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化陶瓷手工艺非遗传承与设计再生

2023-06-05牛佩鸿

美与时代·上 2023年1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手工艺设计

摘  要:德化陶瓷采用福建传统瓷雕塑烧制技艺,是中华陶瓷烧制中的珍品,享有“瓷坛明珠”的美誉,历来颇受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的推崇和喜爱,并为后世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从当下的社会背景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出发,基于非物质文化再生理论探索当代陶瓷发展新维度,以期在当代非遗传承的语境下讲好陶瓷故事、传承陶瓷烧制技艺,探寻传统手工艺非遗设计转型的新方向。

关键词:德化陶瓷;手工艺;非遗传承;设计

2017年,随着以实现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目的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推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产品设计相结合,有效促进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典籍有诸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载,如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天工开物》和漆工专著《髤饰录》等,这些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典籍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其记载的非物质文化内容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并且始终处于变化之中。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一些历史上的非物质文化被转化为当代的设计语言进行融合创新,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

一、德化陶瓷概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瓷的国家,瓷器是我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一项伟大创造,并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荣誉。中国也被称为“瓷国”,足见我国的陶瓷文化对世界工艺美术做出的重要贡献,德化陶瓷工艺文化亦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建立的。“中国”和“瓷器”在英语中共用一个单词“China”,关于“China”的来源,德化有一个古老的说法:过去人们善用竹篾编制的竹笼或菜篮子装运瓷器,而菜篮的闽南语发音是“菜拿”,当有外国客商们前来询问价格时,当地的村民习惯按“菜拿”报价,在交接货物时一般以“菜拿”作单位,久而久之,外国客商们便用“菜拿”一词指代“瓷器”,并衍生出了英文单词“China”。此说法虽未经过考证,却证明了德化陶瓷自古以来就大量外销的事实,据相关人员估算统计,中国16世纪至18世纪外销瓷器的数量高约一亿件,法国人也赋予德化陶瓷“BLANCE DE CHINE”(中国白瓷)的美誉,体现了德化瓷传递给亚欧大陆乃至整个世界的陶瓷艺术魅力。

泉州德化瓷的制作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因其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最早是由闽北建瓯传入,创立之初以生产日用器皿为主,后来随着瓷雕塑烧制技艺的不断成熟,衍生出了以造型和装饰为主的新体系,并成为中国传统陶瓷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德化陶瓷志》记载:“唐末至五代,德化三班颜化(864-933年)编著《陶业法》,绘制《梅岭图》”[2],这表明德化瓷器在唐代时期就有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德化陶瓷产业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与工艺材料的不断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德化窑址的结构、烧制的环境及当地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使德化陶瓷质地坚密、温润雅致。明代作为德化陶瓷艺术最繁荣兴盛的时期,以何朝宗为代表的一批瓷雕大师在工艺技法上推陈出新,何朝宗通过运用捏、塑、雕、刻、刮、接、贴等八种技法创作出来的白瓷温润如玉、精巧细腻,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何派”瓷雕艺术。后来经过历代手艺人的共同努力与长期的历史演变,形成了一种以瓷塑为特色的陶瓷工艺美术风格[3],并且使德化瓷成为中国白瓷的代表,在世界上享有“国际瓷坛明珠”的美誉。这些成就既离不开何朝宗创新烧制的白瓷技法,也凝聚着众多默默无闻的能工巧匠的心血与智慧。

德化陶瓷产业的发展与宋元时期的对外贸易也密不可分,泉州作为我国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德化瓷很自然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并受到欧洲贵族阶层的欣赏和欢迎,自此德化陶瓷也展开了与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所装载的大量瓷器也多是德化瓷,这对于扩大海外贸易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访华时也对德化瓷大加赞赏,并将其带往世界各地。可见德化陶瓷艺术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泉州德化陶瓷行业曾几度兴衰,随着人们生活能力及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德化陶瓷工艺美术文化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德化窑址于2021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每一件陶瓷作品都承载着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与情愫。如今这一历久弥新的传统工艺,又一次在文化艺术繁荣与发展的机遇中焕发新生,这对德化瓷甚至整个国家陶瓷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白·德化瓷”是西方世界对德化白瓷工艺之美的评价,也是我国政府部门和陶瓷界相关人士共同的心声。

二、德化陶瓷手工藝发展现状

目前,在泉州德化陶瓷产区仍然有着大量的手艺人,即使绝大多数人仅拥有一项制作技术,并且各自为政地存在于现代陶瓷工业企业之外,但只要这样的传统手工艺技术力量存在,德化陶瓷的传统工艺就会存在[3]。现阶段泉州德化陶瓷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多数是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艺美术等相关领域的人员,这些人员缺少对泉州德化陶瓷及行业市场的深入了解,所以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陶瓷的表面装饰层面,鲜少有设计人员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挖掘,使得泉州德化陶瓷设计产业出现同质化、表象化、空心化等异化现象。

(一)同质化——非遗产品市场失真

从中国目前的设计发展状况来看,市场的发展和商业形式的急功近利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平庸之作的产生,它们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进行大量复制和抄袭,千篇一律的仿古题材只强调符号形态的片段移植与仿制,造成非遗设计转化面貌的同质化现象,德化陶瓷传统手工艺行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同质化问题日益影响人们的购买欲望,很多文创产品缺乏品牌效应,以文创纪念书签为例,在市场上一经推出就非常容易被模仿,往往呈现短平快的特点。核心原因在于消费者和市场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中,而文创产品没有及时更新,未能触及消费者内心的需求变化。非遗文创化是指满足实用功能性的基础上,运用各种设计手段和设计方法赋予产品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其核心是传播当地优秀文化、弘扬文化自信,这需要设计师、手艺人、营销人员等陶瓷行业者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二)表象化——非遗行业失范

工业时代机械化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大大降低了陶瓷的生产制作成本,给陶瓷制造商们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陶瓷工艺品制作由传统的手工劳动转变成了机械化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但人们忽略了这种千篇一律的机器生产缺乏我国传统手工制作的自然趣味,正如柳宗悦先生所描述的:“只有同质没有异构”,这不仅耗费了德化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也进一步导致了传统陶瓷手工技艺的失传与退化[4]。我国古代的专著《天工开物》中有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十分重视自然环境资源在工艺制作中的作用。《髤饰录》中多处提到以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来比喻漆工的材料、工艺乃至工具等,如好的工具好比四时(春夏秋冬),美的材料好比五行(金木水火土);仿效四季的运转,充分利用天时、地气、美材、工巧再加之青(东方)、赤(南方)、白(西方)、黑(北方)、黄(地)五彩之器才能造成[5]。然而,当前业界一些商业人士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只追求表象化的实践创作,偏离了手工艺行业的专业导向,这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违背。陶瓷材料的干性与环境的温湿度及加工工艺有关,如果一味追求效率,就达不到预想的结果,也就造成了泉州德化陶瓷产业的表象化现象。

(三)空心化——非遗产业从业人员失序

当前专门从事陶瓷行业的大多数手艺人无法保障基本的生活开销,并且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当下的年轻人大多不愿投身这一学习周期较长,且见效慢的传统手工艺行业,这一行业的手艺人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同其他非遗手工艺行业一样,出现了空心化的现象。由于大众缺乏对传统非物质文化价值的认同,“非遗”成为“落后”的代名词,人们逐渐在某些非遗记忆的消亡过程中造成集体文化的失忆、失语甚至断裂,最后会导致人类自身身份认同感的缺失,从而引发整体性的社会文化危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开始重视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响应国家政策,部分学者开始运用现代化的视角展开对陶瓷文化内涵的深层挖掘,并以专业化的视角深入剖析我国陶瓷产业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如相关学者发表学术刊物、出版学术著作及会议论文集等,各大高校陆续设立陶瓷专业、开展学术课程,并举办相关的学术会议等,为德化陶瓷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德化陶瓷手工艺非遗传承与设计再生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生是指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人们改造后,由原生文化进入另一个文化圈并被人们所接受的过程,将现代设计融入传统工艺是非遗再生的重要方式,而再生则是让传统非遗技艺重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这个老技艺与新思想的融合过程中,使非遗手工艺可以再次“活”过来。传统的手工艺本就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在现代化社会的语境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具有适应现代化社会的能力[6]。德化陶瓷手工艺非遗文化的再生,不仅能够体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能够体现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性。

(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德化陶瓷非遗设计转化中融入时代元素

当下公众的审美更加多元,个性化和情感化的需求不断上升,体现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的传统工艺具有特殊的价值,泉州德化陶瓷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日益成为设计行业的文化元素和创作来源[7]。泉州德化陶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其创作题材也体现了当时民众的审美爱好,虽至今传承未断,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理念也早已发生变化,其创作理念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更新。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非遗设计转化品创作的核心应该以新的观念和情绪来感应时代,尤其是创作题材、形式及内容都应贴近时代的现实,使非遗设计转化品紧紧贴近时代的“主旋律”[8]。只有如此,才能够吸引公众的目光,让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非物质文化,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二)深入挖掘泉州德化陶瓷的文化内涵,提高非遗设计转化品的“可读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无形的、非物质的,首先要用物质化的手段或载体才能使其得以保存,非遗设计转化品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记忆的承载物。从泉州德化陶瓷的制作工艺和装饰题材出发,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探讨其独特的价值和保护的意义,将无形的非遗记忆转化为有形的非遗设计转化品,让设计产品从非遗载体转化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媒介。目前从事相关工作的设计师由于缺乏对非物质文化的深入了解,多数非遗设计转化品仅仅停留在表面装饰上,盲目照搬经典的样式。深层次地挖掘泉州德化陶瓷的文化内涵,无疑为其设计转化品增加了新的文化元素,也为非遗设计转化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基于文化记忆打造非遗设计转化品,唤起全民普遍存在的非遗怀旧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只有被揭示、共享和利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文化价值[9]。通过对泉州德化陶瓷的核心元素的分析研究,将其转化为非遗设计转化语言,将全民普遍存在的非遗怀旧感凝聚成促进当代非遗设计转化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处理好非遗保护与设计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德化县作为中国陶瓷产地,获得“中国陶瓷之乡”“中国瓷都·德化”“世界陶瓷之都”等称号,德化县政府为了宣传当地的陶瓷文化,试图唤起当地人民的传统手工艺保护意识,通过举办非遗传承人培训、“何朝宗杯”陶瓷工业设计大赛、德化“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等活动,积极与“一带一路”国家展开陶瓷文化交流,使德化白瓷成为各大会议活动的国宴用瓷和外交礼品等。积极建设德化陶瓷旅游设施配套工程、德化陶瓷博物馆等,使德化白瓷成为当地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名片”并被传递给世界,提升了当地人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更多的游客感受到德化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杨慧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

[2]林合龙,主编.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德化陶瓷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3.

[3]孙斌.文化审美 与世推移——德化陶瓷工艺美术(上册)[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6:30.

[4]孙德明.德化陶瓷艺术[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6:112.

[5]祝重华.中国漆艺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6]曾征.湘西儺面具艺术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20.

[7]崔晓晓,孙梅.漆艺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J].超硬材料工程,2021(4):62-66.

[8]陈健.行走漆艺间 福州脱胎漆艺探述[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17.

[9]滕春娥.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

作者简介:牛佩鸿,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手工艺设计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手工艺·温州发绣
川东竹琴在非遗传承中的创新
走近手工艺人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