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基本内涵、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2023-06-05李文斌孙振超王洪娇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李文斌, 孙振超, 王洪娇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5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教育部等十部门于2022年8月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该方案聚焦思政课在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不仅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2]。同时,教育部办公厅等八部门联合公布了首批453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大思政课”从理念走向实践,为各级各类学校办好思政课指明了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明晰“大思政课”建设的基本内涵、“大思政课”意欲破解的难题以及高职院校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建设“大思政课”。

一、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基本内涵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既要遵循国家统一要求,把“大思政课”理念作为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理论依据,又要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将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属性作为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依托。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只有在坚持“大思政课”理念的基础上兼顾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属性,才能更好地探索符合高职院校实际需求、体现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属性的“大思政课”实践路径。

(一)正确理解“大思政课”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立德树人”“协同育人”“三全育人”“课程思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等一系列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思政课要坚持“八个相统一”,思政课教师要做到“六要”。这些理念和要求有力推动了思政课的建设与发展,而“大思政课”理念是对这些理念的进一步综合、深化与发展,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系统思维和突出的实践特色。“大思政课”建设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内在规律性,将多主体共同参与、多渠道共同作用、多场域交替影响作为重点,通过“大协同”“大联动”“大整合”着力解决参与主体单一、教育内容单调、育人空间窄小、协同不足等问题,推动形成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崭新格局[3]。“大思政课”建设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契机,有利于思政课充分利用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平台优势和工学结合的实践优势,有利于提升高职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思政课”的关键在“大”,在于从学校“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拓展和延伸。第一,“大思政课”强调要依托“大平台”“大师资”,开展“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4]。“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到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把思政课开在田间地头,开在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的现场,开在博物馆、纪念馆等“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5],还要积极聘任社会“大平台”中的先进典型、老党员和优秀校友作为兼职思政课教师,构建“大师资”,共建“大课堂”。第二,“大思政课”强调教师要具备“大视野”“大格局”“大历史观”,构建视野宏大、内容丰富的“大课堂”。在理解“大思政课”的丰富内涵时,一定要看到宏大的时代,看到鲜活的实践,看到生动的现实[6]。在建设“大思政课”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的关系。“大思政课”大在格局、视野、空间、内容和方式,同时也强调从小处着手,小在精细、精准和扎实,强调从学生现实需求出发,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避免大而无当。在日常授课中,思政课教师尽管常常囿于“三尺讲台”,但仍要胸怀“两个大局”“国之大者”和“大历史观”,引导学生把教学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

“大思政课”的本质仍然是“课”,需要专注于思政“小课堂”。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要明确:善用“大思政课”的本意在于加强思政课建设,绝不是脱离思政课的基本范畴去另搞一套,思政课向社会拓展首先要基于思政课的本质和要求,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而不是离开思政课、淡化思政“小课堂”,另外构建社会“大课堂”[7]。“大思政课”或可开设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虚拟空间,或可仍然在传统教室[8],“大思政课”建设旨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现实有机融合,但课堂依然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思政“小课堂”对接社会“大课堂”的目的在于创新讲道理的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可见,“大思政课”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社会生活元素对思政课的注入、渗透和支撑,其实质是强化思政课的社会生活内涵,拓展社会性的教育资源、教育场域、教育途径和方法[9],课程内资源是思政课的基石,课程外资源应围绕课程内资源的布局提供相应的补充与支持[10]。因此,善用“大思政课”绝不能脱离课堂搞社会实践,案例素材、社会资源与社会实践均应服从并服务于授课需要,要能够解决授课中的重点难点,要能呼应思政“小课堂”,服务于理论阐释,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

(二)兼顾类型教育属性

高职院校思政课在学科上属于思政教育体系,同时又依托于高职院校提供的物质和精神资源,其教育对象、教育环境、育人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有明显差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必须依托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属性,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要兼顾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属性。类型教育属性是职业教育的“基因”,不论高职院校思政课是否选择主动适应,它都深刻影响着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物质基础、人文环境、师资配备与组织管理。我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三条指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属性突出体现为教育主体的跨界性、教育客体的层次性、教育内容和目标的职业性、教育方式的实践性、教育职能的社会性[11]。从教育主体来看,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的突出特征;从教育客体来看,高职学生在入学方式、生源类型、认知思维特点、学习动机和职业选择方面与普通高校的学生有明显差异,其学习基础、知识储备、学习方法、行为习惯、综合素质、学习动力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存在差距,高职学生务实且目的性强,排斥理论学习、喜欢动手实践,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从教学内容来看,职业院校传授的不是具有广泛迁移性的、抽象系统的学术性知识,而是面向某种岗位的、需要学生在技术技能实践中通过反复操练才能掌握的、程序性的、规范性的、默会的经验知识;从教育目标来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定向性明显,其培养的是服务于区域发展和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从教育方式来看,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下,实习实训等技能实践所占比重大,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丰富多样,比如现代学徒制、混合所有制和订单班等;从教育职能来看,职业教育与政府、社会关系密切,甚至由政府和社会决定其学科内容[12],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性和政策指向性明显,承担着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保障就业和促进民生等社会责任,担负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时代使命。因此,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要适应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发挥职业教育所具备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优势,积极探索符合高职院校客观实际和现实需求的“大思政课”建设路径。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要适应职业教育的类型化发展方向。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经过5~10年时间,使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参照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再加上“双高计划”的推动,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属性日益彰显。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可见,未来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定位会日益凸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理念会进一步落地并成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同时,也应意识到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属性不仅体现在专业技能课上,还应该体现在思政课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需要为学生的技术技能学习提供必要的思想道德支撑,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价值引领。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应立足独特的教育类型,在平台和载体、方式和方法、案例和素材的选择上适应职业教育的需求,积极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属性的“大平台”“大师资”“大课堂”,不断满足高职学生在技术技能学习过程中对职业素养和精神品质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挑战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不应只是落实政策文件,而是要以此为契机解决高职院校思政课面临的现实难题。绝不能把“大思政课”仅仅作为一个新概念或新术语来看待,而应清晰把握“大思政课”建设意欲破解的难题,思考如何通过“大思政课”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3]。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发布《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聚焦“大思政课”指出了思政课教学面临的难题: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开门办思政课、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课程教材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有的学校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有的学校课堂教学与现实结合不紧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亟待深化;有的学校第二课堂重活动、轻引领,课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2]。以上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而言,这些问题的棘手程度和具体表现形式又有所差异。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挑战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开门办思政”的意识与能力缺乏

高职院校思政课没有依托“大视野”“大格局”“大历史观”积极构建“大课堂”。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统编思政课教材具有语言简洁精练、信息量大、通用性强的特点,确保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统一性、科学性、严谨性和权威性,为课堂教学的多样性留下了空间,但高度凝练的语言和大篇幅的论述导致思政课教材与社会生活产生了距离感,需要思政课教师根据校情学情,将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

高职院校思政课没有充分利用“大平台”“大师资”开展“大实践”。第一,在校内,高职院校思政课面临“孤岛化”问题,缺乏与技能实训、日常思政教育、志愿服务、社团活动、勤工助学、劳动教育和技能大赛的衔接融合,思政课教师缺乏与专业技能课教师和学生工作队伍的协同配合。同时,高职院校的许多辅导员承担着思政课教学任务,具有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天然优势,但这种优势没有得到发挥。第二,在校外,高职院校思政课没有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跨界性和实践性强的类型特色,没有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比较优势积极构建“大平台”“大师资”、开展“大实践”。部分高职院校虽然聘用了一些企业先进典型、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作为兼职思政课教师,充实了师资力量,但表面化与形式化问题依然存在,缺乏深层次的协同,“大师资”建设任重道远。第三,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社会上有些价值观与思政课存在矛盾,如果不仔细甄别、剔除与转化,就容易使学生受到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狭隘功利主义等多元价值观的不良影响。第四,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缺乏深度融合和有机衔接。“大思政课”的本质仍然是课,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如果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缺乏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就容易出现“硬融入”“表面化”“两张皮”等问题。在实践中,部分高职院校开展“大思政课”时没有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的衔接点,仅仅是简单重复实地参观、志愿服务和社团活动等传统实践形式,学生获得感不强,既没有在实践中引起学生的精神共鸣,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也没有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这不但浪费了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容易对原有的实践活动产生干扰。

(二)类型教育特色融入课程不深

高职院校思政课难以适应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具有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职能,往往根据区域市场需求设置学院、专业群和专业,采用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使得企业平台、资金、技术、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深度参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跨界性强等特点为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带来了机遇,但高职院校思政课没有利用好校企合作的“大平台”“大载体”“大师资”来开展“大实践”,也没有将校企合作从专业技能教育领域拓展到思政教育领域。另一方面,工学结合、育训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给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许多挑战,尤其是推行现代学徒制期间,高职院校的教育主体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之间转换、学习者的身份在学生和学徒之间变化、学习场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交替变化、学习方式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更迭,不但压缩了本来就比较紧张的思政教育时间,影响了思政课教学的连续性,还容易使思政教育产生堵点,企业和社会中的多元价值观也会对学生思想产生冲击,甚至干扰思政课教学。

高职院校思政课难以有效支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使命,“高素质”不仅体现在技术技能水平上,更体现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正如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依靠的不仅是单纯的技艺,还有他们精益求精、锲而不舍、追求极致和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思政课同时作为思政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在宏观上承担着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统一使命,在微观上需要分担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独特使命,为学生成长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思想动力与精神支撑。但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对普通高校思政课模式的路径依赖严重,既没有吸纳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属性,也没有融入职业教育体系,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支撑。高职院校思政课就像一座“孤岛”,仿佛只是“在”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政课,而不是“为”高职院校学生开设的思政课。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课在“三全育人”“协同育人”“课程思政”等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形成了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良好氛围,但思政课依然缺乏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的意识,尤其是缺乏与专业技能课、实习实训的衔接配合,对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所需的、具有类型特色的教学内容供给不足,难以实现“德技并修”的育人目标。

(三)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不足

与其他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课程相比,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难度不仅在于要塑造学生的思想、精神与灵魂,还在于从一开始就可能要面对学生的冷落、误解和抵触。部分高职学生在上课前就排斥和抵触思政课,认为思政课“无用”“没意义”。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如果说专业课教师上课是从‘零’开始的话,那么思政课教师上课就是从‘负’开始。”[14]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高职院校思政课面临高职学生独特的认知思维和学情特点的挑战。

一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没有为高职学生提供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高职学生中来自农村和小城镇的居多,学习基础和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学习的目的普遍是获得“一技之长”,未来就业方向较为明确,再加上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和实用性,学生容易受到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侵蚀,喜欢用“有用”和“无用”来区别知识与课程,重视专业技能课,认为思政课“无用”。在教学实践中,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既没有结合学生所学的行业和专业丰富教学内容,也没有结合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和就业方向开展教学,没有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一线产业工人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导致高职院校思政课难以贴近学生学习、工作与发展实际,难以提升学生的获得感,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吸引力不足。

二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没有采用适合高职院校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普通高校侧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以传授概念等抽象知识为主,而高职院校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以传授面向具体工作岗位的程序性经验知识为主,这种知识需要学生在反复操练中才能习得,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性教学。在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应占总学时的50%以上,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15]。而高职院校这种突出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时间长的特点,会进一步强化高职学生“轻理论、喜实践”的认知偏好,致使他们在习惯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后更加排斥理论学习,喜欢实践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许多高职院校对普通高校教学模式的路径依赖比较严重,几乎完全“照搬”普通高校培养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很少结合高职学生独特的认知特点、认知偏好和思维习惯开展教学,往往采用政策宣教、理论宣讲和说理论证等简单的教学方式,既没有选择恰当的教学切入点和着力点,也没有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优势、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式,难以把思政课教材体系转化为适应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体系。

三、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路径

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课程。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要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在落实好党和国家对“大思政课”的统一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体现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属性来充分展现思政课的多样性。

(一)因地制宜:发挥校企合作的平台优势

职业教育具有实践性、跨界性和职业性等类型教育属性,这与“大思政课”结合实际、突出实践的理念相契合。教育部2022年公布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几乎涵盖了职业院校对应的全部行业,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可以首先选择在与学生所在专业相关的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但首批实践基地的数量有限,不同区域的实践基地的数量和类别存在差异,再加上生均经费有限,不可能覆盖所有学生,难以为学生提供长期、多次体验。为此,高职院校可以因地制宜地发挥校企合作、育训结合的优势,依托校企之间长期、深度、务实的合作,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开展“大实践”。

第一,依托校企合作,拓展思政教育实践载体,搭建“大平台”。挖掘、筛选、开发、利用大型企业或者国有企业的育人资源,充分利用企业党建展厅、企业文化展厅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将校企合作从技术技能教育领域拓展到思政教育领域,探索把“大思政课”开设在合作企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具体模式,积极与合作企业做优品牌示范活动,共同建设、开发社会实践基地。

第二,依托校企合作,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好“大师资”。以双聘、联聘、特聘等方式,将企业劳模、工匠、技术能手和企业家吸纳进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通过让他们在校内现身说法、与他们现场连线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工厂车间、生产一线实习实训强化价值引领,但也要防止个别企业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效益至上”和“利益至上”的不良影响。

第三,依托校企合作,将学校“小课堂”延伸到企业,开展“大实践”。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应与其他二级学院积极协调,抓住学生前往企业参观学习、接受职业认知教育的时机,以专业技能实训为载体,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切入点和衔接点开展社会实践。高职院校党委应与企业党委积极协调,依托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体悟和践行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为学生的技术技能学习提供精神支撑与思想引领,推动思政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相融合,实现“德技并修”的育人目标。

(二)因校施策:体现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特色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以来,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属性日益凸显,而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离不开学校提供的物质条件、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需要通过适应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属性来摆脱对普通高校思政课模式的路径依赖,进而解决教学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需适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要适应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教育主体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之间转换、学习者的身份在学生和学徒之间变化、学习场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交替变化、学习方式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更迭的情况,填补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政教育空缺。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按照《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切实提高实践教学实效,在校内加强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协同,在校外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加强思政课教师与实习导师、企业师傅的协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应发挥职业教育跨界性和实践性强的优势,利用校企合作探索把“大思政课”开在实训基地和实习岗位的新模式,让思政课从学校“小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将行业企业的育人资源转化为适合高职学生的课程资源,将教材体系转化为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体系。

第二,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需适应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且应注重满足高职院校、区域产业、行业企业、专业群、工作岗位对学生所具备素养的需求,适应高职学生技能学习需求和生涯发展需要,通过加强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支撑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的目标。在“大课堂”“大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学习精益求精、锲而不舍、追求极致和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在教学目标上,要突出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在教学内容上,要精心选择具有行业和专业特色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素材;在教学方法上,要适应高职学生的特殊学情和成长发展需要,探索适应高职学生认知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

第三,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需适应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类型教育特点。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极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以培养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一线产业工人为目标。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的地域性强,实习和就业的区域性较强,就业方向和职业定向性明确,学生熟悉学校所属区域的文化且与之具有天然的情感联系。因此,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可以利用区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适当融入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区域支柱产业和优秀行业企业的文化资源,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

(三)因材施教:适应高职学生的特殊学情

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复杂,入学方式多样,学情较为特殊,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授课时要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学情的学生,对所教学生的了解往往不够深入,难以针对学生专业特点以及认知和思维特点开展教学。高职院校可以建立思政课教师长期固定对接某个专业或专业群授课的机制,并依托这一机制探索“大思政课”的建设方向,使思政课教师能够了解学校专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进程,参加走访企业和企业招聘等校企活动,参与学生顶岗实习和求职的全过程,了解行业、企业、岗位对学生核心能力和思想道德的要求,在与学生的长期接触中了解学生的认知思维特点、专业背景、学习基础、就业方向和心理期待。

第一,选择贴近高职学生现实需求的案例素材。针对就业导向下学生实用主义较强的特点,高职院校应借助“大思政课”建设,提升思政课对学生学习、生活、实习实训和未来工作的实践指导作用,选择与学生专业和岗位相关的案例和素材,回应高职学生实际需要和思想困惑,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教学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

第二,采用适应高职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应了解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正在形成和逐渐固化的认知习惯,根据高职学生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喜欢在实践中学习的特点,借助“大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协同配合,采用问题启发式、情境互动式、案例分析式、实践交往式的教学方法,将教学链条延伸到党团活动、志愿服务和实习实训等具体情境,在实践体悟和情感共鸣中触动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第三,选择适应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实际的评价方式。高职院校应依托“大思政课”建设,兼顾高职院校在学习基础、心理健康水平、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水平等方面的特殊学情,而不是简单地用“一刀切”的统一标准要求学生,要更关注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幅度,注重纵向成长而非横向比较,实事求是地寻找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的“最近发展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可以与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心理教师加强协同,首先解决制约学生发展的基础问题,如学生长期面临的习得性无助、缺乏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认同感、自控力较差以及刷短视频、玩网络游戏成瘾等心理和行为习惯问题,然后结合实习实训、志愿服务、劳动教育、竞技体育等实践项目磨炼学生意志,提升学生的进取心、责任感、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摆脱错误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引导高职学生逐步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具有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