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的文本解读与教学价值
2023-06-07周蓉
周蓉
内容摘要:《孤独之旅》是节选自《草房子》的一篇小说,主要讲述了杜小康的成长故事。文章从分析芦苇荡、鸭群、暴风雨等环境描写出发,梳理了杜小康情绪流动的过程,还原了杜小康在深尝孤独并经历困难后的成长变化。并由此确定了《孤独之旅》的教学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文本中独特的环境描写助力于人物情绪流动的作用这一小说的解读方式,并由此感悟小小少年成长的深层意蕴。这对《孤独之旅》的一线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建议,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曹文轩 《草房子》 《孤独之旅》 小说教学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小说《草房子》的第八章,讲述了主人公杜小康因遭遇家庭变故而不得不辍学,和父亲开启孤僻的芦苇荡放鸭生活,并在那里经历了暴风雨寻鸭事件,这一趟孤独之旅,使得一个小小少年经历了困难,获得了成长的故事。关于小说这一文体,其本质特点有二:一是虚构,二是叙述。作为读者则要遵循小说的本质特征——从虚构和叙述的角度去品读小说。
既是虚构,就不必怀疑文本内容的真实性,更不必质疑小说事件的合理性,只需我们进入小说所描绘的语境之中,感受此情此景,丰富自身的人生体验即可。此为一般读者进行小说阅读的方法,若为专业读者,则需在此基础上发现并分析矛盾之处,从而领悟作者这样或那样写的意图所在。孙绍振先生在《文学文本解读学》一书中曾提及解读文学作品主要有隐形矛盾的还原、价值还原、历史语境还原、隐形矛盾的分析、流派和风格、想象在创作过程中和作者对话这六种可操作的具体方法。如文中有两处描写:“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杜小康长这么大,还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就凸显出了矛盾,需要进行隐性矛盾的还原及分析。这里隐性矛盾的还原与分析,并不是质疑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恰恰相反,这是进入到文本内容创设的情境中去解读作者为何这样写。隐性矛盾的还原主要是对艺术感知层面的意象群落和更深层次的情感逻辑层面进行还原,“作为分析方法,要把矛盾的潜在方面揭示出来,就需要摆脱被动的接受,改为主动在想象中还原,也就是把未经情感冲击同化的原生状态还原出来。”将隐性矛盾还原出来后再进行分析,以此来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意蕴。具体到上述提及的那两处描写:鸭们怕人,人若是靠近,它必然本能的跑开——这是未经情感冲击同化的原生状态。但杜小康却能几乎把头埋进它的羽毛里——这便是作品中关键语句的矛盾所在。接着分析矛盾:我们不妨把暴风雨中找回的鸭们看做是杜小康战胜困难后胜利的果实,他把头埋进鸭子蓬松的羽毛里,展现出了他与鸭子合而为一的亲密,他的这一举动,是在暴风雨中寻回鸭子后发自内心的轻松和喜悦的行为;同理可得,杜小康在油麻地生活的时候,也不可能没看到过比芦苇荡那里更蓝的天空。之所以此时此地的天空那么蓝,是因为看天空人的心境发生了改变,在“蓝蓝的天空”这个客观意象中,实则隐含着杜小康的主观情致,他战胜了困难,找回了鸭子,杜小康经历这次暴风雨寻鸭后成长了,更加坦然了。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现杜小康找到鸭子后一种惬意、恬静的心境。这里我们以虚构性作为品读小说的基础,用还原的方式把事理与情理的矛盾揭示出来,再将矛盾进行具体分析,读者就能更好的感悟主人公杜小康的心境,从而与杜小康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一.环境描写的分析
在叙述层面,作者采用的是非聚焦视角,在叙述者和叙述时间方面,也并无突出之处。《孤独之旅》作为一篇当代心灵小说,它没有刻画出典型的人物形象,也沒有创作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最为精彩之处是在环境描写上,文中大量呈现芦苇荡、鸭群、暴风雨等环境描写来衬托杜小康的情感变化,芦苇荡、鸭群、暴风雨这些物象就是主人公心理外化的一种表现。从某种层面来说,心灵小说是具有散文化倾向的,它区别于传统小说的地方在于,它并不凸显人物和情节,不以刻画丰富的人物形象和一波三折的情节为目的进行创作,它主要以人物情感变化为主轴,让读者在感受人物情绪流动的同时,衍生出读者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文中杜小康的人物形象相对扁平化,情节的高潮也莫过于杜小康暴风雨寻鸭,但不得忽视的是文中关于鸭群、芦苇荡、暴风雨的环境描写,如“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鸭们的“长大”就是杜小康的“长大”;“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天边时,他害怕了”,当杜小康来到一个被浩荡的芦苇所包围的陌生环境,他感觉到压抑、窒息,所以非常害怕,他有一种“永远也逃不走了的感觉”;“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暴风雨来临,预示着杜小康将要经历磨难,天黑,河水黑,芦苇荡黑,甚至风黑,无不衬托出一个“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极度压抑的场面。这哀景描写反衬了杜小康镇定寻鸭的行为,天气越是恶劣,越能凸显他有担当的“小大人”模样,展现出他的成长变化……这些都是用环境描写在助力人物情绪的表现。
下面来梳理杜小康的情绪流动过程,并具体分析其环境描写是如何助力于人物情绪表现的:(一)杜小康出发去往芦苇荡——“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可看出杜小康(对离开油麻地的)不舍与不安的情绪。这里呈现出的相关环境描写是鸭群:“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无论小扇面形水流,还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看到鸭群有规律地向前驶去,形成的扇面形水流,那仿佛是杜小康内心一种迎接新生活的仪式感;(二)杜小康去往芦苇荡途中——“杜小康已不可能去想他的油麻地了。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的?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动一个少年的心思。”这里可以看出杜小康(对去往未知前方的)期待与躁动的情绪。其中相关的环境描写为鸭群和炊烟:“(鸭们)就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因此,这叫声既让人感到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奋。”、“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唯一的炊烟。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惟恐自己与这条唯一能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一副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知道一老一小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放回翅膀里。”鸭们的叫声和那船上唯一的炊烟都渲染出此处的偏僻环境,预示着杜小康孤独生活的开始。同时鸭们的乖巧与不安就是杜小康的心理写照:既对未知前方有些许期待,又对离家漂泊怀有紧张、不安;(三)杜小康初到芦苇荡——“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这流露出杜小康(对芦苇荡所包围的陌生环境的)害怕与胆怯的情绪。其中相关的环境描写是芦苇荡:“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满是清香……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使杜小康看见一只水鸟正浮在水面上。”芦苇的清香气味、芦叶旁飞着的萤火虫,减缓了杜小康对陌生环境的恐慌。这是一个孩子好奇于新鲜环境的天性;(四)杜小康芦苇荡生活初体验——“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的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我要回家……”此处呈现出杜小康(因孤僻生活的)恋家的情绪。其中涉及到的环境描写有鸭群:“鸭们在这里长得飞快。很快就有了成年鸭子的样子。当它们全部浮在水面上时,居然已经一大片了。”对长得飞快的鸭群的描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表明杜小康已经在这里持续着他的孤独生活了;(五)杜小康在暴风雨之夜——“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杜小康长这么大,还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此处是呈现杜小康最为复杂情绪之处:有(面对暴风雨的)冷静、有(找鸭们的)坚定、还有(找到鸭们后的)惬意、更有(对当下孤独生活的)释怀与坦然的情绪。这里相关的环境描写自然就是暴风雨:“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枝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极度恶劣的天气下,杜小康于暴风雨寻鸭中却表现出异常的冷静与坚定,反衬出杜小康的勇敢与担当;(六)杜小康在暴风雨之夜后——“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可感受到杜小康(初尝收获的)喜悦的情绪。相关的环境描写是鸭群:“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其实,鸭们的长大是杜小康的长大。鸭们闪闪发光的羽毛就是他经历风雨后收获成长的外化。
二.人物情绪的梳理
从上述分析可看出,文本中的环境描写都是有深意的。鸭们的乖巧、不安,鸭们的长大,被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所包围带来的恐慌等叙述,都是杜小康心理的外化;而鸭们空旷的叫声、船上升起的唯一炊烟等描写都是在衬托杜小康生活环境的极度孤寂;关于暴风雨的哀景描述则有力的凸显了杜小康的成长变化——初到芦苇荡,看到一片芦苇荡的静态景色时,杜小康表现出了一个孩童初去陌生环境的恐慌,而经过在芦苇荡一段时间的生活后,遇到本该令这个少年害怕的动态景象——恶劣的暴风雨天气,杜小康却展示出了他的勇敢与担当,可以说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寻鸭,根本顾不上害怕,他的眼里和心里,只有那些在四处逃窜的鸭们,他只想把这些时日与他一起生活的、代表着他们生存希望的鸭们赶紧找到,他认为这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这一前一后的对比,我们看到了一个孤独少年的“长大”。杜小康从最初离家的不舍与不安到对未知前方的期待与躁动,再到进入芦苇荡生活后深尝孤独而加重的恋家情绪,接着在暴风雨寻鸭中流露出的冷静和坚定,以及暴风雨之夜后品尝到的收获的喜悦,主人公这一系列的情绪流动过程,其实就是感悟孤独,助力他成长的过程。读者在这一过程中感受杜小康的情绪变化,从而体悟杜小康的成长,暴风雨之夜后顺利追回了鸭群,战胜了困难,杜小康“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更收获胜利的果实“蛋!爸!鸭蛋!鸭下蛋了!”……这一切,让我们看到了小小年纪的杜小康对当下孤独生活的适应,进而表现出对现状的释怀与坦然,也可以说是战胜。
杜小康这样的成长势必能给予读者一些主观的情感体验:或感悟苦难的磨砺,或感慨生活的不易,或激发前行的勇气……总之,只要去感受杜小康的感受,进入杜小康的经历之中,并产生共鸣,那就是品味《孤独之旅》的意义所在。《孤独之旅》中,作者用杜小康情绪的流动彰显了孤独的深层意蕴,使读者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产生主观的情感体验,让读者在用虚拟的方式丰富人生体验,这也是小说阅读的价值所在。
三.教学价值的确定
鑒于《孤独之旅》呈现的是杜小康这一少年在深尝孤独和经历困难生活后的成长变化,且文本中随处可见的环境描写更兼具实用性与美感,满足文质兼美的特性,因此被录入统编本教材,成为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与另外两篇:鲁迅的《故乡》和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共同组成了九四少年成长主题的小说单元。李冲锋教授在王荣生先生主编的系列丛书《小说教学教什么》中提及:“小说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适当的解读方式进入文本、读懂文本的过程。”、“文本世界由表达方式、表达对象、表达意图三个方面构成。”具体到《孤独之旅》文本中,它独特的表达方式表现为对鸭群、芦苇荡、暴风雨等环境描写;主要的表达对象则是杜小康,更具体的来说,是杜小康的情绪流动;而作者通过表达方式去描写表达对象想要呈现的东西就是表达意图,《孤独之旅》的表达意图须从杜小康的情绪流动中去体会,尤其以杜小康在暴风雨寻鸭过程中不带任何犹豫而一往无前的勇敢和在暴风雨之夜成功寻鸭后的心境作为重点进行体会,这是感悟杜小康成长的关键细节,也是探究作者表达意图的重要节点。当然,这个表达意图的探究是一个主观性的解读过程,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而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感悟杜小康经历困难后的成长,不失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方向。
在统编本初中教材所选的142篇课文中,小说占18篇。而在七、八年级,教材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小说单元,是将小说文本穿插在其他单元进行呈现的,到了九年级才有专门的小说单元,分别是九上第四单元的少年成长主题和第六单元的明清白话小说主题以及九下第二单元的世态人情和时代风貌主题。如此编排,主要是让学生在七、八年级先接触小说这类文体,到了九年级,学习能力逐步上升,再进行更为系统的小说学习,循序渐进。小说教学,需要教师以课标为导向,考量教材编者意图,结合文体类型,兼顾学情,综合考虑之下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孤独之旅》既放在九年级的少年成长主题单元,因而在考量编者意图这一块,就需要考虑主人公作为一个辍学少年经历困难后的成长变化,从而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此为其一。其二,在感悟主题,增加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鉴于学情,对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也应该适当的教给学生小说的解读方式,即“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品读小说。
故《孤独之旅》的教学价值可确定为:定篇,关注其独特性,即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分析芦苇荡、鸭群、暴风雨等环境描写的特点或作用,体会环境描写助力于杜小康情绪流动的妙用,以此学习小说的解读方式;其次,在梳理杜小康情绪流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杜小康的成长变化,以此感悟作者通过《孤独之旅》所表达的深层意蕴。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王荣生.小说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洪琳娇.叙述语流中的情绪流——浅谈《孤独之旅》的人物刻画[J].中学语文教学.2015,03:55-57.
[4]杨丽可.内外孤独的交织与被突破——重读《孤独之旅》[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15: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