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电信网络诈骗中的心理分析与防范机制研究
2023-06-05盛天姿潘金刚
盛天姿,潘金刚
(1.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2.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而大学生又是主要受害群体,因此,分析大学生的受骗心理,探索防范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信网络诈骗的新特征
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让电信网络诈骗者“如虎添翼”,也使电信网络诈骗呈现出新特征。
(一)手段智能化:施骗范围扩大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的智能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初级智能化阶段。诈骗者通过QQ等通信工具,发送促销或中奖等链接,诱导网民点击链接并按诈骗者指示操作进而骗取被害人的钱财。二是中级智能化阶段。只要手机用户扫描诈骗者发送的二维码,诈骗者就可以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并实施诈骗。三是高级智能化阶段。利用“猫池”(Modem Pool)和虚拟号码使诈骗智能化手段再一次“升级”。四是人工智能化阶段。诈骗者不断增强人工智能系统模拟输入和点击的操作能力,结合特定程序,实现自动化操作。
(二)对象精准化:受骗概率提高
在大数据时代,诈骗者有针对性地挖掘和筛选公民的个人信息后,便“私人订制”诈骗话术,实施精准诈骗,使得潜在被害人的受骗概率大幅提高。例如,在南京邮电大学准大学生徐某某案中,诈骗者已提前知晓其是办理了助学贷款的贫困准大学生,然后故意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致电徐某某,以发放贷款为由进行诈骗,致使被害人在没有丝毫怀疑的情况下上当受骗。
(三)分工精细化:社会危害叠加
电信网络诈骗经过不断“转型升级”,已演变成一条以诈骗者为服务对象,具有上游“信息支撑”、中游“通信连接”和下游“资金结算”等多环节勾连配合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电信网络诈骗的“新范式”。首先,“信息支撑”主要是在诈骗准备阶段。上游人员为诈骗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提供诈骗术语、语音包,提供诈骗信息的“引流”服务等。其次,“通信连接”主要是在诈骗实施阶段。中游人员为诈骗者建立较为隐蔽、稳定的通信线路,为其提供通信线路、网络服务、应用程序等通信连接设备。最后,“资金结算”主要是在诈骗成功阶段。下游人员为诈骗者提供非法渠道,对诈骗来的钱款进行拆分、转存、取现等处理,帮助诈骗者逃避追查。
(四)人员跨境化:打击难度增大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者跨区、跨境作案态势明显。诈骗者往往会选择网络条件好、出入境审查不严、生活成本低、治安相对较差的国家设置作案窝点,开展非法诈骗活动。诈骗者将网络服务器设在境外,导致公安机关难定位;涉案人员众多,分散于境外各个国家和地区,藏匿地点隐蔽,公安机关难抓捕;诈骗行为人敛财后,迅速将赃款通过境外汇款终端机分多次多笔汇入不同的账户,赃款走向十分复杂,导致公安机关难追赃;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在境外,导致我国法律难适用。总之,电信网络诈骗的跨境化给办案机关在侦查、取证、认定犯罪等各工作环节都带来了挑战。
二、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心理分析
揭示诈骗者与被骗大学生之间的心理互动关系,分析大学生在受骗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是防范大学生上当受骗的前提。
(一)“刻板效应”:大学生产生信任心理
“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是指人们一旦在头脑中形成了关于某些人或事的固定印象,就会以此作为判断和评价人或事的依据的心理现象。受限于兼职渠道不畅、兼职时间过长、预期收入不高等原因,大学生倾向于从事工具便利、操作灵活、工资及时的刷单返利类兼职工作。诈骗者正是利用大学生想轻松兼职赚钱的心理来实施刷单返利诈骗。为让大学生放松警惕,赢得大学生的信任,诈骗者通常会伪装成“淘宝客服”或 “学长”“学姐”等。大学生受“刻板效应”的影响,在面对诈骗者伪装成的熟人、客服、权威人物等身份时,基于对这些身份以往的认知,容易产生较高信任度,降低了对风险的感知,使自身陷入不利境地。
(二)“登门槛效应”:大学生产生趋利心理
“登门槛效应”是指人们一旦接受了他人提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识失调和给他们留下前后不一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他人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刷单返利类电信网络诈骗中,诈骗者一般以熟悉刷单业务流程为幌子,让大学生下载其指定的App,注册刷单账号,购买小额“商品”。首次刷单成功后,诈骗者会马上兑现承诺,向大学生支付刷单的本金和返利,并趁势让大学生再多刷几单,以便熟悉刷单业务。大学生在“登门槛效应”的心理作用下往往会越陷越深。
(三)“沉没成本效应”:大学生产生避害心理
“沉没成本效应”是指人们在做决策时由于顾及先前投入的资金损失,并出于弥补损失的强烈动机而继续投入更多成本的一种非理性决策现象。在刷单返利类电信网络诈骗中,当有了首次刷单获利体验的大学生心理上放松警惕时,诈骗者会以“刷满20单才能提现”“刷够流水才能提现”等为由,要求大学生继续垫钱刷单。当大学生刷单次数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要求对方退还本金、返还佣金时,诈骗者又会以各种借口诱使大学生继续投钱刷单。此时,大学生投入的成本越来越多,想收回成本的意愿也更加强烈。在此情况下,大学生常会继续垫钱刷单,导致经济损失进一步加大。
三、高校防范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的机制体系
高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要自觉承担防范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主体责任,多措并举,构建多维度、全方位的反诈、防诈机制,切实减少或避免校园内电信网络诈骗事件的发生。
(一)构建精准的识别机制
识别机制重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风险辨别能力、应变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一是发挥课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打造优质课程。在课程中融入诈骗骗术、心理常识、法律常识和金融常识等相关知识,通过说利害、摆事实、讲道理进行常态化防骗教育,通过情景教学、以案释法来提升教育实效。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大学生获得沉浸式反诈体验。高校可以在特定的时间节点,例如开学季、毕业季、“双十一”购物季等,创设不同场景进行情境化的电信网络模拟诈骗,使学生在沉浸式“模拟诈骗”中形成反诈“抗体”。三是构建媒体矩阵,营造反诈氛围。高校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媒体平台,制作电子宣传册,转发防诈视频,推送经典案例,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识骗、防骗宣传活动。
(二)构建及时的预警机制
预警机制重在精准掌握学生心理动态,确定存在受骗风险的学生群体,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未雨绸缪,防骗于未然。一是定期摸排,掌握学生动态,及时发现潜在受骗风险群体。对有受骗风险的学生要进行张弛有度、情理交融、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学生警惕,避免上当受骗。二是借助专业力量,构建防骗屏障。高校可以鼓励大学生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应用软件,借助权威部门的力量,筑牢“防骗墙”。三是警校联动,及时止损。高校掌握大学生可能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情况后,可及时向公安机关反馈情况,必要时请警方现身说法,借助权威部门更有说服力和震慑力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大学生避免受骗。
(三)构建高效的干预机制
干预机制重在阻断大学生与行为人心理和经济上的联系,让大学生及时止损,同时对大学生受骗后的自责、懊悔、难过等负面情绪进行疏导,避免大学生因受骗而做出不当行为。一是以宿舍为单位构建同辈危机干预模式。室友之间的朋辈心理辅导具有易实施、易接纳、见效快等特点,朋辈之间的倾诉和心理安慰可以成为心理干预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大学生摆脱心理困扰。二是以辅导员为纽带构建危机干预模式。构建顺畅高效的“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三级危机干预模式,从多角度疏导大学生的负面情绪,避免校园悲剧的发生。三是以家长为辅助构建危机干预模式。高校要及时与家长沟通情况,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并积极引导家长给学生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化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四)构建畅通的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重在实现全过程全方位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一是建立档案,做到持续关注。辅导员要高度关注遭遇过电信网络诈骗的学生,加强人文关怀,并建立重点关注学生档案,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帮助学生走出受骗阴影。二是以案促改,做到防骗警钟长鸣。高校要将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用身边人的典型案例警示大学生,推动以案促改防骗教育全覆盖。三是加强检查,弥补防骗漏洞。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个人信息的保护,避免造成大学生个人信息外泄;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纳入学院、辅导员及班级考核指标,逐级压实责任;加强对二级学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检查和指导,找准工作漏洞,落实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