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改革中教师思政引领作用探讨
2023-06-04林修州
宋 莹 林修州 李 琳
(四川轻化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课程思政建设被高度重视和广泛开展。在理论课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中,要深挖思政教学元素、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师自身思政意识,有效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格局的达成。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教师是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助推高校内涵式发展、促进教育事业不断进步的主力军。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一大批优秀的海外人才进入学校从事教育工作,他们具有能力强、思维活跃、新观念接受能力强、维权意识强等特点,为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许多新挑战,容易出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1]。四川轻化工大学结合自身实际,为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教职工的思政教学意识和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在全校的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开展了教职工的思政引领工作探索,取得了良好实效,可为其他高校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和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仪器分析”课程作为高等学校中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环境、材料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各高校同行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课程思政改革,较多涉及思政要素挖掘、案例教学、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然而,对教师的思政水平和思政引领作用的探索研究偏少[2,3]。长江大学蒋林玲等[4]将“国家意识”“环保意识”“工匠精神”等思政要素融入“仪器分析”教学,不仅使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科学素质。上海理工大学刘宝林等[5]以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作为教学案例,例如:食品安全事故、诺贝尔奖获得者事迹、核酸检测等,把创新精神、人文素养、爱国主义等思政元素引入“仪器分析”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仪器分析”教学内容,包括绪论[6]、光谱分析[7]、色谱分析[8]和电化学分析[9]等,各高校教学工作者们结合具体的知识点以及当前社会聚焦问题,将思政教育巧妙地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塑造。但是针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环节中教师的思政引领的关注度尚不够深入。湖北科技学院刘侣萍[10]指出,教师自身的思政教育是课程思政的必要环节,教师应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丰富的思政工作经验,并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推动跨学科教学科研合作、搭建思政建设平台。
作者结合“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着重探讨在新时代教师思政引领作用方面,出现的外籍或留学归国教师增多、思想文化及价值取向多元、个人需求及权益要求增高、心理及人文关怀部分缺失、文体艺术生活较少等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四川轻化工大学在基本要求、工作任务、具体途径、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教职工的思政工作进行了改进,积极探索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助推化工类院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策略,以期构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教与学协同推进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实现化工类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全员、全程、全方位”培养。
1 “仪器分析”思政课程中教师思政引领作用的基本要求
随着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产生了一大批分析测试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者,他们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较高造诣,极大推动了仪器分析研究方向专业理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良好的科学研究环境和鼓励创新研究的政策,吸引着日益增多的优秀外籍科研工作者和海外留学人员。然而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等方面可能存在某些不足,这对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提出新挑战,即对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也变得至关重要。首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求教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其次,坚持开展创新创业,发挥仪器分析测试专业的技术特色,更便捷更精准地服务社会和人民,主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特别是人们对居住环境、食品、水资源、噪声、空气、光污染等提出的更高的生产生活要求。主动适应现代网络智媒体传播新要求,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大势,把改革创新贯彻到教师思政引领工作全过程,从而融入到包括“仪器分析”在内所有课程的思政教学过程中,不断推进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方法创新,在学校课程思政改革工作中始终保持勃勃生机。
将“仪器分析”课程内容结合时事热点、案例痕迹检测、病毒检测等具体事例,在教学过程中传达作为分析测试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科学客观严谨、服务社会、节约资源、低碳环保等思政内容。例如:结合在核酸检测基础上,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新冠疫苗取得显著效果的事例,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将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主持建设的500 m口径观测射电望远镜,结合课程中的电磁波谱分析,讲述测试仪器创新自主研发、艰苦奋斗和奉献祖国的大国工匠的高尚品质,以此感染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报国情怀;在环境保护方面,针对化学品污染和水环境污染问题,阐述作为分析测试人员要秉持职业道德,对数据测试结果要实事求是,并强化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切实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保障等。
2 “仪器分析”思政课程中教师思政引领作用的工作任务
2.1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引领,健全教职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教职工,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教职工,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四史”、形势政策和校史常态化教育,引导教职工理解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和四川轻化工大学“652精神”,知史爱党爱国爱校,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的辉煌成就和学校发展的艰辛历程,共克时艰,奋勇前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继往开来走好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长征路。体现在“仪器分析”思政课程上,要求教师在加强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的同时,遵守学校的思政理论学习制度,积极学习,充分将政治理论的精神内涵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2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贯彻落实好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创新师德师风教育,完善师德师风规范,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充分发挥教师工作部、工会组织优势,加强对新进教师、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训。通过组织入会仪式、新进教师能力培训等活动加强职业使命和职业规范教育,引导教师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遵守师德师风建设准则,坚守师德师风底线,在育人实践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主动发掘师德师风典型、讲好师德师风故事,加强引领,注重感召,弘扬楷模,形成强大正能量,做好教师节表彰、三十年教龄表彰、教师荣休典礼等工作,弘扬尊师风尚。强化师德师风考核结果的运用,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其在工会会员代表、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方面的资格。“仪器分析”思政教学中,师德师风建设无疑是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
2.3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引领,注重宣传示范
把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融入到主题宣传、形势政策宣传、成就典型宣传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师德师风中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开展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管理工作者等先进个人和集体的选树和宣传活动,真正把师德崇高、业绩显著、可敬可学的优秀教职工选树起来,用身边榜样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开展优秀教师巡讲活动和劳模进校园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不断激发教职工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对于“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还要兼顾思政教育。将课程思政因素纳入优秀教师和“我心目中好老师”的荣誉评选过程当中,依靠正面激励,促进教师思政意识引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4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人文关怀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职工工作和生活,为教职工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使之成为教职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健全教职工志愿服务制度,鼓励支持广大教职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厚植奉献教育情怀和家国情怀。重视高层次人才、海外归国教职工、青年教职工的教育引导,增强工作针对性。关怀知识人才的精神需求和现实生活状况一直是我们国家的良好政策和长期传统。“仪器分析”课程教学部分需要借助大型的精密仪器设备,实现对物质的分析测试,形成先进的测试方法,这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要注重分析检测设备的购置和分配管理。
3 “仪器分析”思政课程中教师思政引领作用的主要途径
3.1 丰富教学实践活动
围绕“中国梦”“劳动美”等主题开展能够融入教师政治立场、价值追求、职业操守、精神境界的教学竞赛活动。结合主题明确的讲座培训、座谈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政教育意识、思想观念、精神风貌和文明风尚。特别是加强理工科专业教师的思政教育学习和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识和创新教学水平。四川轻化工大学的理工科特色鲜明,但是大部分理工科专业课教师缺乏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一定程度上导致学校开展的课程思政建设不够深入。有鉴于此,须加强任课教师们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其自身的思政教育水平和道德素质。
3.2 提升教职工的思政教学技能
以培养教职工职业精神和提高教职工职业技能素质为重点,深入实施教学技能竞赛等教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帮助教职工提高技能、成长成才。落实“课程思政”的思想引领,评选一批“课程思政”成果突出的青年教师,培育浓厚的思政氛围。加强教研组、科研团队、科室建设,广泛开展“工人先锋号”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鼓励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专题研究培训、创新教学竞赛、教学沙龙等教学活动,提升专业课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以及在授课过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效推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3.3 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处理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决策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教代会在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中的制度保障作用。推进二级教代会规范化建设,做好提案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创新推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和规章制度广泛征求意见,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教师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能够显著地激励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全心全意地投入更大的热情,促进思政教学的良好运行。
3.4 丰富教职工的文体艺术活动
“仪器分析”属于专业性较强的理工科课程,知识规律严谨,容易造就刻板生硬的教师性格和教学习惯,一定程度上有悖于人文情怀的全面发展,不利于思政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打造教职工文化特色品牌,广泛开展教职工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艺术活动,突出群众性、淡化竞技性,强化活动的教育职能、引领作用。管好、用好教职工活动中心,培育教职工文体艺术业余骨干队伍,打造教职工文体艺术活动品牌,发挥凝聚教职工、增进感情、陶冶身心、锻炼体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组织开展教职工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培训,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级组织的文体艺术比赛、展示、创作活动,为教职工提振精神、释放活力、缓解压力提供有效途径,更好地满足教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人文层面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满足,能够有效促进课程思政教学的成功达成。
4 结论
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四川轻化工大学依据自身实际和学校理工科背景,开展了针对教职工思政引领作用的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工作,在学校思政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合“仪器分析”思政课程,从基本要求、工作任务、具体途径等方面阐述了教师思政引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坚定正确的政治教学和人才培养方向,充分考虑教职工在思想政治站位、核心价值宣传、职业技能提升、师德师风建设、人文精神关怀等多方位的工作要求和制度文化建设,依靠科学化和信息化的工作方法,在教师层面增强思政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主题相关的教学竞赛、专题讲座和教学讨论会等活动,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政水平和创新教学能力,不但能够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实施和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而且能够提升教师的创新教学及育人水平,提高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有助于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