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红年华》:新主流影像叙事中的“三线故事”与价值表达

2023-06-06李正丽

电影评介 2023年2期
关键词:记忆文化

如何真实、客观、立体地展现中国面貌,传播中国声音,塑造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是新时代中国影视创作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夺冠》《万里归途》、《战狼》系列、《长津湖》系列等新主流电影佳作迭出,全景式展现了新时代积极向上的中国形象与民族精神气象,成为最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之一。《大江大河》《觉醒年代》《山海情》等影视剧的崛起,昭示着“新主流”开始从电影领域流向影视剧领域,成为影视文化的一种新流向、新形态。

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认为:“当前影视文化形成了‘新主流文化电影/影视剧‘二水分流、互为呼应、蔚为大观的文化态势。”[1]他指出,新主流影视作品“常以中国故事、红色经典为题材原型或IP,以塑造国家形象、表达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宏旨,或以国庆、扶贫等时政主题来展开,打造打动人心、凝聚国家与民族意识的中国故事和中国人物,或正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宏阔的视野甚至是‘宏观全景构架的格局,凸显中国气派、中国风度和中国形象”。[2]

作为一部四川题材、四川出品、四川制作的工业题材影视剧,《火红年华》以金江(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为背景,以跨越五十年的全景展现了国家三线建设的峥嵘岁月,通过对“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三线精神的提炼与弘扬,来塑造三线建设者英雄群像,唤醒观众的家国情怀,同时以“共享往事”的艺术形式建构观众的集体记忆,唤起其民族认同感。该剧较长的时间跨度与较大的叙事体量,兼具波澜壮阔与厚重质感,具有明显的新主流特征。总结其创作经验,对于提升三线建设题材影视的创作水平和打造四川特色影视精品有重要的启示。

一、硬核风格:钢铁工业新史诗的书写

中国在几十年时间里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工业发展的点滴足迹,也被荧屏记录了下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赤橙黄绿青蓝紫》《乔厂长上任记》《车间主任》等工业题材影视剧奠定了辽阔壮美的硬核风格。近年来荧屏上的工业题材剧呈现出多元化、垂直化、专业化的特点,《逐梦蓝天》《奔腾年代》《火红年华》《簏山之歌》等剧,对焦中国工业的“奔腾年代”,触摸大国工业发展脉搏,在荧屏绘就中国工业发展的图谱。

对“史诗性”“人民性”“群像性”的话语书写,对火热现实生活的强调,构成了新主流影视创作的显著特征。《火红年华》以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为故事原型,呈现了三线建设者们响应党的号召来到攀西大裂谷深处,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缔造川南钢铁这一300万吨级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史诗传奇。全剧将对时代全景的宏观描述和对个体人物的细微观照深度融合,呈现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奋进史诗,其叙事主线紧紧围绕川南钢铁事业成败与否、109冶如何破局发展的故事展开,跨度长达半个世纪。同时,空间跨度上穿插109冶参与江汉钢铁、东海钢铁、深圳特区建设等重大事件,生动演绎了社会转型大潮下三线建设者的艰难求索,成为中国进行自主工业建设进程的一个缩影。无论是川南钢铁项目的改进、落成、出铁,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市场化改制,作品在川南钢铁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具体呈现了中国钢铁冶建行业创业的艰苦、技术的进步以及改革开放后的时代转型,全景展现了艰苦奋斗的三线建设进程,在时间性和空间性上有效增强了叙事的史诗性和结构的宏大性。

该剧秉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通过参与川南钢铁建设的国家干部、解放军官兵、工程师、文艺工作者、青年学生、普通工人等人物群像,折射了筚路蓝缕的三线建设进程,在精准、真实、专业的呈现中,书写了大国重工故事。该剧由革非担任编剧,他曾亲身参与过三线建设,为追求真实,他亲自去攀枝花生活了几年,期间面对面采访了600多人,记录了120万字的采访笔记,之后整理写成85万字的小说。剧中大部分人物有原型,剧中发生的故事,也大多是真实发生过的,如对图纸过目不忘并能头脑推演的主人公夏方舟、王牌施工队长陈国明等都有人物原型。正是依靠大量采访笔记和扎实的现实基础,影视剧让观众可以原汁原味地回顾那个火红年代,展现现实中三线建设者的艰辛与成长,重现“人民”记忆的现实内容,从而产生强烈的共情“出圈”能力。

《火红年华》塑造了多名投身三线建设的无名英雄,倾力打造了群英荟萃的英雄群像,呈现了多元色域的英雄光谱。这些人物层次丰富、立体鲜活,剧中既有秦朴敏院长、齐德成、赵殿楚、顾军代表等老一辈三线建设者,又有以夏方舟、秦曉丹、李心梅、陆汀兰、戚光复等为代表的青年建设者,还有陈天海、戚芳薇、林同斌等小一辈建设者,钢花铁火中淬炼出几代建设者,铸就了永不言败的青春年华和坚强性格,共同为大三线建设者们献上了一曲壮美动人、深情追忆的英雄赞歌。无论是夏方舟、秦晓丹,还是性格更为复杂的季成钢、武本奇,都在投身三线建设中实现了从个人主义到家国主义的成长转变,思想在钢铁意志中得到了淬炼、升华。“情节是性格的发展史”,让剧情推动、矛盾铺陈紧紧围绕人物塑造展开,这些英雄的故事和英雄的人物共同构筑了“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的史诗意境。

二、青春笔法:三线精神的传承叙事

通过对“中国梦”的多维阐释,新主流影视作品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时代精神内核、薪传历史情感方面联通不同时代青年人的青春梦想,以展现青年人的追梦历程为落脚点进行故事创作。《火红年华》通过塑造夏方舟、秦晓丹等立体、鲜活、丰满的青春形象,讴歌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三线精神,引导新时代青年人将个人梦想与价值融入到国家民族命运的自觉担当中,不断丰富“中国梦”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一)艰苦创业精神的呈现

金江地理环境非常恶劣,深山峡谷、风餐露宿、肩扛人挑、人迹罕至,可谓“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火红年华》真实还原了在激流湍急的金沙江边、在攀西高山峡谷深处、在人迹罕至的荒原上,三线建设者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场景。没有重型起重设备,他们就靠精湛的技艺和极强的团队协作能力用吨位不足的吊车装卸大型挖掘机;没有宿舍,他们就住在竹竿、草席搭成的棚屋里;没有澡堂,他们就用金江的冷水洗澡;没有充足的照明,他们就点起煤油灯研究工程图纸和技术资料。

(二)无私奉献精神的描绘

“大三线关乎国家命运,值得为之献身”,剧中由工程师、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等不同身份组成的三线建设大军浩浩荡荡挺近攀西大裂谷,在不毛之地金江建设新中国大后方的钢铁心脏,引导他们走向金江的,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是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剧中为三线建设勘探牺牲的秦朴敏院长,积劳成疾仍不忘金江出煤、出铁、出钢的齐德成书记,为救工人牺牲的医生李心梅,以及为川南二期工程殚精竭虑而猝死的秦晓丹,为抢救造船资料牺牲的陆汀兰、戚光复夫妇,这些为国家三线建设而逝去的生命、定格的青春都在告诉观众,三线建设的成就是无数先辈奋斗而来的,正是这样的工业建设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团结协作精神的表达

三线建设历经艰险,体现了建设者团结奋进、协作创新的品质,正是团结协作成就了三线建设的伟业。一方面,作为国家战略,三线建设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进行,全国一盘棋,好人好马上三线,人力、物力、财力向川南钢铁涌进,川南钢铁基地建设离不开全党全国的齐心协力、精诚团结。另一方面,为推进江汉钢铁1700项目,东海一期项目、深圳特区建设,川南钢铁在调整改造的历史潮流中激流勇进,服从国家部署抽调精干力量支援建设,为全国钢铁冶建事业贡献了“西部铁军”的智慧和力量。

(四)勇于创新精神的塑造

剧中,来自天南海北的三线建设者创造城市、创造科技、创造生活,他们克服艰难险阻创造了“深山建大厂,峡谷起钢城”的工业奇迹。《火红年华》以“成长”为梯度的叙事策略,展现了以夏方舟为代表的中国工程师是如何在三线建设中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带领企业走向新时代的历程。他坚信“总有一天,中国钢铁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就像茅以升之于中国桥梁,詹天佑之于中国铁路”。对于川南钢铁的设计问题,夏方舟顶住压力坚持科学真理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面对109冶的发展困境,他与以“四大金刚”之首陈国民师傅为代表的老一辈工人,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

2018年10月,“三线精神”被列为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是激励人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强大力量。影视剧《火红年华》以青春笔法全景式展现了三线建设者不忘初心、逆流而上的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和弘扬三线精神,將青年的个人情怀和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打通了当代青年和三线建设者的思想共识和情感通道,在艺术内涵与价值引领上实现青春与信仰的重构。

三、集体记忆:三线建设历史文化场域的构建

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指的是“一个具有自己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3]他认为,个人只有参与集体交往与互动才能产生、识别与定位回忆,这种凝聚了群体共同经验的集体记忆是群体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的基础。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发展了哈布瓦赫的理论并提出了“文化记忆”的概念,认为每个文化体系中都存在一种“凝聚性结构”,它把过去的重要事件和对他们的回忆以某一形式固定和保存下来并不断使其重现以获得现实意义。[4]这种凝聚性结构的意义在于维护共同的文化记忆,使其成员产生对该文化体系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人们的身份认同往往在影像仪式传播建构的集体记忆中得以实现,影视艺术作为现代社会重塑集体记忆、塑造国民意识与构筑国族认同的主要途径,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叙事,对公众记忆的议程设置和影像编码,在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之间构建起共通的文化空间,从而增加集体记忆的内在价值。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与民族集体记忆是新主流影视作品的重点表现对象,通过对过往的历史资源逐步进行“经典化”处理,形成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强化民族认同对于历史文化记忆场域的构建作用。

三线建设是共和国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是“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1964年到1980年间,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开展了一场被称为“三线建设”的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的建设。”[5]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国庆节期间《火红年华》在央视一套黄金档首播,创造了统一“国庆观看”的仪式,在重温三线建设的峥嵘岁月程中,唤醒了民众对民族和新中国的情感认同,还原了一代人、一个国家难以复制的独特经验和集体记忆,不仅让老一辈“三线人”泪目,也唤起了青年观众的情感共鸣。“在短短22天的播放周期中,该剧的收视群体规模逐渐增大,总达到率为20.134%,32集中有25集在同期各类节目收视率中排名第一”[6],在受众层面火速“出圈儿”,后在央视多个频道数次重播。

攀枝花是“三线建设”的缩影,三线建设也是攀枝花最具标志性的城市文化符号。《火红年华》以攀枝花这一最具代表性的三线建设城市的符号空间为蓝本,紧扣三线精神的塑造,以三线建设的特殊影像展现了给予观众想象与体验的空间。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的“空间再生产”理论将空间性、文化性、社会性作为城市研究新的起点,高度关注“空间本身的生产”[7],影视极大程度地开拓了城市历史文化空间与现实地理空间的延伸表达。“影视的城市书写,不是单纯的形象表达,更是一种认识和理解城市的方式;它脱离单纯再现,完成了想象式建构。”[8]该剧主要在攀枝花市进行实景拍摄,从“二号信箱”“四大金刚”等旧式行业称谓,到工地环境、机械设备、生活用具的复原,剧中人物身上穿的蓝工装、海魂衫,用的搪瓷茶缸、军用水壶、席棚,钢铁建设耸立的高炉、火红的铁水、耀眼的钢花等,这些场景构建起了三线建设的历史文化场域,同时也让全国观众看到了攀枝花这座城市的光辉历史。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中国影视创作的使命和责任。如何在三线建设题材、故事、人物、主题上发现新的审美空间,提供新的审美体验,开掘新的故事,产生新的时代意义和情感关照,并为观众所认可和接受,是新时代三线题材影视创作需面对的问题。《火红年华》以影像符号与观众进行情感互动,并对其进行认知建构,通过书写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体验、企业转型和城市变迁,使个人、企业与城市和时代的命运紧紧交织在一起,持续构建三线建设历史文化场域,不断夯实新主流影视剧的文本创作,增强文化自信的穿透力和影响力。同时,该剧还成功贯穿起三线建设的历史和现在,让观众在历史的回响中关照并理解当下:三线建设为西部工业发展奠定的基础不仅在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将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语

长达数十年的三线建设不仅留下了诸多工业遗产,也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一座文化“富矿”。由于事关国家安全,三线建设成为一段长期被“遮蔽”的历史,新世纪以来,随着三线建设史料、档案、口述史等资料的不断挖掘和公开,三线建设的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在当代影视创作方面表现出了旺盛的文化再生能力。王小帅导演的“三线建设”电影三部曲《青红》《我11》《闯入者》都是基于自身经历来讲述的,将其对青春灼痛的感性认知与历史反思的理性色彩相结合,描绘了“三线建设”历史大背景下不同人物的命运。贾樟柯导演的《二十四城记》围绕四川三线企业成发集团的故事展开,记录了中国城市化变革之中普通人的生活百态。影视剧方面,《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展现了四川绵阳大三线航天人的故事,《正是青春璀璨时》则聚焦西南煤都贵州六盘水的大三线能源会战展开。

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三线建设为四川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实现三线建设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好三线故事,传播好三线文化,将为四川影视精品创作生产提供丰富的故事来源和持续的精神指引。影视剧《火红年华》将钢铁工业发展史融入民族新史诗的书写中,将三线精神融入中国精神的表達,将三线建设故事融入中国故事的讲述,以专业、认真、热忱的创作态度,积极探索三线建设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了一部颇具代表性的新主流影视作品,为三线建设题材的影视创作提供了启示。

【作者简介】  李正丽,女,贵州遵义人,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电影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影视美学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成渝双城经济圈视域下四川电影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编号:22YJC760043)、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项目“新世纪‘三线建设题材电影影像呈现与传播研究”(编号:SXLSWH2020ZC0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旭光.全景宏观影视剧”与“新主流”影视文化的思考[N].中国艺术报,2021-2-26.

[2]陈旭光.当下中国“新主流影视剧”的“工业美学”建构与青年文化消费[ J ].电影新作,2021(03):5-11.

[3]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1.

[4]刘燕.国族认同的力量:论大众传媒对集体记忆的重构[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77-81.

[5]王小平.三线建设题材纪录片的叙事变迁[ J ].当代电视,2016(09):37-39.

[6]李雨心.《火红年华》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业界专家化身“剧评团”:剧中每一个重大情节、人物都体现了“三线精神”[EB/OL].(2021-10-21)[2022-12-2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155313454700227&wfr=spider&for=pc.

[7]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48.

[8]刘娜,常宁.影像再现与意义建构:城市空间的影视想象[ J ].现代传播,2018(08):98-104.

猜你喜欢

记忆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夏天的记忆
记忆中的他们
记忆翻新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