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策略研究

2023-06-05王金秋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幼儿园策略

王金秋

摘要:幼儿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让幼儿形成适应周边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的能力,而幼儿的培养会受到外界环境的作用和影响,进而体现出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基于教育生态学理念,强化社会性教育,将使幼儿的社会化过程更加顺利。文章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提出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策略。教师需要通过构建特定教育环境、创设劳动场景、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针对不同阶段的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逐步增强幼儿“交往能力”“自我意识”“规则意识”,从而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策略

教育生态学研究的是人与周边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社会、规范、生理和心理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教育生态学认为各种生态因子对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能够为教育提供必需的能量、物质、技能和信息。幼儿园需要从幼儿成长发展的角度出发,遵循教育生态规律对其进行社会性教育,使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不知不觉地经历社会化过程,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会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不断提升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从而达到社会性教育的目的。

1   创设特定环境,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社会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社会认知、情感、行为、技能,人际交往经验是社会性教育中的核心经验之一。它指的是幼儿处理自身与他人、集体、周边环境之间内外在关系以及信息吸收、转化的能力。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处于小班阶段的幼儿,其年龄通常在3~4岁,此阶段幼儿的人际交往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处于被动式交往之中;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逐渐增加,幼儿进入中班后,虽然在人际交往技能方面依然比较欠缺,但已经可以尝试与他人主动交往了;而到了大班阶段时,幼儿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主动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在游戏等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主动发起、加入、协商、讨论等交往行为。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幼儿社会性教育需要结合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发展规律和水平,为其创设特定教育环境,采用分阶段、有步骤的教育方式,循序渐进地促其与他人友好相处。

1.1创设直观环境,发展交往意识

受年龄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幼儿在3~4岁阶段以直观的感性认知为主,此阶段是培养和发展幼儿人际交往意识的重要阶段,教师需要让幼儿在形象化、趣味化的教育场景中体会如何与他人交往,逐步形成基本的人际交往意识。比如,“分享”意识,不争抢玩具、不独霸玩具;“理解”意识,当自己与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时,能够听从来自教师或其他成年人的劝解等。

针对小班幼儿的社会性教育,教师需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对幼儿进行顺势引导,实现“以幼儿为本位”的教育。教师可根据此阶段幼儿喜欢看动画片的天性,在日常教学中搜集关于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动画,在针对小班幼儿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中播放,进而对幼儿施加柔性教育。

例如,教师在引导幼儿开展益智区“堆积木”活动时,在培养小班幼儿“分享”意识时,从网络上下载了儿童趣味动画《皮皮与娜娜》,借助现代信息教育设备在教育活动中进行播放。动画片中皮皮和娜娜二人分别在益智区开展“堆积木”游戏,在此过程中他们同时看中了桌子上的同一块积木,均认为是自己最先发现了这块积木,于是两人发生了争执,抢夺得不可开交。这时,“小山羊”老师走过来劝解两人:“皮皮,娜娜,好朋友要一起分享哦。”听了老师的教导,皮皮主动向娜娜说了“对不起”,娜娜低下头,说了“没关系”并且将积木让给了皮皮。两人之间的相互谅解不但让两人重新开心、快乐起来,还一起合作盖起了一栋又高又大的房子。

教师在对幼儿交往意识的教育中选择了具有直观化、趣味化的动画视频,迎合了幼儿“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而且,动画中的场景与幼儿在益智区活动的现实场景相契合,能让幼儿通过观看动画修正自己在游戏活动中的轨迹,思考自己在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如何处理,进而让幼儿的观察、思考、体验融合在一起,形成“分享”“理解”意识,达到理想的社会性教育效果。

1.2拓展教育途径,培养交往技巧

进入中班阶段,幼儿的交往意愿逐渐增强。但是,此阶段幼儿生活经验和交往经验依然不足,教师需要在幼儿形成交往意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幼儿交流、合作、协商、分享等交往技巧。交往技巧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包括三种。

1.2.1直接传授法

直接传授法指的是教师将社会生活中已经形成的交往经验通过直接讲述、灌输的方式传授给幼儿,令其对基本交往技巧具有初步认识,然后在日常生活或学习活动中进行实践和验证,形成交往技巧的运用经验。教师可创编或改编各种有关交往技巧的儿歌或童谣,借助语言教育活动教幼儿传唱,比如,《礼貌用语歌》:“小朋友,讲礼貌;文明用语要记牢;谢谢,再见,对不起;还有请字别忘掉。”《交往礼仪歌》:“与人交,要真诚,目视对方有真情;说话时,要清晰,不可含糊声音低;要倾听,有耐心,不可打断对方音;要尊重,不嘲笑,不可给人取绰号。”幼儿学会了这些儿歌,自然而然会记住其中的内容,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以理解、体会和验证,从而逐渐对交往技巧形成感性认知,提升自身的交往技能。

1.2.2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指的是教师根据社会性教育的目标和需求,为幼儿树立学习楷模和榜样,让幼儿在生活、学习等活动中进行观察,从他们身上学会如何交往。榜样可以是班级中某一方面表现优秀的幼儿,也可以是教师自身。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认真观察每个幼儿,发现其身上的优点,将其树立为大家共同学习的榜样。比如:有的幼兒入园时见到老师和其他小朋友总是行礼、问好,很有礼貌,教师可根据孩子“讲礼貌”的表现奖励一朵小红花,将其树立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典范;有的幼儿在其他小朋友遇到困难时总是热心帮助,教师可将其树立为“关心他人”的典范。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内化幼儿本人的优秀交往品质,还能为其他幼儿树立标杆,让他们向优秀的同伴看齐,不断改进自身行为,提升交往技巧。此外,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具有高大的形象,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教师在幼儿沟通和交流中需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幼儿必要的尊重,将自身作为榜样,向幼儿展示交往中倾听、协商、交流、分享与合作的技巧,从而间接地达到社会性教育的目的。

1.2.3活动实践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要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学习空间。进入幼儿园大班阶段,幼儿参与社会活动的主动性增强,他们已经学会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掌握了表达自己想法的基本技巧。此时,教师可为幼儿创造更加开阔的空间环境,为其创造更多交往機会,在巩固和强化幼儿交往意识的同时,培养交往技巧。

一方面,教师可借助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为幼儿创造交往机会。比如,在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大班幼儿自主组织队伍,让幼儿之间互相提醒,互相纠正,通过幼儿集体的相互协作与帮助,独立完成组织队列任务;在开展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大班幼儿自由组合,互相协商,自主确定游戏的内容,选择户外游戏所用材料。教师在引导幼儿自主、独立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充当“观察者”的角色,密切关注每个幼儿在群体交往活动中的动态,根据幼儿参与交往的情况,对幼儿个体进行个别指导。从而为大班幼儿提供更多自主交往的机会,让其在交往实践中获得体验感,增加交往经验,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可打破幼儿园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带领大班幼儿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走进社区,让孩子真正接触社会这个更加广阔的社交舞台。比如,教师可根据本地社会实际状况,与社区提前建立沟通与合作,组织大班幼儿到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开展“敬老爱老”活动。让幼儿与社区老年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为社区老人献上自己的才艺,为大家表演节目,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这种教育空间资源的拓展,能够让幼儿接触更多的交往对象,赢得更多的赞扬和鼓励,进而强化幼儿的交往体验,令其树立参与社会交往活动的自信心,进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   构建劳动场景,发展幼儿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的认识,是人类特有的对自己身心活动进行觉察的心理活动形式。自我意识决定了人们对自己与他人、周围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指导着人类个体去适应和影响社会生活。因此,自我意识的培养是社会性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绝非简单的理论灌输,而是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逐渐孕育、生成。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包含了诸多琐碎的内容和环节,比如,洗漱、喝水、午餐、午睡等,这些细节恰恰是培养幼儿正确自我意识的良好契机。教师需要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抓住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为幼儿构建生活化场景,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实现社会性教育。例如,针对3~4周岁的小班幼儿,教师可组织开展自理劳动,如自己上卫生间,午睡时自己脱衣服、穿衣服,系鞋带;洗漱中,自己完成挤牙膏、刷牙,将牙具等整理好放回原处等。在引导小班幼儿进行自理劳动时,教师可融入竞争机制,对每个幼儿的劳动表现进行评比,择优给予小红花鼓励。针对4~5周岁的中班幼儿,教师可引导其从自我服务向集体服务过渡。教师可在班级中组织开展“我服务,我光荣”活动,引导幼儿在自愿的基础上确定一日生活中的值日顺序,为值日的幼儿佩戴值日生袖标,完成一些简单的劳动项目,比如,午餐后收拾地面、桌面卫生,为班级绿植浇水,整理阅读区、美工区桌椅等。进入大班阶段,幼儿的劳动意识逐渐增强,教师可引导他们逐渐向自我管理型劳动发展。比如,组织大班幼儿进行种植、养殖活动等户外劳动;到附近社区打扫卫生等简单的社会型劳动。

通过构建简单的劳动场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组织开展劳动活动,能够令其从最初形成的生理特征认知逐渐向自身社会角色认知发展,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完成许多服务于自己和服务于集体的事情,进而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知,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增强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自信心。

3   开展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社会是在一定规则下运行的,比如:道德规范、法律规范、技术规范等。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能为其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使其从小养成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对规则具有敬畏之心。教育生态视角下,教师可结合幼儿“喜爱游戏”的天性,通过组织开展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针对3~4周岁的小班幼儿,教师应借助生活中的基本规则组织其开展游戏活动,在增进幼儿对基本规则理解和记忆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比如,幼儿园小班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在组织开展“红灯停、绿灯行”游戏活动前,可借助传唱儿歌:红绿灯,眨眼睛;过马路,看分明;绿灯走,红灯停;是走是停要分清。让幼儿初步了解“绿走红停”的游戏规则。在幼儿记住儿歌歌词的基础上开展游戏。

针对4~5周岁的中班幼儿,教师可适当增加规则中的复杂性。比如,在师幼互动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分组开展“抢玩偶”游戏。游戏前教师向幼儿交代游戏规则,每次参与游戏的人数应保持4~5人,在教室游戏区地面上画出一个大圆圈,圆圈内放置玩偶,玩偶数量要比参与游戏的人数少一个。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参与游戏的幼儿需要围着圆圈快走,听到教师“抢”的口令时,快速抢玩偶,这样每次必然有一个幼儿抢不到玩偶。抢不到玩偶的幼儿需要为大家唱一首歌或跳一支舞。借助此类游戏,不但能够让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得到锻炼,还能借助游戏强化幼儿规则意识,增强幼儿对复杂游戏规则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针对5~6周岁的大班幼儿,可适当提高游戏规则的灵活性,通过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从他律逐渐转变为自律。同样以抢玩偶为例,教师可以作为引导者和旁观者出现,让大班幼儿根据自身对游戏情节的理解,通过合作和协商的方式自主制定游戏规则。

总之,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幼儿发展需要依赖周边环境的支撑,而幼儿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要培养其适应社会、处理自身与周边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基于此,幼儿园需要加强幼儿社会性教育,通过特定教育环境和场景的营造以及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让幼儿经历社会化进程,逐步提升核心能力,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了解自我和正确看待自我,初步形成规则意识,进而为以后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庞丽娟,姜勇,叶子.幼儿社会性品质的结构维度及其对社会性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4):14-19.

[2]刘雅琴.我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进展、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育研究,2008(2):100-105.

猜你喜欢

教育生态学幼儿园策略
我爱幼儿园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我说你做讲策略
爱“上”幼儿园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