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民俗文化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多元渗透

2023-06-04王娟英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幼儿园

王娟英

[摘 要] 传统民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宝贵的教学资源。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沉淀传承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尤其是民俗节日包罗万象、博大精深。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在外来文化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冲击下,传统民俗文化面临着重要抉择。如何在现阶段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文章就民俗文化如何走进幼儿园进行探讨,以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传统民俗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

传统民俗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经验和精神文明,在民俗文化中能够感受到先人的聪明才智和生活情趣。在学前教育中可引进传统民俗文化,将民俗节日活动与幼儿园主题日活动相结合,引导幼儿认识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了解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幼儿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的传统民俗文化渗透教育体系,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精神内涵,搭建家校共育的桥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一、传统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

(一)人文性

二十四节气、十六个传统节日都传承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其精神内核和文化传统取之不尽。民俗谚语记载着人们的耕种习惯,如“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办”“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大年三十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些民俗谚语充满人文性,整合精妙的生活规律和经验,体现人们的生活习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

(二)生活性

民俗文化来自民间,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共享及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它随着一个民族的产生而产生,具有群体性、地域性、传承性、寄托性和形象性等特征,规范人们的行为,有启蒙教化的重要作用。民俗文化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娱乐性。教师可结合幼儿园课程,为学生营造自然、轻松、温暖的活动氛围,实现“教游一体化”目标,这与幼儿园发展大纲中所倡导的“生活化、游戲化的幼儿课程”论断高度契合。

(三)愉悦性

民俗文化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赏析性,其表现形式有趣,接地气、贴近生活,能够给人们带来轻松愉悦的体验。民俗文化在环境创设、等方面都充满了感官愉悦。节庆活动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给幼儿带来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双重满足,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传统民俗文化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多元渗透的思路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文化意识

在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园的发展工作提出了一些要求:“应创设有利于幼儿向环境学习与环境互动的条件,使幼儿在与环境的自然接触中认识各种事物,获得各种感受,理解各种现象。”传统民俗文化是迭代传承下来的生活习俗精髓,具有良好的生活氛围。在文化节日到来之际,引导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民俗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突出特征,有利于提高幼儿的传统文化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教学情境,通过场地布置、传统节日活动设计、物料准备、与家长提前沟通安排等,完成民俗文化体验日的统筹。例如,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内涵,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加深幼儿对中秋节的理解。第一个方面是从社会领域了解中秋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节日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幼儿体会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重要日子,蕴含浓浓的亲情。第二个方面是从艺术语言领域了解中秋节,教师可以开展中秋节朗诵比赛,引导幼儿通过朗诵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词,进一步了解古代人们对中秋节的认识,还可以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来了解中秋节。第三个方面是从科学领域了解中秋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中秋的月亮与平时月亮的不同之处,分析月圆时间和成因。

(二)搭建体验平台,深挖节日内涵

我国民俗文化丰厚,不同的民俗文化各具特色和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教师在搭建民俗文化的体验平台时,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让幼儿通过体验活动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并在体验中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怀和民族自信。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扎根于学前教育领域,这是开展民俗文化主题活动的主要目标。例如,在元宵节来临之际,教师可指导幼儿制作汤圆、悬挂灯谜等,幼儿在滚汤圆、摆放汤圆、观看教师煮汤圆的过程中体会元宵节的饮食文化,同时充分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与家长联合教育,带领幼儿观花灯、逛花市,体会元宵佳节的氛围,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又如,在年底,教师组织幼儿分组开展以“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的文化墙装饰活动,幼儿自己贴窗花、挂灯笼,教师与幼儿都换上喜气洋洋的红衣服,戴上红色头饰,观看厨师忙忙碌碌地蒸馒头、包饺子,感受节日气氛,加深幼儿对民俗文化的记忆。

(三)家校联合共育,延伸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起到关键的巩固作用。幼儿接触得最多的人群除了老师和同学就是家庭成员,因此受家庭氛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伴随并影响人的一生,是一个人成才与否的关键因素。蔡元培先生曾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家庭成员的行为举止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父母长辈的道德观念、行为举止、处事原则都时刻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要将幼儿园课程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融合,需要家长们的鼎力支持。幼儿教师要积极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明确融合教育的重要意义,引导家长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教育中,切实提升教育效果。家长与教师应共同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在教育教学和生活实践中有意识地灌输传统民俗文化,积极地将文化知识根植于幼儿内心,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亲子活动就是家校共育的形式之一,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民俗文化活动的创建十分必要,家长的参与可以给幼儿一个完整的教学环境,活动乐趣倍增。民俗文化活动是幼儿接触并体验传统文化的途径,促进幼儿重新审视并感悟生活。

(四)走进生活情境,开阔幼儿视野

社会性是人类主要的习性之一,任何人都无法完全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要深入了解并接触,才能将知识与生活融会贯通。民俗文化是来自民间、作用于民间的独特文化,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引导幼儿走进社区,利用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来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丰富生活经验,体验社会中不同角色的经历。例如,在处暑之后,教师带领幼儿到市场参观,发现卖西瓜的比盛夏时少了很多,因为“暑气止,西瓜要少吃”。烟火集市中蕴藏着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在传统民俗文化的熏陶下,文化意识、精神品质均得到提升。教师要把握好民俗文化的渗透方式,充分满足幼儿现阶段的身心成长需求,将优秀的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来充实幼儿的校园活动,利用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意义,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子璇.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有效路径[J].学园,2022,15(18):42-44.

[2]丁左莉.传统民俗文化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界,2022(7):110-112.

[3]冯艳雯.依托传统文化,深化幼儿教育——传统民俗文化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渗透[J].幸福家庭,2020(16):63.

[4]陈艺云.浅谈民俗文化资源融合于区域活动的研究实践[J].考试周刊,2020(43):3-4.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