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滨逊漂流记》中人物的形象分析

2023-06-06杨春青

课外语文·上 2023年5期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漂流记鲁滨逊

杨春青

300多年来,《鲁滨逊漂流记》一直风行全球,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作。作为一个被广泛阅读的小说文本,《鲁滨逊漂流记》从清朝末期开始就被翻译到我国,并进入大众阅读视野,至今《鲁滨逊漂流记》还被选入小学课本,作为重点阅读文本得到推荐。可以说每个时代的编者出于不同的目的,赋予这个故事不同的教育目的和功能,并对其思想及人物形象做出不同的阐释。

凡是学习和阅读过《鲁滨逊漂流记》的人,对主人公鲁滨逊都印象深刻。作为一个勇敢坚强的冒险者,一个放弃优渥安适生活愿为梦想拼搏的人,鲁滨逊在荒芜的岛屿上孤独开拓,极具个性色彩,集毅力、智慧、勇气、果敢、坚韧、进取、创新于一身,为当时那些不甘平凡、不安于现状的人以及后来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寄托的英雄形象。

一、创作背景决定人物形象的担当

看一部小说,深刻分析和理解小说中的人物,了解其作者及其创作背景是很有必要的。分析《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之所以具备那样的形象特点,更是需要从分析其创作背景入手。

鲁滨逊有真实原型。1704年,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遭船长遗弃于孤岛上。4年后塞尔柯克被另一名叫伍兹·罗杰斯的船长所救。这一真实事件被当时的著名作家笛福作为蓝本进行文学加工,塑造出鲁滨逊这一英雄人物形象。《鲁滨逊漂流记》甫一发行,便受到当时英国中小资产阶级的深度认同和欢迎。

18世纪初的英国人崇尚自由,追求个性,喜欢冒险和创新,整个欧洲社会倡导个人主义精神。60岁的笛福捕捉到这一群体心理,敏锐把握大众阅读方向,用第一人称逼真的口吻,以回顾的角度,以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逼真刻画,用生动有趣的笔触,塑造出鲁滨逊这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符合大众的审美,满足大众猎奇的阅读心理,所以风靡300多年。

二、立体的人物性格塑造鲜活形象

(一)向往自由、冒险,不安分的鲁滨逊

作为中产阶级家庭的一家之主,父亲不愿意鲁滨逊远行。但鲁滨逊始终怀揣自由冒险梦想,一心想征服远方未知世界。父辈希望鲁滨逊作为中产阶层幸福地生活着。但出于天生爱冒险以及后天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驱使,鲁滨逊遨游四海的念头从未改变过。在西方文学史上,同一时期的文学人物多来自于拥有较高地位的人,比如哈姆雷特、堂吉诃德、浮士德等,但鲁滨逊只是一个中层的平民角色,塑造鲁滨逊最能凸显整个西方崇尚的现代个人主义。

在小说中的鲁滨逊不安于中产阶级的安定与平庸,他甚至违抗父亲的命令,无视母亲的恳求、朋友的劝阻,认为自己的天性似乎注定了未来的不幸命运。有三次出海经商经历的鲁滨逊,三次出海尽管遭遇磨难,但都没有浇灭他不安分的向往自由的心。因为他觉得远方有神秘力量召唤他。这个不安分的性格因素,为他后面被迫在岛上生活提供了心理支持。

(二)勇敢、智慧的实践者鲁滨逊

《鲁滨逊漂流记》中最精彩的内容就是鲁滨逊在岛上生活的日子。刚到岛上,鲁滨逊面对一切未知,一无所有,接下来的日子不是饿死困死,就是被岛上的野兽吞食,还有可能因身体疾病以及海盗袭击而致死,可以说鲁滨逊拿到的是一盘死棋。

但鲁滨逊将死棋下活了。面对险恶陌生的环境,鲁滨逊表现出毫不退缩的勇敢,将不利环境转换为有利环境的智慧,在荒岛上做了很多事解决生活难题:为了将搁浅的破船上的东西转移,鲁滨逊想办法制作木筏,利用两次退潮之间的时间,把船上的面包、大米、大麦、小麦、干酪、羊肉干、糖、面粉、木板、原木、绳子以及滑膛枪、手枪、鸟枪、锤子和36英镑运到岸上,为接下来的生活做好了准备。通过观察,鲁滨逊把岛上一块高地设为自己的住所,因为那块高地上有淡水而且比较平坦。在高地上建设了房屋后,鲁滨逊还修筑了篱笆,为自己做了衣服,铸造了器具等生活必需品。打猎中把野山羊进行驯服圈养,繁殖出更多的山羊,在后面的岁月里还有腌肉可吃。他将剩余的粮食种子在岛屿上经过反复播种,过了几年后吃上自己种的粮食。面对食人土著,他不仅与他们进行周旋,还将一名土著小伙子从食人土著处解救出来,取名“星期五”,并把“星期五”培养成自己的帮手。运用从人类社会学到的智慧和各种技能,凭着一颗勇敢的心,鲁滨逊把原本荒凉野蛮无法生存的岛屿为己所用,非但没有被困境压倒,反而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且一生活就是28年。

(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战斗者鲁滨逊

在小说中,鲁滨逊最突出的特点是在不停地辛勤劳动。可以说鲁滨逊对劳动充满热情,是一个非常吃苦耐劳的人,同时面对困难表现出的又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性格。

鲁滨逊一到荒岛,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残酷恶劣,经过短暂的心情平复后,立即投入到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中。他从搁浅的破船上取走了几乎所有可以取走的东西,包括在岛上毫无用处的36英镑,然后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利用船上留下的简单工具,极具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创造出可以生存的条件:他在挖掘山洞时遇到三次地震,一个人在岛上怕遇到野兽入侵修筑栅栏,在岛上利用挖陷阱的方式捕捉山羊并用坚固的篱笆圈养,将从船上运下的粮食在岛上种植,即使遇到狂风暴雨和地震仍坚持播种,最终收获,砍倒大树制造獨木舟,制作陶器、加工面粉、烘焙面包、制作甜品等。鲁滨逊的勤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富裕”,经过日积月累,鲁滨逊到后来拥有了种植园、牧场、两处住所、许多家具,甚至还养了狗、猫、羊、鹦鹉等小动物,组成了一个热闹的大家庭。

鲁滨逊的坚韧还表现在,他每做一件事都要花费很大的劳力和很长的时间,中间经历多次失败,但从不气馁。他可以用13天的时间搬运船上物品,用22天去除大树的根部和枝丫,用一个月做独木舟的船底,用三个月把大树的中部挖空,最终用半年时间造一只能坐24人的独木舟。因为独木舟太大无法下海而放弃后,鲁滨逊及时止损,总结经验,又用一年时间再造了一只独木舟。鲁滨逊征服大自然的无限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正如海明威在小说《老人与海》中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鲁滨逊是打不败的。

(四)孤独、理智而冷静的鲁滨逊

在对鲁滨逊的描写中,我们透过文字可以看到鲁滨逊是一个孤独、精明而冷静的人。小说写了鲁滨逊在荒岛上与自然抗争,熬尽孤独。当生活安顿下来后,他觉得前景暗淡,因为风暴让他遗留在孤岛上,与人类正常的贸易航线相隔甚远,孤立无援,绝望透顶,这让他久久难以释怀。“我并不想它替我衔什么东西,也不想它替我做个什么伴,我只想它同我说说话,它却办不到。”好在孤独的鲁滨逊很快端正了心态,用理智慢慢战胜了内心的恐惧,他到森林中去捕猎,到海边去捕鱼,圈养山羊,种植粮食,用木头和船帆制成一个简陋的帐篷,用陶土做出桶、盆子、碗,用羊皮毛做衣服,养两只猫和一条狗,坚持写日记,读《圣经》战胜孤独。在与食人土著周旋的过程中,鲁滨逊表现出惊人的冷静,看到土著后他立即跑回城堡,收起梯子,把外面的一切东西尽量伪装成自然荒芜的样子,内部把所有架在外墙上的短枪和手枪装上弹药,准备随时战斗。当观察到食人土著只是在潮落时偶尔到岛上时,便判断出潮水上涨他们就会离开。土著离开后,鲁滨逊赶紧挂枪、挎刀、快跑,以免被食人土著所伤。依靠冷静理智的性格特点,鲁滨逊在岛上很好地保护了自己得以周全。

三、鲁滨逊其实是现代经济人的代表

小说中,鲁滨逊懂得运用从人类社会中学习来的各种技能,当他陷入绝望时,还能将宗教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可以这样说,鲁滨逊的精神基础来源于自己的智慧和自信,而物质基础则是来源于人类已经建立的文明成果。尽管鲁滨逊在荒岛上孤独地生活,但他一直在征服自然,从自然中积累生存资源,到了后来还有仆人,还有金钱。金钱在岛上没有什么用处,但鲁滨逊清楚自己在返回文明社会的时候会用上它们。当回到文明社会,鲁滨逊在岛上从两只失事船只上先后带走的钱,就为他赚来新的财富。

所以鲁滨逊是现代经济人的代表,是18世纪初英国中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是当时众多平民期望通过吃苦耐劳勇敢坚韧的超人品质创造财富的代表人物,这也是《鲁滨逊漂流记》畅销300多年一直有读者的根本原因。从这本小说中,我们看到鲁滨逊身上拥有的英雄特质,同时看到鲁滨逊为了实现个人主义而冒险所付出的代价,也看到他经历一切后最终的胜利。

猜你喜欢

鲁滨逊漂流记漂流记鲁滨逊
鲁滨逊真的有问题
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鲁滨逊漂流记》解读
枧潭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的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