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023-06-05沈晔茜
沈晔茜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处,江苏 南京 211168)
党的二十大再次对教育问题做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教育强国的步伐,同时首次提出科技人才一体化概念,在教育强国的征程上要完善高校创新教育体系,把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结合起来。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高层次技能人才。近年来,国家及各省教育部门针对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出台了许多政策文件,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加快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步伐,认真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加紧制定各项措施,不断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实施、提升与发展。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创新创业教育符合社会改革需要
创新创业教育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创新发展被赋予重要战略意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创新地位至关重要,而创新驱动发展则需要依靠人才来实现。高职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仍有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存在严重的脱节,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匹配。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为创新型人才发展保驾护航,通过教育改革应对社会改革,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2022年,教育部公布的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为1 076万人,一时间“最难就业年”“更难就业年”等词汇成为年度热词。高职院校相比于普通院校而言,就业压力更大。现实中不少机构、事业单位还存在“重普轻职”的观念。高职院校如何发挥优势,扭转社会偏见,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引入创新创业理念,高职院校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成立团队,自主完成项目的研究、设计、实施和成果展示,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在就业择业时能在单位和企业的人才招聘中凸显优势,甚至可以独立创业,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助力职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是驱动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二十大报告弘扬创新精神,尊重创造者的原创性,提出要将创新用在乡村振兴、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上,为创业者追求个人价值提供平台,可见中国创新发展新赛道孕育着新的生机。当前高职院校多以开放型为主要发展方向,打破了职业院校与社会的隔绝状态。校企合作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学生在校内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后,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动手操作等实践性教学,毕业后可以直接到企业就职,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寻求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最新的改革成果,立足于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掌握创新能力。通过不断摸索教育模式,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学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最终使学生受益、学校受益,也会促进高职院校的办学取得家长、学生以及社会的认可。
二、高职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分析
(一)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内涵
创新是指在现有知识或者环境下,创造出新的方法、路径或事物,并能够得到一定收益的行为。创新一词在科技领域比较常见,通常可以理解为新的发明创造,具有原创性的显著特征。创业是创业者利用资源创造出社会价值的过程,具有获利目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并且能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新一代劳动者。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面向在校大学生,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业,从而实现顺利就业。各地高职院校也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离校前培训,创办创新创业大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具有实践操作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即所谓的一岗一位的专业人才,具有职业性的特征。近年来,高职院校积极更新培养理念,加强创新思想教育、创业环境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等,力求在人才培养方面朝着全面化的方向发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的养成是激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动力,主要指学生对创业的理解程度和对创业的内驱动力,鼓励学生合理表达创业需求,引导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创业方案。第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生要成功实现创业,需要具备多方面能力,尤其是职业技术能力,如专业技能、经营管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第三,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落脚点和重要内容。学校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获得新的体验和认知,加深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程度。
(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在21世纪中叶将我国建设成科技强国、工业强国,而在强国复兴的道路上创新人才是保障性因素,因此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迫在眉睫,是时代赋予的教育使命。第一,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广泛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张人的发展应当是全面且自由的发展。任何历史时期,人都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文化教育注重培养人的共性,而职业教育则侧重于培养人的个性。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创造性,可以最大化地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第二,高职院校本身就是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高等院校,而创新创业教育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将会大大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第三,许多高职院校都有专业师资和实训基地,这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师资力量和物质保障。第四,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重要战略,自实施以来,国家通过资金支持和理论指导,积极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持续支持职业院校的发展,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高职院校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之处
(一)创新创业教育意识不强
高职院校教师应当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方法及学校的办学机制、条件有明确的认识。教师直接面向学生,其创新创业能力关乎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感。但现阶段,仍然存在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不强、教学热情不高,教学指导不达标等问题。有的教师并未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过于计较个人得失。有的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明确,认为在高职院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仅仅是帮助学生形成就业优势或者提前让学生创业,应当是针对少数人开展的教育活动,甚至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忽视,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育的实施效果,不但会阻碍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也让受教育者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质疑。
(二)创新创业教育方法不合理
创新创业课程的实施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效果紧密联系,但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并没有创业的经历,往往并不清楚“怎么教”。部分教师依然选择习惯性和现成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更会削弱学生的理解力,影响学生的主动性,在实践活动中表现为不敢创新、不能创新。有的教师重讲述、轻实践,把大量的时间都用于灌输书本知识,脱离实践,严重违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
(三)教学内容不完善
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组织方面存在内容不完整、实践效果不佳的问题,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对学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感到不满意。如教师布置教学内容时结构失衡,注重创新意识培养,但忽视创新实践教育内容,给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却几乎没有提供实践机会等。由于创新创业课程多为新开发课程,有的授课教师并未对课程设计进行深入思考,存在课程内容缺乏逻辑、知识体系凌乱等问题,导致课程授课效果欠佳,学生满意度低,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经验,缺少权威、科学的依据,使学生难以信服。此外,很多教师在安排授课内容时缺乏充分的参考依据,导致创新创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度较低。
(四)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会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师资队伍仍然存在专业教师参与度不高、创造力不足等问题。如有的教师缺乏创新能力;有的教师不具备较高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使用东拼西凑的教案应付了事;有的教师对实践工具、仪器、网络平台的操作不熟练;有的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的能力不足,在信息的演示、处理以及分析方面能力不够。
四、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对策
(一)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一种认识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其理论内涵也在不断丰富。高职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是就业成功的关键,而社会文明程度的加剧对其文化素养和创造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方向、人才培养体制。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关键技能培养。教师只有深入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不断向学生传授新的理念和认知,才能够培养出既具有素养又具有能力的人才。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需要统一认识,引导学生勇于尝试创新创业,以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迁移能力的高层次职业技能人才为目标。
(二)改进创新创业教学方法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一是改进教学组织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小组教学法,教师是辅导者、监督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运用角色扮演法、游戏法等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二是丰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比如智慧云课堂、蓝墨云课堂、超星课堂,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三是改进教学互动方式。在课堂上采用讨论式、问题式、模拟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提升课程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
在课程建设方面,要注重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一是要提升完整性。统一课程教学目标,将创新意识、创业技能的培养列为重点内容,课程设计上以创新创业学科知识为支撑,多方面融合管理学、经济学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切合学生个体的课程内容,弥补缺失的部分,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业理论的缺失。二是内容要有层次性。由基础到提升,层层递进,首选富有时代内涵和创新思想的内容,比如蒂蒙斯的《创业学》、KAB的创业教材。三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独立出来,设置丰富多样的课程类别,如综合创业课程、仿真实训课程、实践与实战课程、创业联盟和创业计划竞赛等,选用科学、权威的教材,加强课程研发。四是加强课程与学生的联系。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设计,进一步完善课程框架和案例内容。第五,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实现课程教学和实践的互利互补,让学生接触最新的创业案例,及时发现身边的创业机会,掌握不同的商业模式,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和行动。
(四)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是核心需求。要加强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让教师认识到教育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外部管理机制促进教师自我提升。具体措施方面,第一,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鼓励教师进企业学习、参加培训。第二,通过组织筹建科技创业中心、大学科技园、创业学院,邀请企业家到校宣讲,为教师提供岗前培训、课程培训、骨干研修等机会,不断补短板,形成创新智力。第三,加快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步伐,为教师从教提供必要的条件。以实践基地为先导,以创新创业课程为重点,着重培养教师能力。第四,组织教师到校外留任,通过深入实践一线提升实践课程教学能力。第五,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展示自己的创新创业成果,以此总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第六,积极学习多媒体平台操作方法,提升创新创业教学水平。
在数字经济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提升人才素质的“国家意识”。一方面,国家需要创新创业教育来提升全民素质,提升人才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从当前产业发展趋势角度分析,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应对高职院校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开展深入研究,从理念、课程、实践平台方面持续发力,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促进高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提升,进而促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