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感知觉体验的“形态构成”教学创新研究
2023-06-05吕红
摘 要:“形态构成”是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启蒙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现代形态与空间构成的审美感知力和创新性设计思维。“形态构成”这门课程的教学,尝试以感知觉体验为切入点,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思考维度,旨在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新的研究视角和活力,其教学成果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对激发学生的感知力和创造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感知觉;体验;“形态构成”;教学创新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课题“山东红色文化引领下建筑与环境设计课程群构建及教学研究”(2020SZ05)研究成果。
一、引言
“形态构成”课程是研究造型艺术和空间美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最早起源于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自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我国后在高等院校迅速普及推广,成为设计类专业必开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传统的“形态构成”从平面、色彩、立体三个方面分别研究形态的基本元素、色彩规律和立体构成法则,将逻辑思维的科学性与形象思维的艺术化相结合,通过对自然物质的提炼和演化,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态。作为设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形态构成”课在培养学生审美造型能力和空间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是引导学生由绘画基础训练到专业设计学习的关键性课程。然而,伴随着当代经济、文化和艺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诉求,诞生于工业化时代的构成设计,其理论内涵与研究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必然会有进一步的延伸和发展。如何改进“形态构成”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理念,适应新时代对设计人才的发展需求,使学生在思维方法上与当代设计更好的衔接,是“形态构成”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和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二、感知觉体验与“形态构成”的关系
感知觉体验是人类使用物质及空间环境时最为基础的一种心理活动。人们对环境信息的识别源自感觉和知觉,其中感觉是诸如物体的形态、大小、色彩、肌理以及味道、声音等个别属性特征,而知觉则是包含了事物的各种属性在内,并反映出物质意义的整体,两者在设计心理中统称为感知觉。感觉与知觉是人与环境联系的最基本的机制,客体物质形态与空间环境只有与人的感知觉体验联系才能够呈现出其实际意义。“形态构成”的本质是经由物质外在的视觉特征探索其内在情感、意义及信息的表达方式,因此,好的构成设计作品必然是逻辑思维与感性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形态与空间的建构基于对点、线、面、体、色彩、肌理等基本元素的重新组构,各种不同元素在新的组织结构中获得丰富的形态,这种构成思维和方法建立在人们对形态生成逻辑规律的理解和认知。然而,心理学家认为形态空间与人的感知具有“心物场”同构现象,形态的量感、空间感、肌理感及视错觉等无不与人的感知觉体验密切相关,因此,基于人的感知觉体验的设计思维方法成为形态创新的核心与关键。
三、传统“形态构成”教学模式存在问题与思考
在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专业的“形态构成”课程中,传统的训练方式主要是在图纸推演的基础上,将设计构思从二维平面构成转化为三维立体形态,并通过动手制作小型模型体将主题概念表达出来。构成模型主要以理解并综合运用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创作出符合形态造型与空間审美的构成作品为基本要求。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本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概念性和形式感,学生对形态本质和空间构成方式的理解和感悟不够深入,很容易出现设计理念与形式不能兼顾,设计思维混乱,或者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盲目效仿借鉴,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创意的现象。对于初次接受抽象设计思维的学生来说,机械套用构成法则和公式以及缺乏思考的模仿行为,不仅使学生忙于追逐形式表象,限制了学生创新思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使这门课程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性设计思维的核心目标。创新离不开人们对生活的感知和体验,物质的环境在客观世界中,与时空、光影、肌理、色彩等因素相结合,透过特定场地意境和参与其中的人的记忆、情绪、感触等交织在一起构成独特的情境,这种融入感知觉体验的设计思维方法,有效地增进了物质形态与人的情绪互动,塑造出更为生动的形态与空间。构成训练是建筑及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前置课程,因此,以环境知觉理论为设计逻辑,将人的感知觉体验导入教学系统,探索基于人的感知觉视角的形态空间生成路径是改进课程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设计创新能力的有益尝试。
四、基于感知觉体验的教学模式探索
(一)“形态构成”教学中感知觉理论的导入
传统的构成基础教学强调“形式即内容”“技术制胜”的观念,对技巧的学习和运用成为评价作品优劣的重要指标,个性化和创新性设计思维被逐渐弱化。目前高校“形态构成”课选用的教材也多围绕形式美的造型方法和空间建构技巧为核心,内容重复性较高,多以案例解析为主,核心思维缺乏突破性。学生的设计课题主要围绕“要素的打散重构”这一核心理论,通过对线、面、体块基本构成元素的认知、空间组织方法的综合运用来进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偏重形式感的教学理论学习忽视了对空间感性体验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出现思维固化和程式化现象,限制了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感知觉理论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有益补充,它从人的知觉体验出发,透过物质形态的艺术本质,发现形态内在的空间力象,包括形态的运动、量感、空间感及动势等,这也是构成训练中最难以把握的核心部分。因此,在目前的构成基本原理教学内容中导入环境知觉理论,使学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能够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结合,充分利用人对物质环境的感知觉心理,在创作中更准确恰当地表达出设计意图。与感知觉体验相关理论可以从对形态量感的认知、对空间特征的体验以及对空间语言的表达等方面切入,诸多环境心理学理论对指导“形态构成”创作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以互动体验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的创新
“形态构成”作为现代造型设计艺术课程,除具有视觉美学艺术特征外,使用受众对设计作品的阅读和理解是评价作品优劣的重要方面,一件能够引起受众共鸣和情感记忆的作品才能够与人的生活和环境融为一体,成为有活力的形态和空间场景。因此,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首先应从教学理念上进行更新,引导学生从对“形态—空间—形式”的单向思维模式转向“认知—行为—记忆”这一互动体验模式,最终达到整体性、互动性和创新性的设计目标。首先,认知是人类对生存的客观物质世界的感知和体验,人与外界环境,无论自然环境还是人类文明形成的场所空间,都发生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无形中成为引发我们思考和创造的灵感来源,因此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和探索是设计创作的基础和宝库。其次,行为是空间的载体,人类创造各种物质环境来满足自身生存和交往的需要,随着社会环境和功能的日益复杂化,需要更多元的场所空间来满足人们情绪释放和社会交往,由于特定的空间与人的行为方式互为影响,因此人的行为成为空间营造的重要因素。最后,记忆是人们对场所中的独特印象,场所因为蕴含了空间的形态、人的行为和时间的痕迹而带给人记忆,如空间的中心、方向、光影、边界、节奏以及人们在空间中的行为状态、情感归属等。融入情感体验的空间形态创作从设计构思到创作结果的过程更具有整体性和明晰的设计意义。
(三)教学过程优化与考核评价方式的转变
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作业为辅的教学方式一直是传统构成课教学模式。其优点是学生根据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依据构成方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但缺点也很明显,在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对环境实践的直接认知和课堂的互动交流,逐渐懒于思考,养成依赖式和被动式的学习习惯。“形态构成”是锻炼创新思维能力的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问题思考、课堂讨论和资源共享等方式引导和启发多元创新思维,循序渐进地推进设计进程。例如在规定课程实践任务后,首先要求学生收集相关的优秀案例,并制作PPT进行分析汇报,这一环节使学生对设计内容有了初步的认知和积累;然后针对自然、文化、材料、光影等特定元素的感知和符号提炼开展主题讨论,通过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的交流方式逐步形成明确的设计思路;最后,完成空间的结构设计和意象表达。建立系统的教学过程体系,把握重点环节,将过程思考、设计阶段性成果、成果汇报综合进行考核评价,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在理论知识理解、设计自主创新与实践制作效果方面所达到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考核方式的转变也促进了学生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局限于形式,积极观察思考,更好地激发出创新设计的动力。
五、以感知觉体验为驱动的教学实践总结
设计学科的教学始终贯穿着以情感体验为基础,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探索如何链接构成设计作品与人的心理情感体验,以及抽象形态要素和结构组织如何传达特定主题的空间意象并符合受众审美意识,是我们适应时代发展、创新课程内容的关键。笔者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的调查和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人的感知觉体验为基础的教学创新策略,探索出更优质的形态造型与空间建构模式,使这门课程真正成为步入专业学习的坚固基石。具体教学实践应用与创新方法总结如下。
(一)形态 ·知觉——认知形态本质,培养立体的感觉
形态的本质是物质内力运动在其外形上的显现,自然形态,无论是生物形态还是非生物形态都是外力与内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形态从科学角度被作为一种“力象”存在。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中应避免呆板的说教,通过主题词设定,实地调研及材料感知等方式引导学生用心感受不同物质因线型、肌理、体量、方向而传达出的力感特征,并进一步在作品创作中将形态对外力的对抗感、生长力、有机性和速度感运用于构成作品,用抽象概念化的基本元素表达出生动的富有表情的设计作品。在课题设计上,要求运用点、线、面、体基本造型元素,在理解元素表情语义的基础上,进行空间的运动变化,探索突出主题词表达的创新构成形式。
(二)空间·行为——体验限定空间,理解空间与行为的关系
我们对实体的观察主要在其外观造型,而空间具有连续性和流动性。我们欣赏和使用空间必然要通过视线的观察和身体的移动来完成,从心理感知的角度,对空间的欣赏又被称为审美注意的转移,即人的视觉是有选择性的,它会根据自己的興趣和环境的焦点形成不断地变换,这也演变出建筑空间布局常常采用的对比、重复、过渡、渗透、引导、序列等空间处理方法。从功能性角度考虑,空间的构成与使用主体人的感知是不可分割的关系。空间是“形态构成”课程的核心部分,在课题设计中可通过对优秀建筑设计作品的课堂评析,加强学生对空间的限定和空间连续性的理解,使学生建立空间思维的同时,感知不同类型空间个性特征和心理体验。创作命题可围绕创造空间的紧张感、流动性及进深感等方向研究间隙空间、序列空间及分隔空间的创意构成。
(三)场所·语汇——丰富语汇表达,激发设计创新意识
空间和场所是人类生活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场所涵盖了空间的形态及人的行为因素,同时由于人参与其中,场所又具有时间的叠加和意义。场所因其空间特质,包括边界、大地、光影、节奏、质地等因素,而具有超出物理空间的特殊意义。如开阔的城市广场、狭窄的老街巷以及曲径通幽处的禅房。“形态构成”正是利用我们生活中对环境的感知和经验积累,经过艺术化手法的提炼,将抽象元素赋予特定涵义,并转换为意象化表达的过程。在这一课题环节中,对形态空间的主动把握和创新思考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决定作品设计创意的关键。意象表达是空间与情感、形式与精神的统一,能够突破形式表象和符号元素展现作品的精气神韵但离不开丰富的设计语义,如空间的光影、材料、肌理、色彩等。课题设计应从人的空间体验出发,理解运用表达场所意象的丰富语汇,营造出特定情境的体验空间,尽管构成作品并不指向具体功能,但其创新性的空间营造方式应能够很好地契合建筑环境从感性认知到阅读体验的整个建构过程。
六、结语
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处世外桃源,构成桃花源的小径、光影、房屋等多种元素让我们真实地感知到空间的尺度、光影和氛围。今天,人类与空间的关联是多元的,它不仅仅体现在功能性的实现,还反映出对审美、文化和情感的精神追求。在“形态构成”这门课程教学中,尝试以感知觉体验为切入点,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思考维度,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新的研究视角和活力,其教学成果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对激发学生的感知力和创造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面向今天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设计教育突破固有领域和教学模式,回归人的知觉体验将为今后专业设计课程提供更多的创新发展可能。
参考文献:
[1]任戬,王东玮.“形态构成”·行为·空间[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4.
[2]胡正凡,林玉莲.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3]张喜枫.基于“美在关系”说的建筑“形态构成”秩序探讨:以博物馆建筑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2018.
[4]姬琳,杜守帅.以营建体验为指导的空间设计教学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5):86-89.
[5]孔亚暐,邱明.建筑空间的知觉体验:现象学与史蒂文·霍尔的建筑思想[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3):209-214.
[6]胡颖荭,何川.从“形态构成”到建构教学实践的认知与体会[J].高等建筑教育,2019(2):118-123.
[7]姜雷,刘峰.感知体验与场所营造: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研究[J].华中建筑,2021(10):119-123.
[8]王立德.从设计基础到专业设计:综合“形态构成”与空间意象表达[J].装饰,2009(12):142-144.
作者简介:吕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