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法课堂的高效对话摭谈

2023-06-07金英姿

关键词:课堂对话认知冲突小学道德与法治

金英姿

摘要:高效的课堂对话有助于激发认知冲突,引起思维共鸣。在道法课堂中实现高效对话,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找准对话时机,在重难点处引领深入思考;丰富对话形式,在民主氛围中畅所欲言;拓展对话内容,在生活素材里开掘教学资源。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对话;认知冲突

教师对于课堂中对话的展开应是有所考量、有所提炼的。教师应筛选具有深层探讨价值的思辨问题,以答案是否具有不唯一性、问题的思辨性是否较高、表达是否处在学生语言发展区内等作为衡量标准。高效的课堂对话(仅指师生对话)有助于激发认知冲突,引起思维共鸣。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道法”)课堂的高效对话,应找准对话的时机,丰富对话的形式,拓展对话的内容,促进学生言、思、行的相互转化。

一、 找准对话时机:在重难点处引领深入思考

对话教学作为多主体的课堂组织形式,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因此,对话的核心内容要指向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尤其是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小学生因身心发展、生活阅历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重难点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教师应在重难点处留心学生的反馈信息,找准对话时机并及时推进,引领学生展开思考。

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小水滴的诉说》时,预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体验我国乃至全球淡水资源短缺的严峻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全球、本国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开启了这样的对话:

师同学们,有着“江南水乡”的苏州缺水吗?

生都叫作“水乡”了,怎么还会缺水呢?

(不少学生也认同这种看法,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并未留意身边淡水资源短缺的现象。)

师苏州有那么多湖、那么多水,都能当作生活用水吗?

(这个问題让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学生意识到水虽多,可是能使用的水资源却不多。)

师(追问)这其中又有多少水资源是可以直接利用的呢?

师(学生猜想之后继续提问)把这些水资源均分,每个人能有多少呢?

(教师展示资料,揭示答案。)

上述课堂对话在教学重难点处展开。教师在对话中鼓励学生自主、深入地思考,让学生了解我国乃至全球淡水资源短缺的严峻情况,教学目标顺势达成。这类对话思维容量较大,处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不是简单地回答“对不对”“能不能”“好不好”,而是积极思考,深入探究,解决问题。对话具有较高的思维容量,有助于学生养成凡事爱思考的好习惯。

二、 丰富对话形式:在民主氛围中鼓励畅所欲言

课堂对话中,学生不能噤若寒蝉,而要直抒胸臆;不能人云亦云,而要“百家争鸣”。教师不应设置所谓的“标准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维,也不应“为了肯定而肯定”而将学生桎梏在浅层思维,更不能因为学生的“失控回答”而采取“霸权主义”,限制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学生和教师要在民主的氛围中开展积极有效的对话。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一课时,教学中的“对话火苗”起始于教师的提问:“什么是白色污染?”承接于生生对话——学生讨论“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在学生畅所欲言中,教师适时加入,和学生一起探讨,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这些危害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学生各抒己见,从自身说起,其道德践行能力在民主的氛围中得到培养。

又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网络新世界》第一课时,教师以“网络世界的是与非”为主题设计了分组辩论,以期让学生明确网络的利与弊。在讨论正酣时,一学生提出了不同观点,引起的对话如下:

生老师,我认为网络本身是没有任何弊端的。

(学生霎时议论纷纷,不少学生因极度不认同而连连摇头。)

师(并未强势制止“不和谐”之声)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是坏人利用了网络做坏事。网络本身带给我们的是便利和进步。

(学生若有所思。)

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大家觉得呢?

生发明网络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发展却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学生纷纷认同。)

师(承上启下,铺垫下课时内容)要想健康、安全地“网上冲浪”,我们要遵守规则,学会保护自己。

学生的发言虽与教师的提前预设相冲突,但教师并未因此制止,而是停下既定的教学节奏,倾听学生的发言,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再悟时间。对话自由的课堂中,最容易出现争先恐后、各抒己见的讨论热潮,而此时往往会出现许多富有个性的独特见解。

三、 拓展对话内容:在生活素材里开掘教学资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在教学中愈发重要。在此背景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习得知识、获得能力更是对话教学所强调的。学生生活中有许多鲜活的事例,教师要善于发现,用心观察,留心身边的素材,并进行归纳和积累,将其带入课堂,让学生有话可说。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快乐过新年》第二课时,教师设计了让学生接压岁包的环节,让学生感受新年的传统习俗和“礼”字的内涵。师生对话如下:

师同学们,刚才他为什么要双手接过老师手中的压岁包?

生因为压岁包里面的钱太多了,一只手接不动,必须两只手接。

师真的是这样吗?那老师也送你一个压岁包吧!

(学生上台接压岁包。)

师压岁包重吗?

生不重。

师(从生活细节着手)你还记得上星期在跳绳比赛中,你获得了全校第一名吗?真棒!当校长为你颁奖时,你是怎么接过校长手中的奖状的?

生双手接过的。

师想一想,还有哪些时候你是双手接过别人手中的物品的?

生老师奖励我小红花的时候,还有叔叔送我玩具的时候。

师你为什么要用双手呢?

生因为这是对别人的感谢和尊敬,而且他们是长辈。

师(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刚刚我们为什么要双手接过压岁包呢?

生是为了表达感谢和尊敬。

师对!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礼”,我们要“守礼”。

在这场对话中,儿童的自身生活是起点,更是这场对话的落脚点和归宿,通过与生活的对照反思,选取贴近生活实际的材料,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关注眼前直观的接压岁包这一行为,启发学生思考,理解中华传统“礼”的抽象内涵[1]。

参考文献:

[1] 汪源源.对话,让学生思维“在场”[J].中小学德育,2021(4):42-45.

猜你喜欢

课堂对话认知冲突小学道德与法治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建构概念
回归语文教学本色的课堂对话策略及实施探讨
数学课堂对话,给学生的自然生长助力
巧用认知冲突 打造有效课堂
巧设认知冲突发展数学思维探究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