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2023-06-04谭琨黄霞
谭琨 黄霞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离不开载体功能的发挥,而文学作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文章论述文学作品具有思想教育意义、政治教育意义、道德教育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等,教师通过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能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关键词:文学作品;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文学创作和政治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政治决定文学创作的方向和性质,社会主义文学创作要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另一方面,优秀的、正向的文学作品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感染力,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推动社会发展。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体现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并具有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教育意义
(一)文学作品帮助读者树立正确世界观
文学作品具有帮助读者认识世界的作用,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的表象,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文学作品中的世界经过了作家的加工,呈现出渗透着作家理性思考之后的世界观。因此,那些流传于世的经典之作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蕴藏着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余华的《活着》通过講述主人公福贵曲折的一生,引起读者对生命的思考。人究竟为了什么而活着?余华在这部作品中回答“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人生在世,要学会和自己和解,学会珍惜眼前事物,坦然面对挫折,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二)文学作品帮助读者树立正确人生观
文学作品中包含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命运、选择、经历、结局对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文学作品总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告诉人们,人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通过阅读目睹人物的选择和最终的命运,会对人的人生观的形成有启发作用。《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吃穿用度皆比不上其他人,他也因此感到自卑,但在经历过风雨之后,他不断成长为一个善良坚韧的人。读者阅读这本书,能够看到孙少平这一人物形象出身平凡却有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这能给予读者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在大千世界中,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存在,但人应该有明确的精神追求,要为实现人生目标不懈奋斗,因为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
(三)文学作品帮助读者树立正确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人应该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红岩》描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故事,由于叛徒告密,许云峰、余新江、江雪琴等共产党员被捕入狱,在狱中惨遭折磨都没有妥协。在革命战争年代,有无数英雄人物为了人民、为了祖国牺牲自己,这是他们甘愿牺牲小我、顾全大局。同时,他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他们实现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值得读者深思和学习。
二、文学作品的政治教育意义
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导向,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性质和方向。任何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都是为了实现某一阶级的政治目的,而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能够通过生动形象、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们进行政治教育。
(一)文学作品能够激发读者的政治热情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政治立场,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坚定政治信念,并通过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激发读者的政治热情,从而转化为爱国情怀和爱国行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岳阳楼的优美景色、毛泽东的《七律·答友人》描写潇湘大地的壮阔景象,这些优秀文学作品勾勒出美丽中国的壮美景色,让读者在阅读时心向往之,而文学作品中的美丽中国,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可见,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引导读者坚定政治立场、政治信念,从而获得政治热情。
(二)文学作品能够影响读者对政治问题的认识
由于作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文学作品或多或少会映射出那个时代存在的社会问题,这看似只反映作者个人对社会的愿望和要求,实际上反映出和作者处于同等地位的某个阶级的共同政治愿望。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导人们对朝代更迭、国家发展等政治问题具有正确认识。《陈涉世家》中讲述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事情,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但是他好大喜功、横征暴敛、奢靡无度,致“天下苦秦久矣”,最终不过二世十六年而亡。廉洁则政兴,腐败则政息,这是历史的铁律,以此警示后人以史为鉴,谨记教训,坚定不移进行反腐败斗争。
(三)文学作品能够调节读者的政治情绪
文学作品对政治前景的美好展望,能够安抚读者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怀疑、不满情绪,从而保持社会稳定和谐,避免社会冲突的发生。同时,由于社会变革往往是以社会思潮的变革为开端的,所以文学作品也能使人们第一时间发现社会存在问题。如《像哲学家一样生活》这本书向读者提供了在社会中生活的新思路,启发读者以新的视角思考如何处理与社会的关系。现代社会部分人会将自己生活中的不幸归结于社会,但斯多葛主义哲学不认同这种观点,其认为社会环境虽然会对我们生活的外部因素产生一定影响,但最终决定我们是否幸福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应坚定内心世界不被外界环境所征服,这样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能很好生活。
(四)文学作品能够拉近中外友好关系
文学有助于各国人民加强联系,加深理解,推动交流互鉴。目前,中国同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日本等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合作。《大唐西域记》对两百多个国家的政治、宗教、礼法、习俗、建筑等进行了详细记载,对加强中国和西域各国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吃货辞典》俄文版展示了一道道中国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让俄罗斯读者深刻了解中国各地不同的饮食文化,展示中国的民俗生活。
三、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育意义
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是以善恶来评价,并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实现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与相应的心理意识及活动。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对道德教育起导向、制约作用,但良好的道德教育也会对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起促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文学作品能够帮助读者正确认识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告诉了人们“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是判断善恶荣辱、正义与否的道德准则。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通过描写不同人物形象的行为和选择,引发读者对隐藏在背后的动机、性格等因素进行思考和判断,引起对人物行为是否道德的思考。不仅如此,文学作品通过描述不同人物的结局,最终回答了人物道德与否的问题,帮助读者认清道德规范。《儒林外史》中有一个无恶不作的反面人物形象——严贡生,他恃强凌弱,欺骗船夫所食“云片糕”是名贵药品;他六亲不认,弟弟病中甚至死后都没有及时探望;他贪婪至极,弟弟死后赶走赵姨娘,霸占七成家产。读者无不对他恨之入骨,批判其惨无人道的恶劣行径,希望看到他最后的悲惨结局,但是作者给了他一个好的结局,由此加深读者對严贡生无德行为的思考和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四知拒金”“民之脂膏”等故事警示人们为官清廉,要有觉悟、讲觉悟的道德规范。
(二)文学作品帮助读者把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行为
在社会中,总是会出现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冲突的情况,个人能够选择优先守护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暂时放弃个人利益,仅仅有评判善恶是非的能力是不够的,必须让一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动,并逐步发展成全社会普遍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准则。文学作品是帮助人们完成这一转化的重要载体。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谓“群”,就是指文学作品具有团结民众的作用。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许多著作都起着引导人们道德行为的作用。如《论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三字经》《道德经》《弟子规》等文学作品也能够帮助人们把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行为。
四、文学作品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心理压力加大,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频繁出现,对人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文学作品能够帮助人们获得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一)文学作品对读者有励志作用
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万千人物形象,其性格或乐观坚韧,或悲观消极,或果断勇敢,或犹豫不决……其命运或美好圆满,或悲惨一生……这些人物的经历总会对人们起到励志作用。人们从文学作品中体悟人物的苦难挫折、悲欢离合,引起人们对自己当前所处境况的思考,从而解决自己的困扰,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枚乘所作《七发》,讲述了楚太子因为享乐过度导致精神不振、百病丛生,吴客改变太子的生活方式,与他一起探讨治理天下、修身养性的道理,最终太子霍然病愈的故事。一些人缺少追求,不能自律,耽于享乐,又因一事无成而感到焦虑。《七发》的故事启示人们要提高修养、坚定信念,才能获得真正的健康。
(二)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具有宣泄作用
恩格斯说:“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农民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傍晚疲惫地回到家里时消遣解闷,振奋精神,得到慰藉,使他忘却劳累,把他那块贫瘠的田地变成芳香馥郁的花园;它的使命是把工匠的作坊和可怜的徒工的简陋阁楼变换成诗的世界和金碧辉煌的宫殿,把他那身体粗壮的情人变成体态优美的公主。”巴金曾说道:“我第一次提笔写小说时,我只是为了安慰我寂寞的心,为了散发我的热情,宣泄我的愤怒。”文学作品让人在阅读中体验现实生活中向往或恐惧的事情,填补内心空白,具有心理宣泄作用。如果没有文学作品,这个世界会变得沉闷乏味许多。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具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意义,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如果人们能充分认识和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将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感染力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晓哲.试论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5).
[2]李鸿昌.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浅析[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6).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