他们在食物浪费方面的行为。农产品和食品等领域的研究也增加了对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研究的比重。③
第七个聚类(#6幸福感)涉及的关键词包括“幸福感”“福祉”“研究”“旅游”“可持续消费”。有学者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World Values Surveys),运用跨国数据横向比较地区和文化差异,采用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作为体验效用的代理变量,发现生活满意度与亲环境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④艾达·费雷尔·卡博内尔(Ada Ferrer Carbonell)等人利用有序模型(Probit)探究主观幸福感与环境态度之间的关系,发现空气污染会降低个体主观幸福感。⑤
第八个聚类(#7体质指数)涉及的关键词包括“体质指数”“风险”“神经反馈”“互联网”“日常变异”。绿色生活方式研究主题出现了由极简生活方式向舒适、清洁、方便、健康的新绿色生活方式的转变。公众对绿色生活方式的选择和绿色产品的消费会考虑健康因素。⑥绿色生活方式的选择是日常生活场域中自我满足的实践,因此个人从自我利益和幸福感需求出发,会考虑简化消费,如选择绿色、低卡路里食品等,以此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并满足健康需求。⑦
第九个聚类(#8能源消费)涉及的关键词包括“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可再生能源”“金融发展”。能源政策下居民群体决策是由实施绿色生活方式的成本和因未实施造成的损失和收益决定的,⑧降低居民参与绿色环保行为付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并提高便利度,可以增强居民节约能源的获得感。⑨
第十个聚类(#9行为)涉及的关键词包括“行为”“生产”“可持续消费”“自我”“可持续饮食”。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与自我认同有高度的相关性。①自我认同对行为的预测力超过计划行为理论中的其他预因素,成为影响绿色生活方式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②
第十一个聚类(#10政治)涉及的关键词包括“政治”“自尊”“责任”“心理学”“可持续”。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学者从政策视角对绿色生活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2004年,由29个国家参与的组织——欧洲绿党建立,提出生态优先,积极参政议政,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主张关停危害生态、高能源消耗的行业,强调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在转变生活方式上否定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和消费观念,提倡简约生活和回归自然。经济学学者从决策效用理论出发,认为政策干预可促进绿色生产、提升产品生态效率,这些政策包括绿色技术政策、绿色金融政策、绿色财税政策、绿色价格政策、绿色产业发展政策和公众参与支持政策等。③
第十二个聚类(#11极简消费)涉及的关键词包括“极简消费”“未来目标”“气候变化”“适度”“企业社会责任”。20 世纪70年代,国外以“物质简化”为核心开启了绿色生活方式研究的先河,研究集中在減少过度消费、以物质简化为核心的绿色价值观等方面。④90 年代,反思性现代化思潮的兴起,对以反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为核心的绿色生活方式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适度消费观认为减少生态足迹需要高消费阶层改变他们的消费模式和降低他们的消费水平。⑤“极简消费”有两大动机,即以自我为中心的动机和伦理动机。⑥以自我为中心的动机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相反,承诺简化、伦理价值、“更简单”等构成极简消费。⑦
(三)研究热点的迁移
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色生活方式研究领域内热点之间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如此前以“政策”“行为”“可持续发展”“消费”“态度”“动机”为单一中心,在2000年左右向“环境行为意向”“亲环境行为”“预策”“干预”等多中心发展。在2010年左右,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呈现了跳跃性的增长,跨学科研究增加,由“多中心”向“去中心化”方向发展。
国外绿色生活方式研究呈现如下阶段性特征:1991年以前,相关关键词出现相对较少,并未形成主要研究问题;1991—2000年,关键词较为单一,绿色生活方式受到关注,开启了作为独立研究主题的序幕,如“政策”“产品”“行为”“自我”“认知”“意向”“价值观”“消费”“消费者”等;2001—2010年关键词逐渐增多,如“态度”“消费行为”“创新”“知识”“认同”“心理学”“信仰”“气候变化”“影响”“模式”“绿色”“决定性”等,迈向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阶段;2011—2020年,关键词急剧增加,聚焦具体的环境问题,如“保护”“可持续”“感知”“满意度”“支付意向”“地区”“城市”“障碍”“溢出效应”“碳排放”等;2021—2022年,关键词爆发增长,包括“转型”“领导力”“碳排放”“金融”“感知价值”等。由此呈现绿色生活方式研究的发展趋势:从单一到多元,从一般到具体,从微观个体到中观组织甚至宏观规制,从简单描述到跨学科研究。
三、国外绿色生活方式研究的发展历程
突现值(Bursts Strength)代表关键词的突现率,是特定年代(突现时间)论文增多的关键词。如下页表2所示,通过对国外绿色生活方式相关研究突现关键词分析发现,1989年“行为”最早出现,2002—2017年“政治”突现,2003—2011年“生态环境范式”突现,2008—2017年“食品”和“消费者”突现,2013—2014年“绿色消费行为”突现,以上突现词在每一阶段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国外绿色生活方式研究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雏形期(1973—1980年)。1936年格雷格(Gregg)最早提出“极简生活方式”的概念,并认为它是指追求简单和纯粹,避免外在的杂乱无序和大量的财富堆积;①20世纪70 —80 年代初,随着全球性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绿色生活方式日益受到关注,研究主题主要有:减少过度消费;②“负责任的消费”的基本价值取向为物质简化、自我决定、环境关心、缩小规模、内在提升;③环境责任(如减少资源使用、鼓励保护和减少环境退化)和道德(从事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活动)。④此外,受主流社会范式(Dominant Social Paradigm)影响,新环境范式(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产生,关注环境的社会影响,将环境关心作为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⑤
第二个阶段为突破期(1981—2000年)。在微观层面上环境心理学范式占据主导,认为可持续消费是基于个人责任感和价值观的行为,受到人口结构、教育水平、收入、性别、宗教、阶层⑥、习惯⑦等因素影响。构建了大量理论模型,如计划行为理论(TPB)⑧、规范行动模型(NAM)⑨、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BN)⑩、亲环境行为认知模型11等等。综合心理和情景因素(地理因素、硬件设施等)构建综合模型,如价值观-行为差距理论模型12、环境价值观-态度模型①、A-B-C模型②、负责任环境行为模型(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ur)③等等。在中观层面上,“可持续消费实践模型”认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常常受到知识和技能构成的实践意识(practical consciousness)支配,①社会结构和政治议程嵌入到可持续消费行为中。②市场营销学提出了消费者行为理论③和社會市场理论(Social marketing),关注市场、企业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行为引导。④在宏观层面上,生产跑步机理论(Treadmill of production)认为,环境污染产生的根源是持续的经济增长,由此助长了民众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⑤与之相悖的生态现代化理论(Ecological Modernization)认为,科技、市场经济和政府力量共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缓解环境问题。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可以在工业化或“超工业化”国家实现。⑥生态现代化理论提供了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平衡统一的“绿色经济”发展方案。
第三个阶段为转型期(2001—2010年)。首先,绿色生活方式影响因素逐渐转化为综合性并构筑模型,如亲环境行为元分析模型⑦、全面环境行动决定模型⑧、关注自我形象或认同模型⑨和主观幸福感模型⑩等。其次,由心理范式转向社会结构、文化、信息传播等,如信任、媒体建构、公众参与、时间和便利度等的研究。11再次,由微观研究转向中观和宏观研究,如产业结构转型、技术提升、价格机制和政策干预等的研究。12最后,转向生活实践,生活环境理论从“生活者”的视角关注生活者与环境的关系,并尝试通过对行动者的干预来改变环境衰退现状。13社会实践论(Social practices approach)从实践视角认识日常生活的动态过程,通过顺应实践变迁来推动日常生活的可持续性转型,14认为社会实践的动态演化可推动日常生活领域的社会变迁,①同时关注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践引领者和社区领袖。②
第四个阶段为发展期(2011年至今)。绿色生活方式的类型开始拓展,除了传统的衣食住行研究外,还包括对低碳生活、可回收垃圾循环利用、二手家具、废旧纺织品、废塑料、农药使用等的研究。③基于生活需求划分为降档、简化、降速等。④将影响绿色生活的因素拓展为“社会媒体、信息传播”⑤、“时间、空间转型”⑥、“文化转型”⑦、“社会转型”⑧、“社会公平感、幸福感、唯物主义价值观”⑨、“互联网、大数据”⑩以及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宣传和舆论等。绿色生活的概念内涵也得到拓展,“可持续生活方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11与此相关的概念开始涌现,如“适度消费”(Sufficient Consumption)12、“反消费”13“谨慎消费”14和“自愿减少消费”(Voluntary Simplicity)15等等。理论拓展则表现为整合结构主义和生态现代化理论提出消费生态现代化理论。16绿色生活方式转型成为研究热点,认为社会资本、社会营销、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等成为转型动力,①转型策略延展至“产业结构、产品转型、价格和地点”②以及意义(meaning)、物质(materials)和技能(competences)三类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活方式变迁机制③等方面。
四、国外绿色生活方式研究总结与展望
学科的知识生产贯穿于学科诞生、存在、发展的全过程,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环节与最终目的,知识生产的效率、频度、质量直接决定学科研究的水平。知识社会学是一种描述和分析某些思想类型及其变化,系统阐述与这种思想类型相联系的问题的方法。④作为一种方法论,知识社会学不仅关注孤立的知识或思想,更加关注受到社会历史情境影响和意识形态影响下的知识生产和传播。绿色生活方式研究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建立了有效的知识增长与理论生产机制。本研究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从知识增长、知识共享和知识对话分析其进展。
第一,理论、概念拓展和热点迁移助力知识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环境范式”“生产跑步机”“生态现代化”“社会实践论”等理论流派不断发展。绿色生活方式概念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从最早的“极简生活方式”到对环境行为、绿色消费的关注再到转化为绿色、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不断拓展,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因素和新媒体、互联网等因素,延伸到时间、空间、社会资本、社会营销、信息传播等中观因素,再到关注微观社会心理。近几年,绿色生活方式影响机制和转型成为学术研究前沿和热点。时空分析、社会文化、社会转型、转型机制、互联网技术逐渐成为国际研究的前沿和重点。
第二,理论标准和理论结构的确立推动知识共享。知识社会学认为,知识是群体互动和社会协商的产物,理论生产依赖于群体意识的共鸣和社会历史的互动。已有研究发现,绿色生活方式相关理论主要集中在计划行为理论、消费价值论(TCV)、规范激活理论(NAT)、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BNT)、信号理论等方面,其影响因素主要围绕主观规范、社会影响、文化、市场和媒体等展开,现有研究成果的相关性和相似性较高。理论整合和拓展成为近几年国外绿色生活方式研究的主流趋势,表明其理论标准和理论结构基本确立。
第三,跨学科交叉融合、传统与现代互构促进知识对话。知识与行动互动的深度、广度、速度决定了知识演进的速率、质量和水平。绿色生活方式研究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包括社会科学、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等,其中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心理学、公共管理、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主题较为分散。跨学科通过知识对话,开放共享实践空间,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多元异质要素互动,构建多学科行动者网络,形成学科交叉融合的话语体系。在绿色生活方式研究中生产跑步机理论与生态现代化理论呈现对话和整合趋势。绿色生活方式研究开始出现传统语境与数字语境互构的情况:传统语境关注绿色产品与日常生活中的宏观社会因素(政策与文化),而数字技术因深入社会实践而促进了研究范式的创新,数字语境更加关注社交媒体、社会网络或平台影响力、信任、互动、参与等。此外,绿色生活方式研究方法不断提升,在量化研究、质性研究的基础上不断融合新方法,大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等方法也开始运用于研究之中。
五、对国外绿色生活方式研究的借鉴与反思
近年来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研究刚刚起步,主要取得如下成果:
一是关于绿色生活方式的内涵研究。其一,从行为方式视角进行研究,认为绿色生活方式是指有利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生活方式和行为,①或消费过程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化的消费行为;②其二,基于5R理论概括绿色生活方式的内涵,即节约资源、绿色消费、重复使用、分类回收、保护自然;③其三,从生产生活视角进行研究,认为绿色生活方式是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的综合;④其四,从生活方式转型视角进行研究,认为绿色生活方式从关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探讨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方式转型,即出现从观念到形态的全方位转变。⑤
二是关于绿色生活方式理论研究。社会心理范式延用“态度-行为”模型,将绿色生活方式等同于环境行为,⑥认为环境知识、环境价值观、环境关心等心理因素,⑦社会经济地位、社会资本、绿色互动、阶层认同、消费结构等社会结构因素构成环境行为影响因素,⑧并構建绿色消费的心理路径和绿色生活方式量表。⑨结构主义范式分析绿色生活方式的阻力及其与环境互构,认为政经一体化、⑩国家开发主义11以及主体、制度、机制、技术构成环境治理结构困境,12居民生活方式构成内生污染源。13社会转型范式阐释绿色生活方式的转型机制,认为低碳社会是传统工业社会的技术、组织制度、社会结构与文化价值的反思和变革,14关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不同利益主体行动逻辑。15社会实践论范式强调动态转型过程,通过制度安排对不可持续的日常实践进行绿色重构,16弥合政策和技术变革与日常生活实践的脱节。①
三是关于政策、市场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包括: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推动绿色生活方式转型;②居民生活能耗的碳排放空间研究;③产业结构调整、市场机制推动绿色生活方式转型;④经济刺激并不能有效地引导绿色消费行为;⑤绿色消费的社会治理体系研究。⑥
中国的绿色生活方式研究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由于绿色生活方式内涵和范畴较大,影响因素复杂,加上自身积累薄弱和国际发表数量有限,目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过于强调自上而下的理论视角,政策研究较丰富,对自下而上的研究集中于绿色消费领域,缺少从社会学视角立足于中国实践丰富本土化理论的研究。二是在研究内容上将绿色消费和环境行为等同于绿色生活方式,窄化了内涵、维度及测量指标。虽然对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释,但大多数研究仅关注心理和社会结构因素,缺少在社会变迁视角下关注居民绿色生活方式转变的动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虽然对绿色生活方式转型进行了探讨,但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或宏观政策设计层面,忽视了居民主体在绿色生活方式转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内生动力。三是在研究对象上较少关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及多元主体互构下推动居民绿色生活方式转型,对绿色生活方式转型的社会机制研究也不够深入和全面。四是运用定量、定性混合研究方法开展的经验研究相对有限。
洪大用教授提出,中国社会学者要增强实践自觉,直面中国社会的实践巨变,科学分析和总结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兼具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知识体系。⑦未来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研究既需要借鉴和吸收国外优秀研究成果,又需要立足于中国实践,运用多学科视角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社会学话语体系,在理论与方法中体现中国贡献与特色,扩大中国在社会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责任编辑:胡颖峰
责任校对:王俊暐 徐 敏 孙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