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改进思路
2023-06-07刘丹
刘丹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商业模式的转型,内部审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内部审计能及时揭示和反映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和问题,推动企业提高和完善治理能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企业的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在审计监督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探讨,论述改进思路,以期为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监督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志码:A
随着企业面临的风险日趋复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优化内部审计来监督和检查企业管理各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内部审计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适应企业复杂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在开展内部审计时,要充分关注企业的实际特点,分析企业管理中可能出现风险的领域,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业务流程健全审计规划,科学制定内部审计中长期规划和项目计划,对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独立评价,帮助企业防控风险,实现合规经营的目标。
1 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因素
第一,内部审计工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的过程中,要加强企业集团总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统一管控,形成科学的内部审计工作体系,包括明确和细化内部审计的规范和具体管理要求、审计项目计划及实施目标,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得到科学控制。目前,仍有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体系不够合理,在执行内部审计项目的环节中,审计的准备、执行、报告阶段没有得到规范的管理,甚至部分审计项目还存在随意性,企业对审计项目的管控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对现行法律法规的正确理解和严格执行需进一步加强。
第二,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具有独立性,附属于企业其他管理部门或审计职能挂靠其他管理部门;二是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不具有独立性,部分企业仅配置兼职人员或仅由财务部门人员兼职;三是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不具有独立性,导致有关审计事项不能做出准确、客观的判断,不利于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及建议职能的发挥。
第三,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部分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时,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导致审计力量不足,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质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审计工作覆盖面的增大和内部审计服务需求的增长,远大于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的成长,对审计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审计力量不足的短板逐渐显露。审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难以满足全部审计工作需要,内审人员以财务、会计专业背景居多。随着审计覆盖面的扩大,审计工作大多同时涉及经济、管理、法律、工程建设、信息系统等多个领域,重点的业务流程中的审计人员不具有专业能力,不了解审计风险点及审计重点,无法发现企业管理的风险。
第四,内部审计工作信息技术应用不足。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开展内部审计也要借助信息技术。但是,部分企业内部审计获取数据还通过人工开展,在数据查询中不具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无法第一时间发现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第五,审计结果的运用不足。在完成审计之后,企业应当落实对审计结果建立应用机制,包括明确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及优化措施,明确整改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限,建立问题台账,形成定期督办、定期检查、整改完成销号的闭环管理工作机制。但是,仍有部分企业的审计结果没有得到有效运用,审计中发现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也无法得到及时整改,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没有深入进行分析,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和隐患。
2 企业内部审计改进思路探析与实践
2.1 优化内部审计工作机制
第一,改进审计准备阶段。在审计准备阶段,一是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审计资源,增强审计工作的前瞻性、审慎性,充分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管理水平,确定审计工作目标和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审计力量,组建审计小组,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组织做好审前培训。二是做好审前调查,重点了解企业的历史沿革、业务概况、组织和机构设置情况、企业经营目标及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以及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制度建设情况等,然后在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分析审计工作的重点,结合企业管理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分析容易产生漏洞的内容,并形成可操作性的审计方案。在审前要全面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各方面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通过分析判断可能漏洞频发的环节,并制定恰当的审查工作方案。例如,对企业战略风险进行识别。
第二,强化审计实施阶段的管理。审计实施阶段是内部审计人员获取企业的各项审计资料的阶段,在该阶段要现场核查原始资料,与审计对象进行沟通,综合运用管理、财务、市场营销、工程、信息等多种专业知识,通过审查经营管理重点、重大风险频发领域,核查企业各项工作是否存在漏洞,高风险领域是否被企业所管控,从而保证企业审计工作质量。在审计实施阶段需要围绕企业改革经营发展中心工作,突出审计重点。一是重点领域需要全面深入开展审计。例如,要关注是否存在重大决策失误、损失浪费、管理漏洞等问题,全面深入进行查证,确保问题查深、查实、查透。二是分析和查证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风险是否受控。例如,要分析影响企业战略达成的各项因素是否得到控制,企业是否存在成本超支、资金浪费等风险,判断企业的融资规模是否合理、资产负债率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等。
第三,在審计报告阶段,要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审计初稿,确认无误之后提交企业的管理层,确保所有审计发现的问题和企业经营管理不足之处都得到及时上报,帮助管理层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堵塞管理漏洞[1]。
2.2 强化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
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具体来说是指在内部审计工作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时避免受到任何威胁其履职能力的情况,内部审计部门或审计工作人员能在不受任何影响和控制的情况下执行审计工作。内部审计需要强化统一管控能力,完善内部审计领导和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委(党组)、董事会(或主要负责人)领导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对内部审计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2]。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架构方面形成直接隶属于党组、董事会、监事会或总经理的模式,能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对企业各项工作有效监督的作用,确保内部审计部门更具有独立性、权威性。一是保证组织层面的独立性。审计部门工作要直接对能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履行职责的机构或层级汇报,避免工作受到干预的情况。二是保证审计业务层面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不直接参与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具体业务管理工作,在检查、监督、分析、评价被审计单位时才能有效保证一定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三是保证审计工作人员层面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应设置专职的审计人员,避免由业务管理或财务部门人员兼职,审计工作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时应保持独立思考和不偏不倚的态度,避免受到利益或他人影响。
2.3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企业的审计内容日益多元化,企业审计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审计工作的基本职能是经济监督,但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监督,审计工作还应该在推动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强化对领导人员的管理监督,规范权力运行,促进领导人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内部审计工作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审计,不断强化审计队伍政治素质和作风建设,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审计队伍建设,要求审计人员增强党性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在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中提高政治本领和政治担当。另外,还需要不断加强审计队伍作风建设,审计部门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求审计人员严格遵守审计工作纪律及审计有关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坚持客观公正、恪尽职守、保持清正廉洁、保守企业秘密,倡导爱岗敬业和团结协作,提升审计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内部审计要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全方位了解的基础上开展,但由于当前部分企业的审计人员专业背景比较单一,会导致内部审计力量不足。针对这一问题,企业要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养,培养一批综合能力强的审计人才[3]。一是持续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邀请业务方面的专家到审计部门进行培训,组织开展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审计业务的指导监督。二是鼓励和支持审计人员参加职称、注册会计师、国际注册内审师等执业考试及资格考试,使其掌握现代企业管理、财务会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等相关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及实践经验,促使内部审计工作实现职业化发展。三是科学建立对审计人员的绩效考核措施,建立健全审计工作人员约束和保护制度,评价审计工作完成的审计质量、审计成果、工作及时性和执行力,促进审计人员不断提升和完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同时,也要考虑审计报告可能导致对审计工作人员满意度低的问题,避免考核指标影响审计工作人员的客观性,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并以此提高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4 重视探索和开发内部审计信息化应用系统
第一,引进先进的审计系统。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审计人员工作量大幅增加,很多企业仍然使用传统的审计模式和方法,通过手工计算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且得到的结果无法及时被记录,引进审计软件对大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对审计工作实现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时,当前越來越多企业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企业的所有数据都储存在信息系统中,在开展内部审计时,可以充分借助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实现审计过程管控的标准化、数字化。
第二,建立审计工作资源数据库。企业通过建立信息化的审计平台,将企业各类资料与审计平台对接,审计人员能够结合所需要获取的资料第一时间开展审计工作,大幅缩短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避免了在资料传递过程中人为造假的可能性,还能够确保审计工作对企业的各项工作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与分析。在审计工作中,企业要重视审计流程中各环节的信息收集,将审计工作流程、审计发现问题及管理建议、问题整改情况、审计工作经验、审计业务资料等方面信息建立审计资源数据库,对审计人员层级赋予相应的数据查询权限,为未来各项审计任务提供管理支撑和知识共享。同时,能够对审计各环节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复核,便于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审计工作更具科学性,提升审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2.5 强化内部审计结果运用
很多企业认为只有企业供产销环节才会产生价值,内部审计并不能带来价值,导致很多企业不重视对内部审计结果的应用。实际上,内部审计能够帮助企业发现管理薄弱环节,提高管理质量,堵塞管理漏洞,可以直接或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例如,在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可以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和评价,通过对工程造价审计和工程量的现场核查,能够避免工程价款费用不实,为企业节约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可以及时发现因管控力度薄弱而导致的国有资产、国有资源损失浪费,预防企业管理中损失浪费的风险隐患。因此,企业要形成对内部审计结果运用的正确认识。一是推进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落实,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实行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对确定短期内无法实施整改的事项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定期更新审计发现未整改重要问题台帐,持续督办有关审计整改工作。二是加强审计成果的综合运用,例如,将内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作为被审计单位绩效考核、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因整改不力造成企业损失或重大不良影响的要按规定进行追责,要将审计发现的违规问题线索移送有关部门或纪检部门,全面提升审计成果成效。三是通过分析审计发现问题的情况,深挖问题根源,坚持标本兼治和强化整改落实,在做好整改的同时健全制度、堵塞漏洞,避免问题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确保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目标。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内部审计工作不断发展,并逐渐成为企业实现规范化经营的基础。2020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要进一步深化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有效推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内部审计工作如何实现新的要求,除了本文所探讨的要点,还需要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坚持科学、务实的工作方式,通过实践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评价、服务及咨询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刘静. 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分析[J]. 大众商务,2021(2):174.
[2]李广.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对内部控制的影响[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10):254-255.
[3]卜荣. 内部审计如何在企业发展与安全中发挥增值作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3(3):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