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探析

2023-06-05王国喜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培育劳动院校

王国喜

(南京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6)

自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劳动素养以来,就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他认为劳动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劳动素养的提升,成就一个完整的大写的人。劳动素养是一个综合范畴,不仅仅包括劳动知识、操作技能等,还包括劳动价值观、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伦理担当、社会责任等。劳动素养越来越成为新时代人才至关重要的必备素养,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归结起来,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可从中西劳动文化思想资源的学理渊源、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部分大学生劳动素养不容乐观等三方面探究。

(一)学理渊源:中西方劳动素养文化思想资源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社会、创造了历史、创造了人本身,也强调劳动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性必要性,认为社会生产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都需要劳动与教育的结合,并将这二者的结合提高到“唯一”的高度加以重视。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2],并且强调一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只有其劳动素养提升到较高阶段时才能实现。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标识。儒家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这里的“民”主要就是从事农耕劳作的主体,反映了儒家对劳动者的重视,实行“王道”统治。墨家更是强调劳动本位,高度重视劳动,如《墨子·非乐》中有“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的经典记录。以逍遥、无为著称的道家,其著作中有关于精湛劳动技能的叙述,如《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庄子·天道》中的“轮扁斫轮”等体现了道技合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法家追求的富国强兵更离不开辛勤劳动才能实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劳动思想。中西方先贤哲人的劳动文化思想构成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的学理渊源与理论依据。

(二)高职特色:办学特色与专业特色使然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高职院校所从事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也就说,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要求学生具有多么高深的理论功底,但专业技能必须强、专业素养必须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大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劳动素养。此外,高职院校除了办学特色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劳动素养外,其专业特色也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劳动素养。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更注重实际运用、更凸显技能操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训实习、创新创业等都需要劳动素养的支撑,同时这些本身也是培育劳动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有着其内在的必要性。当然,反过来,高校院校开展的职业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素养培育的重要方式,二者是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

(三)现实依据:高职部分大学生劳动素养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部分甚至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没有把个人劳动目标与社会发展、国家需要相结合,没有理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中国青年报》曾对全国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就业意向调研,结果显示“超六成受访职业院校毕业生不愿当‘蓝领’”[4]。高职大学生劳动素养调查结果显示,68%以上的学生认为身边同学“劳动素养较差,有待提高”。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部分大学生对劳动道德品质比较迷茫,传统优秀劳动品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传承。当被问及需要培养哪些劳动品质时,选择“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乐于奉献”的学生不足 25%;32.3%的学生认为强调奉献的劳模精神已经不合时宜。关于劳动获得感问题,竟有24.5%的被调查者选择“没有收获”,这就无法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理念。基于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现状亟待改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刻不容缓。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多维阐释

劳动素养是个综合性概念,主要指劳动者在长期劳动活动过程中通过教育、学习、实践等方式逐渐形成的与之相匹配的劳动价值观、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

(一)以培育劳动价值观为前提

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培育,首要任务是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价值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求的关系,而价值观则是人们对于价值的总体观点和根本看法。劳动价值观则涉及人们对于劳动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其价值大小的总体观点和根本看法。在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劳动素养培育时,首要任务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只有当他们认同劳动作为一切价值的创造者,是获得幸福的源泉时,才能真正尊重劳动、参与劳动,并珍惜劳动成果。这种认知下,他们会不断提升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并以积极的劳动精神创造出更大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培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首要前提,它对于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方面具有指导作用。只有基于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全面培养并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劳动素养。

(二)以培育劳动能力为关键

劳动能力则是劳动者在进行具体劳动活动时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劳动能力包括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创新等方面,直接影响着劳动效率和劳动贡献。劳动能力越强,劳动效率就越高,对劳动任务的贡献也越大。因此,提升劳动能力是培育劳动素养的关键环节。在劳动素养谱系中,根据表现形式可将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归类为“软素养”,而劳动能力则属于“硬素养”。劳动者是否能胜任特定劳动任务、完成任务的速度以及对任务的贡献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素养中的“硬核”,即劳动能力。反过来,提升劳动能力有利于培养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软素养”。可以说,劳动素养就是以劳动能力为核心的劳动综合素质。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他们胜任特定劳动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贡献度。

(三)以培育劳动习惯和品质为支撑

如果说劳动能力是劳动素养的外在表现,那么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就是劳动素养的内在支撑。没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的支撑,就无法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无法体现出较强的劳动能力,也无法展现出向上的劳动精神。因此,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要以培育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为内在支撑。劳动习惯和品质主要包括自觉自愿、诚实守信、责任担当等,养成这样的劳动习惯与劳动品质,自然就会创造出幸福与美好。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么幸福本身就会找到你。”[5]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中,要注重劳动习惯的培养和劳动品质的砥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让优良的劳动习惯成自然,锤炼高尚的劳动品质。

(四)以培育劳动精神为核心

劳动精神就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劳动状态、劳动面貌和劳动品质。“劳动精神是个体思想、意识、思维等心理认知的凝练与升华,它指导与规范着个体外在劳动行为的表现。”[6]基于劳动精神对劳动行为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劳动素养培育要注重对劳动精神的塑造。具体而言,新时代劳动精神应包括奋斗、勤俭、奉献、创新等,这些劳动精神也是新时代各行各业的用人标准,是青少年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同时,劳动精神的塑造也有利于形成积极进取、勤俭节约、乐于奉献、勇于挑战等学风校风,反过来,这样的学风校风又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要以教育劳动精神为核心。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有效路径

可通过回归本位、示教并举、怡养涵育、科学量化等有效路径,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为民族复兴伟业培育时代新人。

(一)回归本位:让劳动教育在育人体系中复位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目标指向,“五育”并重,共同构成了新时代教育方针。但现实情况是劳动教育似乎处于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的尴尬局面。这并不意味着劳动教育不重要,而是“应试教育”观念固化使然。恰恰相反,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维度,具有综合育人价值,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实现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等育人目标。劳动教育的这种独特价值是其他“四育”不可替代的,这主要得益于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是教育的始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没有劳动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教育”[7]。列宁也强调“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8]。让劳动教育回归教育本位,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的“第一”路径。具体而言,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综合测评等环节都要充分纳入劳动教育元素。

(二)示教并举:全面提升劳动素养及能力

教育活动能否进行以及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主体,即教育者。教育者本身的素养和教育能力直接决定了教育的实效性。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离不开教育者与教育方式,这里的教育者主要指教师和家长,教育方式主要通过示教并举进行。一方面,“示”是指以身示范,正身垂范。发挥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在无形中发挥教师和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只有教师和家长本身就具备较高的劳动素养,才能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形成“垂范”,以“无言”胜“有声”,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另一方面,“教”是指教育引导,是教育者教育能力的体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需要教师和家长具有较高的培育能力,尤其对高职院校教师而言更是如此。对于高职院校教师而言,要通过思政课教学、校园文化、管理育人、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劳动素养培育;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劳动素养纳入课程教学,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对于家长而言,要根据孩子性格喜好采取其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劳动教育,引导他们热爱劳动、崇尚劳动。

(三)怡养涵育:整合多方力量营造“劳动生态”

环境对人具有重要的濡染作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一方面说明受教育者具有可塑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苍”和“黄”作为一种环境,对受教育者的濡染。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同样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即为“劳动生态”,它可以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来塑造。首先,学校应充分利用实训实践基地和产学研基地等资源,营造劳动导向的氛围。其次,家庭作为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参与度不可或缺。再次,社会环境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至关重要。在公共场所如商场、公交、地铁等张贴宣传海报,以隐性教育的方式提升全民的劳动素养。最后,政府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策的支持以及法律法规的保护都是必需的。同时,新媒体也起到重要作用。可借助微博、微信、QQ、抖音等平台,在劳动节等特殊日子推送励志故事,使大学生通过手机和电脑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魅力。通过构建和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政府、新媒体等多方合力,共同营造劳动生态,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劳动素养。

(四)科学量化:制定劳动素养测评体系

劳动素养培育的测评是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往往被忽视。人文社会科学更注重定性研究,相对较少关注定量研究。然而,为了评估劳动素养培育的实际效果,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科学量化的测评体系。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的最后一步是制定劳动素养测评指标体系和测量模型,以量化看似模糊的素养概念,为调整培育方案和完善培育路径提供客观依据。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测评体系应该聚焦于高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和针对性原则。可以将劳动素养主题细化为劳动价值观、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二级标题,并进一步细分为三级标题。同时,可以从认知、认同和践行这三个维度来设计测评内容。此外,借助相关数学模型,可以将劳动素养量化为具体数值,从而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劳动素养水平,为劳动素养培育的实际效果提供测量标准。

猜你喜欢

培育劳动院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热爱劳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