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摄 求证 批判:向思维深处漫溯
2023-06-07周慕华
周慕华
【摘 要】思维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纵观现行的语文阅读课堂,仍然存在重知识传递轻思维能力、重学业成绩轻思维训练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的偏离、教学方式的单一、教学评价的唯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理应带着学生向思维的更深处漫溯,致力于培养学生深度思维的能力,具体实施策略有以下几种:整体把握中孕育统摄思维、逐层推进中涵养求证思维、思辨质疑中增强批判思维。
【关键词】语文思维能力;统摄性思维;求证性思维;批判性思维
语文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知覺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作为语文学习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思维能力的培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浪潮下,现行的阅读教学仍然存在重知识传递轻思维能力、重学业成绩轻思维训练的尴尬现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乃至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1.教学目标偏离
近年来,课程改革逐步深化,但语文教学低效现象仍困扰着众多一线语文教师。究其原因,教学目标“跑偏”是最根本的缘由。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学目标仍是以知识技能为主,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剖析词义,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解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感悟文本表达技巧等。这些教学目标的制订,完全受考试这根无形的指挥棒所牵引。
教学目标的偏离,弱化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仅为知识而学习显然是不够的。忽视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会导致学
生的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提升,思维水平受到一定
制约。
2.教学方式单一
课堂上,教师虽然设置了自主探究、讨论分享、情境表演等一些形式多样的教学环节。但窥视真实的语文课堂,这些五花八门的教学流程大多只是走了个过场:自主探究流于形式,课堂提问演变为“老师的圈套”,情境表演往往只是一场秀……部分教师甚至要求学生摘录知识点进行背默。由此看来,学生依旧充当了一个赤裸裸的知识容器。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根本无法深入文本,无法亲历探求知识的过程,无法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
课堂教学方式的单一,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兴趣不浓厚,对文章理解不深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无法得到有效训练。从根本上说,学习知识是为了引发新的知识,实现语言和思维的真实攀登,从而促使高阶思维的发生。
3.教学评价唯一
在“一考定终身”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还是以冰冷的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准。在这样的形势下,学生视分数为学习的终极目标,逐渐沦落为死记硬背、拼命刷题的工具人。当分数成为风向标,自然就忽视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削弱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只有走出“唯分数论”的泥潭,才能意识到教育的真正目的,绝不仅是掌握大量的知识,而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是一个人智力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综合能力,推动全面发展。
叶圣陶先生说:“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为重要。”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密不可分。“思维能力”是建构语言运用机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内核。语文教师应带着学生向思维的更深处漫溯,致力于培养学生深度思维的能力,为其言语表达提供有力的
支架。
一、整体把握中孕育统摄思维
(一)唤醒阅读初感
阅读初感是学生凭借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第一次接触文本时产生的体验和认知。它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不同学生的学情、学力水平以及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教师应该唤起并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上课之初给予学生品评文本的机会:叙事类文章,说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梳通文本脉络;写人类文章,谈谈对文中人物的印象,建立浅表感知;写景类文章,交流喜欢的语句,体味作者情思;说明议论类文章,找找事物特征、作者主要观点……阅读初感,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和综合能力。
(二)巧置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是围绕文本重难点设计、促进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中心任务。一个精巧的核心问题能引领学生贯通全篇,深入文本,走向思维深处。六年级上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什么十六年前经历的一幕幕,李星华的回忆竟然如此清晰呢?有人说,这跟李大钊在当年的反常表现密切相关。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文中对父亲神态、言行的描写,想一想李大钊有哪些反常表现,并联系上下文感悟其中的原因。”这一核心问题的设置,以主人公的反常表现作为解读文本的切入口:烧毁文件、早出晚归、一向慈爱却突然含糊应答……从中感受李大钊忠于革命、关爱家人的精神品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三)依托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通过图文并显的方式,将学生对文本整体框架的理解呈现出来。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全盘把握文本脉络,是一种简单且高效的思维工具。以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为例,教师布置学生依据文本内容,和老师一起绘制一幅“海上日出”的动态思维导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海平面,出示一个纸板做的红太阳,让学生根据先后顺序,边讲述边演示“海上日出”的整个过程。在学生讲述和演示的同时,教师辅以相关的文字板书完善“日出”动态图。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使学生的思维清晰显现,实现思维的可视化,也给学生提供了一根言语表达的有效支架。
二、逐层推进中涵养求证思维
(一)在自主批注中求证
批注是阅读时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惑以文字等方式标记下来,帮助理解和思考的一种读书方式。自主批注,是学生在文本中通过分析理解、推理判断,寻找答案的思维过程。例如,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教师提问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雨来?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句子,在关键的词句旁写批注。学生抓住有关雨来的细节描写,生发出了许多个性化的解读:雨来能在水里“钻上钻下”“立浮仰浮”“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面对妈妈的追赶责骂,雨来“一头扎进河里不见了“,从中读出了他顽皮可爱;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没有接他的糖”“摇摇头”“趁鬼子不防备,冷不防”等词句感受他机智勇敢、坚贞不屈的小英雄形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只需立足于学生当前的学情,顺势推进更深层次的教学。
(二)在话题圈中求证
话题圈是围绕一个话题展开深度讨论的课堂学习模式。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一个富有价值、具有挑战性的话题,能对学生的思想形成有力的冲击,启动深度思维的引擎,启发学生深入文本求证。二年级下册《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故事,如何诱发一场学生思想的海啸,透过现象看透问题的本质?不如设置这样一个小型话题圈:邻居的话,没能说动种葫芦的人。如果是你,会怎样说服这个人呢?找出他思想、言行上的漏洞,加以反驳。种葫芦人的做法、想法和说法,通通都不对,因为他的眼睛只“盯着”葫芦,认为“有几只蚜虫怕什么”,还振振有词地说“叶子上的蚜虫不用治”,因为“我要的是葫芦”,完全忽视了叶子和果实之间的联系,更不明白事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联系的道理。小小的话题,在学生心里吹起一股旋风,激发他们满怀激情地迎接一场充满思维挑战的学习。
(三)在有效追问中求证
有效追问指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教师抓住契机切中要害,有意识给学生设置“障碍”,充分调动起学生思維交流的频度。六年级下册《马诗》,在理解了诗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意思后,教师追问:诗人真的是在写马吗?马能发出这样的呼唤吗?学生自然会说诗人是在借马自喻。教师立即追问:诗人想借马抒发什么情感呢?请你结合李贺曲折的人生经历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自己的看法。联想到李贺无法参加科举考试这坎坷的仕途、不幸的境遇,大家不由发现,人、马何其相像,马和人早已浑然一体!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以及报效国家的拳拳之心呼之欲出。
三、思辨质疑中增强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指通过一定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一种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批判思维犹如人的血脉,促进人们更好地理解分析、评估推论事物。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指出“只有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对话才能产生批判性的思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批判性思维体现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人文精神。
(一)在辩论中明晰
辩论指见解不同的人彼此阐述理由,辩驳争论。课堂上举行小型的微辩论,学生依据文本作出推理论证、比较判断,在这一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得到有效训练。六年级上册《穷人》,根据课文内容,可以在学生了解大意的基础上举行一次辩论会:桑娜一家到底穷不穷?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找到依据,既感受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桑娜一家生活极度困苦,又感受到他们宁愿吃苦也要救助孤儿的高尚情操,是精神上的富翁。辩论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逐步加深,“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主旨思想浮出水面,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
(二)在质疑中了然
质疑就是围绕学习的文本提出疑问,并通过分析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文本理解的一种阅读方法。结束新课前,教师要留出两三分钟时间,让学生提出心中的困惑。层次不同的学生,质疑能力也有差异:浅层次的可能仅停留在读音词义,层次高的会关注内容理解、写作手法、字词运用、延伸拓展等,甚至对人物产生不同的评价。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学生问: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忠于职守,最后为什么要和轮船一起沉没?这样做是不是太傻了?教师应学会欣赏这束独特的思维火花,适当补充时代背景,这是维护“船长”荣誉的一种英雄主义的个人选择。但在重视每一个生命价值的当代社会,船长在保证乘客安全的条件下理应选择自救。在不同的质疑声中,学生走向了求知的新起点。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劳历说过,教育“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诚然,获取知识至关重要,但这并不能让人变得更有智慧。人的智力水平百分之九十取决于自身的思维能力,而知识仅占百分之十。教育就是为了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步形成以知识为工具的独立思考的品质。让我们积极调动多样的手段和方式,一起去努力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参考文献】
[1]张洪玲,李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