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问题驱动典型课例研究

2023-06-07杨天太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问题驱动策略研究小学数学

杨天太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对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具有明确认识,从而制定有效的策略。在这一背景下,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了教师的广泛青睐与应用。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应用中,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学习问题以及课堂教学的问题进行有效整合,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与学习素养。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够基于问题的引导实现对个人思维的有效拓展。这对改变传统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以及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和帮助作用。基于此,研究将从问题驱动的角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境进行有效创设,基于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证,为后续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驱动;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基于适当的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借助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组织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规律进行有效探索,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数学解题能力,为学生日后的数学知识积累和数学素质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育实际和经验,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这一问题进行细致探究。笔者将从“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重要性分析”“课前导入环节进行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课堂讨论环节进行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三方面入手,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探索,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有效帮助。

一、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重要性分析

数学是一门依赖思维逻辑的理性学科,而支撑数学学习的动力便是问题。问题让数学学习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引路者。优秀的数学问题可以在学生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起到有力地推动作用,更可以成为带领学生展开数学学习的加油站。而在小学课堂的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如何以问题为起点,引领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是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教学难点。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完善,以生为本,注重问题探索的教学理念,渐渐渗透到小学数学的课堂中。以问题来驱动小学生去完成数学学习,并成为探索与解决问题的原动力,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建立起学习数学的逻辑思维与运算能力,进而形成学习数学文化知识的基本素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中,数学老师应着重以问题教学为导向,帮助小学生培养逻辑思维、数学运算等数学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学习质量。另外,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能够增添数学课堂教学的连续性和连贯性,可以构建多样化和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小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以及所将来要学的知识进行驱动性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比如,在学生学完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相关知识后,由于通过曾经的学习,学生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知识也有了一定了解。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单元复习性的数学探究情境,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曾经学习的图形与几何知识进行思维导图及画图处理,倡导学生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有效总结。

二、设计转换问题训练逆向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培养与引导,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与学习习惯,且能够让学生在不断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起有效的问题解决思路与体系。这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和帮助作用,对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逆向思维的作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方式会得到有效的转变,让学生摆脱“人云亦云”的学习。这对树立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也有一定的支持效果。在逆向思维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这对拓展学生的问题思考范畴以及改变学生的问题思考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帮助学生转化问题的解决思路以及降低问题的解决难度也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求阴影面积这一内容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会直接提问:“同学们,我们在解决这道题的过程中,有没有计算得出图形的阴影面积是多少呢?”在这一问题的引导模式下,学生会通过顺向思维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而且会基于传统的解题思路对其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读。在这一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思维会被禁锢,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也会降低。因此,教师可以换一种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如,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我们在计算一个图形的阴影面积时,首先可以知道这个图形的总面积是多少,這时候,如果我们可以计算得出图形的空白面积是多少,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计算得出图形的阴影面积了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此时学生对如何求证图形的阴影面积有多出了一种方式,这对降低学生的解题难度以及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和拓展学生的解题方式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和引导意义。从本质上分析,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由于问题的提出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学生的思维也会随着问题的发展而延续,但是在逆向思维教学方法的应用中,学生的思维会在问题中进行灵活的穿插,这对帮助学生寻找最简单、最快捷的解题思路有着一定的帮助,同时对提升学生的解题速度也有一定的引导意义。如,教师在教学“0.1米和0.100米哪个更长”时,就可以使用逆向思维的提问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同学们,我们可以怎么去比较呢?”此时,学生表示可以将其幻化成分数进行比较。随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对其进行比较呢?”此时,有学生表示:“老师,我们可以通过比数字的方式进行比较。0.1米和0.100米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后面多出来两个0。但是我们在书写时是不体现这两个0的。”通过这一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传统模式下的解题思路做出有效的解读与分析,同时还能让学生基于逆向思维实现对问题的有效处理。

三、基于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问题驱动的方法对课堂教学的环节进行有效设计。这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建立起一种高效的学习思维,而且可以让学生基于问题的引导实现对不同教学环节的有效串联,这对构建学生的整体性学习思维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同时还可以在不同的阶段教学中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突出课堂教学的片段,帮助学生构建阶段性的学习记忆模式。这对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法以及创新课堂教学的路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鸡兔同笼这一问题教学的过程中,便可以基于片段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问题驱动的引导和培养。在此,教师可以先基于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一幅图画,其中表现了鸡兔同笼的内容。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我们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先知道笼子里有哪两种动物呢?”此时,学生表示,笼子里有小鸡和小兔两种动物。然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那我们知道小鸡有几只脚,小兔有几只脚吗?”此时,学生表示,小鸡有两只脚,小兔有四只脚。随后,教师便可以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教学,同时让学生按照两种动物脚的数量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决。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基于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且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会得到显著的提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难度也会大大降低。这对教师合理把控课堂教学问题,以及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能力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四、引用问题导学,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数学老师应适当退出教学的主导位置,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数学老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吸收和理解知识,在学习中锻炼数学思维。

以小学教材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例,数学老师可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如数学老师在向学生展示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时,可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看到正方体和长方体时,会想到哪些问题呢?老师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回答课堂问题,如学生会提问:正方体有几个面呢?和长方体拥有相同的面吗?它们有多少条棱呢?数学老师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并在提出问题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发散思维,并发动自身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小学数学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之后,也要指导学生去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在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在课堂中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正方体和长方体有几个面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去数正方体的面,然后再去数长方体的面,最后得出正方体有6个面,长方体与正方体有相同数量的面。在数完面后,数学老师继续让学生去数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楞数,得出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12条棱。数学老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继续鼓励学生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这一整个过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数学课堂的学习,有效开拓思维,在探索中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数学老师应以问题教学为媒介,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再鼓励学生针对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去提出问题,并学会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发动集体智慧,在共同的学习中去探索数学知识的奥妙,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优化教学手段,采取课前提问,课中问题驱动课后问题反思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问题学习意识,基于数学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思考和拓展性的探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与数学问题意识。问题设计的层次与好坏决定了学生思维品质优劣,好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潜能,教学实践证明问题驱动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袁丽仙. 核心问题驱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 求知导刊,2021(48):58-60.

[2]尚丽敏. 本原性问题驱动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 小学教学研究,2021(33):41-42.

[3]赵丽丽. “问题引领”和“问题驱动”助力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J]. 启迪与智慧(中),2021(11):49-50.

[4]张贵花.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法的应用与策略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21(31):143-144.

[5]罗柱森. 浸润问题驱动 折射品质课堂——基于問题驱动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品质课堂管理的探索[A]∥广东教育学会2021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七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选[C]. 广东教育学会,2021:1687-1697.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问题驱动策略研究小学数学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