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2023-06-04成绍美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

成绍美

摘 要:阅读教学向来都是目前教育领域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支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教师要有意识地促进学生的认知成长与发展,既要优化目前教育工作的表现形式,更要积极地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种情况下,文章将会重点分析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做好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以期望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9-0034-04

閱读是对知识内容再创造的过程,其往往带有强力的个性化特征,个性化阅读强调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为基础条件,在教师的科学指引下,学生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探索文本,积极自主地展开思考和感受,形成更加具有自主性的感想认识,这对学生综合发展的帮助是极为显著的。个性化阅读强调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关注,既要关联学生的学情特征,也需要综合创造开放和谐的教学情境,促使阅读转变为释放学生自我兴趣的平台,以此来促进阅读教学水准的提高。鉴于此,针对性地联系新课程改革分析如何做好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自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1.新课程改革对语文个性化阅读的要求

目前的新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需要给予每位学生充足的尊重,要将学习的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以此来保证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进行阅读与思考。因为每位学生在认知能力、心理特征以及阅读能力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所以若是想要推进个性化阅读,教师就需要为学生准备好个性化阅读的目标,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发言,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当学生的思考出现极端化的情况,教师便需要引导学生朝向正确的价值观方向前行。目前社会正在飞速发展,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向都在产生显著的变化,可以明确的是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的角色为引导者,学生则是开展学习活动的主体性角色,学生可以积极自主地展开学习,并完成对各种知识内容的探索,进而获得足够优质的学习体验。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给予每位学生充分关注,要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我,全方位地推进学生健全的品格和态度的养成,最终势必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发展帮助。目前,新课程标准对语文个性化阅读的要求颇为明确,教师需要更多地给予学生指引和辅助,以此来保证学生走入文本内部,与笔者产生心灵层面的交互沟通,让每位学生都可以更加全面的成长,形成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

2.传统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1)自主阅读缺乏指导性

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缺少对教学内容的充分把握和深刻考量,导致教学内容和学生群体的认知需要相差过大,难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理解,忽略阅读教学所遵从的规律,放任学生,这势必会导致学生的综合发展受到严重限制,个性化阅读也将会因此而陷入误区中,学生难以切实有效地发挥自我思维作用,课堂教学因此而缺乏整体性,越发零散随意。长此以往,势必会严重限制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形成。从本质上来看,自主阅读与自由阅读是存在差异性的,自由阅读是将所有的时间全部交给学生且没有相互对应的教育指导,此种阅读往往是漫无目的的;而自主阅读则并非如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指导时,需要充分寻找文本和生活的连接点,既要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内容的深切理解和记忆,还需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完成对知识内容的补充和创新,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的帮助是极为显著的。

(2)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

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够切实深化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但是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个性化阅读的追捧力度日渐增长,已经逐渐放弃自己的主导作用,过多地呈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发表的任何观点和看法,教师都选择并不评论或者盲目称赞,学生因为尚且处于成长的初始阶段,所以没有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若是来自教师的评价不够科学客观的话,则很有可能导致学生群体的认知出现偏差,出现错误的观点,久而久之将会严重限制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形成。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三打白骨精》时,学生在完成个性化阅读以后,需要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教师也要给予针对性的引导。要注意的是教师如果过分追求个性化,进而就会导致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成长受到严重冲击,这不仅难以提高语文教学水准,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等。

(3)阅读内容缺乏内涵性

每位学生在阅读相同文章时,往往会因为自己的生活环境、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存在差异,产生对文本内容的差异化认识。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教师应该重点展现出学生在文本多元化解读方面的能力,要鼓励学生群体在解读时出现差异性,但是这却并非说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脱离文本展开阅读分析,并非抛弃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进行极具主观性的解读。为更好地发挥出个性化阅读的作用,教师有必要做好对文章的思想主旨的预设,要更加精准地确定文本的方向和内涵,尤其避免出现断章取义的问题,否则将会导致文本解读脱离现实生活,个性化阅读的效果将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4)阅读形式缺乏指向性

阅读向来都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重要路径,但是在部分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多地关注个性化,被学生带领着前进,学生阅读到哪里,教师就需要教授到哪里,师生关系被完全颠倒,教学活动以此而偏离正常的轨道,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课堂教学越发混乱复杂。许多教师更多地追求标新立异等各种新方法,虽然需要拥有更多的表达自我的机会,且课堂环境越发热闹,但是却缺少应有的文本化气息,导致学生群体难以理解文本内部,思想认知能力也无法获得充分成长与发展。

(5)语文阅读缺乏工具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特征为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相互整合可以为学生的综合成长提供充分保障,既可以作用到学生的理论能力,也可以作用到学生的思想层面。许多教师过多地关注工具性,过多地追求课堂氛围的热闹异常,旨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畅所欲言以及表达自我的机会,但是因为缺少基础知识的支持、基本技能的指引,难以有效地优化丰富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这将会导致语文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严重限制学生群体的综合发展。并且伴随此种教学活动的延续,语文课程将会逐渐转变为学生进行相互辩论的舞台,这显然会丢失语文教学的初心。一方面会导致语文教学的作用丢失,另一方面则是会严重影响学生未来对语文知识的科学调用,所有知识都来自现实生活,最终也将会被整合到现实生活,所以教师有必要展开深入且全面的研究分析,以此来更加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

3.新课程改革下做好语文个性化阅读的策略

(1)科学引导,关注文章本身

为更好地切合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教师有必要充分切合学生群体的认知需要,更好地确定未来的教育方向与教学方法,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如果缺乏积极自主地参与其中的意识和态度,那么任何形式的强迫都将难以发挥出效果。所以为更好地给予学生指导,首要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在阅读方面的热情,同时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只要学生开始阅读便不进行任何干预,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深化学生的理解,才能让学生充分彰显自我主观能动性。语文阅读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获取更多知识,在文本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若是想要达成此项目标,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产生自我感悟、深刻理解和认识,这并非强制性干预即可完成的,而是需要学生的自主参与。在指引学生阅读以后,教师需要适当地放手,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自主阅读空间和契机,以此来保证学生能够转化自己的阅读行为,更好地走入文本内部,此项工作并非在短时间便可以完成,教师应给予学生深刻且全面的指导,要助推学生的认知成长与综合发展。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阅读指导的时候,应该从多元化的视角切入,首先是需要指导学生完成对文章的通顺阅读,其次是要引导学生读懂文章、读好文章,最后则是需要读深文章,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指导,引导学生产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刻认识,这既可以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化阅读习惯,促使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获得全方位的提高。整体来讲,教师需要充分做好对学生的阅读指引,这是开展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条件,在引导学生完成以后,则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阅读权利,要帮助学生明确如何才可以正确阅读,如何才可以深层次阅读,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完成个性化指导。

(2)朗读指导,强化学生语感

在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语感,这样才可以更加有效地完成对文章内容的感知和分析,此种能力是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语言文字和使用语言文字的。语文课程贯穿整个教育体系,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在高中和大学,都无法脱离对文本内容的阅读和解析,通过深入阅读和背诵,学生的词汇量将会逐渐增加,并且自我语言应用能力与语感都将会逐步形成。现代化语文考试对语言文章的理解正在持续增长,但是许多学生对文章核心内容的把握和阅读问题的揣测却往往不够良好,难以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甚至还会逐渐出现难以理解文章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此种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相对缺乏,同时也缺少良好的语感的支持。如果想要充分解决此类问题,教师有必要强化在学生阅读习惯培养方面的投入,要广泛地利用阅读和背诵的契机,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通过此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也将会逐步形成对其内涵和外延的了解,通过自己的语言予以顺畅的呈现,此举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加良好的实践应用能力。无论是语文教材当中的文章,还是在考试中的阅读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此类文章当中蕴含丰富且深刻的情感,同时还有极为正确的语言格式以及节奏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感悟文章,进而增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因此,这自然要求语文教师进行深入且全面的研究,要着力推进学生文章理解能力的形成,为其个性化阅读奠定基础。

(3)尊重差异,彰显阅读效果

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仅能被动地聆听来自教师的教学讲解,阅读活动无论是活性还是色彩都相对缺乏。在此种课堂环境下,教师通常会将教学重难点作为核心根据,细致入微地设计教学过程,将学生引入具体的预设活动内,并被动地接受来自消失的教学讲解,此种课堂虽然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却并未充分关注学生群体的主体地位,从实际层面来看,教师应该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翁,逐渐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自主参与,以此来赋予学生全新的体验。要求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是教師对学生的选择与兴趣的尊重,教师需要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阅读,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日渐深入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教师经常会在语文阅读中为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你最喜欢本文的哪段?请你自由阅读。”此种问题便是个性化阅读的体验,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热情和兴趣,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充足的乐趣,进而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深刻认识和全面了解,有效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提高。

在班级内,每位学生都具有相应的差异性,既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上,也表现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方面,所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开展个性化阅读的时候,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此来更好地深化自己的学习体验。这将会促使学生更好地享受阅读和感受阅读,积极自主地融入学习活动以内。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桂林山水》的过程中,每位学生对文章所描绘展现的景色的喜爱是各有差异性的,所以这就自然要求教师给予学生科学且全面的指导,比如要求学生说说“你喜欢桂林山水的哪里?”如学生回答“我喜欢的是漓江的水。”此时,教师便可以继续进行指导“请你展开想象,说说自己会选择怎样领略漓江的水的美呢?”通过此种提问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按照自己的思路阅读文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也可以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知识,无论是学习质量还是学习效率都将会获得全面提高。

(4)开展活动,巩固阅读兴趣

可供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的机会是非常多的,特别是在小学教育阶段,许多学生的自制力相对缺乏,在进行阅读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走神和开小差的问题,为切实有效地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教师有必要重点联系学生群体的年龄特征以及性格需要,有效地促进阅读和玩耍的相互整合,要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活动,以此来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在阅读当中形成乐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种阅读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而且还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化认知能力的发展提供充分保障,在开展阅读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连接课本知识内容以及考试内容,同时还需要充分贴合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丰富活动的表现形式,以此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要科学合理地做好对活动的主题以及关键点的把控,这样才能够赋予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为激发其学习兴趣奠定坚实的基础支撑作用。比如,为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针对性地展现出自己在个性化阅读中的成果,可以开展“小小故事会”的活动,要求学生在活动当中讲述自己曾经看过的或者由自己书写的故事,或者是围绕几幅图展开互动交流,及时有效地保障学生解决自己在个性化阅读当中面临的困难,深化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5)解读文本,领会文章内涵

个性化阅读的最终环节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读,在此阶段的学生需要充分进入文本内部,展开深入研究和探索,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相对较多,这就自然要求教师进行摄入且全面的分析,要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综合成长需要。每篇文章能够被书写和创造出来,其本身就已经具备丰富的内在含义以及精神要素,其能够极大程度地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确定今后的价值取向。形成对此种价值取向的认识,更好地感知作者的情感可以说是个性化阅读的灵魂所在,同时也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程度释放的关键,阅读并非胡乱开展阅读,也并非对文章的内在含义的随意编造。如果文章格式存在差异,那么相互对应的阅读手法以及理解方式也应该存在差异性,要充分联系语言应用的模式形成对文本的内涵和深意的理解,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的帮助是无可忽略的。可以明确的是无论是任何文章阅读都无法脱离对文本的价值取向的解读分析,要以此为基础条件展开深度分析,这样才可以赋予学生全新的体验和认识,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有必要形成对此项内容的深刻认识,要避免盲目顺从学生,否则将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对《圆明园的毁灭》的个性化阅读时,本文教学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形成对圆明园的毁灭所引发的思考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忘国耻的激励下,逐步为国家建设贡献自我。个性化阅读和文本意义的解读需要被有意识地整合起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形式的角度切入,从圆明园中的“有”字感受圆明园的壮观堂皇,以此来初步增强学生对圆明园的环境的认识。其次,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充分联系自己已经形成的学习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完成深入研究和分析,比如“圆明园的建筑非常壮观,除却文章当中介绍的内容,你还知道哪些?通过多媒体的还原展示,你有哪些感受?”相关知识和生活经验可以更好地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可以深化学生的理解和感受。针对文字内容的阅读以及图片内容的欣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将会到达全新的高度,有助增强学生的理解和體验。

4.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是带有高度个性化的行为状态,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彰显自我主观能动性,其强调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以及兴趣,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深度探索。语文教师有必要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深度解读和调用,要更多地促使学生融入文本内部,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丰富充实学生的阅读理念,帮助学生正确掌握阅读方法并提升阅读能力,此项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教师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需要进行更为深入且全面的探寻,确定更加符合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的个性化阅读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学林.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2022(12).

[2]张延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迁移理论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2(32).

[3]于春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策略分析[J].中小学电教,2022(11).

[4]陶文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研究[D].江苏大学,2022.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