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商隐诗歌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

2023-06-07洪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3期
关键词:李商隐群文阅读

洪晔

内容摘要:李商隐诗歌教学群文阅读教学,通过主题确立、搭建阅读抓手、深度阅读文本三阶段,前后勾连的李商隐诗歌,从横向拓展历史背景,从纵向梳理诗作年谱,师生共同搭建诗歌群文阅读方法体系。以此培养学生在布卢姆认知目标中的分析、综合、评价等能力,彰显青春语文的价值,实现高阶思维提升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群文阅读 思维提升 李商隐 青春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当围绕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在思维能力方面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联结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能力。”除此以外,课程标准就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板块,提出相关细则指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比较、分析、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

一.选题缘由

课程标准里对中职学生的思维能力作出详细的指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重要议题之一。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群文阅读教学的推广实施有利于学生思维提升。所谓群文阅读是指突破目前大部分语文课堂单一文本的阅读教学,从学生深入阅读单个文本到横向拓宽作者多文本阅读,纵向开展作者与时代发展相勾连的突破。

无论是当下教育界提倡的“大单元教学”还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等等,本质上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面,以教材的单篇课文为抓手,步步推进、由浅入深、发散思维。教师从帮到扶,由扶到放,引导学生站在历史层面、时间层面、空间层面等多维角度,在一个整体上把握知识的发展流变,从而构建知识框架,实现思维提升。

目前,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实践,群文阅读的成果已颇丰。1996年,日本研究者佐藤学提倡构建协同学习的学习共同体,突破单一的文本教学;国内学者于泽元等人著书立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群文阅读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寻找突破口。

而今,许多一线教师也为推进群文阅读教学做出诸多努力。如蒋军晶的阅读实践课成为群文教学的经典教学实践;再如王君等名师,通过群文阅读教学的方式,实现青春语文理念的传达,回到教育的原点,尊重、关怀学生的阅读体验,促使学生个性飞扬,从文本走向生命,从阅读走向生活,热爱青春,焕发生命的热情。

综上所述,为突破现在学生知识上的表面化、碎片化、单一化的教学困境,群文阅读是打通此困境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将以晚唐诗人李商隐在语文课堂中的教学为例,展示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

二.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一)选择文本,确立主题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主题,选择教学文本,这是有序、高效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步骤。一个好的主题应该是贴近学生具体学情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的。

课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如问卷星,充分调查学生对于文本和相应的历史背景的认知水平,根据反馈,制定相应的导学案,亦或是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微课学习链接,如此可在课前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将要学习的文本知识和历史背景,对于具备相应知识的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框架。这些都是学生进入文本深度阅读前的知识抓手。

确定学习的主题需要确立给多篇文本穿针引线的支架。职业中学的学生,在此前也积累了许多文本体验,只是未能把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群文教学把前后知识相互勾连。我们可以根据作者、年代、风格、题材、表现手法等等方式确定教学主题。

本次李商隐组诗阅读的主题确立为“时代的華丽与哀伤”,从这一议题出发,前后勾连《登乐游原》《夜雨寄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拓展《无题(八岁偷赵镜)》《锦瑟》《嫦娥》《贾生》《暮秋独有曲江》。

此次主题的目的一:旨在帮助学生在诗人经历中感受常人在时代风波中的起伏,在诗歌中感受辞藻的华丽与情感的哀伤。目的二:出于文本需要实现前后勾连与拓展延伸的考虑。

前后勾连的文本皆建立于学生学过或在教材范围内的文本,文本贴近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难度较低,在回忆过去的学习经验时,大部分学生关于诗人李商隐的都是平面化、标签化、刻板化的印象。

为了引领学生拓展阅读面,在文学的选择上,一是拓展诗人诗歌题材;二是完善诗人前后境遇时不同心境下所写的诗歌,充分理解诗人的悲剧;三是所选文本大部分都是容易理解的诗歌,可读性强,既吸引学生阅读兴趣,又可以丰富阅读体验;四是以《锦瑟》为阶梯,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加深学生对诗人的理解。以多篇文本展现诗人命运和仕途的坎坷,以及功底深厚的诗人如何用词语构建华美画面,传达哀伤之情。

如上文所述,文本内容由浅入深。如此设计,可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因为李商隐诗歌艰深晦涩的文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打破学生对诗人李商隐刻板印象,并且对晚唐诗人诗风都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和感悟。

(二)分析对比,搭建抓手

群文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因此教师需要搭建学习脚手架。另外,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求同存异,异中求同。

所谓求同存异,则是在多文本中寻找共同点,在发现中保留他者的观点;而异中求同则是在观点的碰撞中激发对诗歌的体味,对生命的感悟,最后指向对生命的热爱。哪怕教学手段不同,但最终目标是殊途同归。

在此次李商隐诗歌教学中,艰深晦涩的文章在选题时已被筛选排除。根据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认知阶段划分,是从识记、理解、应用、分析最后到综合、评价。

为了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深入而全面地理解诗歌的丰厚意蕴。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将运用好思维导图以及时间轴,从横向拓展历史背景,从纵向根据作者生平和经历延伸,把此前学过的文本和将要学习的文本以及拓展延伸的文本填充进时间轴。

首先,在分析文本部分,可从学生所熟知的赏析诗歌的方法入手——三看。

1.看题目。

在看题目环节,可以充分利用希沃白板自带的配对小游戏,把此次教学所有诗题展示在屏幕上:《登乐游原》《夜雨寄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无题(八岁偷赵镜)》《锦瑟》《嫦娥》《贾生》《暮秋独有曲江》。

通过题目学生可快速得到的信息点如下:一方面,除了“无题”以外,其他的诗篇通过题目能猜测到诗歌题材类型,如爱情诗、怀古诗等等;另一方面,读者能在品读读诗歌前,在题目的指引下,可先掌握时间、地点、人物、用意等关键信息,给读者赏析诗歌定下大致方向,降低品读的难度。

由此,进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并总结出:

(1)“有题”与“无题”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其为读者阐释诗歌的意义定下方向;

(2)李商隐“无题”类诗歌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多义性,这也是多年来,文学评论界中李商隐热一直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2.看作者、注释。

在诗歌赏析中,注释往往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难懂的词汇,有时还可以根据重要的事件以及作者经历来推断诗歌大体思想内容,如“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

(1)足迹动画展示诗人生平

基于群文阅读教学的考量,在此教学环节,可播放作者一生轨迹小动画以及对应的历史背景讲解的短视频。如“李商隐的一生足迹”,再如《爆笑中国史》等。

如此设计的好处在于:一、可视化的人生轨迹图,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自主体会诗人跌宕起伏的一生;二、5分钟的趣味历史小短片,有利于学生达成知识层面温故知新的效果,既可以查漏补缺,也可以达到前后勾连的效果;三、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有利于学生搭建学习框架。

(2)诗作年谱时间轴填空游戏

单篇的诗歌教学造成的结果是——片面化。如果在站在诗人整个人生阶段来品读不同时期的作品,学生就能发现诗人的性格本质和生命追求。如李白的《行路难》和《将进酒》诗歌风格和中心思想都是有差别的。

因此,在课堂中,可以设计游戏填空环节,先请学生代表上台完善第一个时间轴中唐代重要历史节点的空白处。如高祖——(太宗)【贞观】——高宗——(武后)【女皇帝】——中宗——睿宗——(玄宗)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甘露之变】(宦官掌握皇帝的生杀废立)——武宗——宣宗……

诗人生于安史之乱后56年,卒于宣宗(大中十二年)

接着,请学生代表根据讲义所提供的李商隐年谱资料,把课堂里所涉及的文章按顺序排列好,并写到历史时间轴旁边。

由此,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诗人与时代之间的联系以及清晰明地感知诗人诗歌在风格上、内容上的些许改变。李商隐既是晚唐的悲歌,也是时代造就的哀曲。

3.看意象

意象是中国诗歌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所谓意象,则是融合了主观情感的意蕴加上客观可感的象,从而达成“意象”。简而言之,通过意象,诗歌中所要传达的含蓄委婉的情感得以抒发。

某些艺术形象被成功使用后,又反复多次被用于诗歌中,由此形成约定俗成的寓意,便成了诗歌中的意象。因此,在古代诗歌中,意象是可以通过以表格归类的形式来进行积累的。

(1)意象表格归类分析

在此教学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完成此活動。圈画完以上诗歌里所提及的意象以后,便可归类总结为实物实景类意象以及用典类意象。

如实物实景类的意象有:夕阳、黄昏、夜雨、巴山、秋池、东风、百花、晓镜、云鬓、画楼、桂堂、荷叶、江水等。

典故类意象有:蓬山、青鸟、蓝田、沧海、庄生、贾生、嫦娥、春蚕、春酒、蜡灯、灵犀等。

(2)总结意象的作用

在学生完成李商隐诗歌中的意象对比分析这一阶段以后,教师便可追问,意象的作用以及传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表格的分类,学生一目了然意象给诗歌带来的影响,并能自主总结出意象所呈现的作用:

①用典类意象一方面从侧面表现出李商隐文学功底积淀深厚;另一方面,通过或意蕴深厚的意象,或华丽绝美的意象构建了李商隐独特的诗风。

②实物实景类意象的作用则是让读者通过作者的描述,感受意境之美,而在美的尽头,却是无法逃避的哀伤之情。

李商隐的诗歌风格通过以上教学环节,在群文阅读教学的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教师尊重学生的文本体验,由学生自主寻找心之所感。

(三)深度阅读,激发感悟

完成以上教学环节,教师已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对于诗人的作品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有了深入的体味。教学既达成知识积累的目标,也实现了掌握鉴赏诗歌方法的目标。然而,群文阅读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深度阅读,在于思维提升,在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与热情。

在布卢姆的六大层次认知目标中,分析、综合、评价才是思维提升的表现。而识记、理解、应用在布卢姆看来,都是低层次的认知水平的表现。由此可见,思维能力的提升最重要的阶段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和事物独特的见解,这样的思维能力也称之为创造性思维。

因此,为帮助学生搭建思维提升的桥梁,引起学生深刻思考,在以上教学环节结束后,可适当展示各朝各代研究学者对于李商隐诗歌的解读。如冯浩、冯舒、钱谦益、苏学林等学者,大部分评论家都把诗人笔下的男女之情解读为君臣之义,这是由于古代诗歌“诗言志”的文化传统;亦或是以李商隐艳情故事作为解读噱头。最终,关于文本解读的差异性原因将指向时代的差异性。大多古代文人墨客关注政见讽喻,忽视常人意识,即忽视平常感受。

以上材料将作为引发学生自主讨论的有力推手,为何古今文学评论家对于文本的解释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钱穆曾提到,我们既要关注时代的意见,也要关注历史的看法。我们既要了解当下学者对古典作品的解读,也不可忽视过去学者对文学作品的看法,如此才能更为全面地从纵向的角度观照历史,从横向的角度研读文本和学者的观点。

李商隐的诗歌通常以华美写哀伤,他在叶嘉莹先生的诗人分类中属于感性诗人。诗可以兴,读诗的意义在于“感受”“引发”以及“感发志气”。重读经典的意义在于感发心性,在于启发当下。思考李商隐诗歌对于当下少年的意义,思考李商隐人生悲剧的成因,由此,学生通过对作品的研读、对诗人的理解、对历史的把握,時代特征已了然于心,知识也融会贯通。如此,学生方可形成对人、事、物新的理解,进而影响学生看待社会的方式。

课堂的压轴环节可播放相关历史简介视频,从唐末到五代十国,国家动荡不安,人民水深火热,社会尚武轻文,军队道德沦丧礼乐崩坏,末代不仅给李商隐带来诸多的无可奈何,也让诸多百姓毫无出路。时代的残酷在诗歌的只片言语中不过是冰山一角,然而,对于和平时代的中华少年,如今却有无限的可能。阅读文本,品读经典,穿越时空,体味今古,启发当下,吾辈自强,以上才是本次群文阅读的最终指向。

在课堂的最后,由古及今,联系时事,展现时代的幸运给与少年成才的多种可能性。今日少年们无论遇到何种困境,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皆能实现心中理想。而研读经典文学的意义也正在于此,从文学中汲取进步的力量。通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搭建知识体系,进而实现思维提升,最后激发他们追求精彩青春的生命感悟。

参考文献

[1]叶嘉莹.叶嘉莹说中晚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18.

[2]叶嘉莹.美玉生烟——叶嘉莹细讲李商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4.

[3]颜昆阳.李商隐诗笺释方法论 中国古典诠释学例说[M].台湾:里仁书局,2005.

[4]段增勇,王雁玲.“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看群文阅读价值[N].中国教育报,2018(3)

[5]张治平.群文阅读教学之群文选择的反思与前瞻[J].教学与管理,2022(5).

[6]倪文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6).

[7]何立新,王雁玲.阅读素养的教学逻辑与变革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4).

[8]王雁玲.浅谈群文阅读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J].教师教育论坛,2016(2).

[9]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职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李商隐群文阅读
嘲桃
石榴
录唐?李商隐《无题》诗(草书)
李商隐也玩朋友圈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论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朦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