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水彩画中的形式语言应用

2023-06-05张世康谭崑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形式语言水彩画

张世康 谭崑

摘 要:水彩画有着透明清新、水韵流动的特征,并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形式语言。水彩画的形式语言对于作品来说,就如同人和影子的关系,不可分割。水彩画中的形式语言不仅能够帮助观赏者更好地理解水彩艺术作品,还能更真切地感受创作者传递出来的情感。因此,在创作过程中的任何阶段,都应重视对形式语言的研究。

关键词:水彩画;形式语言;水韵流动

水彩画是随着文艺复兴运动而兴起的一个画种,但早期主要用来作装饰,或者作为油画画家的创作小稿出现,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画种。水彩画传入中国已有三百余年,经过一代代水彩画家在材料特性及技法技巧方面的不断探索,水彩画开始逐步摆脱油画等绘画种类的影响,充分利用自身水韵流动的材料特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形式语言是构成艺术形态的基本元素,是表达艺术家个人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同时,形式语言的运用体现了水彩画家对客观世界和艺术实践的独特审美情感和认知能力,能使作品具备趣味化、装饰化与抽象化的形式美感,形成画家独立的审美品格。进入21世纪以来,水彩画形式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发展,表现形式甚至题材的选择相比较传统而言实现了全方位的突破。水彩画家研究形式语言不仅能够为自身提供创作的灵感,也可以帮助观者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的精神内涵,并且使作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崇高的艺术性。

一、水彩画形式语言的表现形式

(一)水彩画形式语言概述

作品形式是作品内容的外在体现,是水彩画作品的灵魂和生命源泉。经过一代代画家不断的探索和调整,水彩画逐步从以写实为主的单一表现形式发展到如今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形式语言的表现形式在吸收画家个人思想的基础上,还反映了民族的人文特点和民族风貌,表达了民族的思想情感,体现了民族的自身特色。水彩画的形式语言包括点、线、面、肌理材料及色调等方面。本文着重从点、线、面三要素的角度来阐释水彩画中的形式语言。

首先是点的表现形式。点是一幅作品中最简单的形,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一般处于画面中特定的部位。从点的形状特征看,有圆点、方点、锯齿点等。

其次,点到点之间的路径就是线。线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表现形象时是最直接简单的手段,是能将想要塑造的形象完美表现出来的工具,是能深刻体现作者情感的符号。各种形式的线在画面中的作用也不一样,其中最为人熟知的线无外乎水平线,它的特点是体现宽阔、平静的感觉;与之相对的垂直线则是体现高耸、向上的状态;而曲线给人一种变换、柔软的视觉感受。

最后是面的表现形式。面是画面中内部结构相对平均、边界完整的平面视觉区域。与点相反,面是画面中最大的构成元素。从视觉角度出发,为了整体的识别与观看效果,画面中诸多视觉对象最后会被统一成最简洁的几个视觉结果,只有统一完整的视觉区域才能称为面。

点、线、面是组成画面的基础元素,通晓点、线、面的组合形式语言,可以在组织画面形式感时事半功倍。画面中所塑造的形象通过人类大脑中主观的整合与提升,借助画面基本组成要素,也就是点、线、面的方式表现出来,增强画面的艺术表现力。组合编排画面的表现形式可以提高对画面的控制力,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于形式语言的理解。形式语言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指对称、比较、节奏、和谐、旋律等。形式语言的运用是灵活多样的,在使整体画面表现更轻松舒适的前提下,要避免生搬硬套,从而创作出艺术生命力更加顽强的作品。因此,要充分发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组成画面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把画面已有的元素进行拆解、重组、二次创作等,使整体画面更加协调,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

以二次创作为例,在水彩画创作过程中,要想避免对客观存在进行生搬硬套,就可以对画面组成元素进行二次创作。比如一幅山水题材的自然风光作品,如果客观存在的远景山的形状影响了画面整体的和谐,那么就可以根据画面需要对山的剪影或者具体形状进行调整,使整体画面产生更和谐的视觉效果,从而提高画面的统一性。除了对客观存在的要素进行二次创作外,还有线和面的解构、重组,甚至可以将线条粗细的改变和面的厚薄改变相结合,都会起到进一步充实画面效果的作用。

在今天,绘画形式语言越来越丰富多样,研究水彩画的形式语言和表现技法,对于促进当代水彩艺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吴冠中说:“水彩比不上油漆和粉画有很强的艺术性,比之水墨画的神韵又见逊色,但它妙在水与彩的组合。”由此可知,水彩艺术发展至今有其独具一格的风格特点。全新的绘画观念和社会的进步必将促使水彩画朝着越来越丰富、多元的方向发展。

(二)传统写实

写实主义也称现实主义,主要体现为表现作品的现实精神,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写实主要描写一个真实的、客观存在的物质,而并非一个抽象的符号。可以用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的一句名言形容:“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们。”写实水彩画自然也是以描写客观的真实性为基础,创作出贴近生活的艺术作品,但写实绝不是对客观世界的临摹照抄。在水彩画传入我国初期,兴起的作品大多都是传统写实的,作品中很少掺杂画家的个人感情,而是将客观存在的物质进行纯粹的展现。构图以景物为布局要点,题材也多是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场景或建筑物,色彩表现形式上以水彩画水和色的本体语言表达为主,形式语言与客观景物所展现的形式感基本一致,主要代表艺术家有黄铁山、廖开等。

(三)水韵透明

除了线条、构图、色彩等形式语言外,水彩画与其他画种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水韵流动的特点和透明性,这是构成水彩画形式语言的基本元素。一是画面大多具有通透的视觉效果;二是绘画创作过程中的水具有流動性,造就了水彩画不同于其他画种的风貌。颜料的透明性使水彩艺术产生一种明澈的表现效果,而水的流动性会生成淋漓酣畅、自然洒脱的意境和趣味。主要代表艺术家有周立明、刘俊杰等。

(四)具象写实

具象写实是指对现实物象的客观视觉因素进行准确的表现,即利用水彩的特性,将真实与客观集中展现出来,既可反映人们的生活状态,又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是一种综合性的水彩画形式语言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使水彩画逐步摆脱了照片式的图像感,进一步体现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在绘画风格上也摒弃了以往只注重绘画技法的创作手段,转为探索绘画本体语言的表达。画面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逐步化繁为简,在客观写实的基础之上更加强调以人的精神世界为主的抽象表达方式。主要代表艺术家有关维兴、赵云龙等。

(五)超现实

超现实主义简单概括就是“反逻辑、超越时空、怪诞”,其所产生的强烈视觉冲击,能够激发观赏者的好奇心,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超现实是在水彩畫的写实基础之上,寻求矛盾的空间,激发一种陌生感,着重表达作品本身的形式美感。创作者对作品形式美感的追求超过了画面本身,通过创作来展现自身对社会环境变化、人性矛盾的思考,从关注客观现实转为描写更抽象的生命体验。超现实的创作形式,可搭建起创作者与人们沟通情感的桥梁,为创作者找到宣泄情感的出口,进一步反映其对社会现象和生命体验的真实想法。主要代表艺术家有陈流、陈坚等。

二、影响水彩画形式语言的因素

地域文化是中国当代水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地域文化的融入,中国当代水彩画坛才更丰富多彩,水彩画创作日趋成熟,表现形式愈加多样。进入21世纪以来,广东、湖北、黑龙江、云南等省份的水彩画异军突起,成为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水彩画大省,涌现了老、中、青三代优秀杰出的画家,并且各地都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展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

(一)地域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各类画家对艺术形式的追求也不满足于现状,而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绘画题材也由描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的人文景观转向对自身与社会环境的思考。各大水彩艺术派别也因为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而诞生,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水彩画形式语言的多样性。以广东地区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期,王肇民的绘画风格特点鲜明,独树一帜,在当地甚至是国内兴起了与传统不同的水彩审美理念,形成了特有的“王氏画风”。该画风以广州美术学院为平台,影响了一大批的水彩艺术家,后来人们熟知的陈海宁、陈朝生等知名水彩艺术家都受到了王肇民风格的影响,也因此形成了“广派”水彩。“广派”水彩的特点是融汇了油画厚重的色彩与笔触,还对其他画种进行吸收、借鉴,与水彩高度融合,创造了新的艺术语言表现形式。

(二)多媒体时代

进入21世纪以来,多媒体快速发展与普及,已经融入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世界。照相机及摄影技术的普及给绘画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水彩画及其他画种丰富自身的形式语言带来了突破口。多媒体时代给现代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变,这也意味着画家有了更多的手段获取绘画素材,不必再单一地通过写生这一手段来创作作品。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也更快更便捷,这也影响了人们对水彩画艺术的需求和审美判断。更重要的是,这也迫使水彩画改变传统的形式语言,跟随时代不断更新表达方式。水彩画创作者要想让作品保持持久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就要在形式语言上同时具备开放性与包容性,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时代下的工具和方法,不断创新水彩画创作的形式语言,不断融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丰富作品的形式语言。当然,这也对广大水彩画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仅限于简单的写实和描绘客观物象,还要在作品中体现对现代社会现象的反思,从而通过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的艺术作品引起人们的深刻思考。总而言之,多媒体时代虽然为包括水彩画在内的所有画种在形式语言的表达和技法技巧的运用方面都提供了更加宽广的交流平台,但画家还是要高度保持紧跟时代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百花齐放的时代中立足并发展。

三、新时代背景下的水彩画形式语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各种绘画艺术形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形式语言作为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在水彩作品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在众多艺术形式中使水彩作品保持旺盛的生命,是需要每一个水彩画家深思熟虑的。这就要求水彩画家不能固守传统,画家要根据时代的需求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抓住时代发展的机会,利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观念打牢水彩艺术发展的基础。同时,还要更新自身的艺术观念,融合多种形式要素,不断丰富水彩形式语言的精神内涵,创造出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符合时代审美的水彩作品。

(一)嵌入装饰元素

装饰元素是美化、丰富、修饰艺术作品的必备要素,是水彩作品体现形式美感的手段。例如人们习惯对拍好的照片再进行修图,装饰元素是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画面表现形式。在水彩画形式语言中加入装饰元素,对形成符合时代审美的艺术特征有着重要作用。在水彩作品的创作中,适当地融入装饰元素,可以使作品更具稳定感、节奏感和秩序感,打造抽象化、秩序化的形式美,从而使呈现出的作品画面更具艺术性和生命力。这也说明水彩画创作不再是简单的写实,也融入了情感。如果说作品是连接画家和观赏者的桥梁,那么形式语言的装饰性就是这座沟通之桥的基石。

(二)赋予艺术内涵

水彩画形式语言的装饰性是根据写实发展而来的,赋予水彩画形式语言丰富的艺术内涵也是十分必要的。这要求创作者不仅要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和发展,还要在水彩艺术作品中融入自己对社会的思考和情感,从而为作品注入生机与活力,使作品在保持更高艺术水准的同时,也保持经久不息的生命力。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创作者在进行水彩画创作时一定要和生活紧密联系,创作出不脱离实际、不脱离人民群众的艺术作品,能够让观赏者看到作品之后,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产生情感共鸣,感受到水彩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赋予作品深刻艺术内涵和意义是水彩画形式语言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江波.中国水彩画形式语言的特征与发展[J].作家,2012(6):237-238.

[2]孙宇琪.多元文化背景下水彩画艺术的形式语言表现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1):16.

[3]周立明.云南当代水彩画形式语言探究[J].艺术教育,2020(4):158-161.

[4]刘锐.浅谈水彩画艺术语言的形式美[J].艺术评鉴,2017(5):58-60.

[5]赵昕,赵玉琢.形式语言在水彩画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中),2019(5):29-30.

作者简介:

张世康,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绘画(水彩画) 。

谭崑,硕士,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绘画(水彩画) 。

猜你喜欢

形式语言水彩画
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漂亮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浅析陕西土布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浅析马蒂斯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论中国当代意象风景油画的形式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